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石头记--金陵梦起 > 第1章 第八十一回

石头记--金陵梦起 第1章 第八十一回

作者:会PCB的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02:50:27 来源:文学城

# 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同钓鱼 奉严词二子齐入塾

---

## 正文

话说贾府自元妃省亲之后,虽仍是钟鸣鼎食之家,然暗中已有衰败之兆。彼时正值春日,大观园中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繁华景象。贾母见天气晴和,心中欢喜,便命人在园中备下酒席,召集众姊妹游玩取乐。

这日清晨,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四人早早起来,梳洗打扮,各自穿了春衫,往贾母处请安。贾母见四人齐至,笑道:"今日天气甚好,你们姊妹许久未曾聚会,不如到园中钓鱼取乐,也好散散心。"众人听了,皆欢喜应承。

宝玉在旁听见,忙道:"老祖宗说得是,我也陪姐姐妹妹们去。"贾母笑道:"你这猴儿,只知道和姐妹们厮混,正经书也不读。罢了,今日且由你去,明日可要好生读书。"宝玉连连答应,心中却想:"读书有何趣味?不如与姐妹们在一处,方是人生乐事。"

众人说笑间,宝钗也来了。她见众人要去钓鱼,便道:"我也随喜去看看。"探春笑道:"宝姐姐若去,我们更添几分雅兴。"于是一行人往大观园而去。

行至潇湘馆,宝玉想起黛玉,便道:"林妹妹如何不见?"紫鹃在旁答道:"姑娘这几日身子不爽利,正在屋里歇着呢。"宝玉听了,心中一紧,忙道:"我去看看林妹妹。"说着便要往里走。

探春拉住他道:"林妹妹既是歇着,你去了也是打扰。不如等钓鱼回来,再去探望不迟。"宝玉无奈,只得跟着众人前行,心中却挂念着黛玉。

---

## 沁芳闸边钓鱼

一行人说说笑笑,往沁芳闸而来。这沁芳闸乃是大观园中一处胜景,当年元妃省亲时曾在此驻足。只见那闸口水流潺潺,两岸垂柳依依,柳丝拂水,绿影婆娑。水中游鱼三五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深处,好不自在。岸边桃花盛开,落英缤纷,随风飘入水中,宛如仙境一般。

众人到了岸边,只见丫鬟们早已备下一切。铺了大红毡子在柳荫之下,摆了几张小几,上面放着茶壶茶盏,又有各色果品糕点。钓竿、鱼饵、鱼篓等物,一应俱全。还有几个小丫鬟在旁伺候,手中拿着扇子、帕子等物。

迎春性情温和,素来不喜热闹,见众人都在说笑,她便悄悄取了一根钓竿,在水边寻了个僻静处坐下。她将鱼饵挂在钩上,轻轻抛入水中,然后静静地坐着,目光注视着水面的浮标。春风拂面,柳丝轻摇,她竟有些出神,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探春见了,笑道:"二姐姐倒是沉得住气,这钓鱼最要耐心。我看二姐姐这般模样,定能钓到大鱼。"说着也取了钓竿,在迎春旁边不远处坐下。探春做事向来认真,她先仔细观察了水面,选了个水流平缓、鱼儿较多的地方,这才将钓竿抛下。

惜春年纪虽小,却也不甘落后。她学着姐姐们的样子,拿了钓竿,却不知如何是好。宝钗见了,便上前教她:"四妹妹,这鱼饵要挂在钩上,然后轻轻抛入水中,不可用力过猛,惊了鱼儿。"惜春听了,照着做了,却因力气小,钓竿只抛出一尺来远。众人见了,都笑起来。

湘云最是活泼好动,她笑道:"我从未钓过鱼,今日倒要试试。"说着便在水边蹲下,也不管什么章法,将钓竿用力一抛,只听"扑通"一声,水花四溅,吓得水中鱼儿四散而逃。

宝玉在一旁看着,不禁笑道:"云妹妹这般性急,鱼儿都被吓跑了。钓鱼要静心,如何能这般莽撞?"

湘云啐道:"你懂什么?我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姜太公钓鱼,用的是直钩,鱼儿不也上钩了吗?"

