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97章 林薇献良策,应对潜在危机

次日清晨,仁心堂刚一开门,便见侯府的管家李福急匆匆赶来,手中紧握着一封萧景琰的亲笔信。“林大夫,侯爷吩咐我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您,说有要事亟待与您商议。”李福将信递到林薇手中,语气中透着紧迫。

林薇心中一凛,连忙拆开信封。信中,萧景琰写道,自从昨日与她探讨长安局势后,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愈发觉得旱灾与边境问题背后潜藏着更深重的危机,诸如旱灾可能引发的粮价飙升、流民暴动,以及边境医疗资源匮乏可能导致的将士伤亡加剧等。他希望今日能再次与她会面,听取更多宝贵建议。

“李管家,烦请你回复萧公子,待我处理完医馆上午的病患,便会立刻前往侯府。”林薇阅毕信件,语气坚定地答复道。她深知,萧景琰对潜在危机的重视,足见其对百姓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感。若自己能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定能助益更多人。

李福点头应允,匆匆赶回侯府复命。林薇将信妥善收好,迅速投入到繁忙的接诊工作中。上午的病患格外多,既有患风寒的孩童,也有咳嗽不止的老人,还有因劳作受伤的农夫。林薇一边为病患诊脉开方,一边在脑海中梳理应对潜在危机的思路,偶尔还会与苏景交流几句,听取他的意见。

临近午时,最后一位病患离开。林薇简单收拾了一下医箱,对苏景说道:“苏大哥,我去侯府与萧公子商议应对潜在危机的策略,医馆就拜托你了。”

“你放心去吧,医馆有我在,不会出问题。”苏景笑着回应,“记得多提些实用的建议,为百姓和国家尽一份力。”

林薇点头,提着医箱快步前往侯府。刚到侯府大门,便见萧景琰已站在门口等候,神色比昨日更显凝重。“林大夫,你来了!”萧景琰快步迎上前,“请里面走,我们到书房详谈。”

两人走进书房,丫鬟端上茶水后便悄然退下。萧景琰将一份奏折放在桌上,语气沉重地说道:“林大夫,这是昨日我向朝廷提交的奏折,里面详细阐述了旱灾和边境的严峻形势,以及你提出的种植耐旱作物、改善边境医疗的建议。然而,我总觉得这些措施还不够,仍有许多潜在危机亟待应对。”

林薇拿起奏折,仔细翻阅。奏折中不仅详尽描述了长安城外的旱灾状况,还提及已有部分地区出现粮价上涨的迹象,甚至有流民聚集,若不及时妥善处理,极有可能引发暴动。边境方面,除了匈奴的骚扰,还存在将士因药品匮乏而死亡的情况,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萧公子,你考虑得确实周全。”林薇放下奏折,语气严肃地说道,“这些潜在危机若不及时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针对粮价上涨和流民问题,我提出两点建议。首先,朝廷可以设立‘平价粮铺’,由官府出面调控粮食价格,严禁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确保百姓能够购买到平价粮食。其次,对流民进行妥善安置,组织他们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工程,并提供种子和工具,使其能够自食其力。这样既能解决流民问题,又能为缓解旱灾和兴修水利贡献力量。”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赞叹道:“设立平价粮铺和安置流民,这两个建议真是太好了!平价粮铺能有效遏制粮价上涨,避免百姓因买不起粮食而陷入困境;妥善安置流民不仅能化解潜在的暴动危机,还能充分利用人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真可谓一举两得!”

“这些只是初步想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林薇谦虚地说道,“例如,平价粮铺的粮食来源,既可以从官府粮仓调拨,也可以向富户征集,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他们捐粮;至于流民安置点的选择,应避开易受灾地区,优先考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同时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以防疫病传播。”

萧景琰认真地将林薇的建议记录下来,不时点头称赞:“你考虑得真是细致入微!这些细节我之前确实未曾想到。关于边境医疗问题,除了建立医馆、派遣医者,你还有其他建议吗?”

林薇思索片刻,答道:“边境医疗不仅缺乏医者和药品,还缺少懂医术的士兵。我们可以在边境军队中挑选一些聪明好学的士兵,由医者对他们进行基础的医术培训,使其掌握伤口处理、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以便在战时能为受伤将士提供初步救治,减少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的死亡。此外,药品的运输和储存也是一大难题,鉴于边境气候恶劣,药品易变质,我们可以对药品进行特殊处理,如制成药丸、药膏,以延长其保质期,并安排专门的队伍负责药品运输,确保药品能及时送达将士手中。”

“在军队中培训士兵学医!这个建议真是太实用了!” 萧景琰激动地说道,“边境医者数量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受伤的将士。如果士兵自己掌握医术,就能显著提高救治效率,减少伤亡。关于药品处理和运输的问题,我之前也有所考虑,但一直未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你提出的制成药丸和药膏的建议,确实能有效延长药品保质期,解决药品变质的问题。”

