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师妹演我千百遍 > 第17章 上善剑

师妹演我千百遍 第17章 上善剑

作者:有恨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15 12:40:17 来源:文学城

却说江菀之随手召聚四周灵气化为一符,直接打入公子晦体内。

弥漫的血气顿时消散,经脉重塑,遂又教公子晦如何打坐运转内气,仅一小周天全身便已康健如常。

是夜月明风清。

地近剑林,愈发安静,甚至已静得有些诡异。

火克金,离卦属火。剑林南麓乃是剑林一带少有的剑意稍有稀疏的地方,由南麓登,一直是最为容易的途径之一。

此地之景,一言以概之——孤寂。

这是公子晦最直观的感受。

从高崖上垂落的细瀑落地无声,山风拂树,山鸟惊飞,依旧悄然无声。此间所有仿佛都与外界间隔多年,事物间的联系早已被切断。而从树梢上落下的衰叶被风裹挟着误入剑林中,无息无形间,不等人看清,就已断成十余截,归于尘土。

无穷的剑气使得剑林内的空间断裂,因此灵气浓厚非常。

每一把剑都被禁锢在自己的领域内。故人已逝,剑林中所充斥的不过是无数被寂寞上了锁的剑冢,万千宝剑都在沉寂,却又隐隐有万千剑鸣在群峰中回荡,讲述着那些不为外人道的过往。倘若有来者能听懂其中蕴藏的剑意,有所感悟,或许自能请出那把剑来。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得先有深厚的修为。

剑林外围万剑齐鸣,剑意纷杂,若欲辨明其中种种剑意,取不世名剑,必得登临峰顶。不过剑林之险,就算是专修剑道的返虚境高手也不敢贸然深入,天衍山的仙师领弟子来此参悟或承剑,大多都只是在剑阁上遥遥远观,浅尝辄止。这一运三百六十年来也只出过一次例外,正是那道飞虹剑。

可江菀之和公子晦,前者尚在引气入体,后者则是如假包换的凡人,如何能够登临峰顶?

这在任何修士眼中都是绝无可能的。

公子晦倘若早逃进此地,那十余位修士定不敢穷追不舍,不必见尸首,即可直接断言其必死无疑。

江菀之看着眼前的山道,又看了看公子晦,似在衡量着什么。

公子晦拱手道:“姑娘不必担忧在下。”

江菀之笑道:“那便好。”

公子晦习过武,她已观察过眼前这条山道,尚不算难。

“你可要看仔细了。”

江菀之回眸一笑,嘱咐着,旋即跨过界碑。

折腰若柳,步移类星,仰如凌风竹,俯似穿云鹤。

凌波微步,拂影错光。

衣袖翩跹,宛如惊鸿。

四周静谧无声,哪里还有危机四伏之险?

公子晦跟在江菀之身后,亦步亦趋,有几分笨拙地仿着江菀之的一举一动。时进时退,向左二步,略进,又转右五步。

虽动停如一,他的身法终究不及江菀之的灵动自如。再如何谨慎,也避不开些许微差,衣上便渐渐添了许多裂口,隐隐有血渗出。

公子晦却是一声不吭,就像是江菀之的一道影子,只是默默相随。

天未明,不知过了多久,江菀之转身看了公子晦一眼,道:“我累了。”

于是席地而坐,取出小白瓷瓶倒出几粒丹药服下。

江菀之确认公子晦身上的伤不算重,休整片刻,继续沿山道而行。

行停相替,两人已走了许久,峰顶却好似仍远在天边。

江菀之再次停下脚步。

公子晦倚着树休息,他不过是**凡胎,能撑到这里显然已超乎江菀之的意料。

如墨般深沉的夜色渐渐淡去,即将破晓。

江菀之从树上取了巨叶,盛了清露,也不避着公子晦,当面将洗髓丹融入其中,递给公子晦。

公子晦自是不识洗髓丹,却不多问,只接过那片青叶,一饮而尽,愧然道:“是我拖累了姑娘。”

江菀之道:“你若现在昏过去,确实很麻烦。”

劳苦倦极,累累若丧家之犬,心神反不为形役,因此重塑经脉之痛减弱不少。公子晦身有真气相护,此时再引剑气为辅,助其淬体,更是一番造化,于是嘱其以先前所教法诀运转周天。

“你可能听到什么?”

