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石头记--金陵梦起 > 第2章 第八十二回

石头记--金陵梦起 第2章 第八十二回

作者:会PCB的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02:50:27 来源:文学城

# 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书闻秘事 痴公子入梦游太虚

## 正文

话说宝玉自从被贾政训斥后,不得不每日去家塾读书。那家塾设在贾府东院,原是族中子弟读书之所。如今主持家塾的,是贾代儒先生,年已七旬,满头白发,却是精神矍铄。他是贾府族中长辈,学问渊博,为人古板,最重规矩。

这日清晨,宝玉早早起来,梳洗完毕,便往家塾而去。袭人在旁伺候,一边整理书包,一边叮嘱道:"二爷,到了家塾,可要好好读书,别再惹先生生气了。上次你逃学,老爷知道了,把你训了一顿。这次可不能再犯了。"

宝玉无精打采地应道:"我知道了。"他心中实在不愿去读那些之乎者也,可是父命难违,只得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家塾,却见贾兰已经到了,正端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贾兰是李纨之子,年方十岁,却是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他穿着一身青色长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坐姿端正,手中拿着一本《论语》,正在认真诵读。他见宝玉来了,忙起身见礼,道:"二叔叔来了。"

宝玉点头道:"兰儿来得早。今日读的是什么书?"

贾兰道:"我每日卯时就起来读书,已经温习了两个时辰了。今日温习的是《论语》,刚才又背了一遍《孟子》。母亲说,读书要勤奋,不能懈怠。"

宝玉听了,心中惭愧。他想起自己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起来后还要梳洗打扮半天,哪里像贾兰这样勤奋。与贾兰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他又想起李纨,想起她守寡多年,独自抚养贾兰,将他教育得如此出色,心中愈发敬佩。

不一会儿,又有几个族中子弟陆续来了。有贾菌、贾菖、贾菱等人,都是贾府族中的子弟。他们见了宝玉,都忙上前见礼。宝玉一一回礼,然后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那家塾中,摆着十几张书桌,都是按照辈分和年龄排列的。宝玉虽然是贾政之子,可是在家塾中,也要按照规矩来。他的位子在中间,旁边就是贾兰。

不一会儿,代儒先生来了。他手持戒尺,拄着拐杖,缓缓走进学堂。众学生见了,忙起身见礼,齐声道:"先生好。"

代儒先生点点头,坐到讲台上的太师椅上。他环顾四周,见学生们都到齐了,便道:"今日我们继续讲《春秋》。昨日讲到鲁隐公元年,今日接着讲。"

说着,代儒先生便打开书,开始讲解。他讲得头头是道,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他说:"《春秋》者,孔子所作也。孔子作《春秋》,寓褒贬于一字之中,以正人心,以明是非。你们读《春秋》,不能只看表面文字,要看其中的深意。"

他又说:"比如这'元年春王正月',看似简单,实则深意无穷。'元年'者,始也;'春'者,生也;'王'者,正也;'正月'者,岁首也。孔子以此开篇,是要告诉我们,凡事要有始有终,要正本清源。"

众学生听了,都点头称是。贾兰更是认真记录,不时提问。代儒先生见贾兰如此用功,心中甚是欢喜,便多讲了几句。

宝玉坐在那里,却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心中想着黛玉的病,想着昨日去潇湘馆看她,她咳血的样子。他又想起园中姐妹们的近况,想起迎春出嫁后受苦,想起探春忙着管家,想起惜春要出家为尼。他又想起家中的种种事情,想起贾母年纪大了,想起王夫人整日愁眉不展。哪里还有心思读书?

代儒先生讲了一会儿,见宝玉心不在焉,便道:"宝玉,你在想什么?我讲的内容,你可听进去了?"

宝玉忙站起来,道:"学生听进去了。"

代儒先生道:"那你说说,我刚才讲的是什么?"

宝玉一时语塞,答不上来。代儒先生见了,叹了口气,道:"你这孩子,天资聪颖,可是就是不肯用功。若是你能像贾兰一样勤奋,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可惜你不肯用功,整日只知道玩乐,真是可惜了。"

宝玉听了,心中惭愧,低头不语。

代儒先生讲了一会儿,忽然停下来,叹了口气,道:"你们读《春秋》,可知道春秋之义?春秋者,褒贬之书也。孔子作《春秋》,寓褒贬于一字之中,以正人心,以明是非。如今世道,却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实在令人感慨。"

众学生听了,都不敢作声。代儒先生又道:"就说朝中之事,原本应该是贤者居上,能者在位。可是如今却是小人当道,谗言惑主,忠良受屈。唉,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宝玉听了,心中一动,忙问道:"先生,朝中出了什么事?"

