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恩侯府承爵宴的礼乐未停,天边突然滚过一声惊雷。
“ ……世子潘循,敦厚谨敏,克秉家风,特授……”使者还在按部就班宣读着诏书。
一道清亮的声音在这满堂寂静中显得格外惊人。
“敦厚谨敏,克秉家风?那你们潘家的家风可真不怎么样啊!”
平地一阵风来,将祭案吹得一片狼藉。
高楼檐角上,坐着一个红裙的少女,双腿晃晃悠悠的,随着动作,她耳畔的一双银铃也一摇一晃,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檐角多窄啊,难为她坐的那么稳。
“什么人?!”
红裙少女轻轻巧巧的,狸猫一样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径直走到了使者面前,看着仍旧没有反应过来,仍然跪伏着的,今日的主角,潘循。
“家风?你们潘家的家风难道就是杀人害命么?”她歪头,笑容中带着寒意。
“潘循纵马伤农,鞭伤农户,行事酷烈,虐杀下人。强掳民女六名,毁人清白致两人自尽;巧取豪夺霸占田铺,威逼平民为奴……”
一条条一件件,少女唇角带着笑,声音平静,仿佛在宣读天道法则。但随着她的话,跪着的潘循却渐渐从愤怒到惊诧,面色恐惧的发白。
“你……你怎么……”
宾客的交谈声渐渐静了下去。整个宴会厅中渐渐只能听见少女一个人的声音。
“收受贿赂,插手官位定品;掠夺财物,灭口茶商全家十一人……”
一直阴沉的天气,突然又有一声雷炸响在头顶。
潘循被那雷声一震,回过神来,嚯地站起身来,“来人,此人满口胡言,含血喷人,快将她拿下。”
潘府的家奴护院得令冲上去,还没近得她身前,从天而降的雷正巧就劈在他们之间的台阶上,火光溅起,一时间惊得无人妄动。
那红衣少女已经到了潘循面前。
潘循目眦欲裂,咬咬牙扑上去试图抓住她,却被一脚踢开,这一下力气极大角度极巧,潘循被踹得撞翻案几,仰天摔倒,身边宾客惊呼四散。
宴会场上宾客侍女先惊后怕,一时纷纷攘攘惊慌四散。
这场承爵礼,陡然间天翻地覆,狼藉不堪。
“以邪祀之法残害两名幼童。”
“你给我闭嘴!”
潘循缓过一口气来正听到这一句,嘶喊出声。
“十七条人命,罪孽深重,潘循,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说到这里,她原本清亮的声音,变得庄严冰冷,听在潘循耳中,却如同炸响在灵魂深处。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潘循边退边语无伦次。
天边的雷声越来越急。
少女一步步走到了潘循面前,一脚踩在他胸前,她这时竟然还是微微笑着的一张脸,明媚可爱极了,略显稚嫩的美丽面容在潘循眼中此刻却仿佛厉鬼。
混乱中,只有她的声音镇静而清晰:“奉神山司命鹿聆,遵神谕,诛恶锄奸!”
鹿聆双指并拢从天际指向潘循,她手中并没有武器,雷声却随着她的动作殷殷而下,似乎受她驱使,下一刻就能向潘循而来。
潘循恐惧不已,嘴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看着她的手指离自己更近,大概是人惊恐到了极致反而说不出话,只能发出“嗬嗬”的声音,拼命挣扎,却纹丝不动。
雷声炸得像有一万个人在头顶敲锣,然后终于把那个锣一起敲破了。
“司命。”
一道沉静清冽的声音,瞬间压住了满场的惊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潘府的大门不知何时洞开。
一辆玄色麒麟纹样的安车在门口静静停驻。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露出一张清俊的侧脸,那人身穿浅青色的常服,外披一件氅衣,脸色有些苍白,却无损他沉静如玉的气质。尤其是那双眼睛,沉静而幽深,直直看向鹿聆。
鹿聆手中的雷,生生止在了半空。
“晋国公!”“是晋国公!”
晋国公温照白缓缓下车,金吾卫随之涌入潘府,迅速控制了场面。
只有鹿聆仍然踩着潘循不放,还暗暗加了几分力,潘循痛得闷哼:“晋……晋国公……救我……”
温照白却没有看他,只是仍然注视着鹿聆:“女郎今日若在此诛杀潘循,不仅违背律法,且使得他与那些屈死的冤魂,在世人眼中就再无不同。”
鹿聆理所当然道:“神明判处他死他就该死。”
面对鹿聆的拒绝,温照白的语气却十分平和:“他当然会死,只是他应该光明正大死于律法的规定,而非私刑。否则同样视人命如草芥的你,在践踏规则这一点又与他何异?”
不待鹿聆生气,温照白就给出了他的承诺:“将他交给我,我以《虞律》起誓,律法定然可以让他身败名裂,明正典刑,还那十七条条亡魂人间公道。”
律法?公道?鹿聆歪头盯着眼前这个人,眼前人似乎并没有骗她,而且……她耳畔的银铃确实没有丝毫反应。
密布的阴云渐渐散开,晴空中的雷声悄然消散。
鹿聆周身凌冽的气息全部收敛,她的目光清亮而审视:“好,我倒要看看你们所谓的律法究竟能不能带来公道。只是,若你敢欺骗神明,必将受到神明惩处。”
温照白看着她的目光中丝毫没有退缩。
鹿聆终于抬起了脚。
有金吾卫迅速近前将潘循从地上拖起来制住。
先前的话潘循听得清清楚楚,此刻被制住,却挣扎着抬起头,脸上是恐惧与不甘:“不,不可以,你们不能抓我!他看着温照白,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晋国公,你不是最看重律法的程序与规则的么?我可是永恩侯!即便这妖女说的是真的,没有苦主原告,没有陛下旨意,你凭什么抓我?我不服!”
