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32章 修缮医馆屋顶,众人齐心协力

雨后的清晨,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仁心堂的庭院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林薇刚将采回的草药分类摊开晾晒,便见苏景带领五位工匠推着板车走来。板车上堆满了崭新的青瓦、木梁和工具,工匠头手里还拿着一卷图纸,显然已提前规划好了修缮方案。

“林姑娘,春桃姑娘,咱们今日就正式开始修屋顶!”工匠头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显然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手。“我已经和苏大夫商量好了,先拆旧瓦、换朽梁,再铺防水布、盖新瓦,争取五天内完工,绝不耽误医馆看病。”

春桃兴奋地跑过去,盯着板车上的新瓦问道:“王师傅,这些瓦都是新烧的吗?看起来比咱们原来的瓦亮多了!”

王师傅笑着点头:“这是长安城南窑厂刚烧制好的青瓦,质地坚硬,防水性极佳,用上几十年都没问题。你们放心,我带的这些徒弟都是老手,保证把屋顶修得结结实实。”

苏景拍了拍手,召集众人说道:“咱们今天分工明确。王师傅和徒弟们负责屋顶修缮,我和林薇负责帮他们递工具、运材料;春桃留在前堂,要是有病患来,先登记信息,简单询问病情,等我或林薇有空了再诊治;张婶负责准备午饭和茶水,天气炎热,别让工匠们中暑了。”

分配完毕后,工匠们迅速展开行动。王师傅指挥两名徒弟搭建起高高的脚手架,而另外三名徒弟则搬来梯子,开始拆卸屋顶的旧瓦。这些旧瓦大多已经开裂,有些甚至一捏即碎,拆下的瓦块堆积在庭院角落,很快便形成了一座小山。林薇和苏景则忙着将新瓦搬运到脚手架旁,以便工匠们取用,两人还不时地帮忙递送锤子和钉子,忙得满头大汗。

“林姑娘,麻烦递几块木楔子过来!” 屋顶上的工匠大声喊道。林薇连忙从工具袋中取出木楔子,踩着梯子递上去。抬头时,她正好看到王师傅在更换朽坏的木梁——原本发黑的旧梁被缓缓卸下,新梁则由结实的杉木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工匠们用麻绳将新梁牢牢固定在屋顶的承重柱上,动作娴熟而利落。

“王师傅,这木梁能撑住屋顶的重量吗?” 林薇忍不住问道。她之前听苏景说,屋顶的承重全靠这些木梁,若固定不当,日后很容易出现问题。

王师傅探出头,笑着说道:“林姑娘放心!这杉木梁是我特意挑选的,质地坚硬,承重能力强。再加上咱们用的是‘双榫固定法’,就算遇到大风大雨,也绝对不会松动。”

临近中午,太阳愈发毒辣,庭院里的温度逐渐升高。张婶提着一个大木桶走出来,里面装着熬好的绿豆汤,还放了不少冰块(前几日特意从冰窖买的)。“大家快歇会儿,喝碗绿豆汤降降温!”张婶将碗分发给众人,“这绿豆汤里加了冰糖,清热解暑,大家多喝点。”

工匠们从屋顶下来,接过绿豆汤一饮而尽,纷纷称赞:“张婶的绿豆汤熬得真好,喝着真舒服!”春桃也从前堂跑出来,递上干净的毛巾:“王师傅,你们辛苦了,擦擦汗吧。刚才有位老病患来复诊,我已经登记好了,等会儿林薇姐有空了就去看。”

短暂休息后,修缮工作继续进行。下午的主要任务是铺设防水塑料布,这是林薇特意提出的方案。工匠们将塑料布展开,小心地铺在屋顶的木梁上,边缘用钉子固定,再用沥青(从药铺买的,有防水作用)将接口处密封,确保雨水不会从缝隙渗入。林薇站在庭院里,看着塑料布被牢牢固定在屋顶,心中松了口气——有了这层防水布,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屋顶漏雨了。

就在这时,前堂突然传来春桃的急切声音:“林薇姐,你快过来一下!这位病患说肚子痛得厉害!”林薇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跑向前堂。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脸色苍白,额头布满冷汗。“大哥,你别急,慢慢说,肚子痛了多久了?是刺痛还是胀痛?”林薇蹲下身,轻声问道。

“疼……疼了快一个时辰了,是一阵阵的刺痛,还想拉肚子……”男子声音微弱地回答。林薇仔细摸了摸男子的脉搏,发现脉象弦紧,又询问了他早上的饮食情况——原来男子早上吃了变质的剩菜,引发了急性肠胃炎。“大哥,你这是急性肠胃炎,我给你开一副止泻止痛的药方,再给你拿些藿香正气散,吃了很快就能缓解。”林薇一边迅速开药方,一边吩咐春桃去药柜抓药、煎药。

待男子服下药后,腹痛的症状逐渐缓解,林薇这才回到庭院继续帮忙。苏景见她回来,连忙关切地问道:“病患怎么样了?没什么大事吧?”