代儒先生道:"你问这个做什么?你只管好好读书就是了。"

宝玉道:"学生只是好奇,想知道朝中之事。"

代儒先生见他如此,便道:"也罢,告诉你们也无妨。近日听说,宫中有些变故。原本得宠的妃子,如今却是失宠了。皇上如今宠爱的,是新进的几位妃子。那些原本得宠的,如今却是冷落了。"

宝玉听了,心中一惊。他想起元春,想起元春在宫中的地位,心中愈发不安。他忙问道:"先生,您说的是哪位妃子?"

代儒先生道:"我也不知道具体是谁。只是听说,有几位原本得宠的妃子,如今都失宠了。宫中之事,变化无常,今日得宠,明日就可能失宠。这也是常有的事。"

宝玉听了,脸色都变了。他想起元春,想起贾府这些年的荣华富贵,都是因为元春在宫中得宠。若是元春失宠了,贾府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代儒先生见宝玉脸色不好,便道:"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宝玉忙道:"没有,学生只是有些累了。"

代儒先生道:"那你先歇息一会儿吧。"

宝玉坐在那里,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梦中警幻仙子说的话,想起元春的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心中愈发不安。莫非元春真的失宠了?莫非贾府真的要败落了?

他坐在那里,心神不定,一整天都没有心思读书。代儒先生讲的内容,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他便匆匆回了怡红院。

回到怡红院,袭人见他脸色不好,忙问道:"二爷,你怎么了?是不是在家塾受了委屈?"

宝玉道:"没有。我只是有些累了,想歇息一会儿。"

袭人道:"那你先躺下歇息吧。我去给你倒杯茶来。"

宝玉躺在床上,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代儒先生说的话,想起元春可能失宠的消息,心中愈发不安。他知道,若是元春真的失宠了,贾府的好日子,真的要到头了。

他躺在那里,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梦中,他忽然觉得身体轻飘飘的,仿佛飞了起来。他睁开眼,却见自己已经不在怡红院了,而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那地方云雾缭绕,仙乐飘飘,楼台亭榭,美轮美奂。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云雾,看不清远处的景象。耳边传来阵阵仙乐,那音乐悠扬动听,令人心旷神怡。宝玉往前走去,却见前方有一座牌坊,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

宝玉心中一动,想起这地方,正是他多年前梦游过的太虚幻境。那时他还是个孩子,跟着警幻仙子游览了这里,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听到了《红楼梦》曲子。如今多年过去,他又来到了这里。

他走过牌坊,却见前方有一座宫殿,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那宫殿的门楣上,写着"薄命司"三个大字。宝玉想起,当年他就是在这里看到了那些判词。

他正在惊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道:"宝玉,你又来了。"

宝玉抬头一看,却见一位仙子飘然而至。那仙子容貌绝美,肌肤如雪,眉目如画,身穿一袭白色长裙,腰系一条彩带,手持一柄拂尘,气质超凡脱俗。正是警幻仙子。

宝玉忙上前见礼,道:"仙姑,我又来了。多年不见,仙姑风采依旧。"

警幻仙子微笑道:"你倒是长大了不少。上次你来时,还是个孩子,如今已经是个少年了。"

宝玉道:"是啊,转眼多年过去了。仙姑,您今日召我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告诉我?"

警幻仙子道:"你上次来,我让你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还让你听了《红楼梦》曲子,你可还记得?"

宝玉道:"记得。那些判词和曲子,我一直记在心中。只是当时年幼,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如今想来,那些判词,似乎都在预示着什么。"

警幻仙子道:"你倒是聪明了些。那你可知道,那些判词,如今正在一一应验?"

宝玉听了,心中一惊,道:"仙姑,您说的是真的?那些判词,真的在应验?"

警幻仙子点头道:"自然是真的。你看那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如今她在宫中已经二十年了,正是'二十年来辨是非'。可是如今她失宠了,'虎兕相逢',怕是时日无多了。"

宝玉听了,眼泪几乎要掉下来,道:"仙姑,元春真的失宠了?我今日在家塾,听先生说起朝中有妃子失宠,心中就担心是元春。如今听仙姑这么说,怕是真的了。"

警幻仙子叹道:"宫中之事,变化无常。元春这些年在宫中,虽然得宠,可是树大招风,得罪了不少人。她出身贾府,贾府这些年仗着她的势力,在朝中也得罪了不少人。如今皇上宠爱新人,那些原本嫉妒她的人,便趁机进谗言,说贾府骄奢淫逸,说元春在宫中结党营私。元春虽然聪慧,可是也难敌众口铄金。她的时日,怕是不多了。"

宝玉听了,心中悲痛,道:"仙姑,可有办法救她?元春在宫中这么多年,为贾府付出了这么多,难道就这样完了吗?"

