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世子本不风流 > 第21章 知府身死

世子本不风流 第21章 知府身死

作者:倾城微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2 10:07:22 来源:文学城

次日,楚星羡回到自己房中,方从陆茗文口中得知竟偷了本假账本回来,顿时有种被当猴耍之感:“这刘明铮倒是城府之深!”

陆茗文面色平静道:“惯于阳奉阴违之辈,否则,怎能苟安一隅十几年。”

楚星羡在陆茗文脸上来来回回地看着:“陆侍郎,当真是沉得住气,昨夜你竟能不动声色?”

陆茗文回望着他:“既已失利,又何故徒增世子烦忧。”说着又连续打了几个哈欠,显然昨夜睡得并不好。

楚星羡将他强按榻上,随手拉过被子将他盖上:“再睡一会儿,时辰尚早。”

他合上房门,招来袖离:“去盯着刘明铮,州衙账本必然还在他手上!他警惕性极强,昨夜已打草惊蛇,务必小心行事!”

袖离与暗卫在暗处轮流盯着刘明铮动静,却见他一整日均未出府。

直至暮色渐沉,车夫勒紧缰绳,一声“吁---”,一辆普通的马车缓缓停在了州衙门口。

衙役进入内堂,附耳低声说了什么,刘明铮脸色一变,匆匆跟着他出了州衙,随后上了那辆马车。

袖离等人暗中跟上,发现马车在安王府后门停了下来。刘明铮急急下了马车,从后门进入安王府。

刘明铮方至书房门口,一想到接下来要说的话,他抑制不住微颤抖着身体。

紧接着,声音戛然而止,一阵冷厉的声音传来:“来人,拖出去!”

两个侍卫入内,将人拖了出来,刘明铮瞥了一眼,显然没了生机,他忽觉腿脚发软。

安王楚景轩与皇帝楚景晨,靖王楚景逸乃是同胞兄弟,性格却截然不同,皇帝生性多疑,靖王生性洒脱,唯独安王性子狠厉嗜杀。

书房门未关,刘明铮见他目光审示着自己,遂强装镇定步入书房,恭谨跪地:“下官拜见王爷!”

安王回转身来:“刘大人免礼,坐!账册可带来了?”

他说话时,面色平静甚至有些柔和,刘明铮听来,却莫名感到紧张,他跪地不起,支支吾吾开口:“下官特来请罪,昨夜州衙遭窃,账册……被盗!”说完他抬眸看了安王一眼。

安王目光带着探究扫视了眼刘明铮:“哦?何人所为?”

刘明铮微冒冷汗:“对方蒙着面纱,却武功极好,并未看清,不过,据下人所报,身形酷似楚星羡世子。”他并未提及陆茗文,只因尚未确定他是否会武。

安王冷厉道:“倒是许多年未见过我这位亲侄儿了!”他复又将目光落在刘明铮身上,只是多了几分阴冷:“若无事的话退下吧!”

刘明铮松了口气:“下官先行告退。”

在刘明铮走后,州衙库房师爷从屏风后出来。

安王投来冷眼:“怎么回事!”原来师爷与刘明铮前后脚进入王府,还未来得及禀报。

师爷弓着背恭谨开口:“账册被盗不假,不过……后面小人探查,被盗的乃是假的账册,至于真账册,还在刘大人手里。”

安王听完,眼神一抹嗜杀之气渐起:“当了几年走狗,临了还妄图咬主人一口。退下吧!最近就别来王府了!”

师爷依言告退,他知道刘明铮的日子算是到头了。他暗自思忖,若不是自己是王妃母家的旁亲,自己怕也是活不成了吧!

待师爷走后,安王下了命令:“既然他活腻了,不若送他一程!”

“属下遵命!”黑暗中有影子一闪而过。

袖离返回驿馆回禀。

陆茗文面色沉静分析道:“账房师爷和刘明铮显然离心,否则又何至于前后脚进出王府。只怕是安王已知刘明铮私藏账册之事。”

楚星羡若有所思:“若你是安王,知道刘明铮所为,会如何?”

陆茗文看着他:“杀人灭口!”

楚星羡点了点头:“正是!只有死人才不会胡乱攀咬。当务之急,务必加派人手,看好刘明铮!”

而此刻,回到州衙内的刘明铮,瘫倒在地上,眼神空洞。他深知自己私藏账册一事,安王迟早会知道。但他也清楚,若不如此,面对铁证如山,安王必定置身事外,自己亦绝无生机。幸好,账册已被他藏在了安全之处!

只是,刘明铮并未恐惧太久,当晚,便死在驿馆。

楚星羡和陆茗文赶到州衙时,只见刘明铮已躺倒在地,衣衫齐整,面上亦无惊恐之色,周身瞧去,竟无一丝剑伤或是利器所留痕迹。

仵作细细勘验,从尸首的七窍到胸腹四肢,皆未验出丝毫中毒迹象。

陆茗文微蹙眉头:“州衙本就守备森严,又有京中带来的侍卫看护加持,刘明铮死前毫无挣扎之态,这般诡异的情形,凶手极有可能与刘明铮极为亲近之人,方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近身突袭。”

楚星羡续到:“亦有可能对方武功高强到了极致,能于悄无声息间取人性命,纵使有侍卫重重把手,也难以察觉分毫。”

陆茗文面色凝重:“账册亦丢失了!”

