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世子爷宠妻无度 > 第8章 嘱托

世子爷宠妻无度 第8章 嘱托

作者:茗荷儿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28 12:40:32 来源:文学城

从正房院离开,清娘陪杨妧仍回静深院。

何文隽坐在廊前椅子上,苍白的脸被春日暖阳照着,几近透明,一双黑眸却幽深明亮,乌漆漆的,仿似能看进人的心底去。

杨妧心里仍觉羞愧,迟疑下,才屈膝行礼,“公子的兴国策只写到其六,不知完成没有?”

清娘步子快,杨妧一路跟得急,额头沁出薄薄一层细汗,被阳光照着,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腮旁因羞愧而带了霞色,彷如春日枝头盛开的桃花,粉嫩娇艳。

何文隽心头不自主地荡了荡,很快地敛住心思,浅笑道:“阿妧不应再唤公子,该称大哥了。”

“大哥。”杨妧从善如流。

何文隽应着,单手撑住椅子把手站起身,“写完了,我再斟酌下词句,你去挑些喜欢的书带在路上看。”

杨妧眸光顿时亮起来,“我可以选几本?”

何文隽弯起唇角,带一丝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温柔,“喜欢的都可以带走。”

杨妧含笑致谢,“多谢大哥。”

笑意由心底而发,真切而生动。

何文隽感慨:在阿妧心里,他还不如几本书的份量重,但瞧见她欢喜,他竟也是说不出的快乐。

杨妧挑好书,抱到何文隽面前,“大哥,我能选这些吗?”

共六本,其中两本山水游记,另外四本是各代的《五行志》。《五行志》专门记载历朝历代诸如两月重现、雨肉、雨木或者地动等天灾**荒诞怪事。

何文隽笑问:“阿妧喜欢读这些?”

“嗯……我觉得很有意思,能增长见识。”

何文隽把改好的稿子递给她,“有劳阿妧。”

杨妧接过,走到书案前,发现先前用的蕉叶白不见了,另外换了方易水砚。没多想,研好墨将纸张抄录完,呈给何文隽。

何文隽一行行看得仔细,笑道:“可以,阿妧回吧。这些天想必你家中事情繁多,不用每日过来,定下行程后,打发人告诉我一声。”

把一只蓝布包裹交给她,“是几样笔墨纸砚,到京都后记得写信,免得大哥挂怀。”

包裹很沉手,杨妧没接稳,险些掉到地上。

何文隽扬声唤青剑,“给姑娘送回家里。”

这一次,他说的是“姑娘”,而不是“杨姑娘”或者“四姑娘”。

杨妧规规矩矩地行个礼,告辞离开。

走到院子门口,下意识地停步,回头看到何文隽伫立在窗边,微风吹动他玄色衣衫,有种说不出的寂寥与落寞。

何文隽脸上浮出浅笑,抬起右手朝她挥了挥。

待她离开,何文隽笑容顿散,沉默着一瘸一拐地坐回椅子。

清娘续上茶,嘟哝道:“姑娘还没定下启程的日子,公子让她再多来几日不好?”

何文隽盯着茶盅外壁上的牧童短笛图样,“我怕后悔。” 抬头,黑眸里暗涌翻滚,“清娘,其实我是有些悔了的,你说阿妧不在,我写文章给谁看?”

“呃,”清娘被他眼中的狂热骇着,迟疑了下,才答:“公子有大才,必然有人赏识。”

何文隽喟叹一声,端起茶盅浅浅啜两口,复拿起适才杨妧抄录好的纸张看了看,“我又何需别人赏识?没心思再修改,订起来吧。”

***

炕上堆了半炕程仪。

点心茶叶等四色表礼是早先何夫人打发人送过来的,何文秀送了一支钗,何文香送了两朵绢花。

其余都是何文隽所赠。

四本医书、一套湘妃竹的紫豪笔,一盒去尘先生制作的松烟墨以及两方端砚。

再就杨妧自己挑选的六本书。

关氏端详着两方砚台赞道:“真正的好东西……之前你外祖父也有方蕉叶白,总是藏着掖着不让我们碰,最后不知落入谁家了?”

蕉叶白是杨妧平常誊抄文稿常用的那方,另一方是尚未试墨的胭脂晕。

胭脂晕艳若明霞,隐隐有紫气环绕,是不可多得的名品。

杨妧把东西收进箱笼,眼前似乎又出现静深院墨绿色的窗框。

身穿玄色衣衫的何文隽站在窗口,风姿清雅仿若魏晋时期的水墨画。

他身体虽然残缺,却有着世人难以企及的才华和高山遗雪般清贵的气度。

杨妧轻叹一声,只听门帘响动。

春喜闪身进来,兴奋得满脸通红,“太太,姑娘,京里来人了,老太太吩咐赶紧过去。”

关氏挑眉,问道:“来得什么人?”

“有个姓严的管事,两个嬷嬷,还有丫鬟、小厮十好几个……五辆马车停在门口,街坊邻居都围着看……那些嬷嬷和丫鬟个个穿金戴银,体面得很。”

关氏扫两眼杨妧,“要不要把老太太赏的簪子戴上?”

