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师兄,你亲我一下 > 第22章 第 22 章

师兄,你亲我一下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假山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1 08:13:00 来源:文学城

闻青轻眼巴巴数着自己及笄的日子。

欸。

日子太久,根本数不清。

闻青轻叹气。

闻青轻的小陶罐里,麦芽糖早已吃完了。

她最开始还会下山再买来补满,扬州的麦芽糖清甜可口,比从渔阳带来的更合她的口味,但含在口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之后就不再买。

床头放小陶罐的位置,被她换上一只装满她志向的小木匣。

木匣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几条绢布,太子殿下说“等她及笄”的那个晚上,她回到自己的屋子,为及笄后的生活真真切切地期待起来。

她畅想了一个晚上,将自己长大后想要做的事都写下来。

—— “学阿兄想要的那样,一人一剑游历四方”“行侠仗义”“回幽州”“去京师看看”……

这只小匣子和江醒给她装满金叶子的那只一起,放在她床头。

她想象的未来这样美好,以至于常常盼望长大。

景成十八年七月十五,闻青轻十一岁。

这一年,江醒十九。

也是这一年,这个浩大的天地间,发生了几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与青要山上的几人有些牵连。

第一件事:

明仙加冠后,家中开始为他说亲,他被烦得整日都不高兴,索性去了荆州。

荆州这几年水患很多,他泛舟江上时不慎落水,差点被淹死,被荆州的一个小县丞救下,高贵的明小郎君做事从来只顾自己开心,不在乎县丞官小,兴致来了就跟着他做了一个小吏,随他一起治水。

他一年有上千个想法,崔町并不指望他真的做出什么功绩,但还是给崔二爷写了一封信,希望二爷多磨练他,崔二爷自然应下。

第二件事:

崔家屡次劝崔町娶妻回乡,继承家业,崔町一概不理,郎主今年终于认命。

他写信问崔町,崔家偌大的家业该交给谁。

崔町回道,“三郎谨而善思,勤而好学;待上以敬,待下以仁,奉亲以孝,侍君以忠;诚为君子,可堪托付。”

崔町回信发出的第二个月,郎主把家业交托给三郎。

第三件事:

许春惊平定西北叛乱,班师回朝,陛下犒赏三军时,问许春惊想要什么,只要他有,尽可满足。

许春惊请召崔町入朝,封光禄大夫,享比二千石食禄。陛下欣然应允。

崔町上表陈情,拒绝不受。

这些事闻青轻都知道,她消息很灵通,从各处听来了。

只有一件跟江醒有关的她不知道,太子殿下不告诉她。

哼。

盛夏的午后,草叶茂盛,蝉鸣细细。

闻青轻推门出去,踩着地上错漏的疏疏叶影,踏上前往后山的青竹小道。

身后不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闻青轻回头望去。

水蓝色的天空下,女子一身翠衣,长发乌黑柔顺,用一根荷叶簪简简单单束起来,清简朴素,她并不是那种绝顶的漂亮,细颈上还有一条横贯锁骨的浅浅伤痕,只是眼眸清润透亮,含星带月,望来泠泠有光。

闻青轻觉得有点熟悉,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谁,绞着眉头,在原地站了会儿。

“轻轻。”她先喊出闻青轻的名字。

闻青轻一时没反应过来,懵懵看她。

女子在她面前停下,弯下腰,揉揉她的脑袋:“轻轻长高了许多,记不得我了吗。”

听见她熟悉的声音,闻青轻脑中灵光一闪,弯弯眼睛抱住她,脆生生喊:“将军姐姐!”

“将军姐姐怎么来了。”闻青轻牵住她。

许春惊对小姑娘的亲近很受用,眸中情不自禁浮出一点笑,说:“我有事要找你师父商量,轻轻做什么去。”

“我去见殿下,”闻青轻想起她从宋书口中听说事,犹豫一会儿,拉拉许春惊的手指,说,“将军姐姐不要跟师父吵架。”

“我跟他有什么好吵的,他一点脾气都没有。”许春惊觉得好笑。

她听说过太子殿下简居青要山养病的事,见闻青轻亲近江醒,心中惊讶,却没说什么,捏捏她软软的脸,语带笑意,说:“去吧。”

又被捏了。

闻青轻揉揉脸。

呜呜好吧。

闻青轻与她告辞,独自往后山去。

闻青轻去时,江醒正在书房里。

“殿下!”闻青轻喊他。

他立于书橱一侧,从最上层抽出一卷竹简。清瘦修长的指节叩在泛干的竹片上,他目光清静平和望过来。

“殿下,我明日能不能下山过生辰。”闻青轻站在江醒前面,眼神晶亮,仰脸看他。

这正是她今日来此的首要目的。

她想跟殿下一起过生辰!