宝玉笑道:"姜太公那是钓周文王,不是钓鱼。云妹妹若想钓个'文王',只怕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宝钗在旁笑道:"宝兄弟这话倒也有趣。不过云妹妹说得也不错,钓鱼虽是小事,却也有讲究。须得心静气和,方能有所得。"

探春点头道:"宝姐姐说得是。我看这钓鱼与做人一般,都要沉得住气。若是性急,反而一事无成。"说着看了湘云一眼。

湘云听了,也不恼,笑道:"我就是性急,如何?反正我也不指望钓到鱼,只是玩玩罢了。"说着又将钓竿抛入水中,这次倒是轻了些,没有溅起水花。

正说话间,迎春的钓竿忽然动了。众人忙围过去看,只见那浮标一沉一浮,显然是有鱼上钩了。迎春也不慌张,慢慢提起钓竿,果然钓上一尾小鱼,约有二三寸长,银白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湘云拍手笑道:"二姐姐好本事!这么快就钓到了!"

迎春淡淡一笑,将鱼从钩上取下,放入鱼篓中。她向来不喜张扬,只是又将鱼饵挂好,继续垂钓。

探春见了,心中暗想:"二姐姐性情温和,做事沉稳,难怪能钓到鱼。我也要学她这般耐心。"于是也专心钓起鱼来。

不多时,探春的钓竿也动了。她学着迎春的样子,慢慢提起钓竿,也钓上一尾鱼,比迎春钓的那条还大些。探春心中欢喜,却不露声色,只是微微一笑,将鱼放入鱼篓。

湘云性子最急,钓了半个时辰也无所得,便将钓竿一扔,笑道:"我不钓了,这鱼儿太狡猾。与其在这里干坐着,不如去采花玩耍。"说着便往岸边花丛中去了。

---

## 即景赋诗

时近午时,众人钓了一个多时辰。丫鬟们摆上酒菜,众人便在柳荫下饮酒赏景。

宝玉见众人兴致正高,便道:"不如我们作诗助兴,就以'春日钓鱼'为题如何?"众人都道好。

宝玉略一思索,便先吟道: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垂纶坐磐石,静待锦鳞还。

> 柳絮随风舞,桃花映日鲜。

> 人间三月景,不负好时年。

探春听了,赞道:"宝兄弟这诗清新自然,颇有意境。'垂纶坐磐石,静待锦鳞还'一句,写出了钓鱼的闲适之趣。"

众人听了,都道好。探春也吟道:

> 闲来垂钓碧溪边,不为鱼虾为自然。

> 柳下清风拂面过,花间蝴蝶绕身旋。

> 浮生若梦须珍惜,春色如诗莫等闲。

> 但愿年年此时节,姊妹相聚乐无边。

宝钗听了探春的诗,心中暗叹:"三妹妹这诗中有'浮生若梦须珍惜'之句,又有'但愿年年此时节'之语,莫非已预感到什么不祥之兆?这姊妹相聚的日子,只怕不能长久了。"

宝玉也听出了探春诗中的感伤之意,心中一动,却不便说破。

探春见众人沉默,便笑道:"我这诗如何?可还入得了大家的眼?"

宝钗道:"三妹妹这诗意境深远,尤其是'浮生若梦须珍惜'一句,颇有哲理。只是这诗中似乎带着些许感伤,不知三妹妹为何有此感慨?"

探春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为何,只是今日见这春光如此美好,姐妹们又难得聚在一处,心中便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

宝钗听了,心中更加感慨,便也吟道:

> 春光明媚好垂纶,静坐溪边远俗尘。

> 水面波光摇碧影,岸边花气袭香茵。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春。

> 但愿此景长相伴,不负韶华不负人。

探春听了,道:"宝姐姐这诗倒是豁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春',这两句颇有李白的风范。"

宝钗笑道:"我这诗不过是借用前人的句子罢了,哪里谈得上什么风范?只是觉得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莫要辜负了大好时光。"

湘云在旁听了,笑道:"你们的诗都太文雅了,我也来一首粗俗的,大家莫要笑话。"说着便吟:

> 春日钓鱼乐趣多,溪边坐看水中波。

> 鱼儿不上我的钩,我却逍遥唱山歌。

> 管他功名与利禄,且享眼前好时光。

> 人生在世须尽兴,莫待白头空悲伤。

众人听了,都笑道:"云妹妹这诗倒是豪放,颇有男儿气概。尤其是'管他功名与利禄'一句,真是洒脱得很。"