待公子晦气息平稳,江菀之方问道。

公子晦初入剑林时就隐隐听有龙吟虎啸之声,又有如金鼓震天者,不敢确定。而今因洗髓之故,耳清目明,自如实相告。

江菀之侧耳倾听,果寻得一声沉如玄圭坠九渊,潜极而鸣,悠远非常。对空笑道:“既有效太阿、湛卢之志,此时不现,更待何时?”

言出,竟有精光贯天,化为一剑,剑身映日则见粼粼寒光,正如龙鳞,耀人眼目,状如登高临渊,似巨龙盤卧、潜龙在渊。

剑身镌刻两字:龙渊。

因看中公子晦身上紫微真气,欲借之以成天子剑,方肯一现。

江菀之道:“此剑与你有缘,你若有意,我可助你收之。”

龙渊剑虽有意奉公子晦为主,奈何公子晦虽仙资有所提高,可修为仍趋于无。而今仍不过是一介凡躯,怎能收服仙剑,运用自如?

公子晦先谢过江菀之好意,而后拜道:“晦功微德薄,此前误闯仙家之地,连累姑娘,灭罪消愆犹恐不及。今无寸功,更无贤能,当不起与仙家之物,不敢受之。”

旁人趋之若鹜,公子晦却避之不及。

江菀之道:“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帝星不明,正是贼臣乱国之兆。你若得此利器,如有神助,他日一匡天下,定不在话下。”

公子晦道:“尘缘未断,如何配得仙剑?”

龙渊剑明白公子晦言中意,剑身微颤,又隐匿起来。

江菀之笑道:“此言差矣,古时仙门内尚有天、人二宗之分,人宗下山入世,天宗上山问道。且不论道门,尚还有其余百家流派于世,皆可投之。何不使其先拜你为主,日后若欲立不世之功,再用不迟。”

公子晦道:“剑乃君子之器,当以君子之道相待。既已知其志,何忍相欺?”

江菀之于是不再多劝。

心中只想连龙渊都肯为公子晦现形,为何自己昔日佩剑却迟迟不见?

江菀之的那柄剑与其他剑相较剑意不算凛冽,剑性更是平和,称得上是剑林中取时最不会招致性命之危的奇剑。她虽能感知到那柄剑微弱的气息,如不用心以法相召,极难听到其鸣,想来也正因此故,旁人难参悟其中剑意,这才数百年来未被他人取走。

算路程,应当距当年她投剑之处还有几日路,可惜再想前行,路途之险远非来时可比,尤其对公子晦而言说是寸步难行也不为过。

龙渊有意公子晦起初并不在江菀之意料之中,但若能借得龙渊开道,以避其余剑气,行事自然方便些。只是公子晦既不愿取龙渊剑,她不爱强人所难,也只得照原计划行事。江菀之将余留的朝元丹尽数服下,以五霞云衣替公子晦护体,又将初入天衍山时所得的辟谷丹赠予公子晦,可谓是万事俱备。

再行时,已不再有什么讲究。

几日几夜,徐行从容,如缓缓而归。

公子晦随江菀之继续向前,金石击撞之声不绝于耳,仿佛身周便有千军万马,兵戈相交,箭如雨下。

两人却无一点停顿。

剑阁上的金铎摇晃不止,铃声清越,在阁中回荡,经久不散,渐渐的千百道声汇在一起,向阁外传去,直至天衍学宫内。守阁的弟子第一次见这般奇景,阁中长老亦不免震惊——飞虹剑出世时也不曾有今日这般大阵仗。

不知不觉中深入剑林,资历修为定然远超常人。于是,长老们在探望剑林内动静不得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天衍山,猜测到底是哪位前辈入山取剑。