江醒一怔,微微垂下目光,碎发遮住眼睛,看不出情绪,说:“明日再说。”

他将取下来的竹简递给闻青轻:“你今天看这个。”

太子殿下最近总是很忙,没有时间盯她练剑,因而每天让她自己看书写字,回来再检查。

闻青轻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抱住江醒递过来的东西应了一声,却不大高兴。

……她明日过生辰呀,他都不陪一陪她吗。

闻青轻有点委屈。

江醒听见她的回应,嗯了一声,往门口去。

闻青轻跟上她,她声音软和,想再争取一下:“可是我很早就想去山下过生辰了,殿下明日没空吗。”

江醒推门的动作顿住,少顷,作出妥协,轻叹了口气,说:“好吧,明日下山过生辰。”

闻青轻终于开心起来。

书房的门关上。

院中,断断续续响起细微的咳嗽声。

江醒这几年,身体没有更差,却也没有变好多少。

闻青轻听见咳嗽,顺着窗子往院中望。

少年扶着假山稍倾了倾身子,依旧是一副清冷病弱的模样,鲜红的衣料将脸色衬得苍白,宋书给他披上一件素白的外袍,絮絮说了什么,江醒恹恹应了。

没一会儿,他们一起出门。

闻青轻才将目光收回来,乖乖看书。

太子殿下今日很晚都没有回来,院中的仆役送来吃食,没人陪她吃饭,闻青轻也没什么胃口,只吃了一块糕点就让人撤下去。江醒的书房一贯不留人侍奉,仆役将灯点上,便告退出去。

静室中,灯影憧憧,烛火映在竹帘上,在地上落下疏疏的光影。

闻青轻看了十来页书,又写了一页字,早就困了,一直等江醒才强撑到现在,左右等不到,她揉揉眼睛,摸到书房最东侧的一张小榻上睡觉。

夏夜清凉,星光灿烂,闻青轻盖了条薄薄的被子,阖上眼睛,没一会儿就深深沉入梦乡。

半夜迷迷糊糊的,听见不远处响起浅浅的交谈声。

“殿下,从青要山赶回京师,快马加鞭也要半月,实不能再拖了。”宋书的声音落在烛光里。

“明日不启程,或赶不上太后娘娘的寿辰。”他语气忧虑。

“嗯。”江醒应了一声。

“殿下还不回京吗,陛下的手书已经来了三封了,”宋书有点着急,试探着问,“殿下是怕闻姑娘哭?姑娘已经长大了……”

室内安静几瞬。

闻青轻睁开眼睛,隔着几道竹帘,看见少年临窗坐在案前,月光脉脉如流水,落在他乌黑的长发上,他低头看案上写好的字,眸中也有几点清光。

江醒没有说话。

闻青轻刚刚睡醒,听见他们的话,有点茫然。

“殿下。”她下意识喊了一声,尾音湿湿的。

江醒注意到这里的动静,情绪稍显错愕,很快被掩下,“怎么在这儿睡觉,冷不冷。”

他起身,掀起竹帘走过来,走近些才看见榻上单薄的被子,语气更冷,却不是冲着闻青轻,说:“宋书,带姑娘下去安置。”

宋书不知道刚刚的话有没有被闻青轻听见,一时也不敢说话。

闻青轻学剑之后,有时累了就会直接歇在后山。因而,院中专门为闻青轻留了一个干净的小屋,每日都有人打扫。宋书带她过去,又有女使近前来给她梳洗,换衣,如是忙碌了一阵,等到宋书把灯吹灭,所有人都出去了,闻青轻尤有些回不过神。

陛下召殿下回京了?

