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时光之路 > 第5章 宿舍的夜晚卧谈 (2)

时光之路 第5章 宿舍的夜晚卧谈 (2)

作者:时光简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2:49:47 来源:文学城

第五章夜晚卧谈 (2)

周末,睡懒觉的睡懒觉,本地几个乐颠颠往家跑。

回家是黄容和薇薇最羡慕的,她们的父母都烧一手好菜,可惜只有卧谈时尽兴讲讲过过嘴瘾,惹得个个咽口水。

陈暄回家好吃好喝过了一天,把一周食堂欠缺的油水都补回来。

接近国庆节,家里赶着提冰箱,冰箱是盼望已久的奢侈品,有了它生活又上一个档次。

已经排队很久才守到的提货票,这段时期物价飞涨,冰箱是抢夺内容之一。

陈暄看见厨房里的几袋盐巴和大米,有点嘲笑,被老妈给堵回去了,“我们已经没像其他人赶风潮,大米把房间都搁得没地儿,这些是你远在江城的小叔最近会上省城来,所以略微准备点东西好带走。”

周日一大早一家人骑着自行车直奔冰箱门市。

等候的人们排成长龙,一个个脖子伸长,翘首仰望。终于轮到提货的,四处吆喝,奋劲扛举,一人坐在三轮车上扶持着好容易到手的冰箱,呼哧直喘,一身大汗,车夫一声“走嘞”,其他人一哧溜地骑车跟着三轮车嘈杂而去,一家人的空位腾出来了。

乱了一天,晚上陈暄就跑回了宿舍,林攸和亚妮喜欢在家蹭到周一早上,陈暄习惯头天晚上提前回宿舍,迎着天边的晚霞骑车,街道冷清空旷,一路飞奔,心情舒畅。

出门没一会儿,就看见前面张茵和韩可立两辆自行车并排慢悠悠地骑着,一只手牵着另一只手,各自单手驾驶自行车,时而分开,时而合拢,晃晃悠悠,但两只亲密的手没有松开,好像还在愉快地说着话。

车技好高啊,陈暄不好意思打扰这份甜蜜,他们也太慢了,只有使劲蹬上几圈,一阵风地超过,丢了句“嗨”在身后,一个劲冲朝前去了。

每个人心底都陈放着浪漫,有爱情的人慢悠悠地享受两个人的浪漫,寻找爱情的人享受“在路上”。

晚上卧谈,陈暄把白天买冰箱的拥挤和好笑形容了一番,有小干部,有老师,有工人,都在汗流浃背地争抢,都是涨价害的。

黄容立刻应声,“今年年初,生活费每月60元还够用,现在65元都紧巴巴的。白果要减肥可以不吃肉,老陈,对吧,我们两个每顿都要打个肉的。”

陈暄笑了,她们两是一样的豆芽菜体形,还特别能吃。

何芸也赞同道:“家里来信都在说涨价的事情,有些地方情绪很大,都有闹事的了。”

黄容接着道,“京城那边同学说都有人反对了。你看看,老百姓等啊盼啊买个冰箱累得要死,某些人呢,一个个躺在大房子里,冰箱彩电一样不缺,借着公家幌子做生意。

我们有个同学家里有关系倒卖钢材,双轨制,很正当地靠关系低价买进,再高价卖出去,没有比这更简单更容易的发财方式了,富得流油,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人过好日子。

我爸爸他们这样的单位小科员,我们以后也就是个公司小职员,滴滴点儿工资,还不够涨价用!”

黄容对社会实际情况从来敏感,父亲在家爱念叨单位上的事,关心时事政治,时常在家声讨社会上的不公。

假期回家,一上桌就要听父亲说一堆家国大小事,单位领导怎么玩弄权力,贪图享乐,社会上风气如何不正,有时候黄容觉得父亲嘴上的不公是心理不平衡。

因为一到单位里,父亲就有点儿像套子里的人,做事谨小慎微没有了气魄,有时候还不如母亲,黄容一直希望将来做出点什么,给家里看看。

这次她爸爸来信少见的在书面上痛斥涨价,交代她要节省,还有两个弟弟在家上学,最近她又从北方同学那得到些新闻消息,一讨论起来,她的反应格外激烈。

薇薇也吭声,“是呀,说广东那边的小老板没什么文化的都成大财主,我们那却是很多工人失业。”

