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30章 获得百姓称赞,仁心堂小有名气

义诊后的第二天清晨,仁心堂的大门刚刚推开,便见庭院里已站着几位熟悉的身影——李家坳的李老汉在儿子的搀扶下,手里提着一篮新鲜的鸡蛋;王家村的小胖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缝制好的粗布坐垫;赵家村的老奶奶则背着半袋晒干的草药,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苏大夫,林姑娘,我们是专程来道谢的!”李老汉声音洪亮,精神状态比义诊时明显好转,他拍了拍自己的腿,“自从按照你们指导的方法热敷、服药,我这腿疼减轻了许多,昨天甚至能自己拄着拐杖走几步了!这些鸡蛋是家里鸡下的,你们千万别嫌弃。”

林薇连忙上前接过鸡蛋,又细心地扶着李老汉在石凳上坐下:“大爷,您真是太客气了,您身体的好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感谢。快坐下休息会儿,我这就给您倒碗热水。”

小胖的母亲将布包递给春桃:“这是我专门为医馆缝制的坐垫,你们平时坐诊、抓药,长时间坐着难免会累,垫上这个会舒服些。小胖的咳嗽也明显好转了,昨晚几乎没怎么咳,睡得特别香。”

春桃接过坐垫,轻轻抚摸布料,感觉厚实又柔软,上面还绣有简单的草药图案:“谢谢大婶!这坐垫真漂亮,以后我们坐诊再也不怕硌得慌了。”

赵家村的老奶奶拉着张婶的手,递过草药:“这是我在山里采的金银花和蒲公英,晒干后留给你们,冬天感冒的人多,这些草药能派上用场。你们免费为我们看病、送药,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回报,只能采些草药表达心意。”

张婶感动地接过草药:“大娘您真是太有心了,这些草药都是宝贝,谢谢您!以后您要是身体不适,随时来医馆,我们一定免费为您诊治。”

苏景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洋溢着温暖:“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们都铭记在心。咱们仁心堂行医,旨在为大家解除病痛,你们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以后若遇困难,或身体不适,随时欢迎来医馆找我们。”

乡亲们在医馆又逗留了片刻,相互交流了各自的身体状况,才依依不舍地离去。目送他们的背影,春桃激动地说:“师父,林薇姐,你们看!咱们的义诊没有白费,乡亲们都记得咱们的好呢!”

林薇微笑着点头:“是啊,以前咱们的病患多是附近村民,如今连李家坳、王家村那些偏远地方的百姓也知晓了仁心堂。今后我们要继续尽心治病,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果然,自那天起,仁心堂的客流显著增加。每天清晨,医馆门口便排起长龙,既有来复诊的老病患,也有慕名而来的新病患。他们中有怀抱婴儿的妇人、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身着短褐的农夫、挑着担子的商贩,甚至有从长安城中心专程赶来的百姓。

一日上午,一位身着绸缎的中年男子走进医馆,身后跟着两名仆人。他环视一圈后,开口问道:“请问哪位是苏景大夫?我从长安城来,听闻仁心堂医术精湛、心地善良,特来请苏大夫为我母亲诊治。”

苏景急忙上前,说道:“我就是苏景。不知令堂患了什么病?”

男子叹了口气,回答道:“我母亲患了风湿,每到冬天就疼得无法下床。长安城的几家大医馆都看过了,但没什么效果。听朋友说您擅长治疗风湿,还精通针灸,所以想请您去家里为我母亲诊治。诊金方面您放心,绝不会亏待您。”

苏景思索片刻,说道:“诊金不是问题,只是医馆最近病人较多,我实在走不开。不如您把令堂接到医馆来,我们医馆有闲置的厢房,环境安静,方便诊治和照料。”

男子闻言大喜:“太好了!我这就回去接母亲过来,麻烦苏大夫了!”

下午,男子便将母亲接到了医馆。苏景为老妇人诊脉后,开了一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药方,并使用针灸缓解疼痛。林薇则指导老妇人的仆人如何进行热敷和按摩,还特意为老妇人准备了滋补的小米红枣粥。

老妇人在医馆住了半个月,在苏景和林薇的精心照料下,风湿症状显著好转,不仅能自行下床走路,还能在庭院里散步。离开医馆时,男子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苏景,感激地说道:“苏大夫,林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是诊金和住宿费,你们一定要收下。如果没有你们,我母亲的病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苏景婉言谢绝道:“诊金我们收下,但住宿费就免了。我们仁心堂本就是为百姓服务的,能让令堂康复,我们已深感欣慰。以后若有什么不适,随时来医馆找我们。”

男子见苏景坚持,只得收回银子,随后从仆人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林薇:“林姑娘,这是我从西域带回的香料,听说你们制作肥皂需要香料,或许这能派上用场。区区心意,还请笑纳。”

林薇打开木盒,只见里面装着几块色泽各异、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香料,欣喜道:“多谢您!这香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以后制作肥皂时加入这些香料,定会使肥皂更加优质。”

