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99章 约定下次相见,心中泛起涟漪

夕阳的余晖将靖安侯府的朱漆大门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林薇提着医箱,站在马车旁,正与萧景琰道别。微风轻拂,庭院里的桂花飘落,几朵花瓣悄然落在她的发间。萧景琰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为她拂去花瓣,但在指尖即将触碰到发丝的瞬间,又悄然收回,转而轻咳一声,掩饰着心中的异样。

“林大夫,三日后流民安置点即可完工,届时还望您一同前往视察,看看医棚的布局与防疫措施是否尚需调整。”萧景琰的声音比平日里多了几分柔和,目光落在林薇身上,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林薇心中一动,抬头望向萧景琰。他身着墨色锦袍,夕阳的光芒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平日里威严的眉眼,此刻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温和。她连忙点头应道:“好,三日后我定会准时前来。若需提前准备防疫物资,萧公子可随时派人通知仁心堂,我们会尽快筹备。”

“有劳林大夫了。” 萧景琰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安置点完工后,第一批流民便会迁入。届时,还需仁心堂的医者常驻医棚,负责诊治日常疾病和监测疫病。若人手不足,侯府可以从其他医馆抽调,绝不让你为难。”

林薇笑着摇头:“萧公子不必担心,仁心堂的苏大夫和学徒们都已做好准备。待安置点完工,他们会轮流前往医棚坐诊。我们还备足了感冒药、退烧药和消毒药材,定能保障流民的健康。”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安置点的细节,眼见天色渐暗,林薇再次道别:“萧公子,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医馆了,免得春桃和阿福担心。”

“好,路上小心。” 萧景琰亲自为林薇拉开车门,目送她登上马车后,才对车夫细心叮嘱道:“务必将林大夫安全送回仁心堂,若途中遇到晚归的流民或醉汉,尽量绕行,避免惊扰。”

车夫连忙躬身应诺:“侯爷放心,小的定会保护好林大夫。”

马车缓缓驶离侯府,林薇轻轻掀开窗帘一角,回望站在府门口的萧景琰。他依旧伫立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马车,直到身影逐渐模糊,才转身步入府中。林薇放下窗帘,靠在柔软的坐垫上,心跳却莫名加速。她回想起方才萧景琰欲言又止的神情,以及他眼中流露的温和与期待,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前所未有的涟漪,宛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波澜。

她轻轻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异样的情绪抛开,然而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与萧景琰相识的点点滴滴——初次在仁心堂为他诊脉时,他眼中的怀疑与威严;为老夫人诊治失眠症时,他对母亲的孝心;谈论长安局势时,他的忧国忧民;落实建议时,他的果断与担当。这个看似威严的靖安侯,实则有着不为人知的温柔与责任感,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多了几分欣赏。

马车行驶至半途,忽然遇到一群晚归的流民。他们衣衫褴褛,手里提着破旧的包袱,正沿着路边缓慢行走,脸上满是疲惫与茫然。车夫依照萧景琰的叮嘱,缓缓停下马车,准备绕行。林薇掀开窗帘,看着流民们的模样,心中一软,对车夫说道:“等一下,我这里有一些干粮,你帮我分给他们吧。”

她从医箱里取出之前准备的麦饼——这是春桃特意为她准备的晚餐,原本打算回医馆后加热食用。她将麦饼递给车夫,叮嘱道:“告诉他们,三日后长安城外的渭水东岸与凤栖山脚会设立流民安置点,届时将有住处、粮食与医者,让他们尽量前往安置点,不要四处流浪。”

车夫接过麦饼,快步走向流民。流民们见到麦饼,眼中顿时闪烁出惊喜的光芒,纷纷围拢过来。当车夫提及安置点的消息时,他们更是激动不已,连声道谢,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林薇目睹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欣慰。她深知,三日后的安置点不仅能给流民提供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更能为他们带来生存的希望。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萧景琰的鼎力支持与不懈努力。她忽然意识到,与萧景琰的约定,不仅是为了视察安置点,更是为了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希望。

回到仁心堂时,已是亥时。医馆的灯火依旧通明,春桃和阿福正坐在庭院里焦急地等候。见林薇归来,他们连忙起身迎接。

“林薇姐,你可算回来了!我们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春桃接过林薇的医箱,语气中透着深深的担忧。

阿福也跟着点头,附和道:“是啊,林薇姐,天都已经黑透了,路上实在不安全,下次你一定要早点回来。”

林薇笑着安抚他们:“让你们担心了,路上遇到一群流民,稍微耽搁了些时间。对了,我把准备的麦饼分给了他们,还告诉他们三日后安置点会开放,让他们前往安置点。”

苏景从内堂走出来,听到林薇的话,点头称赞:“你做得对。这些流民四处流浪,不仅容易受冻挨饿,还可能传播疫病。让他们前往安置点,既能得到妥善安置,也能方便我们开展防疫工作。”

林薇向众人通报了侯府的进展情况,以及三日后前往安置点视察的安排。春桃和阿福闻讯后,都兴奋地议论开来。

“太好了!三日后我们就能亲眼见到安置点了!”春桃激动地表示,“我还想随林薇姐一同前往,协助分发药材和防疫物资呢!”

阿福也迫不及待地插话:“我也很想去!我可以帮助流民搭建帐篷,还能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洗手、消毒,普及卫生知识!”

