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商界女王的复仇之路 > 第144章 第144章:对赌成果:项目重启辉煌

法院外的记者还没散去,闪光灯仍在闪烁。沈知微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人群,没有停留。她转身走向停在路边的黑色轿车,车门打开,司机递来一份文件。

“青海那边来的。”他说。

她接过文件,坐进后座。车子启动,驶离喧嚣。她翻开第一页,是光伏项目的最新进度表。设备进场时间、施工队名单、土地确权证明,全部盖了红章。最下方一行字写着:项目正式重启,首期并网发电预计在一百二十天内完成。

她把文件翻到第二页。这张纸上贴着一张照片,是三年前被叫停时的工地。荒地上立着几排歪斜的支架,杂草长到半人高,远处有村民围在围栏外争吵。那时她刚被赶出公司,项目被按上“违规占地”和“技术不达标”的罪名强行终止。现在这张照片下面多了一行新打印的字:原址重建,旧问题已解决。

车子穿过城市主干道,转入高架。她合上文件,靠在座椅上闭眼。心跳开始加快,耳边隐约响起一段声音——是陆明川在签字那天说的话:“我知道这不对,但我没别的选择。”那句话只响了一秒就消失了。她睁开眼,不再去追。

手机震动了一下。程雪阳发来消息:“陈茂宇被捕后,他名下的新能源子公司股权已被法院裁定用于债务清偿。你申请的资产划转已完成。”

她回了一个“好”字。

青海的事终于能推进了。

三天后,她出现在西宁机场。接她的人是当地合作方的项目经理,姓赵。赵经理穿着工装裤,戴安全帽,说话直来直去:“沈总,地已经重新确权,村民都签了补偿协议。上次的问题主要是测量误差,导致两户人家的地界重叠。这次我们请了第三方测绘队,全程录像,没人再挑得出毛病。”

她点头。“设备呢?”

“新的逆变器和组件昨天运到,全是国内一线品牌,带五年质保。原来的低价劣质货全退了。施工队也换了,现在这支做过三个大型电站,经验足。”

车子驶向项目现场。路上经过一片开阔地,远处能看到铁塔和电线杆。赵经理指着左边说:“那就是咱们的地块,三百二十亩,全部平整完了。”

她摇下车窗看过去。阳光照在空地上,反射出浅白色的光。几台吊车已经到位,工人正在组装支架。围栏换成了新的金属网,上面挂着“施工重地,禁止入内”的牌子。入口处立着一块电子屏,滚动显示着今日施工内容和安全提示。

她下车,风有点大,吹乱了额前的碎发。她抬手别了回去,走向第一排支架。地面铺了防潮膜,水泥基座打得整齐。她蹲下身,检查连接件的螺丝是否拧紧。一个工人走过来,以为她在找问题,紧张地说:“沈总,这些都是按新标准装的,每颗螺丝我都亲自看过。”

她站起身,“我不是来挑错的。我是来看它能不能真正建起来。”

那人松了口气,“能建,肯定能建。我们等这一天也等了三年。”

中午他们在临时板房吃饭。桌上摆着盒饭和热水。赵经理说起之前的事:“那时候上面压下来不让干,说我们用的是淘汰技术,污染环境。可实际上是谁在背后操作,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政策松了,又有资金进来,工人们都愿意回来干。”

她低头吃饭,没说话。但她知道,这一次不一样。不只是因为钱回来了,也不是因为官司赢了。而是所有曾经被压下去的细节,现在都能摆在明面上讲清楚。

下午她去了村委会。村主任是个六十岁的老人,头发花白,见到她先是一愣,然后笑了:“你还真回来了。”

她说:“我答应过你们,会把电送上来。”

老人点点头,“上次你走的时候,村里停电三天。不是故障,是有人断了我们的接入点。孩子写不了作业,老人用不了药。我们去找人,没人理。”

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新的并网协议。电站建成后,优先保障本村用电,多余电量全额上网。收益部分,百分之十归村集体,用于养老和教育。”

老人接过文件,看了很久,最后说:“你要是早两年回来就好了。”

“但现在也不晚。”

