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111章 游曲江池,春日美景醉人心

次日清晨,仁心堂的桂花仍挂着晶莹的晨露,萧景琰的马车已然停在医馆巷口。林薇刚将整理妥帖的医疗案例收入布包,便见春桃笑盈盈地跑来:“林薇姐,萧公子到了!他今日身着青绿色锦袍,愈发显得俊朗非凡,显然是特意装扮了一番!”

林薇脸颊微红,疾步走向门口。萧景琰正立于马车旁,青绿色锦袍上绣着细腻的暗纹流云,腰间系着精致的玉饰带钩。晨光洒在他发梢,褪去了侯府的威严,平添了几分少年意气。“今日天气甚好,咱们先去曲江池赏春,再回侯府商讨手册编写事宜,如何?” 他眼中闪烁着期待,手中提着一个竹篮,篮内衬着青布,盛放着点心与茶水。

“好。” 林薇轻声应允,登上马车时,不经意间触碰到他递来的手——那温热的触感如电流般掠过,两人皆是一愣,随即迅速收回手,空气中泛起淡淡的羞涩气息。

马车缓缓驶离城区,向东南方向的曲江池行进。随着距离曲江池越来越近,沿途的春意也愈发浓郁:道旁的柳树垂下嫩黄的枝条,微风拂过,宛如绿烟飘渺;成片的桃花怒放,粉白的花瓣飘落在青石板路上,铺就了一条芬芳的小径;偶尔可见提着花灯的孩童奔跑而过,欢笑声与鸟鸣声交织,充满了春日的生机。

“曲江池是长安春日最繁华的所在,”萧景琰轻轻掀开纱帘,指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每逢三月,文人雅士纷纷至此踏青、吟诗,寻常百姓也会携家带口前来赏景,甚至连宫中的贵人们也常来此处游船。”

林薇顺着他的指引望去,只见曲江池湖面宽广,碧水映衬着蓝天,岸边聚集了众多赏春的游人。有的家庭搭起帐篷野餐,有的游客泛舟湖上,还有艺人在岸边表演杂耍,场面热闹却不喧嚣,处处洋溢着闲适与惬意。

马车停在池边的柳树下,萧景琰提着竹篮,与林薇并肩向湖边走去。刚走几步,一片桃林便映入眼帘——数十株桃树连成一片,粉白的花朵缀满枝头,风过时花瓣簌簌飘落,落在两人肩头,仿佛是春日的馈赠。

“这里的桃花比医馆后院的更盛。”林薇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指尖传来柔软的触感,“若是能采些桃花回去,制成桃花膏,既能护肤,又能入药。”

萧景琰笑着点头:“等会儿回去时,咱们采些带回去。不过今日先好好赏景,别总想着医馆的事。”他拉着林薇走到桃林深处的石凳旁,将竹篮放在石桌上,取出点心与茶水,“这是侯府厨房刚做的桃花酥,还有你喜欢的薄荷茶,尝尝看。”

林薇拿起一块桃花酥,轻轻咬下一口——酥皮层层叠叠,酥脆可口,内馅则是清甜的桃花酱,散发着淡淡的花香,与唇齿间的薄荷茶香相得益彰。“真好吃,比西市的点心更加清爽。” 她眼中闪烁着惊喜,不知不觉间,心中的紧张感逐渐消散。

两人并肩坐在石凳上,目光投向湖面,游船缓缓划过,岸边的孩童追逐嬉戏,偶尔有艺人的歌声随风传来,悠扬婉转。萧景琰回忆起年少时与弟弟萧景渊来曲江池的趣事:“那时候景渊才十岁,非要和我比赛划船,结果不小心把船划进了芦苇丛,我们俩折腾了半个时辰才出来,回去还被母亲罚抄书。”

林薇听得忍俊不禁:“没想到萧将军小时候这么调皮。”

“他现在看起来沉稳,小时候可真是让人不省心。” 萧景琰眼中带着笑意,转头看向林薇,“你小时候,在家乡都做些什么?”