陈暄也因为家里看到的不同生活格外触动。

四表哥几年钱摆衣服地摊赚了钱,陈暄的小学同学夏红初中毕业就混社会,和四哥混在一起。

四哥在大学附近开了个馆子,夏红开玩笑说想挨近大学,也赚赚天之骄子的钱,夏红天天抽烟打麻将,还穿好的吃好的,说话比大学生还趾高气昂。

四哥呢,在三表哥身后像个跟班,三哥在一个**手下更是个跟班,做白糖生意,说是这些高干手中有批条,低价进糖,高价卖出,很搞了些钱,假期请陈暄家在城里有名的奥林匹克餐厅吃饭,那是陈暄吃过最好的一餐。

看杂志说双轨制怎么有漏洞,这会儿才稍微明白些,没学历靠胆子找门道赚钱,但好歹要有闯劲,有胆量,而有背景的呢,大姨家靠着高干表姐夫,什么都有。

想着这些面上感受到的事,陈暄应声说,“是啊,我们认真读书,怀揣梦想,希望会有好工作,好未来,但是看着普通大头百姓为生活这么辛劳,为个冰箱挤死挤活,以后我们也难逃其中。学者说得极对,需要改革。”

薇薇立即接口道,“你看8X级新招的大专生,才读两年,据说都是家里有关系,定向分配的。

外贸专业这么难考,我们拼命考进来,要学四年,这么多课程,天天自习,他们马马虎虎走一遭就毕业了,还提前把好工作都占去了,公平吗?

这是放在我们面前看得见的不公平!”

何芸闷了半天才吭声,给大家一点安慰,“我听说招他们这批就是和系里达成某种条件招的,我们以后也是学校分配,可以分工到外贸系统的,不用自己找。”

惠萍非常高兴,“那就好了,我就是想留在南城!”

黄容有点鬼笑,“利益交换?这样说,本地的可以占点儿这种不公平交换的光,那外地的呢?社长到是会说,那等着看吧!”

她们的思想看似跟上书本的宏大,实际看到和想到的都是身边的鸡毛蒜皮。

夜晚的宿舍并不安静,窗户对面那栋男生宿舍远远传来叽哩哇啦摔酒瓶的声音,每个人带着各自对未来的一丝忧患睡去了。

毕竟,世界只是自己眼前的这小顶白色蚊帐。

那一段时期,这种谈论经常进行,她们看的书很杂也很浅,脑袋里的东西乱糟糟的,今天听这个老师是一种想法,明天听那个老师又是一种想法,看完某本书又来一个想法,她们在听到的、学到的理论和接触到的现实潮流中飘荡,距离真实的社会政治很远,她们的想法不需要接地气,跟着给予的信息潮流走。

当他们在校园象牙塔内感受着各种文化宣扬,以及不同文化意识的冲突时,外部社会正在经历剧烈地冲击和发展。

同一时期,台湾,在一个小岛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相隔四十年的同胞即将通行来往。国际上,东欧正在解体,柏林墙临近推翻,各种宣传经由文化传播也在国内不断扩散,和中国自身国情、文化不断交融博弈。

学生们只是尾随潮流去感受,庙堂之事或是异国他乡那些纷纷扰扰距离他们太远,偶尔听来一句也纯粹当作茶余饭后的新闻,或是晚上的漫谈,表明他们属于热血青年的某种热心。

就那么一头,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她们连学生会那点儿层面都沾不上也乱不清楚。

她们仍旧忙着支取家里汇来每个月五六十元的生活费,计算着用度,想着衣服打扮,挂念着学分,热闹了一阵汉城奥运会主题歌hand in hand,背背两伊战争的结束应付政治考试,谈谈学长们的深圳或是留学之选。

只有夜晚躺下,开启卧谈,留了一小部分空间给思想。

她们在自身的小小世界中接受外界的影响,生活依旧是单纯的校园生活和青春梦想。

随着形势变化,学校各种讲座纷纷取消。

她们的情怀需要托付,最后一段大学生活随之蓦然转向拥抱情感,她们孜孜不倦地诵读席慕容、汪国真的诗歌散文,听流行歌曲,参加每周的舞会,寻觅着爱情。

青春总是有消耗的地方,激荡的思想被青春的激情和迷茫所覆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