因天尊所布禁制,凡人不为此所扰,大多尚在酣睡。

而天衍山中,不仅是外门,连内门四峰九宫的弟子也都听到了铮铮剑鸣,一时披衣而出,都望向剑林。

纷纷议论这次又是《剑谱》中位列第几的神兵出世。

不知又行了多久,晓雾将歇。

江、刘二人行至那极巅之处,清风入怀,万籁俱寂,肃杀之气消散殆尽。

峰上仅存有一对剑,相依胜鸳鸯,见江菀之来了,鸣声琅琅如乐。

其中一剑剑体纯黑,深湛厚重,而日月之辉却又不能与之争。

其剑胚因万物相生而成,天尊遂以天地为熔炉,亲往昆吾取五金之英,炼太阳之精。而后风伯鼓炎,雨师洒扫,雷公击劈,电母凝淬。剑身成时,天地一色,死生同状。

故以道家至境“万物一”名之,后人亦称其为“齐物”,位居《剑谱》之首。

另一剑则若三尺流水无形,昼夜交替时,方可隐隐见得有光华流转,其形不察,故动极静,如雨之润物无声。

江菀之曾唤其为“碧影凝光”。

碧影凝光本为凡剑,只因随她多年,通了灵性。

剑上贴着一封符文,将剑意压制,难怪召之不得。

江菀之看了一眼,便上前将这道符文揭下。

刹那间,只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

公子晦好似听到一声轻笑、一句轻叹,如同久别重逢的故友。

江菀之取了剑,天地间发出一声轻响。

珠落玉盘,芙蓉泣露。

这道剑声清晰地落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狂风骤起,精光贯天。

天衍山扶摇峰最擅剑的尊者看着晨曦下的青峰,无言。心中感慨道:“上善剑出世,齐物也随之重现世间?”

二剑齐出,剑林中无数空间隔断的裂缝竟尽数弥合,灵气四溢。

江菀之等的便是这一刻——她要是在剑林走了一遭,却无半分长进,出去后又有谁人会信她毫无机缘造化?届时指不定又要生出许多事来。且她既已来了剑林,决定取走碧影凝光,本就是看中剑林了无人烟,修士多听剑鸣悟道,取尽此方灵气也算不得断人生机,也省了回沛州的麻烦。

于是心神一动,取此地灵气尽数汇入玄窍,夯实道基。

月亮的余晖飘落在江菀之身周,万物朦胧,如梦似幻。

远处传来声音。

“你是哪家弟子?”

说时迟那时快,话音未落公子晦便见眼前如同换了个人一样。他如何也想不到,江菀之竟会直接将剑抛给了他,他一时反应不及,将剑接住。而江菀之则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望着他,怯声道:“蒙公子厚爱,奈何此剑贵重非常,不敢欺瞒学宫长老,还请公子收回。”

所有来者的目光都聚在公子晦身上,准确说是他手中的那柄剑。

三尺堂的长老望着峰上的两个小辈,仅那女娃筑基圆满,姑且算有些修为,浑身上下却看不到一点伤。另一个现在身上还能看到不少伤口,可见其登峰途中所历艰险。

公子晦明白了江菀之的意图,但他如何不知认下此剑后会是怎样的结果?

三尺堂的长老见其沉默不语,直接释放出威压来。事关仙门重宝,他们也顾不得江菀之这位天衍弟子——无师无属的,即使不慎伤其道基,赔些灵丹妙药也就过去了

“这么多年了,行事还是这样毛躁。”

江菀之心中如是叹道,又想公子晦有紫薇真气,有助于她夺回乾坤造化鼎她势在必得,而师兄想让公子晦留在天衍学宫。那她用碧影凝光剑替公子晦遮掩一时也无妨——公子晦要被逼得说出一切,她怕是也下不得山了。

银瓶乍破。

威压被上善剑的剑意尽数散去。

在场的长者皆心中暗惊。

江菀之这时却对公子晦道:“公子怎还不将衍天君给的信物拿出来?”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为之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