随着仁心堂声誉日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知晓了这家“医术高明、价格公道、医者仁心”的医馆。有的百姓为表感激,特意送来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有商贩途经医馆,会慷慨赠送布料、针线;更有工匠主动前来修缮医馆的门窗、桌椅,分文不取。

一天傍晚,林薇正专心整理医案,忽然听到医馆门口传来一阵热闹的喧嚣声。她步出查看,只见一群百姓高举着写有“仁心仁术”“百姓救星”的木牌,手中提着灯笼,正从远处缓缓走来。队伍前列是李老汉、小胖的母亲和赵家村的老奶奶,他们身后紧跟着几十位村民,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苏大夫,林姑娘,我们是专程来给仁心堂送牌匾的!”李老汉朗声说道。几个年轻村民小心翼翼地抬着一块红底金字的牌匾,上面镌刻着“仁心济世”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苏景和林薇急忙迎上前去,感动得一时语塞。李老汉接着说:“咱们百姓都铭记仁心堂的恩情,是你们免费为我们诊治、送药,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让我们免受了诸多病痛之苦。这牌匾是大家集资制作的,希望仁心堂能长久开办,惠及更多百姓!”

村民们纷纷点头附和:“没错!仁心堂就是我们百姓的医馆!”“苏大夫、林姑娘,你们就是我们心中的活菩萨!”

苏景凝视着眼前的牌匾,环顾周围的百姓,眼中洋溢着欣慰之情:“乡亲们,谢谢你们!这牌匾不仅是对我们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一定会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将仁心堂办好,帮助更多的百姓,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村民们围在医馆门口热闹了一阵,才渐渐散去。林薇与苏景、春桃、张婶一同将牌匾挂上医馆的正门,红色的牌匾在灯笼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太好了!咱们仁心堂终于有牌匾了!”春桃激动地说,“以后大家一看到这牌匾,就知道咱们仁心堂是为百姓服务的医馆。”

张婶也笑着附和道:“这都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最初的艰难维持,到如今的小有名气,咱们仁心堂终于熬出头了。”

林薇望着牌匾上的“仁心济世”四个字,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她回想起自己刚穿越到盛唐时的迷茫与无助,以及在仁心堂经历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辨识草药的艰难、第一次用消毒法治疗外伤的紧张、第一次制作急救包的兴奋、第一次参与义诊的感动……这些经历,让她从一个现代的医学学徒,成长为一名能为百姓解除痛苦的医者,也让她在这个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师父,春桃,张婶,谢谢你们。”林薇轻声说道,“若非你们的鼎力相助与坚定支持,我断难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仁心堂也绝不可能有今日的辉煌。今后,我们还需携手并进,将仁心堂经营得更加出色,让‘仁心济世’的宗旨遍及长安城,乃至更广阔的天地。”

苏景轻轻拍了拍林薇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傻孩子,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互帮互助是理所当然的。前方的路途尚远,我们还将共同面对更多挑战,一同造福更多百姓。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仁心堂定会蒸蒸日上。”

夜幕低垂,仁心堂的灯火依旧明亮。林薇静坐于庭院的石凳上,凝视着手中的青铜簪子,心中充盈着希望。她深知,未来的道路难免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诸如药材匮乏、同行竞争、突发疾病等,但只要身边有苏景、春桃、张婶这样的挚友相伴,有百姓的信赖与支持,有“仁心济世”的牌匾指引,她便满怀信心,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让仁心堂在盛唐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仁心堂的生意愈发兴隆,但苏景与林薇始终不忘初心。他们依然坚持为贫困百姓免费诊疗、赠药,定期在城郊开展义诊,传授百姓预防疾病的知识。春桃也愈发能干,不仅能够独立为病患抓药、煎药,还能细致讲解健康知识与食疗方法。张婶则将医馆打理得井然有序,每日为病患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和暖心的姜枣茶,使病患在医馆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一天下午,林薇正在为一位孩童诊病,突然听到医馆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她抬头一看,只见之前被她救过的陈默提着一个布包,笑容满面地走进来:“林姑娘,苏大夫,我来看你们了!我现在在长安城的一家酒楼当了掌柜,日子越过越好了,特意来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林薇笑着回应道:“陈大哥,恭喜你!你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

陈默从布包里拿出一件崭新的棉衫,递给林薇:“林姑娘,这是我给你买的棉衫,冬天快到了,你穿着暖和。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林薇接过棉衫,心中满是温暖:“谢谢你,陈大哥!这棉衫我很喜欢。”

陈默又聊了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看着陈默的背影,林薇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艰难求生,到如今的小有名气,仁心堂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信任。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夜深了,林薇躺在床上,思绪飘向仁心堂的未来。她深知,仁心堂的声誉将会日益隆盛,造福更多的百姓。而她,也将继续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融汇现代医学知识与古代医术,不断提升自身医术水平,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她期望,仁心堂的“仁心”能传遍大唐的每个角落,成为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