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车窗边缘滑落,在玻璃上拉出一道道模糊的痕迹。沈知微把车停在公寓楼下的地下车库,引擎熄灭后,她没有立刻解开安全带。副驾上的许清和正低头翻看刚整理好的视频片段,手指快速滑动着平板屏幕。
“这段够清楚,批号、包装线、操作流程全在里面。”许清和声音压得很低,“只要放出三分钟,就能让李兆丰的药厂彻底翻车。”
沈知微点头,从外套内袋取出U盘,指尖碰到金属外壳时顿了一下。她将U盘插入笔记本接口,调出后台程序,开始上传加密文件。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即时新闻推送。
【突发:#茂康QH-3致多人器官衰竭# 登顶热搜,已有二十一名患者送医抢救】
她目光一沉,迅速点开链接。微博话题页里充斥着哭诉帖、医院走廊视频和模糊的病历截图。一个自称“受害者家属”的账号发布长文,称亲人服用QH-3缓释片两周后突发肝肾功能衰竭,检测报告显示药物成分异常。评论区迅速被类似经历的留言淹没。
“不对劲。”沈知微盯着屏幕,“发病人数太集中,症状描述几乎一致,连用词都像模板。”
许清和凑近看:“有人在带节奏。”
“不是普通水军。”沈知微打开程雪阳开发的舆情分析系统,输入关键词,界面立即生成一张传播网络图。最初的七条原创帖发布时间间隔精确到秒,转发路径呈现高度对称结构,每一轮扩散都有固定话术嵌入。
“专业团队操盘。”她低声说,“手法很熟。”
她调取账号注册信息,发现这些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在三个月前,实名认证资料齐全,绑定手机号均为虚拟运营商号段。登录设备型号统一,操作系统版本一致,明显经过批量配置。
更关键的是IP溯源结果——所有初始发帖均来自同一局域网,物理位置锁定在城东半山别墅区,坐标指向陈茂宇名下的私人会所。
“是他。”许清和冷笑,“上次股价暴跌后一直没动静,原来在这儿等着。”
沈知微没说话,手指轻轻摩挲着胸前的珍珠母贝胸针。她闭上眼,呼吸放缓,心跳逐渐加快。三年前的画面悄然浮现:新闻发布会现场,闪光灯刺眼,记者高声质问她是否故意隐瞒基金风险。台下坐着几位财经媒体主编,其中一人悄悄收起手机,袖口露出半截檀香木手杖。
那是任远舟的习惯动作。
记忆继续回溯。她在办公室接到某门户网站主编电话,对方语气犹豫:“沈总,我们收到了一份‘内部举报材料’,涉及您管理的基金与海外空壳公司的关联交易……稿子已经排版,明天上线。”
她当时追问来源,对方只说:“材料很全,还有录音。”
现在想来,那份所谓的“举报材料”,正是通过陈茂宇控制的媒体渠道首发,随后被数十家平台转载,形成舆论海啸。而今天这场风波,结构如出一辙——先制造恐慌性案例,再用“受害者叙事”裹挟公众情绪,最后逼监管介入。
只是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她的名誉,而是整个QH-3事件的真相走向。
她睁开眼,手指敲击键盘,调出三年前任远舟操控舆论时的技术参数模型。对比当前数据流峰值、话题发酵速度、跨平台同步率,匹配度高达百分之八十九。
“他们在复制同一套攻击模式。”她说,“但这次漏了一个细节。”
“什么?”
“真正的医疗事故爆发,会有医院官方通报、卫健委介入、疾控中心采样。可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发声。”沈知微调出本市三甲医院急诊科近十二小时接诊记录,“没有相关病症集中入院的数据。”
许清和立刻反应过来:“也就是说,所谓‘二十一名患者’根本不存在?”
“或者,是伪造的病例拼凑出来的虚假热点。”
手机震动,程雪阳的加密通话请求接入。沈知微按下接听键,他的声音清晰传来:“我看了数据流,这不是自发传播,是预设脚本驱动的认知战。他们用了‘情感共振算法’,自动识别并放大最具煽动性的内容变体。”
“能反向追踪指令服务器吗?”