警幻仙子摇头道:"天命难违。元春的命运,早已注定。她当年入宫,就是为了贾府的荣华富贵。如今贾府享受了二十年的荣华,也该到头了。你就算想救她,也是无能为力。"

宝玉道:"那贾府呢?若是元春薨逝了,贾府会如何?"

警幻仙子道:"贾府这些年,仗着元春的势力,骄奢淫逸,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元春失宠,那些人便会趁机落井下石。贾府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宝玉道:"那其他姐妹呢?她们的命运,也都注定了吗?我看过她们的判词,都是悲惨的结局。迎春嫁给孙绍祖,受尽折磨;探春远嫁他乡,骨肉分离;惜春出家为尼,孤独终老;还有黛玉……"说到这里,宝玉哽咽了,说不下去了。

警幻仙子道:"是也不是。命运虽然注定,可是人心却能改变。上次你来时,我让你看的那些判词,是按照原本的命运写的。可是如今,事情有了些变化。"

宝玉听了,心中一动,道:"仙姑,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命运可以改变?"

警幻仙子道:"天命虽然难违,可是人心却能改变。若是你们能够看破红尘,放下执念,不再追求那些虚妄的荣华富贵,而是珍惜眼前人,珍惜真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宝玉道:"仙姑,您是说,只要我们改变了,命运就能改变?"

警幻仙子道:"也不尽然。有些事情,是注定要发生的,比如元春的薨逝,比如贾府的败落。这些都是天命,无法改变。可是在这些变故之后,你们如何面对,如何选择,却是可以改变的。若是你们能够坚强面对,不被这些变故击倒,或许还能找到新的出路。"

宝玉道:"仙姑,您能说得更明白些吗?"

警幻仙子道:"你自己慢慢体会吧。我今日让你来,是要告诉你,贾府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元春失宠,只是开始。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变故。你要做好准备,不要被这些变故击倒。"

宝玉听了,心中愈发不安,道:"仙姑,那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面对这些变故?"

警幻仙子道:"你要学会坚强,学会面对。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你都要记住,真正重要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你心中所爱之人。只要你们能够相守相依,患难与共,就算一无所有,也能过得幸福。"

宝玉听了,想起黛玉,想起她如今病重在床,想起她咳血的样子,心中一动,道:"仙姑,您说的是林妹妹?可是她的病……"

警幻仙子微笑道:"你心中自然明白。黛玉的病,大半是心病。若是你能给她希望,给她依靠,她的病或许能好。我今日告诉你这些,是希望你能够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宝玉道:"仙姑,我明白了。无论将来如何,我都不会离开林妹妹。"

警幻仙子道:"这就对了。记住,真情才是最重要的。荣华富贵,终究是过眼云烟。"

说着,警幻仙子便吟道:

"太虚幻境本无尘,梦里乾坤梦里真。

荣华富贵终成梦,悲欢离合总关情。

莫道天命不可违,人心一转天地新。

若能看破红尘事,方得逍遥自在身。"

宝玉听了,心中若有所悟,却又说不清楚。他正要再问,警幻仙子却道:"你该回去了。记住我今日说的话,好好珍惜眼前人。"

说完,警幻仙子便飘然而去。宝玉想要追上去,却觉得身体一沉,便从梦中醒了过来。

他睁开眼,却见自己依旧躺在怡红院的床上。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袭人正在旁边守着,手中拿着针线,正在缝补衣服。

袭人见他醒了,忙放下针线,道:"二爷,你醒了?你睡了一下午,我叫你吃饭,你都不醒。我还以为你病了呢,吓了我一跳。"

宝玉坐起来,揉了揉眼睛,心中还在回味梦中的情景。那梦境是如此真实,仿佛真的去了太虚幻境一般。他想起警幻仙子说的话,想起元春失宠的消息,想起贾府即将败落的预言,心中愈发不安。

袭人见他脸色不好,忙倒了杯茶递给他,道:"二爷,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做噩梦了?"