“没事了,只是吃了变质的食物,引发了急性肠胃炎,已经开了药,很快就会康复。”林薇擦去额头的汗水,“春桃登记得非常详细,还安抚了病患的情绪,做得相当出色。”

苏景微笑着点头:“春桃进步迅速,以后我们可以多教她一些诊断知识,让她能够独立处理一些常见病症。”

接下来的几天,修缮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工匠们首先在塑料布上铺设了一层薄木板,用于固定新瓦,随后开始铺设新瓦——新瓦一片压着一片,排列得整齐有序,边缘还用从西域商人处购买的防水性强的水泥密封,以防雨水从瓦缝渗入。林薇和苏景则每天清晨起床,准备好材料和工具,中午协助分发饭菜,傍晚还要检查当天的修缮进度,确保一切无恙。

第三天傍晚,突然刮起微风,天空中飘落零星小雨。众人急忙跑到屋顶,检查新铺的瓦是否牢固。王师傅仔细查看后,安慰道:“大家放心,新瓦已经牢固固定,防水布也铺得很严实,这点小雨不会有问题。不过我们明天得早点来,把剩下的瓦铺完,再彻底检查一遍密封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第四天清晨,雨已停歇。工匠们加快了工作节奏,迅速铺完了剩余的新瓦。随后,他们仔细检查了屋顶的每个角落,用水泥重新密封了松动的瓦缝,并在屋顶边缘安装了排水槽,以确保雨水顺畅流下,避免在屋顶积聚。与此同时,林薇忙着清理拆卸下来的旧瓦和朽木,庭院中的杂物逐渐被清除,显得格外清爽。

第五天中午时分,屋顶修缮工作终于圆满完成。新铺的青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排水槽整齐地环绕在屋顶边缘,塑料布也被牢牢固定在瓦下,整个屋顶显得焕然一新且坚固耐用。王师傅站在屋顶上,用力踩了踩新瓦,信心满满地说道:“苏大夫,林姑娘,你们尽管放心!这屋顶修得结实,就算遇到大暴雨,也绝不会漏雨。我在这行干了三十年,手艺绝对可靠!”

苏景和林薇等人抬头凝视着焕然一新的屋顶,心中充满了欣慰。春桃兴奋地欢呼道:“太好了!以后咱们医馆再也不用担心漏雨问题了!林薇姐,咱们之前商量在屋顶种植薄荷和艾草的计划,现在可以实施了吧?”

林薇笑着点头:“当然可以!过几天咱们就去买些薄荷和艾草的幼苗,种在屋顶边缘,这样既能驱蚊,又能美化环境,真是一举多得。”

张婶也兴奋地说道:“我这就去准备花土,再找几个大花盆,等幼苗买回来,咱们一起动手种植!”

工匠们收拾好工具后,苏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钱,递给王师傅:“王师傅,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这是工钱,请您收下。另外,这是一点心意,感谢你们把屋顶修得这么好。”苏景还额外递上一袋茶叶,那是之前一位病患赠送的上等好茶。

王师傅接过工钱和茶叶,连忙说道:“苏大夫真是太客气了!你们仁心堂一直为百姓做好事,我们能帮上忙,心里也很高兴。以后要是屋顶有什么小问题,随时找我,我一定免费来修!”

送走工匠们,众人围坐在庭院里,望着焕然一新的屋顶,畅谈着未来的美好。春桃满怀期待地说:“等屋顶种上薄荷和艾草,咱们医馆定会更加美观!以后病患前来就诊,看到如此赏心悦目的医馆,心情也会随之好转。”

张婶接着提议:“我还可以在庭院里种植些蔬菜,比如青菜、萝卜,既能供我们自家食用,又能为病患提供营养补充,真是一举两得。”

林薇看着大家兴致勃勃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回想起初到盛唐时的迷茫,如今在仁心堂,有苏景的悉心教导、春桃的贴心陪伴、张婶的周到照顾,再加上百姓的信赖与支持,她早已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家园。屋顶的修缮不仅使医馆更加坚固,也让她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

“师父,张婶,春桃,谢谢你们。”林薇轻声表达着感激,“若非有你们的支持,我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仁心堂也不会有今日的辉煌。今后,我们还要携手并进,将仁心堂经营得更加出色,让更多百姓从中受益。”

苏景轻轻拍了拍林薇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傻孩子,咱们是一家人,互帮互助是理所当然的。未来的路还很长,咱们将一同面对更多的挑战,携手帮助更多的百姓。我坚信,只要咱们秉持‘医者仁心’的初心,仁心堂必定会蒸蒸日上。”

夕阳缓缓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仁心堂的新屋顶上,泛起温暖而柔和的光泽。庭院中的梧桐树枝叶随风轻曳,仿佛在为新屋顶的落成欢欣鼓舞。林薇深知,屋顶的修缮只是仁心堂发展历程中的一小步,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在等待。然而,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坚守初心,仁心堂必定会在长安城的土地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百姓心中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