一时间,案件陷入迷雾,没了头绪。

刘明铮的死,倒是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加之钱粮分配一事,有楚星羡和陆茗文亲自操持,赈灾诸事进展颇为顺利。

百姓们感恩戴德,纷纷跑到驿馆拜谢。

楚星羡听着百姓感恩之声不绝于耳。他轻挑了下眉:“钦差大人,果是到哪里都受欢迎!”

陆茗文笑意盈盈地看着他:“世子功不可没!”

二人转身步入驿馆,陆茗文提起朱笔在如意桌上游走,笔过之处,神色渐显凝重: “幸而如今灾民已得到妥善安置!只是……刘明铮死得太过蹊跷,他这一死,诸多线索便也跟着断了。”

楚星羡:“且静观其变。依我看,幕后之人定也按捺不住。既然敢在州衙内动手,必然有所倚仗,且行事如此决绝,更加肯定刘明铮知道了什么关键的秘辛,且对主谋者极为不利。”

他见陆茗文面上愁容不展,遂凑近了些,伸出两只修长手指,轻轻抵在他的嘴角,生生抹开一个漂亮弧度,调笑道:“公子,给爷笑一个。”

陆茗文抬眸,眉眼间满是温柔,顺着他的动作,嘴角的弧度愈发明显:“不闹了,容我先写好文书。”

楚星羡慵懒坐在如意桌旁,单手托着下巴,静静地看着陆茗文。

片刻后,见陆茗文搁下朱笔,复又提起笔来落在纸上,他不禁好奇,凑近一瞧:“陆侍郎这是……顺带写了封家书?”

“嗯,此间事一时半会怕是难以了却。如今安国,各方势力各自为政,不知父亲在京中是否安好。还有茗音,我瞧那太子……” 陆茗文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这般隐秘之事,竟毫无保留地说与自己听,楚星羡闻言,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开口道:“陆侍郎,你这番真心话,分量可不轻。”

陆茗文抬起头,脸上浮现一抹浅笑,说道:“在下犹记得桃花宴上,某人可是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非爱嚼舌根之人’。”

楚星羡听罢,眉开眼笑:“那是自然!陆家妹子,着实是个有趣之人。”

陆茗文言语间带着一丝意味不明:“若茗音知晓世子这般评价她,怕是定要芳心暗许了,只可惜世子晚了一步。”

楚星羡笑得愈发大声,朗声道:“不可惜!佳人再好,亦不是本世子的意中之人!”

陆茗文并未在这话题上多做纠缠,转而说道:“茗音与一般闺阁女子不同,她向来向往自由,瞧她平日笔墨,自在潇洒,哪会甘愿困于闺阁,整日对着刺绣女红……”

听及此处,楚星羡眼睛陡然一亮:“我知道刘明铮死于何物了!”

说罢,起身便拉住陆茗文往外走,边走边解释,“我曾听闻,江湖中有种暗器,乃是一种极细的银针。若使用之人功法了得,哪怕是相隔甚远,亦能将银针正确无误射入体内,顷刻间便能致人毙命。且,此暗器极为隐蔽,很难被察觉,我猜测刘明铮正死于此物。”

因刘明铮的死亡疑点重重,尸体停留在州衙,尚未入殓。

二人赶到后,即刻命仵作重新仔细检查。

仵作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尸体,果在其后脑后摸到一个细小银针。那银针已完全没入头骨,仅凭肉眼或是轻微抚摸,根本无法察觉。

仵作费了一番功夫,方小心翼翼地将银针取出。只见那银针极细,却足有三寸之长。

二人又仔细检查卧房窗户,果不其然,在其中一扇窗户上发现一个细小的洞。

楚星羡尝试还原凶手作案手法,亦印证此前猜测:“刘明铮果是死于银针暗器之下。 ”

他手持银针,沉思片刻,续道:“我曾听师父说起,江湖中有一女高手,人称‘妙手仙子’。传言此人武功极高,擅使银针暗器。”

陆茗文心中一惊,截住他的话:“妙手仙子向来独来独往,与官场并无瓜葛,不太可能贸然出手。且,传言大多不可信。就说世子你,虽风流美名传遍京城。”

他睨了楚星羡一眼:“乃至……岳州。可,实则与传言大相径庭。” 话说一半,突然想起了什么,“不过,我倒是听闻‘妙手仙子’有个大弟子,极为擅长使银针。只是多年前,因心术不正,被逐出师门。”陆茗文心里暗道,前几年,便偶然听闻他成了安王的门客。

“哦?陆侍郎果真是见多识广。” 楚星羡目光狡黠地看着他,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自己竟从未听闻陆茗文师出何门,甚至连他武功高深之事,也鲜少有人知晓。

这位陆侍郎,身上的秘密着实不少。可,那又如何,自己在意的不过是他这个人罢了,至于他究竟是何种身份,又有何关系。这般想着,楚星羡嘴角不自觉上扬。

只是……他转头看着陆茗文:“陆侍郎,是时候去会会我那位亲皇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