也是,殿下是储君,不可能永远待在青要山上的。

闻青轻可以理解,心情却还是闷闷的,她躺在被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待得夜深,半梦半醒睡了一会儿,再醒来,看明月偏斜,像是丑时。

闻青轻睡不着觉,从衣橱里拿出一件干净衣裳穿上,想出去散散心。

院中有仆役守夜,看见闻青轻出来,也不敢拦,只是问:“姑娘上哪儿去。”

闻青轻含糊说:“出去赏月。”

盛夏的夜晚,万籁俱寂,月色清绝。

闻青轻迈上山道,循着月亮的方向一路往前,不知走了多久,走进一处树林。

山道一侧有小溪,清泉石上流,清辉一片;树上萤虫点点,林中浮着清幽的萤光,一眼望去温柔绚烂。

闻青轻曾经在白日来过这里,却不知道夏日夜晚的树林有这样的美景,大脑空白一瞬,心情却好了一点。

近处传来哗啦啦的水流声。

“你晚上不睡觉,来这里做什么。”清脆的声音从小溪里传来。

闻青轻循声望去。

红衣女子站在水中,浑身沐浴着清静的月光里。

她没有穿鞋,红裙垂在水中,裙尾已经湿了,黧黑长发用红绸扎起,松散垂下,一捋黑发垂在肩前,用红绳绑住,打了一个小络子。

注意到闻青轻,她微微偏头,目光盈盈,空灵柔软。

闻青轻呼吸紧了一下。

她……

她真的!好好看呀!

闻青轻出神间,红衣女子已经上岸走到她身边,她看起来年纪很轻,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身上有好闻的梨花的香味。

闻青轻还没说话,她率先弯下腰,眉眼弯弯笑着说:“你真好看,我喜欢好看的人,你叫什么名字。”

“闻,闻青轻。”

闻青轻有点紧张,下意识在空中写笔画。

她写完,眼巴巴问:“姐姐怎么称呼。”

“我姓蔺。”蔺绮说。

闻青轻眼睛亮闪闪的,软软喊了声蔺姐姐。

蔺绮觉得她好玩儿,轻轻摸摸她的头发,问:“你怎么独自在这儿,不怕走丢吗。”

“蔺姐姐也独自在这里呀。”闻青轻说。

身侧的姑娘笑了下,她笑起来也好听,闻青轻耳朵发热,她捏捏耳尖。

蔺绮说:“我对这里很熟悉,不会走丢的。”

“蔺姐姐也住在山上吗,怎么晚上出来。”闻青轻平日里没有见过她,有点好奇。

蔺绮点点头,说:“我姐姐身体不好,我来给他采药。”

闻青轻这时注意到她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装了不少草药。

闻青轻想起江醒,有点沮丧,垂着脑袋:“殿……唔,我师兄身体也很不好。”

“我知道你说的是谁,”蔺绮撑着下巴想了想,“偶然路过后山时见过,他病得不轻,却不会轻易就死,你不用担心。”

“真的吗。”闻青轻抬头看她。

小姑娘又软又糯,实在可爱。

蔺绮又笑起来,颔首说:“真的呀!”

“你看着不高兴,是因为他吗。”蔺绮问。

“……”

心事陡然被人戳中,闻青轻怔了一下,眼睛涩涩的,有点委屈,她揉揉眼睛,把心中想的事说给这个漂亮姐姐听。

她坐在月光下,把陛下召江醒回京,江醒可能不会给她过生辰的事翻来覆去说了几遍。她或许真的不开心,语言也有点混乱。

蔺绮安静听完,开口:“原来今日是你的生辰。”

闻青轻点点头。

是的,今天是她的生辰。

“如此,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蔺绮从袖中拿出一枚铜钱,摊在手心,抬眼看来,眸中映着月光,清然带笑,说,“这枚铜钱正面是生辰快乐,反面是岁岁平安,你猜正面,我猜反面,你要是赢了,我就送你回去见你那位师兄,他也不会走,你们就一起过生辰,怎么样。”

“为什么我赢了他就不会走。”闻青轻目光茫然。

蔺绮不在乎地说:“讨个好彩头嘛。”

好、好吧。

闻青轻很难反驳这样的好看姐姐,她点点头:“好,我是生辰快乐。”

蔺绮指尖一抬。

铜钱跃至空中转了几圈,反射月光发出清凌凌的光亮,闻青轻眨了下眼睛,铜钱稳稳落到蔺绮手心,她五指微蜷,并不急着揭晓答案。

闻青轻想起铜钱的样式,问:“蔺姐姐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铜钱。”

可以铸吗。

“我从前有个哥哥,是个算命的,这种奇怪的东西就会多一些,我从他那儿拿的,”蔺绮回忆着,“以前我姐姐不在,我过生辰时见不到姐姐难过,他就拿这种铜钱哄我,说猜对了就带我去见姐姐,但我总是猜不中,现在想想,不该在他面前猜测命数,他只是哄我开心、不想让我哭而已。”

闻青轻觉得神奇,对这个游戏的结果也在意起来,她低头看着蔺绮握着的手,有点紧张,问:“那我猜对了吗。”

