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食明 > 第7章 第 7 章

食明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6 05:34:44 来源:文学城

张居正是个正常人,当然也喜欢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东西,比如香车宝马、华衣美服、佳肴美酿。

他在饮食上甚至还有些挑剔,每道菜都只吃那么几口,以至于旁人都觉得他不怎么热衷于此事。正是因为平时吃得少,所以今天多吃了些便觉饱足。

顾闲注意到张居正没怎么再动筷子,也没立刻劝他多吃。

胃口不是一天就能打开的,得慢慢来,只要从现在起每天多吃几口,要不了多久肠胃就能调理过来。

听说张居正当了首辅后工作压力大,时常精力不济,连夜里都要嗑大明君臣之间很流行的房中药来助兴。

唉,这可真是中年男人永远的痛,无论是当皇帝还是当大官都躲不开。

记得明末有本类似《世说新语》的八卦野史,叫《万历野获编》,尤其热衷于记录这方面的内容,什么某御史献药帮某首辅再振雄风、某首辅献房中术为皇帝增添乐趣,都是这书给写的。

作者在书中表示戚继光长期给张居正进献一种叫海狗肾的奇药,这玩意药力很猛,还直冲脑壳,热得张居正大冬天去上朝都不用戴貂毛帽子!

为了缓和药力,张居正又不得不佐以寒性药物,弄得他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肠胃彻底坏菜了,最终“竟以此病亡”。

当然,根据其他记载以及张居正自叙,他是在治疗痔疮的时候病重的。

据说一开始张居正觉得小小痔疮问题不大,后来发现自己居然开始便血后才终于重视起来,终于下定决心找了个治疗痔疮的专家给他治病。

这位大明痔疮专家表示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保证药到病除!他当场给张居正来了个根治痔疮的方子,其中很重要的一味药就是……砒霜!

砒霜控制好用量当然是能治病的,可惜张居正没扛过来,治疗过后上书朝万历皇帝表示自己“痔根虽去,元气大损,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几于不起”。

由此可见……是时候好好帮张居正养胃了!

无论是海狗肾还是砒霜方,那可都是没个铁胃都扛不住的猛药。

他姐夫无论正史野史都这么爱嗑这些玩意,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先给猛人姐夫打个好底子了。

顾闲在法华寺已经吃过一轮,晚饭没再多吃,与张居正他们说了一声就溜达去厨房炸鸭架。

刚才烤鸭吃得那么快,大家显然都还意犹未尽,等会正好让几个小的把鸭架也分了吃。

考虑到今晚这些吃的又是烤又是炸,顾闲还腾出空来顺便闷了瓶豆蔻熟水,用的是健脾养胃、消食除滞的方子。

前后约莫花了两刻钟,炸鸭架和豆蔻熟水都备好了。

他本以为张居正已经吃完了,还想着要不要单独送一些过去呢,没想到回饭厅一看,所有人都还在。

张居正似乎在考校张敬修他们的功课,几个小子瞧着跟鹌鹑似的,都挺怕张居正这个爹。

顾闲暗想,要是自己认得的画家朋友在这里,一定得画下这珍贵的画面,来幅《张居正教子图》。

他麻溜把香喷喷的炸鸭架放下,又接过郑大拿着的豆蔻熟水给张居正倒了一杯:“这是我刚煮的豆蔻饮子,姐夫不如先喝些再继续考校敬哥儿他们。”

张居正一向追求清淡饮食,豆蔻熟水这种养生饮子当然也不陌生。可惜炸鸭架的香味太过霸道,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了过去。

只见整盘鸭架都炸得金黄酥脆,上头还撒着些许椒盐,瞧着诱人极了。

顾闲还在旁边介绍:“可惜现在不是吃萝卜的时候,若是秋冬时节这鸭架拿来炖汤,喝着可舒服了。好在近来天气凉,炸着吃也不错!”

张居正见几个孩子都频频看向炸鸭架,终究还是暂停了对自家小子们的考校,率先夹了块炸鸭架尝鲜。

只要是下锅炸过的东西就没有不香的,何况顾闲把火候掌控得很好,每一块都都炸得香而不焦、酥脆可口,叫张居正都忍不住怀疑自己以前吃烤鸭是不是错过了最好吃的部分。

即便觉得这炸鸭架十分美味,张居正也没有再夹第二块,毕竟啃骨头这种事到底不太文雅,不太适合他这种包袱重的人。

还是留给小子们吃吧。

张居正端起顾闲给他倒的豆蔻饮子尝了尝,心中又是讶异不已,总觉得这类饮子自己以前都没喝对。明明还是差不多的豆蔻香,入喉却觉疲惫顿消,本来有些饱胀的肠胃都舒服了许多。

年纪最小的张简修没抢到最后一块炸鸭架,扁扁嘴想哭,但闻到倒给他的豆蔻饮子又把泪憋了回去,贪心地来了个一口闷。

他咕咚咕咚地把整杯都灌完了,眼睛顿时亮到不行,扭过头朝顾闲夸了起来:“这个也好好喝!”

顾闲一脸骄傲:“那是肯定的,当初我师父都说我的四季饮子学得最好。”

所谓的四季饮子也是他师父的说法,他师父认为按着季节变化与当地气候来安排饮食是最好的,若是能考虑到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与个人偏好改进食谱那就更符合传统养生理念了。不过那得是另外的价钱!

