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19章 雨夜救路人,风寒诊治显温情

入秋后的长安城,天气变幻莫测。午后尚且晴朗的天空,到了傍晚骤然阴沉,狂风裹挟着乌云在天际翻滚。不多时,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在仁心堂的青石板上,溅起细密的水花。

林薇刚整理完今日的病患登记本,正坐在窗边翻阅苏景借给她的《千金方》。此时,春桃抱着一堆刚晒干的草药匆匆从后院跑进来,一边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说道:“林薇姐,这雨下得太大了!幸好后院的药材收得及时,不然都得被淋湿。”

张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走过来,递给两人:“快喝点姜茶暖暖身子,这秋雨凉得很,别冻着了。苏大夫呢?刚才还看见他在堂里整理医案,怎么这会儿不见了?”

林薇接过姜茶,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凉意。她朝里屋望了望,说道:“可能去库房检查药材了吧,师父一直很在意药材的储存情况。这么大的雨,怕是担心库房漏雨。”

话音刚落,就听到医馆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雨水打湿衣物的窸窣声。林薇抬头一看,只见苏景披着一件蓑衣,手里还扶着一个浑身湿透、步履踉跄的青年男子走了进来。那男子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浑身不停发抖,一进门便瘫倒在地,虚弱地喘着气。

“师父,这是怎么回事?”林薇和春桃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快步走上前。

苏景脱下蓑衣,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急促地说道:“我在库房检查时,听到门外有求救声,出去一看,就见这小伙子倒在雨地里,浑身湿透,像是受了风寒。快,先把他扶到里屋的床上,拿干净的被褥给他盖上,再烧点热水来。”

林薇和春桃立刻行动起来,两人小心翼翼地将青年男子扶到里屋的床上。春桃迅速跑向灶房烧热水,而林薇则从衣柜里取出干净的粗布衣衫和被褥,轻柔地为男子换下湿透的衣服,并为他盖上被褥。男子身上的衣服冰冷刺骨,林薇触碰到他的皮肤时,能明显感觉到他身体的冰凉,连呼吸都带着一丝寒意。

“他的体温太低了,这样下去会有危险。”林薇皱着眉头说道,转身对刚走进来的张婶说,“张婶,能不能再找一床厚被子来?再煮一碗姜糖水,加些红糖和红枣,给他暖暖身子。”

张婶连忙点头:“哎,我这就去!”

苏景走到床边,伸出手为男子诊脉。他的手指轻轻搭在男子的手腕上,片刻后,眉头微微蹙起:“脉象浮紧,气息微弱,这是典型的风寒重症。他应该在雨里待了很久,风寒入体,要是再晚一点发现,恐怕会引发高热,甚至危及性命。”他转身对林薇说,“你去药柜抓些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再准备几根银针,咱们先给他煎一副解表散寒的药,同时用针灸辅助治疗,尽快让他发汗散寒。”

林薇应了一声,快步走到药柜前,熟练地称取药材。她一边抓药,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现代医学中关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保暖、补充水分和热量同样重要,这与古代的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春桃端着热水走进来,看到林薇在抓药,连忙说道:“林薇姐,我来帮你煎药吧!你去照顾那位大哥,我知道怎么煎解表散寒的药,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一刻钟就行。”

林薇点了点头,将药材递给春桃:“好,那你小心点,别烫着了。记得煎药时要不停搅拌,让药材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春桃接过药材,快步走向灶房。林薇则拿着银针回到里屋,苏景正用温热的毛巾为男子擦拭额头和手脚,试图让他的体温慢慢回升。看到林薇进来,苏景说道:“你先给他针灸合谷、风池、太阳这几个穴位,缓解他的头痛和恶寒症状,我去准备发汗的汤药。”

林薇点了点头,取出银针,用酒精(之前她用现代方法制作的简易消毒酒精)仔细消毒后,对准男子的合谷穴轻轻刺入。她手法轻柔,力度适中,很快就完成了三个穴位的针灸。随着银针的刺入,男子原本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发抖的身体也缓和了一些。

苏景看着林薇熟练的针灸手法,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的针灸技巧越来越熟练了,看来这段时间没少下功夫。”

林薇谦虚地笑了笑:“都是师父教导得好,我只是多练习了几次而已。”

这时,张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糖水走进来,说道:“苏大夫,林姑娘,姜糖水熬好了,快给小伙子喝点吧。”

苏景接过姜糖水,小心地扶起男子,将碗递到他嘴边:“小伙子,来,喝点姜糖水,暖暖身子。”

男子虚弱地睁开眼,嘴唇动了动,却无力开口。林薇连忙上前帮忙,用勺子舀起姜糖水,一点点喂进男子口中。姜糖水又甜又辣,顺着男子的喉咙滑下,很快,他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身体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冷。

“多谢……多谢你们……”男子终于有了力气说话,声音沙哑却充满感激,“我叫陈默,是从外地来长安找活干的,没想到路上遇到大雨,身上的盘缠也被雨水打湿了,又冷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幸好遇到了苏大夫……”

苏景拍了拍陈默的肩膀,温和地说道:“你别客气,治病救人是我们的本分。你先好好休息,等会儿喝了汤药,发发汗,身体就会好很多。”

陈默感动得热泪盈眶,点了点头,闭上眼睛,慢慢睡着了。

春桃端着煎好的汤药走进来,问道:“师父,林薇姐,汤药煎好了,现在要不要给陈大哥喝?”