苏景笑着说道:“你们想去可以,但必须先安排好医馆的工作。春桃,你负责整理前往安置点所需的药材与物资,确保每一样都清点无误;阿福,你负责指导其他学徒制作简易口罩与消毒水,为安置点的防疫工作做好准备。林薇,三日后你带领春桃和阿福一同前往安置点,医馆的工作由我来接管。”

“谢谢师父!”春桃与阿福齐声回应,脸上洋溢着喜悦。

接下来的几日,仁心堂全体上下都在为前往安置点做积极准备。春桃将药材分类打包,详细标注用途与用法,还特别准备了一些治疗风寒、腹泻的常用汤药,并装在便携的陶罐中;阿福则带领其他学徒制作简易口罩,使用棉布与艾草缝制,既能有效过滤空气,又能起到一定的防疫效果;林薇则精心整理了一份《安置点卫生防疫手册》,详细记录了日常消毒、病患隔离、卫生宣传等各项注意事项,准备带给安置点的医者与流民。

期间,萧景琰遣人送来一封信,告知林薇关于安置点的最新进展:医棚已搭建完毕,配备了充足的病床及药材储存柜;公共厨房与粮仓亦已完工,粮食正陆续运抵;负责安置点的官员已接受完培训,只待流民迁入。信末,还特意标注了“三日后辰时,侯府马车将准时在仁心堂外等候”,字迹工整,透露出几分细心。

林薇阅信,心中再次泛起涟漪。她能想象到萧景琰在繁忙之中,仍抽出时间写信,甚至细致到安排马车接送,这份用心,令她心头涌起一股暖意。她提笔回信,告知萧景琰仁心堂的准备情况,并感谢他的细心安排,信的末尾,语气也不自觉地多了几分温和。

三日后清晨,天色微明,春桃与阿福已整理好行李,等候在仁心堂门口。林薇手提医箱,刚步出医馆,便见一辆装饰朴素却干净整洁的马车停于门前,车夫正恭敬地等待着。

“林大夫,春桃姑娘,阿福小哥,侯爷吩咐小的准时来接你们。”车夫上前躬身行礼。

三人登上马车,马车缓缓驶向城外。春桃与阿福兴奋地掀开窗帘,欣赏沿途的风景,不时低声交谈着对安置点的期待。林薇靠在坐垫上,心中却有些忐忑——她既期待目睹安置点的景象,又隐隐期待与萧景琰的相见。

马车行驶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抵达渭水东岸的流民安置点。远远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木屋拔地而起,医棚、粮仓、公共厨房依次排列,旗帜在晨风中飘扬,上面赫然写着“靖安侯府流民安置点”几个大字。萧景琰身着青色便服,正站在安置点门口,与几位官员交谈。看到马车驶来,他立刻中断交谈,快步迎了上来。

“林大夫,你们来了。” 萧景琰的脸上浮现出笑容,目光落在林薇身上,流露出几分欣喜,“安置点已基本准备就绪,我带你们四处参观一下。”

林薇点头,随萧景琰步入安置点。春桃和阿福则在官员的引领下,前往医棚整理药材与物资。安置点内,工匠们正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有的在加固木屋,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搬运粮食,呈现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医棚位于安置点的东侧,紧邻水源,既便于取水,又能避免与居住区相互干扰。” 萧景琰边走边向林薇介绍,“医棚内划分为诊疗区、隔离区和药材储存区。诊疗区配备了二十张病床,隔离区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药材储存区则配备了防潮设施,确保药材不会受潮变质。”

林薇仔细审视着医棚的布局,点头称赞道:“萧公子考虑得真是周全。医棚的通风和防潮措施都做得非常到位,这能有效减少疫病的传播和药材的损耗。此外,我建议在医棚外设立一个卫生宣传点,每日安排专人向流民普及卫生知识,比如勤洗手、饮用开水、避免食用变质食物等,从源头上预防疫病。”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光:“林大夫所言极是,我这就吩咐人去安排。另外,凤栖山脚的安置点与这里的布局大体相同,下午我们可以再去那边巡查一番,确保两个安置点的防疫措施都能落实到位。”

两人并肩行走在安置点的小径上,晨风拂过,带来了渭水的清新气息。萧景琰不时地望向林薇,目睹她认真观察、细致提出建议的模样,心中的欣赏与好感愈发浓烈。他忽然感到,与林薇一同探讨民生、规划安置点,比在朝堂上处理政务更让他感到充实与愉悦。

林薇也感受到了萧景琰的目光,她抬起头,恰好与他的视线交汇。他的眼神温和而真挚,隐含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柔情,令她的心跳瞬间加速,连忙低下头,掩饰脸上的红晕。

萧景琰望着她那略显羞涩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微笑。他明白,自己对林薇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医患关系和朋友之情,这份悄然萌生的情愫,如同春日的嫩芽,正在悄然生长。他忽然心生期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与林薇并肩为百姓谋福祉,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希望。

春桃和阿福整理完药材,快步走过来,兴奋地说道:“林薇姐,萧公子,药材和物资都已整理妥当,简易口罩也已分发给工匠们,大家都很感激您的细心准备!”

萧景琰点头,对林薇说道:“多谢林大夫及仁心堂的鼎力支持。有了你们的协助,安置点的防疫与医疗工作定能顺利进行。中午我已在安置点的公共厨房备好了简餐,咱们一同品尝,权当庆祝安置点的圆满完工。”

林薇点头应允,心中的紧张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温暖而愉悦的情感。她明白,今日的相聚,不仅是为了视察安置点,更是她与萧景琰情感历程的新起点。这份悄然涌动的涟漪,或许会在未来的岁月里,缓缓汇聚成一片温暖的海洋,支撑着他们携手前行,为更多百姓带去健康与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