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声籁满归巢 > 第39章 第 39 章

声籁满归巢 第39章 第 39 章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8:47:20 来源:文学城

夏天像锅煮沸的薄荷茶,蒸腾的热气里带着奇异的清凉。言川的《桥的肖像》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拿奖后,各种邀约像候鸟般飞来。最特别的是南极科考队发来的——邀请他创作《冰原上的桥梁》。

“你确定?”闻也翻看着零下四十度的装备清单。

言川正在教邻居家的猫用尾巴比划“饿”,闻言把航空耳罩戴在猫头上,比划:“连它都准备好了。”

真正的挑战从飞行开始。运输机在穿越咆哮西风带时颠簸得像过山车,言川却靠着舷窗,把眩晕感编成新动作——手臂如失控的指针,腰肢似风中芦苇。

“这叫《气流的谎言》。”他在呕吐袋上写。

南极的极昼让闻也想起父亲生前的话:极地是地球的沉默。而言川在这里找到了最纯粹的表达——他用身体模仿冰川崩裂的慢动作,用呼吸配合极光的舞动,甚至趴在冰面上聆听万年冰芯的脉搏。

科考队员最初觉得这个东方艺术家太娇气,直到看见他在暴风雪中坚持排练。有个动作是模拟帝企鹅孵化——言川在雪地里蜷缩四小时,起来时睫毛都结了冰凌。

“你比我们测地震的仪器还敏感。”地质学家递来热汤时感叹。

《冰原上的桥梁》首演设在破冰船甲板上。言川用红色探极服在纯白世界里起舞,当他在两道冰裂缝间架起“人桥”时,全场科考队员同时举起荧光棒——这是南极的星空下唯一的人造极光。

归程时,运输机在智利补给。言川拉着闻也溜进当地手语学校,孩子们教他用南美手语比划“冷”——动作像在抖落羽绒服里的雪。作为回报,他教孩子们用身体模仿安第斯神鹰。

“你看,”校长对闻也说,“他让沉默长出了不同的方言。”

回到北京时,咖啡馆后院真的建起了迷你南极——苏小姐用陶土塑了冰山,老陈负责每天喷人工雪,小杜则编程让灯光模拟极昼极夜。

但最精彩的永远是即兴演出。某个炎热的午后,言川突然在“南极”里表演起“冷暖对话”。他左半身演绎赤道的炽热,右半身模仿极地的严寒,当两种极端在脊柱交汇时,围观的孩子突然说:“像爸爸吵架后和好的样子。”

闻也现在养成了新习惯:每次航班延误时,就教旅客用不同国家的手语比划“等待”。新加坡版本像捻花瓣,丹麦版本像摇怀表,埃及版本像抚沙漏。

“您这是在创造世界语啊。”地勤实习生崇拜地说。

言川的回应更绝——他做了组《等待的十二种姿态》陶偶,摆在航站楼的无障碍服务台。有旅客偷偷拍照发上网,配文:“原来等待可以这么美。”

立秋那天,他们收到南极科考队的包裹。里面是块万年冰芯,附言:“你们走后,帝企鹅常在我们排练的地方转悠。”

言川把冰芯放在后院“南极”的正中央。当夕阳穿过冰芯,折射出彩虹光斑时,他拉过闻也的手,在彩虹里比划:

“爱是跨纬度的桥。”

闻也低头看去,发现那枚素圈铂金婚戒在冰芯折射下,竟在陶土南极上投出个小小的飞机影子——就像他们当年在公证处交换戒指时约定好的,永远做彼此最安全的降落场。

有些桥连接空间,有些桥连接时间。而最好的桥,会让所有相遇都显得恰逢其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