苏景点了点头:“等他睡醒了再喝吧,现在让他好好休息,恢复一下体力。你把汤药放在一旁温着,别凉了。”

春桃将汤药放在床头的矮柜上,看着熟睡的陈默,小声说道:“这位陈大哥也太可怜了,一个人来长安找活干,还遇到这么大的雨,幸好遇到了咱们仁心堂的人。”

张婶也叹了口气:“是啊,这年头,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咱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林薇望着窗外的大雨,心中满是感慨。在现代社会,遇到困难还能求助警察或救助站,可在这个时代,像陈默这样的异乡人,遇到困难只能靠自己,若不是遇到苏景,后果不堪设想。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学好医术,帮助更多像陈默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夜幕渐渐降临,雨仍在不停地下着。仁心堂的灯一直亮着,林薇和苏景时不时走进里屋查看陈默的情况,春桃则在灶房里熬着粥,张婶在整理药材,整个医馆虽然忙碌,却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约莫一个时辰后,陈默渐渐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看到林薇正坐在床边为他盖被子,连忙说道:“姑娘,又麻烦你了。”

林薇笑着摇了摇头:“别这么说,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好一些?”

陈默活动了一下手脚,惊喜地说道:“好多了!身上不冷了,头也不疼了,就是还有点饿。”

苏景听到声音,走进来说道:“饿了就好,说明你的身体在恢复。春桃已经熬好了粥,你先喝点粥,再把汤药喝了,好好睡一觉,明天就能痊愈了。”

春桃端着一碗小米粥走进来,递给陈默:“陈大哥,这粥里添了山药和红枣,能补气血,你快趁热喝吧。”

陈默接过粥碗,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小米粥软糯香甜,散发着山药和红枣的清香,不仅温暖了他的肠胃,也温暖了他的心。他一边喝粥,一边对林薇、苏景、春桃和张婶说道:“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们!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还如此照顾我,这份恩情我铭记终生!”

苏景笑着回应:“别这么客气,出门在外,谁还没遇到过难处。等你身体康复了,找个安稳的工作,好好生活,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了。”

陈默喝完粥,又服下了汤药。不久,他便感到浑身发热,开始出汗。苏景解释道,这是药效发挥作用的迹象,叮嘱他好好休息,注意保暖。陈默点头应允,闭上眼睛,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陈默醒来后,感觉身体已完全恢复,精力充沛。他起床后,向林薇、苏景、春桃和张婶再三道谢,并从怀里掏出仅有的几文钱,欲付诊金和药费。

苏景连忙摆手:“这钱你留着自用吧,出门在外,用钱的地方多的是。我们仁心堂虽不富裕,但也不会收你的诊金和药费。你快去找工作吧,别耽误了时间。”

林薇也说道:“陈大哥,你就听师父的吧。以后若遇到困难,或身体不适,就来仁心堂找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力相助。”

陈默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了仁心堂。走出几步,他回头望了望“仁心堂”三个字,心中暗自发誓,今后一定要努力奋斗,待有能力时,定要回报仁心堂的恩情。

陈默离开后,春桃笑着对林薇和苏景说道:“师父,林薇姐,你们看,咱们又救了一个人!昨天那么大的雨,若非咱们及时发现陈大哥,他恐怕真就危险了。”

张婶也附和道:“是啊,咱们仁心堂就是行善积德的地方,帮助他人,咱们自己也感到欣慰。”

苏景望着窗外的阳光,感慨道:“行医之路,虽艰辛,但每当看到病患康复,看到他们重展笑颜,便觉得一切心劳皆值得。林薇,还记得我跟你提过的‘医者仁心’吗?昨天之事,正是‘仁心’的践行。无论何时,都不要忘却这份初心,要用心对待每一位病患,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林薇郑重地点了点头:“师父,我铭记在心。我一定会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必将竭尽全力,帮助更多的人。”

上午,医馆又迎来了众多病患。有曾被救治的老汉,特意带着自家种植的蔬菜前来道谢;有曾犹豫是否购买江湖郎中药物的人,来此咨询病情;还有一些新病患,听闻仁心堂医术高超、医者仁心,专程前来就诊。

林薇和苏景忙碌地为病患诊脉、开方、抓药,春桃负责登记病患信息、分发宣传单,张婶则在灶房里为大家准备热水和粥。整个医馆洋溢着温馨而忙碌的氛围,“仁心堂”的名声也在长安城郊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这家充满温情的医馆,知晓了这里有一群用心治病、乐于助人的医者。

傍晚时分,林薇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凝视着手中的青铜簪子,心中涌动着温暖。她回想起昨日雨夜救助陈默的情景,回想起病患们感激的笑容,回想起苏景、春桃和张婶的陪伴。她深知,自己已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融入了仁心堂,这里已然成为她的家,这里的人,已然成为她的亲人。

“林薇姐,你在想什么呢?”春桃端着一碗水果走过来,递给林薇,“张婶买了些新鲜的梨,说秋天干燥,吃梨能润肺,你快尝尝。”

林薇接过水果,微笑着说道:“我在回想昨天的事,没想到一场大雨,竟让我们救了陈大哥,也让更多人知晓了咱们仁心堂。”

春桃点头附和:“是啊,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咱们用心帮助他人,他人也会用心待我们,咱们仁心堂的名声定会越来越好。”

林薇望着春桃那纯真无邪的笑容,内心涌动着无尽的希望。她深知,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必将面临形形色色的艰难与挑战。然而,只要苏景、春桃和张婶相伴左右,只要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坚定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逾越的。仁心堂定会蒸蒸日上,逐步发展成为长安城中声名远扬、温情脉脉的医馆,为更多的人们驱散病痛,播撒希望的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