宝玉笑道:"云妹妹这诗虽说粗俗,却也真性情。比起那些矫揉造作的诗,反而更有味道。"

探春道:"云妹妹向来率真,这诗也正合她的性情。"

迎春不善作诗,只是微笑不语,静静地听着众人吟诗。惜春年纪小,也作不出来,只在一旁听着,心中暗暗羡慕姐姐们的才华。

宝玉见迎春和惜春都不作诗,便道:"二姐姐、四妹妹不作诗也罢,我们也不勉强。今日难得聚在一处,只管尽兴便是。"

正说话间,忽听得远处有人唤道:"二爷,二爷!老爷回来了,叫你回去呢!"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宝玉更是心中一紧,暗道:"老爷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

## 贾政归来

宝玉听了,心中一惊,忙问:"老爷何时回来的?"

那小厮气喘吁吁地道:"刚到家不久,正在书房里呢。老爷一进门就问起二爷,太太说二爷在园子里和姐妹们钓鱼,老爷听了脸色就变了,说二爷整日不务正业,只知道和姐妹们厮混,便叫我来唤你回去。"

宝玉听了,知道不妙,心中暗叫苦不迭。他本想再多玩一会儿,如今却不得不回去了。只得对众姐妹道:"老爷唤我,我先回去了。诸位姐姐妹妹慢慢玩,我改日再来陪你们。"说着便匆匆而去。

探春见了,对宝钗道:"老爷这次回来,只怕又要管束宝兄弟了。宝兄弟最不喜读书,这下可有苦头吃了。"

宝钗叹道:"老爷也是为他好。宝兄弟年纪不小了,总该读些正经书,将来好考取功名。若是一味贪玩,将来如何是好?"

湘云在旁道:"我看宝兄弟也不是不读书,只是不喜欢那些之乎者也罢了。他平日里也看书,只是看的都是些杂书。"

探春道:"杂书虽也是书,却不是正经书。老爷要他读的,是四书五经,是科举要考的那些书。"

迎春在旁听了,只是叹了口气,却不说话。她向来不喜多言,只是心中替宝玉担忧。

话分两头。且说宝玉一路小跑,来到书房门口,只见门口站着几个小厮,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宝玉知道贾政正在发怒,心中更加忐忑。他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这才走进书房。

只见贾政端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铁青,眉头紧锁。他手中拿着一本书,却并未翻看,只是盯着宝玉。宝玉见了,忙上前跪下请安:"儿子给父亲请安,恭祝父亲一路平安。"

贾政冷哼一声,道:"你还知道有我这个父亲?我在外为官,日夜操劳,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些不成器的东西?你倒好,我在外辛苦,你在家中却整日游手好闲,和姐妹们厮混!"

宝玉低头道:"儿子……儿子不敢。"

贾政怒道:"不敢?我看你是胆大包天!我问你,我不在家这些日子,你可曾用功读书?"

宝玉支支吾吾地道:"儿子……儿子有读书。"

贾政拍案而起,怒道:"有读书?你读的是什么书?是四书五经,还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书?我听你母亲说,你整日在园子里和姐妹们玩耍,哪里有半点读书的样子?你今年已十六岁,再不用功,将来如何成器?如何考取功名?如何光宗耀祖?"

宝玉听了,心中暗想:"我本就不想考什么功名,也不想光什么宗耀什么祖。我只想和姐妹们在一处,过些自在的日子。"然而他不敢说出口,只是低头不语。

贾政见他如此,更加生气,道:"你不说话,是默认了?我看你是被你祖母和母亲惯坏了!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我今日回来,就是要好好管教你。从明日起,你和兰儿一起到家塾读书,跟着代儒先生学习。不许再到园子里闲逛,不许再和姐妹们厮混!"

