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世子爷宠妻无度 > 第5章 亲戚

世子爷宠妻无度 第5章 亲戚

作者:茗荷儿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24 13:02:32 来源:文学城

杨妧敛起裙角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

地面铺着青石板,冷且硬,阴寒的湿气很快透过夹棉膝裤蔓延开来。

她脊背挺直面色平和,黑眸明澈沉静,毫无怨尤。

家里六位姑娘,就属杨妧仪态最好,性格也稳重。

秦氏神情略有些松缓,问道:“你不去京都,是不是因为何家?”

“不是,”杨妧抬起头,“我是觉得,这个姨祖母从来没听说过,冷不丁写信让我们去,我不习惯住别人家,多有不便。”

“你姨祖母不是外人,没什么不方便。”秦氏顿一顿,“倒是何家那头,你正好借这个机会跟他们断了往来,天天跟个残废一处,等街上传出闲话,杨家人的脸面往哪里搁?”

杨妧道:“清者自清,我替何公子抄录文稿,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街上没人传闲话,咱家里人倒是天天……”

“阿妧!”杨溥急忙打断她的话,“祖母是为你好,京都比何公子有才的人不知凡几,明年又是大比之年,各地饱学之士都要进京赶考……”突然意识到话题扯得有点远,又扯回来,“听祖母的话,明天去何家说你要往京里去,要他们另外找人抄录文稿。”

弯腰欲去搀扶杨妧。

杨妧躲开他的手,自己撑着地站起身。

杨溥无奈地摇摇头,回身给秦氏续上热茶,又倒一盅递在关氏手中,言语温柔,“我另有些散碎银子,回头给阿妧带上。穷门富路,身上多带点银钱以备不时之需。”

竟是当着秦氏的面儿都不避讳!

而秦氏神色淡淡的,仿佛没有看见,又好似已经习以为常。

难不成她老早就知道他们暗中的勾当?

杨妧脑门“突突”地跳,脑子里乱得好似糨糊一般,又不转了。

秦氏再敲打杨妧几句,打发他们离开。

出了正房院,关氏寻到杨婵,领她回偏院,杨溥顿住步子,“阿妧,我有话对你说。”

杨妧亦步亦趋地跟着,出了二门来到书房。

书房布置得非常整洁。

案头摆只朴拙的陶瓷花盆,里面种一株蕙兰。蕙兰已坐下了花骨朵,隐隐有香气沁出。

杨溥坐在案后,抬手指着旁边椅子示意杨妧就坐,温声道:“阿妧从小聪明,比你同龄的孩子更有主见,今天之事……”轻咳声,斟酌了词句才又开口,“首先,我喜欢你娘,很喜欢,是我假借关怀之名强迫你娘……”

他行为虽不堪,却没有完全把责任推脱到女人身上,没有说是关氏勾引他,也还有点可取之处。

杨妧抿抿唇,没吭声,听杨溥续道:“你祖母的意思,是要我一肩挑两房,给三房留个香火……家里几个男孩子,年纪都大了,各有想法勉强不来。”

果然这事,秦氏知情,或许还是她一力促成的。

秦氏跟杨信章育有三个儿子,杨溥居长,杨妧的父亲杨洛是幼子。

四年前杨溥与同窗吃酒,归家途中不慎失足落水。

才下过暴雨,水流湍急,别人都不敢下河捞人,大伯母赵氏跪在地上求杨洛,祖母秦氏也哭闹着骂杨洛不顾兄弟情意。

杨洛咬牙跳了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杨溥托举上来,自己被卷进水中没了踪影。

三天后,尸体在下游被发现。

当时关氏生下杨婵刚两个月,闻此噩耗便回了奶。

杨妧尚不足八岁,见关氏每天以泪洗面,想起娘亲最爱吃酸果子,正好山里李子熟,偷偷进山去摘,不当心从树杈跌落下来,昏迷不醒。

有农户经过,抱着她连滚带爬地往杨家跑。

杨妧命大,回家不久就醒过来,只是说话颠三倒四没头没脑。

众人都以为是丧父之痛加上受到惊吓,并未起疑,也没人想到,杨妧已经是活过一世重生再来。

下葬那天,杨溥当着众位亲友在杨洛棺椁前发誓,要照顾关氏母女三人,将杨妧姐妹当成自己亲闺女一般看待。

秦氏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拢共就三个儿子,哪个去了都是剜我的心……好在阿溥为官,能够照料这一大家子。”

杨溥时任平原县知县,杨洛刚考过秀才。

言外之意,杨洛替杨溥死也是值当的。

杨洛学问并不差,谁说以后不能考中进士光耀门楣?

可事情过去那么久,再提此事已经没有意义。

大伯父杨溥跟二伯父杨沛都做官,他们各有两个儿子,年纪最幼的四少爷也已经十一岁,早就开蒙读书了。

他们都不愿意过继到已故的杨洛名下。

或许正因如此,秦氏才想要关氏自己生一个,以承继三房香火。

杨妧“哼”一声,“如果我娘再怀一胎还是个女儿呢?”

“像你这般冰雪聪明的女儿也极好,家里并非养不起……总之我不会让你娘难做。”

杨溥边说边从抽屉取出只石青色的荷包。

里面有两张五十两的银票,还有几个银元宝和银锭子。

杨溥官阶为从五品,每月薪俸禄米二十三石,折算成纹银不足二十两,而且俸禄是要交给赵氏掌管。

能攒下这些银钱着实不易。

杨妧盯着荷包看了看,还给他,“伯父,我不想去京都。”

杨溥手指轻轻叩着案面,目光落在她脸上,带几分探询,“如果是因为你娘跟小婵,阿妧大可放心。如果不是,你到底是如何想法?”