“可以尝试。但我建议你先做一件事——放一段真实视频进去。”
“什么意思?”
“他们靠制造混乱赢。你要反过来,用确定性打破不确定性。放出你在地下工场拍到的画面,哪怕只有十秒钟。真实影像自带信噪比优势,一旦进入传播链,会自然稀释虚假信息的权重。”
沈知微沉默片刻,看向许清和:“准备剪辑。”
“现在就发?”
“不。”她摇头,“等我确认一件事。”
她重新打开舆情系统的地理热力图,将时间轴拉回到两小时前。那些最初发帖的IP地址,在发布内容后并未下线,反而持续刷新页面,模拟真实用户行为。这种维持在线状态的操作,通常是为了防止账号被系统判定为机器人。
但她注意到,其中有三个IP在凌晨一点十七分短暂断开连接,持续时间约四分钟。
这个时间点很微妙。
她调出城市电力监控公开数据,发现该别墅区在同一时段出现一次微型电压波动,范围仅限会所东翼配电箱,原因标注为“临时线路检修”。
巧合太多。
她忽然想起王明死前留下的航班信息——CX987,起飞时间凌晨一点十五分。差两分钟。
她的手指停在屏幕上。心跳又一次加快。
黑暗中,画面闪现:三年前的深夜,她独自留在办公室核对报表,窗外雨大。手机响了,是王明打来的。他说:“沈总,有件事我一直没敢说……有人在改数据,不止一次。”电话突然中断。
那时她以为是信号问题。
现在她知道,那通电话被人为切断了。
记忆碎片消散,她睁开眼,眼神已变得锐利。
“许清和,把视频分成三段发布。”她说,“第一段是生产线全景,不加说明;第二段聚焦批号和过期批准文号;第三段,放那个穿灰夹克的男人说的话——‘紧急订单,医院等着用药’。”
“你不担心打草惊蛇?”
“他们已经出招了。”沈知微笑得极淡,“我只是告诉他们,我知道是谁出的箭。”
她拨通程雪阳:“帮我申请两个境外中立媒体平台的内容审核加急通道,用备用身份提交证据包,附注‘来源可验证’。”
“你要主动曝光?”
“不是全部。”她说,“只放够引起质疑的部分。真正的杀招不在视频本身,而在它引发的追问——为什么一家已被查封的药厂还在生产?谁下的紧急订单?送往哪家医院?”
程雪阳轻笑一声:“你这是要把火引到他们自己人头上。”
“让他们互相猜忌。”她合上电脑,“陈茂宇不会想到,我们能看穿这套旧剧本。”
许清和看着她:“接下来等回应?”
“不。”沈知微站起身,拿起外套,“我们得赶在他们调整策略前,再推一把。”
她走到玄关,停下,从包里取出母亲留下的怀表。翻开盖子,那行刻字依旧清晰。她指尖轻轻抚过,没有闭眼,也没有刻意压抑心跳。
咚、咚、咚。
她看见王明站在机场安检口外,手里捏着机票,脸色发白。广播正在播报CX987登机通知。他没往前走,而是转身进了洗手间。镜子里映出他颤抖的手指,在便签纸上写下几个字,然后撕碎,冲进马桶。
纸片没完全化掉。边缘浮着,拼出半个名字。
她收回思绪,将怀表放回包中。
“许清和,联系几家独立医学博主,提供匿名技术咨询入口。”她说,“就说有人想核实QH-3的原始药理数据。”
“你要钓懂行的人?”
“懂行的人会问问题。”她戴上手套,“而问题,比答案更危险。”
她拉开门,走廊灯光照进来一半身影。
许清和跟上前,低声问:“如果他们下一步直接抹黑你呢?”
沈知微脚步未停。
“那就让他们看看。”
她抬手按了电梯按钮。
金属门缓缓合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