宝玉听了,心中万般不愿。他想到以后不能再和黛玉、宝钗等人见面,不能再在大观园中游玩,心中说不出的难过。然而他不敢违抗父命,只得应道:"是,儿子遵命。"

贾政又道:"你若再不用功,我定不轻饶!我会时常检查你的功课,若是敢偷懒,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说着挥手道:"下去吧,回去好好准备,明日一早就去家塾。"

宝玉如蒙大赦,忙起身退了出来。出了书房,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却是说不出的郁闷。

王夫人在旁听见了,便出来唤住宝玉,道:"宝玉,你父亲也是为你好,你可要听话,好生读书。"

宝玉勉强笑道:"儿子知道了。"

王夫人又道:"你去见见你祖母,她老人家一直念叨你呢。"

宝玉应了,便往贾母处去。

---

## 探望黛玉

宝玉出了书房,心中郁闷,便往潇湘馆而来。到了门口,只见紫鹃在廊下做针线。紫鹃见了宝玉,忙起身道:"二爷来了。"

宝玉问道:"林妹妹可好些了?"

紫鹃道:"姑娘今日身子不大好,早上还咳嗽了好一阵子,这会儿才睡着。"

宝玉听了,心中担忧,轻声道:"我进去看看。"

紫鹃道:"姑娘才睡着,二爷还是莫要惊动她。"

宝玉点头,在廊下坐下,叹了口气。正说着,屋里传来黛玉的咳嗽声。宝玉忙起身,轻手轻脚进了屋。

只见黛玉斜靠在榻上,面色苍白,手中拿着帕子掩口,咳嗽了几声,那帕子上竟隐隐有些血迹。宝玉见了,心疼不已,忙上前道:"林妹妹,你怎么了?"

黛玉见是宝玉,勉强一笑,道:"无妨,只是老毛病又犯了。"

宝玉便将贾政回来,要他入塾读书之事说了。黛玉听了,叹道:"老爷管教你,也是应该的。你也该用功读书了。"

宝玉道:"林妹妹也这样说?我若去读书,就不能常来看你了。"

黛玉听了,心中一酸,眼圈儿都红了。她强忍着泪水,道:"你去读书是正经事,我这里有紫鹃照顾,你不必挂念。"

宝玉道:"我在家塾,心中却时时挂念着你。"

黛玉听了,心中感动,却道:"你只管好好读书,莫要惹老爷生气。"

两人正说话间,袭人进来道:"二爷,老太太又叫你过去呢。"

宝玉只得起身,对黛玉道:"林妹妹好生歇着,我明日再来看你。"说着便依依不舍地去了。

---

## 贾母训话

宝玉来到贾母处,只见贾政也在。贾母见了宝玉,便道:"宝玉,你父亲说要你去读书,这是好事。你也不小了,该用功了。"

宝玉见连贾母也这样说,知道无可挽回,只得应道:"孙儿遵命。"

贾政道:"母亲,我已安排好了,明日让宝玉和兰儿一起到家塾,跟着代儒先生读书。"

贾母点头道:"也好,代儒是个老成持重的,我也放心。"

贾政又道:"我这次回京,听闻朝中有些风声,说是要整顿勋贵之家。我们贾府虽有祖宗功德,但也不可大意。你们都要谨慎行事,莫要惹是生非。"

贾母听了,心中一凛,道:"你在外做官,可要小心。"

贾政道:"母亲放心,儿子自有分寸。"

当晚,贾府上下都知道了宝玉要去读书的消息。

---

## 入塾前夜

这一夜,宝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到明日就要去家塾读书,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自由自在地在大观园中游玩,心中说不出的难过。他又想到黛玉病重,自己去了家塾,就不能常常去看她了,心中更加难过。

袭人见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便劝道:"二爷,你也该睡了。明日还要早起去家塾呢。"

宝玉叹道:"我睡不着。"

袭人道:"二爷,读书是好事,你不必这般愁眉苦脸的。再说了,你也不是不回来,只是白天在家塾罢了。"

宝玉道:"话虽如此,可是我心中就是不愿。"

袭人笑道:"二爷这脾气,也该改改了。你看兰哥儿,比你小,却比你用功得多。"

宝玉道:"他是他,我是我,如何能比?"

袭人道:"喜欢不喜欢,都要读。这是老爷的命令,你敢不听吗?"