杨妧开门见山地问:咱们跟楚家到底是什么关系,姨祖母平白无故地为什么接我们进京?”

杨溥展眉微笑,“遇到事情多考虑几分是对的,不过这些是大人的事,阿妧放心,伯父总不会害你们。”

却原来,秦氏跟镇国公府老夫人是堂姐妹。

秦氏闺名秦芷,是姐姐;国公府老夫人闺名秦蓉,是妹妹。

两人只相差半岁,从小就明争暗斗互相不对付,无论是衣裳首饰还是吃的玩的都想要压对方半头。

十五岁那年,两人都看中了祖父的学生,新科进士杨信章。

秦蓉性子腼腆,羞答答地不知道要不要开口,秦芷先一步禀明祖母与杨信章订下亲事,半年后结成夫妻,恩爱有加。

秦蓉则赌气嫁给比她大十七岁的镇国公楚平为续弦。

两人从此交恶,再不往来。

楚平的原配留下一子一女。

秦蓉跟继女楚钰不太相合,时常为着鸡毛蒜皮的琐事较劲。

后来楚钰进宫,秦蓉生下楚钊,日子才慢慢安生。

楚钊八岁,楚平跟嫡长子双双战死在雁门关,爵位便落在楚钊头上,楚钰也擢升为贵妃,饱受恩宠。

楚钊娶妻张氏,生下儿子楚昕和女儿楚映。

楚昕时年十六岁,已请封世子,楚映年方十二,跟杨妧一般年纪。

去年腊月,老夫人秦蓉生了场重病,险些没命,得亏太医轮番用针用药,才把她从阎罗殿拉了回来。

病好后的老夫人突然想起多年未见的堂姐,辗转打听到在济南府,就写了信过来。

人在病中喜欢胡思乱想,加上年事已高,愈发愿意回忆从前。

秦蓉想见见堂姐的后人也是情理之中。

杨溥温声解释,“……我明年任满,本也想往京里活动。你们先去打听打听哪里房子便宜,早点置办好宅院,免得届时拖家带口没有住所。”

前世,杨溥调任京都,确实因为没有事先置办宅院,只好暂借在同窗一处闲置院子里落脚。

那处院子离护国寺非常近。

杨家姑娘乍乍进京没有玩伴,得闲就往护国寺听经,遇到了前去上香的陆知海。

求娶时,陆知海已经承爵。

二十刚出头的长兴侯,斯文儒雅风采卓然。

杨妧暗自欢喜。杨溥却不同意,打听之后觉得陆府没有规矩,陆知海没有担当。

是她瞎了眼,非要嫁。

想起陆知海,杨妧就对京都提不起兴致,现在又多了个楚家。

假如楚家重蹈覆辙,杨家岂不被牵连?

可这话又没法跟杨溥说,说自己做了个梦,梦见楚昕吊在午门前,被活剐三千多刀,楚家家破人亡?

说出去谁信?

杨妧攥着荷包心事重重地走出书房。

一路走,一路思量。

前世,家里并没有杨婵。

父亲过世后,三房只有她跟关氏,一直跟随长房到处赴任。

进京时,她跟大伯父一家先去,秦氏跟关氏则要晚两年。

杨溥专程告假回济南府去接,顺便带了个男婴回家,说是抱养的弟弟,已经记在了父亲名下。

弟弟相貌随杨家人。

大家都说这是难得的缘分。

现在想来,弟弟十有九是关氏跟杨溥的儿子。

回到偏院,关氏俯在炕边,手里抄一把剪刀正 “咔嚓”“咔嚓”裁衣裳,“再给你做两条裙子,裙子简单,三四天工夫就做成了。”

杨妧见布料已经剪了,没多说什么,将荷包放在炕边,“伯父给的,娘收着吧。”

关氏头也不抬地说:“你收着,我在家里花不着银子,你出门在外,总不能一根针一匝线都伸手跟别人要……”

赵氏不曾克扣她们母女的用度,月钱都是按月发,衣裳也都应季做,可多余的布却是一匹都没有,月钱也一文不多给。

这次进京又是赵氏领着,关氏不愿意杨妧受委屈。

关氏裁好布,抓起来给杨妧比试,“桃红的娇嫩、湖蓝的雅致,不用太花哨,裙角加几片兰草或者竹叶就行。你模样好,怎么穿都漂亮。”

杨妧打趣道:“我随了娘的好相貌。”

抬头,瞧见关氏眼角一滴泪,不由怔了怔。

她跟关氏素有不合,可毕竟是母女,她要远行,关氏总会不舍。

杨妧掏出帕子,低声道:“娘别难过,我想好了,不去京都。”

“去,为什么不去?”关氏扯过帕子摁摁眼角,“去了说不定能给自己挣个前程,留在济南府有什么好?杨姮比你大一岁,杨婉比你小半岁,有好亲事哪里轮得上你?别再说不去的话,否则娘不认你这个闺女。”

杨妧无言以对。

吃过晚饭,娘俩一人拿半幅裙裾凑在灯烛面前缝。

关氏人美手也巧,前世杨妧便是跟她学得一手好女红,这世做针线的时候不多,可十几年的功夫并没拉下,针脚匀称又细密。

关氏扫两眼,得意道:“你在针线上倒是有天分,大房那几个就是拍马追也追不上。”

“嗯,”杨妧随声附和,“长得也比她们好看。”

关氏“咯咯”笑得欢畅。

第二天,杨妧在家等到锦绣阁的绣娘量过尺寸,又挑选了布料,才匆匆赶到何家。

何文隽一身玄衣静默地站在洞开的窗棂前。

春风吹动,他墨色长发在肩头飞扬。

整个人被墨绿色窗框框着,宛如魏晋时期浓厚朗润的水墨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