宝玉接过茶,喝了一口,道:"我梦到了一些事情。袭人,你说,若是贾府败落了,我们该怎么办?"

袭人听了,吃了一惊,道:"二爷,你怎么说这些话?贾府好好的,怎么会败落?你是不是在家塾读书读傻了?"

宝玉道:"我不是读书读傻了。我只是假设。你想想,这世上有哪个家族能永远兴盛?盛极必衰,这是天道。贾府这些年,仗着元春在宫中得宠,骄奢淫逸,得罪了不少人。若是元春失宠了,那些人会放过贾府吗?"

袭人听了,心中也有些不安,道:"二爷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就算真有那一天,我们也只能面对。二爷,若是真的败落了,你会怎么办?"

宝玉道:"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离开林妹妹。"

袭人听了,叹了口气,道:"二爷对林姑娘的心,我是知道的。可是,婚姻大事,还是要老爷太太做主。若是老爷太太不同意,你又能如何?"

宝玉道:"我不管。我只知道,我这辈子,非林妹妹不娶。"

袭人道:"二爷,你别说傻话了。若是真有那一天,我也会跟着二爷。无论二爷到哪里,我都会跟着。"

宝玉听了,心中感动,握着袭人的手,道:"袭人,你真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袭人道:"二爷,你别想这些了。快起来洗把脸,吃点东西吧。老太太让人来问了好几次了,说你怎么还不去请安。"

宝玉起身,洗了把脸,整理了一下衣服,便往贾母处而去。到了贾母房中,却见贾母正坐在榻上,王夫人、王熙凤等人都在旁边陪着。

贾母见了宝玉,便道:"宝玉来了。你今日在家塾读书,可还好?代儒先生可有夸你?"

宝玉上前见礼,道:"回老太太,今日还好。只是有些累了。"

贾母道:"读书是辛苦,可是你也要好好读。你看贾兰,年纪比你小,却比你用功得多。将来他考个功名,光宗耀祖,你可不要被他比下去了。"

宝玉道:"老太太说的是。孙儿一定好好读书。"

王夫人在旁边道:"宝玉,你在家塾读书,可要听先生的话,不要再逃学了。上次你逃学,你父亲知道了,把你训了一顿。这次可不能再犯了。"

宝玉道:"母亲放心,孙儿不敢了。"

王熙凤在旁边笑道:"宝兄弟,你可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也好给我们贾府争光。"

宝玉应了一声,心中却是想着梦中警幻仙子说的话。他想起元春失宠的消息,想起贾府可能的败落,心中愈发不安。他看着贾母,看着王夫人,看着王熙凤,心中想着,若是贾府真的败落了,她们会如何?

贾母见宝玉心不在焉,便道:"宝玉,你怎么了?是不是在家塾受了委屈?"

宝玉忙道:"没有,孙儿只是有些累了。"

贾母道:"那你先去歇息吧。明日还要去家塾读书,可不能耽误了。"

宝玉应了一声,便告辞出来。回到怡红院,他躺在床上,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梦中的情景,想起警幻仙子说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警幻仙子说的"莫道天命不可违,人心一转天地新",心中若有所悟。莫非命运真的可以改变?莫非只要他们努力,就能改变那些悲惨的结局?他想起那些判词,想起元春的"虎兕相逢大梦归",想起迎春的"子系中山狼",想起探春的"千里东风一梦遥",想起黛玉的"玉带林中挂"。这些判词,都预示着悲惨的结局。可是警幻仙子说,命运可以改变,只要他们能够看破红尘,珍惜真情。

他又想起警幻仙子说的"真正重要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你心中所爱之人",心中想起黛玉。是啊,无论将来如何,只要能和黛玉在一起,就算一无所有,也是幸福的。他想起黛玉如今病重在床,想起她咳血的样子,想起她苍白的脸色,心中愈发心疼。他暗暗发誓,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离开黛玉,都要保护好她,照顾好她。

他躺在那里,想着这些事情,心中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他都要坚强面对,都要保护好黛玉,保护好他所爱的人。就算贾府败落了,就算他们一无所有了,只要能和黛玉在一起,他就满足了。

窗外,夜色渐深,秋风吹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宝玉躺在床上,听着风声,想着心事,久久不能入睡。他知道,一场巨大的变故,即将来临。而他,必须做好准备,去面对这一切。

正是:

家塾闻言心惊惧,太虚入梦见仙姑。

元春失宠家将败,警幻暗示命可殊。

荣华富贵终成梦,悲欢离合总关情。

莫道天命不可违,人心一转天地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