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尚书她报仇成功后 > 第12章 准备

尚书她报仇成功后 第12章 准备

作者:不静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0:05:14 来源:文学城

(半年后)

从京城到边境,从寒冬冷风到盛夏腻人,这场仗打了大半年,终于进入了尾声。

今日,安南呈上了降书,称安南愿以属国每年向盛朝进贡一百万两白银,并派出公主与皇子到盛朝和亲。

消息传到京城时。

皇后正在早朝上与大臣们议事,闻此军报,便让礼部着手迎接永安帝归京之事。

下了早朝,章叙便被一群大臣拦住,其中吏部尚书常明先开口问道:“章叙,你可知沈玉在何处?”

也不怪常明在此拦着章叙问,京中人皆知,章叙与沈玉是互为知己,每每一方找不到的时候,便会去问另一方。

自上次沈玉交出最后一批大船后,便消失在众人视野,不过沈玉名义上并未任职,故而也未有人在意。

此次常明专门问及沈玉去处,确有原因,此次大捷,沈玉功不可没,便有传言,估摸着这次永安帝会恢复沈玉官职,果不其然,跟着军报而来的,是永安帝的亲笔书,上面列了一群功臣,其中特别提到待归京之时,恢复沈玉户部尚书之职。

常明正在准备着文书,需要找到沈玉跟她交接,可沈府,京郊别院与船厂都派人去过,全都没有沈玉身影,这才找到了章叙这里。

“这下要让常大人失望了,我并不知清晏现下在何处。”章叙这些日子也是许久未见沈玉了。

“那若有消息,你定要派人来告诉我。”得到答案,常明又叹了叹气,回到吏部。

消失了大半年的沈玉,此时正坐在回京的马车里。

身边儿跟着的便只有姜至一人。

她们这半年游历了很多地方,从京城一路向北,看到了大漠孤烟,草原风貌,后又沿着海,一路行到江南,看到烟雨行舟,沿着边境,转了大半个盛朝。

一路的风土人情,与儿时的颠沛流离不同,她细细地游览,细细地品味,看见了富人一夜掷千金,也看到了穷人卖女求生。

其实这些与沈玉儿时看到的相比,已好了太多太多。

景和帝是个励精图治的帝王,晚年虽诛杀功臣,但也确实做了很多事情。在位三十年,平定了北地叛乱,休养生息,平民百姓亦可能够养家糊口。永安帝接过的盛朝,比之景和元年,已是好上了太多太多。

可是,还是不够。

路过林阳县时,沈玉想起几月前林阳县女子敲响登闻鼓一事,后来此事因着朝堂中人各退一步,以将那群抢夺女子的男人关进大牢为结束。

沈玉在外行事,仍旧着男装,在外人看来便是一名书生身边跟着他的妹妹。

到了林阳县内,却看不到那些女子的身影,问过县中人,这才得知,原来当初判决时,只将那些男子关了一月便放了出来,那些女子却被官府以孤女为由收回了田地,没有了田地,紧靠抚恤金度日,而这还不够,那些男子又卷土重来,强逼女子嫁予他们,强压之下,闹出了人命,死了两个女子,而那些女子也在反抗之际不慎打死了一名男子。

不巧,那名男子正是县令的远方亲戚。

那县令大手一挥便将那群女子全都关进大牢,秋日处斩。

正是半月后。

沈玉得知此事,心知肚明是那县令以权谋私,当即便向巡按御史传信,为那些女子平反,最终那名男子以强抢民女和杀人罪定罪,至于不甚杀害那名男子的女子,被处以仗八十。

但那些女子都争抢着说自己才是杀害男子的人,最终那八十板便分摊给各名女子身上。

沈玉庆幸自己来的及时,能够救下这些女子,而那些女子从头至尾也不知救她们的是谁。

看着那些女子在山上祭奠死去的两名女子时,沈玉在这里站了一日。

后来还是姜至找到沈玉,将她带回。

再后来,沈玉亲自去信,让户部查林阳县的账簿,张无咎查出这县令贪污漏税达五十万两白银,从那县令府中挖出黄金万两。

当日便抄了家,那县令被定了死罪,家中人全部罚没。

新上任的县令名叫纪疏,此人沈玉正巧熟识,沈玉当年做县令之时,纪疏乃是府上师爷,纪疏此人本也是举子出身,可当年得罪了人,便丢了官,后来到了沈玉门下,沈玉惜其才,调任京城时举荐了纪疏接任县令之位。