蔺绮松开手。

——生辰快乐。

闻青轻认真看着铜钱上的字,眼睫颤颤,呼吸轻轻的。

她本来很不开心的。

但猜对了铜钱,心中便生出一丝对生辰的期待。

大概好彩头就是这样不讲道理的东西,分明得不到什么,平白无故就是会让人开心。

蔺绮弯着眼睛笑了一会儿,把铜钱放到闻青轻手心,牵住她一只手:“走吧,我送你回去过生辰。”

一路上,月明星稀,远山之后渐渐升起一丝柔和的光亮。

天将破晓。

熟悉的小院已出现在视野之内,将出竹林时,身侧的人忽而停下,俯身与她平视,她的眼睛也很漂亮,黑的乌黑如玉,白的清静如霜,就在闻青轻觉得自己要陷在这双眼睛里时,眼前人摸摸她的脑袋,开口说话:“人生一世,忽然而已,要开心一些呀。”

院门推开,远远传来模糊的声音。

“去吧。”

闻青轻回头,看见江醒一身素白从院中出来,他只有睡觉的时候会穿这样的颜色,现在出来,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

殿下怎么醒得这么早。

闻青轻有点奇怪,她小跑着过去,下意识想要往江醒怀里蹭蹭,江醒拎住她的衣领,就是不抱她,语气清冷如碎冰:“站好。”

闻青轻乖乖站好。

感觉殿下心情不是很好的样子。

“殿下。”闻青轻小声讨好。

江醒不理她,让宋书带她去睡觉,清颧的手指捏捏眉心,他松了一口气,踏过门槛进去。

闻青轻又望了一眼竹林。

送她铜钱的姐姐又重新走上山道,她没有回头,懒懒散散捋了捋长发,走进清晨迷蒙潮湿的大雾中去。

手里的铜钱有点硌人。

闻青轻松开手,上下翻翻,怔住。

铜钱上下两面都是一样的字。

——生辰快乐。

闻青轻呼吸轻下来,她认真看了一会儿,心中情不自禁涌出许多开心的情绪。

她回头,小跑两步跟上江醒,又喊殿下又喊师兄,一直跟他进了他的房间,力气很轻地扯扯他的衣裳,积极认错:“殿下,我错了。”

江醒扫她一眼,收回目光,说:“睡觉吧,睡醒再下山。”

他把闻青轻安置在床上。

闻青轻踌躇再三,终于问出口:“殿下今天是不是要回京师。”

江醒顿住,说:“暂时不回。”

“你是因为这个才半夜跑出去的?”江醒想到这种可能性,语气又冷下来。

闻青轻不敢说话,把被子往上拉拉,盖住脑袋。

江醒阖上眼睛,气得想笑:“混账东西。”

没一会儿,宋书进来,闻青轻枕着太子殿下素白的袖角,已经睡着了,眼睛阖着,卷翘的长睫随着呼吸轻轻伸展,白净的小手虚虚握着,不知道藏了什么。

闻青轻睡觉时很乖,但有她在的时候,江醒鲜少有安心休息的机会,他索性不睡了,拿出一卷书看。

“殿下不回京师了吗,”宋书轻声问,“陛下那儿该如何交代。”

江醒找了闻青轻半个时辰,神色倦倦,非常消极:“就说我病死了。”

宋书有点崩溃,情不自禁扬声嚷嚷:“殿下!”

这时,闻青轻不知道梦见什么,蹭蹭少年的手。

江醒给她掖掖被角,扫宋书一眼,让他闭嘴。

宋书看看江醒,又看看睡着的闻青轻,深觉任重而道远,回自己屋子编理由写信。

——

闻青轻醒来时,时至正午。

宋书说崔町来找过她一次,闻青轻于是先回了一趟前山。

她钻进崔町的书房,探头看他:“师父,我来啦。”

“师父找我有什么事吗。”闻青轻问。

“并无什么要事,你今日生辰想怎么过。”崔町搁下笔看她。

闻青轻在他对面坐下,说:“我与太子殿下一起下山呀。”

崔町颔首:“也好。”

闻青轻一路走来,也没有看见许春惊,于是问:“将军姐姐呢。”

崔町沉默片刻,说:“已经离开了。”

啊?

闻青轻微微睁圆了眼睛。

“可是、可是边关的仗已经打完了呀,”闻青轻语无伦次,“师父不曾留一留将军姐姐吗。”

崔町神色空茫,出神片刻,叹了口气:“她留下圣旨就走了,不欲与我多说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