林薇愣了愣,随即轻声说道:“我家乡的春天,也有很多花。那时,我常与朋友去郊外踏青,采些草药回家,或是坐在河边看书,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她刻意避开了“现代”的细节,只挑选与这个时代相似的场景描述,却不知萧景琰早已察觉她话语中的微妙之处,只是不愿点破,怕她感到为难。

两人沿着湖边漫步,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座石桥上。石桥雕刻精美,栏杆上缠绕着青藤,桥下碧水潺潺,游鱼清晰可见。林薇靠在栏杆上,凝视着湖面的波光,忽然说道:“若是能一直这样平静就好了——没有病患的痛苦,没有流民的困境,大家都能安心地赏春、生活。”

萧景琰站在她身侧,目光落在她柔和的侧脸上:“会的。我们编写的医疗手册能帮助更多流民,安置点的学堂与工坊能让他们有所生计,只要坚持下去,这样的好日子终会到来。”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温柔,“而且,以后每个春天,我都能陪你来看曲江池的桃花。”

林薇心中一动,转头望向他。阳光透过柳叶洒在他脸上,眉眼间透着温柔,眼中映着湖面的波光,仿佛只容得下她一人。她连忙低下头,避开他的目光,却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愫,如同曲江池的春水,在心底轻轻荡漾。

走到湖边的游船码头时,萧景琰提议泛舟湖上。两人登上一艘乌篷船,船夫轻轻划动船桨,小船缓缓驶向湖心。船篷内铺着柔软的垫子,桌上摆放着茶水,透过船篷的缝隙,两岸的春色不断后退,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湖中心有座亭子,”萧景琰指向远处的湖心亭,“那里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之地,咱们去那里坐坐。”

小船缓缓停靠在湖心亭畔,两人信步登上亭子。亭子四周环绕着垂柳与桃花,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亭内已有几位文人在吟诵诗篇,见萧景琰与林薇走来,纷纷起身行礼——显然有人认出了萧景琰的侯府服饰。

“萧公子也来赏春?”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拱手问道,“这位姑娘是?”

“这位是仁心堂的林大夫,”萧景琰介绍道,语气中流露出几分自豪,“林大夫医术精湛,还在流民安置点开设培训班,教导流民学医自救。”

书生们闻言,纷纷向林薇拱手致意:“久闻仁心堂林大夫的美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林薇连忙回礼,谦逊地说道:“诸位过奖了,我只是尽了医者应尽之责。”

几位书生兴致盎然地邀请两人共赏诗词,萧景琰婉言谢绝道:“今日只想陪林大夫安静赏景,改日再与诸位切磋诗词。” 话毕,他拉着林薇走到亭子的另一侧,避开了众人的视线。

“没想到你还懂诗词。” 林薇轻声说道,回想起他之前在杂耍场指导学员、在安置点关怀流民的情景,觉得他既有武将的担当,又不乏文人的雅致。

“小时候跟着先生学过一些,” 萧景琰微笑着说道,“不过相比吟诗,我更擅长骑马射箭。等过些日子,我带你去城外的马场,教你骑马,如何?”

“我从未骑过马,怕是学不会。” 林薇略显犹豫。

“没关系,我教你,很简单的。” 萧景琰眼中闪烁着期待,“骑马时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比在湖边赏景更尽兴。”

林薇点头应允,心中洋溢着满满的期待。小船悠悠划回岸边时,已是日上三竿的正午时分。萧景琰提着竹篮,与林薇一同走进桃林深处,采摘了一些新鲜的桃花——他特意挑选了半开的花苞,解释道这样制成的桃花膏会更加香浓。

“时候不早了,咱们去侯府吧,”萧景琰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桃花上,“让厨房帮忙处理一下,你回去就能着手制作桃花膏了。”

马车缓缓驶回侯府的路上,林薇靠在车窗边,凝视着手中的桃花,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日的点点滴滴——曲江池的烂漫春色、萧景琰那温柔的笑容、泛舟湖上的惬意时光、亭边羞涩的对视,每一个瞬间都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着她的心房。

她深知,自己对萧景琰的情感,早已超越了寻常朋友的界限。这份在春日美景中悄然滋生的情愫,宛如曲江池的春水,再也无法隐藏。或许,身份的差距确实存在,但只要两人心意相通,共同为百姓谋福祉,就一定能跨越所有障碍,像这曲江池的春色般,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马车缓缓驶入侯府大门,林薇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桃花收好。她凝视着萧景琰下车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 —— 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不仅要尽职尽责地做好医者,精心编写医疗手册,更要勇敢地直面自己的情感,与萧景琰携手,共同迎接每一个如今天般美好的春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