后来,纪疏做出政绩,沈玉本想将其升官,可却被纪疏拒绝了,他说他这样做个县令就很好,能够为百姓做些事。故而每当有棘手事务缺县令时,都会调任纪疏。

此次林阳县之事闹得如此大,这个烫手山芋,没人敢接,于是,推了纪疏过来。

沈玉得知新任县令乃是纪疏之时,便放下了心,有纪疏在,这些女子应当能过些好日子了。

与纪疏见过一面后,沈玉便离开了。

这一路上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让沈玉明白,这世间的人很苦,更苦的是像林阳县里这样的女子。

她们毫无立锥之地,拼命的挣扎,若不是因为沈玉恰巧到来,她们,就会被斩杀,毫无痕迹地被抹去。

可这世上还有多少像她们一样的女子呢,怕是数也数不过来了吧。

这一路的经历,让沈玉更加坚定,她要重回官场。

她要以女子之身重回官场。

只有这样,她才能实现她想要的。

她,想做一件事,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

回到京城,沈玉绕路去祭奠家人她在深夜之中独自一人问她们:“祖父,祖母,母亲,父亲,清晏想要做件事情,这件事情,也许很危险,但,也许,能成功,失败的代价,也许会没命,可若是成功了,或许,我能够实现心中想的事。”

沈玉给他们倒了梅花酒,端起一杯,倒进土里,会心一笑:“你们定会支持我的,对吗?”

她抬头,望向天空,看着满天繁星,闪烁耀眼,沈玉笑了:“就知道,你们能答应。”

沈玉独自一人回到府上,花了一夜时间,厘清府中之人,这些年,她的财务,铺子,一直都在姜至的名下,她也只能给她留这些东西了。

次日,沈玉归京的消息传出,便被常明堵住:“沈玉,你终于出现了,陛下班师回朝,亲自定你为迎接使,快准备着吧。”

沈玉被堵在了府门口,回道:”“常大人,这不是礼部的差嘛,怎得是您来了。”

“害,沈玉你就别和我打岔了,陛下的心思,你还不清楚吗?”常明此话倒没有说错,永安帝这样做,摆明了就是要在回来那天,论功行赏之际,亲自下令将沈玉官复原职。

吏部的文书与礼部的官袍全都准备好了。

就等那天了。

常明又接着笑道,行了个同官之间的礼:“沈大人,老夫先在这儿给你道喜了。”

沈玉随即回了个礼便将常明送走。

常明此人,一贯是和沈玉作对,当日说明她女子身份的便是刑部侍郎邹言,此人乃是常明亲信,而她的身份,一晃半年过去了,或许,已被他们查出来了,但被摁下,等道时机成熟,就拿出来也未可知。

这边常明刚到吏部,邹言便来到这里,常明开口便问道:“怎样,查出来了没有。”

邹言道:“沈玉的户籍都是自出生之时便登记上的。没有任何破绽,微臣去到她的故乡,那里的人都说沈玉从小便只和一位妇人生活在一起,听他们描述,那是沈玉的母亲,后来,去世之后,沈玉才入京赶考,自此便是独身一人。微臣问过,全都对的上。”

常明一把将桌上的毛笔扔向邹言身上:“废物,查了半年都查不出。还有三日,陛下就回京了,到那时候,眼看着她就要恢复户部尚书之位了。”

邹言连忙请罪,动了一下,接着道:“这,微臣还有一招,这人是男是女,只要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被人知道,那便是证据,她无论如何都是赖不掉的。”

“说的容易,她身上还有着太子太傅的虚职,如今又立了功劳,谁能近她身,谁又敢做这样的事。”

邹言走进常明,暗暗道:“不是还有那位吗?”

常明眼色一沉:“如今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这旁的沈玉正在忙着做事 并未知晓有人正暗中算计着她。

沈玉这些日子画了很多的图,她尽力地将祖父未尽的图纸补充完善,也尽力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写在纸上。

终于,在永安帝归京那日,完成了,她将这些书稿全都交由姜至。

姜至看着这些书稿,对沈玉道:“大人这些日子竟都在忙这些吗?”

沈玉看向姜至,对她道:“这些图纸交给龙江船厂的纪管事,这些书稿,交给张无咎,里面有我对户部的治理之策,他会明白的,至于剩下的,就留给你。姜至,你也大了,我知道你每日都会读书,以你的能力,足够好好活着。”

姜至被这场景给吓到了,颤颤巍巍道:“大人这是什么意思?要离开阿至吗?还是要赶阿至走。”

沈玉看着姜至,笑了笑,道:“阿至可以永远留在沈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