林薇接着补充道:“还有一个潜在危机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旱灾可能引发的疫病。干旱天气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再加上流民聚集,卫生条件差,极易爆发疫病。建议在流民安置点和受灾地区设立‘卫生防疫点’,派遣医者定期为百姓检查身体,普及卫生知识,督促百姓注意个人和居住环境的清洁。同时,储备一些治疗疫病的药品,一旦发现疫病迹象,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萧景琰听罢,脸色愈发凝重:“疫病!这确实是我未曾重视的潜在隐患!一旦疫病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设立卫生防疫点、普及卫生知识、储备药品,这些举措必须迅速落实。林大夫,你所提出的建议,不仅化解了当前困境,还防范了潜在危机,真是感激不尽!”

“萧公子不必言谢,这是我分内之事。”林薇微笑着回应,“这些建议还需朝廷的支持与配合方能实施,期望朝廷能尽快批准你的奏折,付诸行动。”

萧景琰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深信朝廷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今日我将再次上书,详尽阐述这些潜在危机及应对建议,同时派遣人员前往受灾地区和边境,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例如调查适宜设立平价粮铺和流民安置点的位置,挑选适合培训的士兵,以及储备药品和粮食等。”

两人随后在书房中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逐一细化了每项建议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萧景琰不时提出疑问,林薇均耐心解答,两人的思路愈发清晰,应对潜在危机的方案也日渐完善。

临近傍晚,林薇起身告辞:“萧公子,时辰已晚,我需返回医馆了。希望这些建议能尽快落实,助百姓和边境将士早日渡过难关。”

萧景琰迅速起身相送:“林大夫,今日真是感激不尽!若非您指点迷津,我难以察觉这些潜在危机,更不可能提出如此周全的应对方案。您放心,我定会尽快落实这些建议,不负您和百姓的厚望。”

两人并肩走出书房,穿过庭院。夕阳的余晖洒落庭院,花草和建筑皆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老夫人坐在廊下等候,见两人出来,急忙上前询问:“景琰,林大夫,你们谈完了?情况如何,是否已有应对之策?”

萧景琰微笑着答道:“娘,林大夫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不仅解眼前之急,更防范了潜在风险。我已决定再次上书朝廷,全力推动这些建议的实施。”

老夫人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林大夫,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不仅医术精湛,还如此深谋远虑,能为国家和百姓着想。”

“老夫人过奖了,我只是尽绵薄之力而已。”林薇谦逊地回应道,“时辰已晚,我该回医馆了,老夫人,萧公子,告辞。”

“路上小心,记得常来府里看看。”老夫人关切地叮嘱道。

萧景琰送林薇出府,两人走到侯府大门前。“林大夫,今日的交谈让我受益匪浅。”萧景琰真诚地说道,“以后若遇到其他问题,还希望能继续向您请教。”

“萧公子客气了,若有需要,我定当尽力。”林薇笑着说道,随后登上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侯府,林薇斜倚在车窗旁,回味着今日与萧景琰的对话。她深知,应对潜在危机的征途尚且漫长,需跨越重重难关。然而,只要朝廷官员齐心协力,百姓积极配合,定能共渡难关。她亦坚信,萧景琰会竭尽全力,推动这些建议付诸实践,为国家和百姓带来希望的曙光。

回到医馆时,已近戌时。春桃和阿福早已在医馆门前翘首以盼,见林薇归来,连忙迎上前询问情况。“林薇姐,你和萧公子谈得如何?是否已商议出应对危机的良策?”春桃满含好奇地问道。

林薇微笑着点头,简要地向两人介绍了今日提出的建议,包括设立平价粮铺、安置流民、培训士兵学医以及设立卫生防疫点等内容。春桃和阿福听后,顿时兴奋地欢呼起来。

“太好了!林薇姐,您真是太厉害了!这些建议一定能帮助百姓和边境将士渡过难关!”春桃激动地说道。

阿福也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林薇姐,有了这些措施,就不用担心粮价上涨和疫病问题了!边境的将士们也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了!”

苏景从医馆内步出,耳闻数人的交谈,含笑说道:“我早知你能提出良策。这些建议若得以实施,实乃百姓与国家的福祉。”

“尚需朝廷的支持与配合方能落实。”林薇接过话茬,“期望朝廷能尽快核准萧公子的奏疏,付诸行动。”

苏景颔首赞同:“会的,萧景琰对这些问题极为重视,必然会竭力推进。时已不早,你也劳累一日,早些安歇吧。”

林薇点头应允,与春桃、阿福、苏景逐一告别后,返回自己的居所。她躺卧于床,脑海中不断回溯今日与萧景琰的对话,内心满是憧憬。她坚信,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必能应对这些潜在危机,使百姓安居乐业,边境重归宁静。而她,也将继续秉持医者仁心,以己之医术与智慧,为这个时代贡献绵薄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