离开村子时,天快黑了。她站在村口,回头看了一眼。路灯亮了,是太阳能的,发出柔和的黄光。三年前这里一片漆黑。

第二天一早,她召开项目启动会。会议室坐满了人,有技术人员、施工队长、财务代表。她站在前面,没拿稿子。

“这个项目停了三年。原因很多,有人说技术不行,有人说管理混乱,有人说我们骗补贴。这些说法,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今天重新开工。”

她顿了顿,“我不需要你们相信我过去做了什么,我只要你们相信,接下来的每一天,每一笔支出,每一次验收,都会记录在案。有问题当场提,有争议公开查。我不想再看到任何人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吃亏。”

技术负责人举手,“沈总,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材料延迟或者天气影响进度,怎么办?**

“按预案处理。每个环节都有备用方案。如果超出范围,我会亲自到场决定。我不在的时候,你们找赵经理,他的权限和我一样。”

会议结束,大家散去。她留在会议室,把桌上的资料收进文件夹。赵经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U盘。

“这是昨天的施工监控和材料检验报告。我已经拷了一份给你。”

她接过U盘,放进包里。

晚上住在镇上的小旅馆。房间很简单,床、桌子、衣柜,墙上挂着一幅画,是当地的草原风景。她洗完澡,坐在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视频一条条播放,画面里工人在安装组件,质检员在核对编号,吊车缓缓升起支架。

一切都在正常进行。

她关掉电脑,躺下。窗外传来远处狗叫声和风吹树叶的声音。她没有睡着,但也没有触发心跳回响。这一次,她不需要靠回忆去确认真相。真相就在眼前,一天天被建起来。

第五天,她去了设备仓库。新到的光伏板整齐码放,每一箱都有出厂标签和检测报告。她随机打开一箱,抽出一块板子翻看背面。接线盒密封完好,边框无划痕。她又检查了逆变器,型号符合合同要求,生产日期是今年三月。

仓库管理员说:“这批货没问题,我们都验过三次。”

她点头,“以后每月抽检一次,记录存档。”

回到工地,她看见施工队正在调试第一组并网系统。电线已经铺设完毕,配电柜亮着绿灯。技术员说:“测试通过,可以接入电网。”

她走到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电压稳定,电流正常,功率输出达到预期值的百分之九十八。

“什么时候正式并网?”

“明天上午十点,等调度中心批复。”

她看了眼时间,下午四点十七分。还有一天。

她走出机房,太阳正西斜。整个工地忙碌而有序。吊车转动,工人喊话,电焊火花一闪一闪。她走到最高的瞭望台,俯视整片园区。三百二十亩地,像一块巨大的拼图,正在一块块被填满。

她掏出手机,给程雪阳发了条消息:“第一阶段完成,明日并网。”

对方很快回复:“任远舟的海外账户今天又被冻结一笔,金额两千三百万。陈茂宇的供词已经提交,涉及他与李兆丰的利益输送链。”

她看完,把手机放回口袋。

风从远处吹来,带着沙土的气息。她站了很久,直到天边泛红。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她站在主控室。调度中心来电:“批准接入,倒计时开始。”

技术人员按下按钮。

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功率曲线缓缓上升,越过临界点,稳稳停住。

“并网成功。”

房间里响起掌声。有人激动地拍桌子,有人互相握手。赵经理转头看她,眼里有光:“沈总,我们真的做到了。”

她看着屏幕,轻声说:“不是我,是我们。”

中午,他们在工地搭起简易棚子办了顿饭。白酒倒进一次性杯子里,大家举杯庆祝。一个老电工站起来说:“我干了二十年电站,第一次看到停工三年还能重启的。更没见过老板自己蹲在现场盯每一个螺丝。”

她举起杯子,“敬所有没放弃的人。”

饭吃到一半,手机响了。是许清和。

“沈知微,你知道陈茂宇为什么突然开口吗?”

她停下筷子。

“他在审讯室里说,他梦见自己死在沙漠里,没人知道他做过什么。他不想死后连个名字都没有。”

她没说话。

“他还说,你比任远舟狠,因为你让他觉得自己错了。”

电话挂断。

她放下手机,抬头看向天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阳光照下来,落在刚通电的光伏板上,反射出一片银光。

她站起身,走向第一排支架。

手指抚过冰冷的金属表面。

这块地终于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