杨妧低头抻了抻衣襟,“不用,别让祖母等。”

牵了杨婵的手往正房院走。

一路遇到好几个脸生的小厮抬箱笼。

小厮穿一式灰蓝色裋褐,动作很利落,笨重的箱笼抬在手上脸不红气不喘,显然都是练过功夫的。

而那些箱笼虽然半新不旧,却都是花梨木所制,四角包着青铜云纹,古朴拙致。

处处彰显出百年世家低调的奢华。

走到正房院门口,杨妧刚要迈步进去,却有一人急急从里面出来,险些撞个正着。

那人忙往旁边让两步,低头道歉,“是我莽撞,对不住对不住。”

他身材挺拔,穿靛蓝色细棉布裋褐,腰间别着长剑,并非杨家下人。

杨妧低声回答,“不妨事。”走出去两步,下意识回头。

那人刚巧抬起头来,杨妧便是一愣。

这个人,她见过两次,名字叫含光,是楚昕身边最得力的随从之一。

前世楚昕可是京都有名的小霸王。

他生得容貌昳丽,性子却极其跋扈,一言不合动手就打。

楚贵妃怕侄子吃亏,磨着元煦帝要了四个侍卫给他。

含光便是其中之一。

这下楚昕更是肆无忌惮,京都的纨绔少年、官宦子弟遇见他都要躲着走。

忠勤伯的幼子顾常宝不信邪,在杏花楼喝花酒时跟楚昕起了纷争。

楚昕拔刀刺瞎了顾常宝的左眼。

忠勤伯曾是元煦帝的伴读,已经五十岁的人了,蹲在御书房门口抹眼泪。

楚贵妃则跪在元煦帝膝前哭得梨花带雨,“……都是臣妾的错,没有管教好昕儿。圣上将臣妾捆了交给忠勤伯任杀任剐,可昕儿若有个三长两短,臣妾在九泉之下无颜见楚家列祖列宗……”

楚家数代都为国捐躯,镇国公楚钊在雁门关戍边,子侄辈便只有楚昕这根独苗。

元煦帝能让楚家断子绝孙吗?

没办法,只得让楚家赔了两千两银子了事。

何文秀办花会,杨妧跟婆婆一同去赴宴,遇到镇国公夫人张氏。

张夫人面色不太好看。

据说楚昕说亲又没成,婆婆幸灾乐祸地把楚昕的事迹一一历数给她听。

其中就有戳瞎顾常宝左眼这事儿,那年顾常宝刚满十八还没说亲,楚昕好像十六岁。

闹得京都满城风雨。

今年楚昕正是十六,不知道是否还会像前世那样刺瞎顾常宝的左眼?

济南府离京都远,竟是没听到消息。

***

杨妧挥去前世纷乱的记忆,定定神,迈步走进正房。

杨姮和杨婉已经到了。

在老太太秦氏身旁,坐着两位四十岁左右的婆子。

容长脸的穿着秋香色杭绸褙子,圆脸那个身穿鹦哥绿杭绸褙子,正如春喜所言,两人都戴金簪和赤金耳坠子,打扮得非常体面。

看到杨妧等人进门,秦氏笑着介绍道:“家里三太太、这是四丫头和六丫头。”

两位婆子连忙起身磕头。

关氏受了,杨妧侧转身子受了半礼,又伸手虚虚搀扶一下,“两位嬷嬷快些请起。”

秦氏看着她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样子,唇角沁出浅浅笑意。

镇国公府虽然位高权重,但婆子总归是奴仆,而杨妧却是不折不扣的主子,受她们的礼也是应当。

不像适才杨婉进来,慌慌张张的,险些要给两位婆子行礼。

这不是丢人现眼吗?

杨妧请婆子就坐,她抱着杨婵在秦氏下首坐定,笑盈盈地问:“不知嬷嬷如何称呼?”

容长脸婆子笑着回答:“我夫家姓庄,在老夫人屋里听使唤,这位夫家姓董,是夫人陪房,最得夫人信赖。”

一个是老夫人秦蓉身边的,一个是镇国公夫人张氏身边的,应该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再加上楚昕的随从含光。

国公府三位主子都遣了各自的体己人来。

有意思。

杨妧心里狐疑,面上仍笑靥如花,“两位嬷嬷一路辛苦……信上说姨祖母前阵子身体有恙,现今可好些没有?”

“多谢四姑娘挂怀,”庄嬷嬷稍欠身,回答道:“才刚禀过老太太,我家老夫人病症已经好了,但到底受了亏损,精神头却远不如往年,夜里歇不好,想起往年旧事就忍不住垂泪,也着实挂念这边老太太……这才打发我们过来给老太太、太太和姑娘们磕头。”

说着,眼角不住地往杨妧身上瞟。

杨妧仍穿着早起那件嫩粉色夹袄,石青色罗裙,墨发规规整整地梳成双环髻,乌黑油亮。

眼下身量尚未长开,五官也嫌稚嫩,却已是十足十的美人胚子。

尤其是那双杏仁眼,仿佛汪着一泓清泉,明澈温润。

不说别的,单是这副相貌和仪态就将先前的两位姑娘比了下去。

庄嬷嬷临来前得过老夫人的嘱托。

不管杨家老太太如何安排,务必要带着这位名叫杨妧的姑娘回府。

换句话说,他们此行就是为杨妧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