通过这顿晚饭,顾闲顺利征服了张家老小,奠定了自己赖在张家蹭吃蹭喝的群众基础。

相比于在京师过得有滋有味的顾闲,远在老家的顾家老小对着饭桌齐齐叹了口气。

顾闲不是会藏私的人,离家前也把许多菜的做法教给了兄嫂以及侄子侄女,可做菜这种事怎么可能谁做都一样?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江南这边快要入夏了,顾家人看着桌上的饭菜居然都不太想下筷子。

顾老爹唉声叹气:“也不知那小子到了没有,可别半路跑去别的地方玩耍。”

顾家兄长说:“我下个月要涨俸禄了,要不写信喊闲哥儿回来吧。”

桌上的小孩都连连点头。

顾闲才走了不到一个月,大家都有点食不知味了。

顾老娘不乐意了:“回什么回!真能跟在他姐夫身边长长见识,那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造化。闲哥儿明明有读书的天赋,难道真让他一辈子围着灶台转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顾家爹娘何尝不想让孩子在身边尽孝,趁着牙口还算好多享享口福,可儿子都十多岁了,还整天只惦记着学厨,当父母的心里哪会不着急?

所以他们托人送顾闲去京师寻张居正,养不起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多的还是盼着他能有个好前程。

但凡顾闲天赋差些,他们都不好意思豁出脸去干着这种事。

顾老爹说:“隔壁家春生这几天不是要跑一趟京师吗?明儿咱去托他帮忙捎封信过去,顺便让他看看闲哥儿。”

……

与此同时,顾闲也正在给家里写信,张居正说明儿托人帮忙捎信去南边,叫他也写封家书一起送去。

京师这边的新鲜人新鲜事太多了,顾闲差点都忘了这事儿,写家书时便讲得格外殷切,直说自己离家后没有一刻不想念家里云云。

熟知他性情的人一看便知他在心虚了,偏他自己不觉得,写完通读一遍觉得没毛病,愉快地封好信封准备明儿一早让人捎回家去。

另一边,张居正同样写好了给二老的信,信中无非是让二老放宽心,自己会安排好顾闲。

他对自己人一向很好,顾闲明显是个好苗子,不必二老多提他都会好好栽培。

信写完了,还有不少余墨。

张居正记性极佳,鲜少需要把日常杂事记在纸上,只不过这两日发生的事情着实是生平罕见,他索性就着余下的墨汁写起了札记。

这篇札记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小舅子其人,一言难尽……

张居正几岁大就能写诗文,写起这样的札记自然信手拈来。

此前他不觉得这玩意有什么好写的,如今把心里积攒的话语全写在纸上,倒是有点儿明白高拱为什么那么热衷于雌黄人物了。

有些话确实不吐不快,吐出来就舒服多了。

想到高拱,张居正心里又有点犯愁。

别看大家表面上笑呵呵,实际上矛盾已经快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明里暗里没少相互攻讦。

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好友,张居正也很为难。尤其是他心里早已不认同老师徐阶的许多观念,与好友高拱更加志同道合……

张居正叹了口气。

吏部尚书杨博是高拱一手提拔上来的,这些年在战场上立下过不少战功。

最近杨博负责京官考核,将两个跟高拱有仇的御史评了下等。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问题就在于杨博这个山西人给自己的山西老乡们全部给了上等,叫言官那边抓住了把柄。

众言官一合计,杨博肯定是受高拱指使挟私报复。甭管是不是这批山西籍官员恰好都那么优秀,反正这事不能忍!

言官就是要监督大臣的,要是因为他们曾经弹劾高拱就要被撵走,那以后谁还敢说话?

据张居正所知,已经有好几位言官准备轮流上书弹劾此事。

徐阶心里本来就觉得高拱忘恩负义(毕竟高拱是他提拔入阁的,却总跟他对着干),又极为反对阻塞言路,肯定会力保言官。

高拱这次要有麻烦了。

张居正思来想去,也没想出调和之法之法,还是决定继续低调做事。

权力斗争从来都是不到你死我活不罢休,他一个排在末位的哪里劝得动徐阶和高拱?

喝完这杯豆蔻饮子,早些睡吧。

顾小闲:姐夫啊姐夫,你怎么不是嗑海狗肾就是嗑砒霜!

张居正:?

*

今天也努力更新了!

*

注:

①痔根虽去,元气大损,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几于不起:参考《张居正大传》,出自张居正万历十年向万历请求居家办公的奏疏,没多久人就没了。

②“海狗肾”“竟以此病亡”:参考《万历野获编》,注意,是野史,野史!

【宇宙间真何所不有,媚药中又有腽肭脐,俗名海狗肾,其效不减慎恤胶,然百中无一真者,试之,用牝犬牵伏其上,则枯腊皮间阳茎挺举,方为真物。出山东登州海中,昔张江陵相,末年以姬侍多,不能遍及,专取以剂药,盖蓟帅戚继光所岁献,戚即登之文登人也。药虽奇验,终以热发,至严冬不能戴貂帽。百官冬月虽承命赐 爰耳,无一人敢御,张竟以此病亡。】

应该是王世贞先在《嘉靖以来首辅传》这么编排的hhhhh

【居正则亦已病矣病得之多御内而不给则日饵房中药发强阳而燥则又饮寒剂泄之其下成痔而脾弱不能进食使医治痔小效寻下壅结而不能畅不获已复用寒剂泄之遂不禁去若脂膏者而大肠亦遂出日以羸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