“谁说没有原告!”
是一个稚嫩但是饱含怒气的少年声音。
正是宁远侯世子谢承影,他冲到人前死死瞪着潘循:“你强掳民女、残害百姓……你以为我不知道阿姐的谣言是你在背后指使人传的吗?我今日就要做这个苦主,为阿姐和那些被你伤害的人做这个原告!”
“还有我!那茶商是我的好友,潘循,我终于等到今日!”人群中,一个中年男子站出来。
“还有我!”
“我的孩子!”
一时之间,应和声此起彼伏,这些人似乎早就有所准备,此刻一一站出来指正潘循。
宣读诏书的使者这才找到机会上前来:“潘世子,承爵礼尚未完成,您……还不算永恩侯。”
潘循眼前是众人愤怒的面孔,耳中是无尽的控诉,他的神情终于灰败下去,却仍然强撑着:“陛下……陛下不会同意的,我姑姑可是……”
温照白终于将眼神分给潘循一点,他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潘世子,你以为我今日为何亲至,又为何……能调动金吾卫前来?”
潘循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面如死灰瘫软下去。
……
谁家还没有两门倒霉亲戚呢,皇家当然就更多了。
圣上当然知道自家这个便宜表弟多么糟心,尤其这两年自己登基后,仗着潘太妃,行事更是越发嚣张。潘老侯爷在的时候好歹还顾忌颜面管束着这个儿子,现下老侯爷去了,潘循承爵以后还不知道要怎样无法无天。
潘太妃一直试图借先帝留给她的人手和老永恩侯掌控都城的军事防御,并以此来制约皇帝。
皇帝怎么可能容忍。
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
圣上掩住眼中的思绪,吩咐金吾卫统领徐行舟:“一事不烦二主,潘循的事还是由金吾卫查办,务必彻查以求公道。”圣上沉吟了一会,猛地将手中的玉石把件扔掉:“永恩侯府没有了嫡子,那这爵位也就不必传下去了。”
圣上摆明态度,徐行舟心里就有底了。
“陛下,晋国公回来复命。”
徐行舟退下时正好与温照白对视:“晋国公。”
温照白微微颔首。
……
“真是一位司命?”
“身负奇能,确凿无误。”
“真的是一位司命?”
“潘府雷声为证。”
“真的是一位司命吗?”
“……”
温照白十分无语的看着面前的圣上。
圣上得到了个鄙视的眼神,终于放弃了追问。
转而变成了无理取闹,“阿白一点也不上体朕心,我都要烦死了。”皇上将手中的奏章从左手倒右手,确实是愁得要命的样子。
温照白无奈的笑了:“这又是何必。”
“神是注定要从这方世界消弭的,后世书写,神明不过存在于传说虚幻中。”温照白声音虽轻,却字字郑重。
圣上却忧虑:“信仰消失,神明也随之陨落,奉神又怎么可能甘心。当初太祖皇帝为了虞朝的千秋万世,与奉神签订契约,竟许给奉神治理世间的权力,如今……”
“先前我劝过陛下,计划太仓促,行事只会适得其反,过于坚决的祛神会引起奉神的反扑,这位司命大概就是奉神的应对之法了。”
“阿白,你是不是在说风凉话。”
“陛下圣明。”
“……”
“阿白,我觉得这事得怪你。”圣上思考了一会儿,换上了一副我是为了你好的表情。
温照白有些不可置信:“怪我什么?”
“记载中,司命现世是为了校准世间不公,你不认同《祛神令》,一直不愿意帮我推行祛神运动,才导致时事混乱,神治难除。你说,司命这事是不是得怪你?”
嫄缜当上皇帝之后,就很少再这么不讲理了。
温照白见了一时也觉得很新鲜。
“陛下要不把这话再说一遍,我去把三省的宰相们都叫来一起听。”
“咳咳,大可不必。”圣上一副心虚的样子。
温照白悠悠地喝了杯茶:“我一直不认同《祛神令》,就是因为它过于严苛,神明必定反扑。与其坚决祛神,不如推行律法,当遵守律法就能带来正义与公道,何人再去祈神?至于这位司命,她明明可以自由来去,却在刺杀潘循之后自愿待在狱中,可见愿意正视人间律法。与其将她当做囚犯,不如引导她接触世人,理解人间的规则,说不定她会是我们的惊喜。”
圣上终究还是叹一口气,神色也正经起来:“……阿白,自世宗颁布《祛神令》以来,拆庙宇,毁典籍,已是百年,我们已经来不及后悔了。还有‘未央’……和你,我们已经付出了那么多代价,如今大虞已然经不起冒险了。
司命终究是神明而非人,天然就站在了神明统治的一方,她对祛神的阻挠是不可估量的。”
温照白没有说话,偌大的偏殿中一片安静。
良久,他的声音才响起:“陛下,一味推拒并不能真正消除神明统治给世间带来的伤害。若因畏惧而将她彻底推远,一旦她为人所惑,一位走向未知的神明……那才是真正的‘不可估量’。”
他看向皇帝,目光清正:“我会尽力一试,让她真正懂得人间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