宝玉无奈,只得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入眠。然而他心中烦闷,如何睡得着?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袭人便来叫醒宝玉。宝玉睡眼惺忪,极不情愿地起了床。袭人为他梳洗打扮,又为他收拾书籍。

宝玉看着那些书,心中厌烦。那些书都是四书五经,什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诗经》、《尚书》等等,都是他最不喜欢的。他平日里也看书,却都是些杂书,什么《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的,那些书才有趣。这些四书五经,都是些之乎者也,读来枯燥无味。

袭人见他愁眉苦脸的,便道:"二爷,读书是好事,你可要用心。老爷说了,要时常检查你的功课,你若是不用功,老爷定不轻饶。"

宝玉叹道:"我知道,只是心中不愿罢了。"

袭人又道:"二爷,你也该为林姑娘想想。林姑娘身子不好,你若是能考取功名,将来也好照顾她。"

宝玉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他想到黛玉,便道:"你说得对。我若是能考取功名,将来也好照顾林妹妹。"

袭人见他有了些精神,便笑道:"这就对了。二爷,你快些吃饭,兰哥儿一会儿就要来了。"

宝玉匆匆吃了些早饭,正要出门,忽见贾兰来了。贾兰见了宝玉,恭敬地行礼道:"二叔,我们一起去家塾吧。"

宝玉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心中暗笑,却也点头道:"好,我们一起去。"

两人一起往家塾而去。路上,贾兰道:"二叔,代儒先生学问渊博,为人正直,我们跟着他读书,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宝玉敷衍道:"是啊,是啊。"心中却想:"学什么东西?不过是些之乎者也罢了。"

到了家塾,只见代儒先生已在等候。代儒年约六十,须发皆白,面容严肃。他见了宝玉和贾兰,便道:"你们来了,很好。从今日起,你们要好生用功,不可懈怠。"

宝玉和贾兰一起行礼,道:"是,学生遵命。"

代儒便开始讲书。他先讲《论语》,从"学而时习之"讲起。宝玉坐在那里,听着之乎者也,心中烦闷,不时望向窗外。

窗外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柳树抽出了新芽,桃花开得正盛。他想到大观园中的姐妹们,此时正在园中游玩,而他却被困在这小小的书房里,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他又想到黛玉,不知她今日身子如何,有没有咳嗽。他恨不得立刻飞到潇湘馆去看她,然而他却被困在这里,动弹不得。

正想着,忽听代儒道:"宝玉,你在想什么?"

宝玉忙回过神来,道:"学生……学生在听先生讲书。"

代儒摇头道:"你心不在焉,如何能学到东西?我看你是在想别的事情。你若是不用心,我定要告诉老爷。"

宝玉听了,心中一惊,忙道:"学生不敢,学生一定用心听讲。"

代儒道:"这还差不多。你要记住,读书是为了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你若是不用功,将来如何成器?"

宝玉不敢辩驳,只得强打精神听讲。然而他心中却想:"什么光宗耀祖,什么考取功名,都是虚的。我只想和姐妹们在一处,过些自在的日子。这日子何时是个头?"

贾兰在旁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还拿出笔记本记录。代儒见了,甚是欢喜,道:"兰哥儿真是用功,将来定能考取功名。"又看了宝玉一眼,道:"宝玉,你要学学兰哥儿,莫要辜负了老爷的期望。"

宝玉只得应道:"是,学生遵命。"心中却是说不出的郁闷。

---

## 尾声

话说宝玉入塾读书,虽心中不愿,却也不敢违抗父命。每日在家塾中听讲,心中却时时挂念着大观园中的姐妹们,尤其是黛玉。

黛玉在潇湘馆中养病,听说宝玉去读书了,心中虽然欢喜他能用功,却也感到寂寞。每日只有紫鹃陪伴,看书作诗,打发时光。

贾府表面上仍是一派繁华,然暗中已有衰败之兆。贾政在朝为官,听闻朝中要整顿勋贵,心中忧虑。贾母虽年事已高,却也感到家族危机。

这一日,宝玉在家塾读书,忽然想起探春作诗时说的"浮生若梦须珍惜",心中若有所悟,却又说不清楚。只觉得眼前的繁华,似乎都是虚幻的,不知何时会消散。

正是:

> 春光虽好难长久,盛极之时衰已萌。

> 四美钓鱼成绝唱,二子入塾启新程。

> 宝玉心中多挂念,黛玉病里独伤情。

> 贾府表面仍繁盛,暗里危机已悄生。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