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嵬水濯 > 第11章 乐极

山嵬水濯 第11章 乐极

作者:手捣芋头红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31 16:44:12 来源:文学城

马车在后方慢悠悠地跟着,只是宋澄在经过雪锦楼时,他竟然一眼都没看,直接从旁边的巷子走了进去。他若是没有仔细查看四周是否有人跟在身后的话,宋明昭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可能在他没进雪锦楼时就直接决定打包回府了,可他就是这么干了。

随即下了车与静儿跟了上去,她觉得自己这样确实不太厚道,上一次也是觉得宋隐踪迹可疑跟了上去,现下又是这般。也怪这日子实在是百无聊赖,她总想给自己找些乐子。

跟着跟着,她发现周遭似乎有些熟悉,抬眼一看竟然是扶绥所在之处。扶绥是扶大将军的独孙女。说来也是可叹,父母皆为国尽忠了,还剩一个哥哥现下与宋逸一样在边疆驻守。早些年她随祖父在边疆,后因其年事已大,便随着祖父回了锦城颐养天年。

扶绥是要比宋明昭小上两岁,下一年仲秋之时才会及笄。可她祖父似乎十分着急她的婚事。就宋明昭所知道的相看人家就有治淮街王家公子,青阳巷刘家小公子,还有其他的一些她未能记住名字的那简直是难以细数。

想到此,她突然看到宋澄并没有往扶家的正门走去,反倒是瞥了一眼侧门处。扶家向来是用的自家的护卫,听说这是随着扶老将军见过大世面的。因而扶家的守卫看着少,但是他们大多都能以一敌十。

所以他们的侧门一般是没有守卫,宋明昭见一个小厮扮相的人从中走出,身形高挑纤瘦,走路倒不似一个小厮。他的身姿挺拔,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见到宋澄也没有见礼。

虽说这是男子扮相,体型确与男子一般高,但她多看两眼后便知道这并不是他人,而是扶家姑娘扶绥。

扶家一向是不拘一格,对于扶绥一般不会管得很严,反倒是由着她的性子随意进出,从不会有什么闺阁女子就因多加避讳之说。所以她今日为何要扮作小厮模样,还是从侧门溜出,甚至还是与宋澄。

宋明昭倒不知他们的关系竟然到了这一步,虽说蜀国较为开化,但男女始终有别,一个未出阁的姑娘私会外男,要是为长辈们知晓,定是有一番大说教。她晃神间,竟不知他们已经走到了她的身旁。

小厮模样的扶绥上前拉着她的手欣喜道:“小昭怎么在这,莫不是跟着宋三哥来的吧,我本就是要去找你的,这下好了,省事儿了”。

“那你为何不直接找我呢”,宋明昭不明白她为何要舍近求远,明明两家就是交好,若是她说是要来宋府找她,扶家那必然是不会加以阻拦。她如是想。

扶绥与宋澄一脸无奈,两人看了看四周,觉着这不是个说话的地方,叫着宋明昭进了不远处宅子。进门时扶绥还得意笑道:“灯下黑。”

宋明昭不明所以,似乎是她有什么事情在瞒着家里。

进去她才发现这个宅子里充满了与外面不太一样的欢声笑语,她问道:“这些小孩是?”

扶绥面上的笑容有些僵滞,望了一眼孩子们,拉着她往旁边走得更远了些小声说道:“他们都是城外的流民。”

听到这里,宋明昭噔地就瞪大了眼睛,回头看了眼宋澄,他微微点点头。这件事儿他也知晓。近来流民从四面八方就汇聚到了蜀国,听说邻近的县因为流民过多,粮食告急。圣上特意遣人筹集了粮食运去,但还是产生了暴乱。

这场暴乱最终以知县的自缢收场,这事说大不大,但还是惹得圣上大怒,下令:流民一概不得入城,若是城内有担保人,能自行提供住处,不然违令者斩。

这件事之前闹得沸沸汤汤的,就连一直待在家中的宋明昭都有所耳闻。

有一阵子,各家皆严令禁止出城,生怕染上什么官司,都想着惹不起还躲不起嘛。虽是这般,圣上也是慈悲悯怀,也不是不顾城外流民的生死,每日皆会有官人在城外搭棚施粥。虽不多,但都够温饱。

扶家一向对于流民的态度都是直接没有余地的。宋明昭拽着扶绥的衣袖说道:“有人会看管他们,你把他们弄到城里来,是谁做的担保?”

扶绥回道:“是我。”

“你祖父定时不知晓的对吧。”宋明昭问道。

“那自然,不然我怎需如此。”

扶绥的语气似乎很是骄傲,觉得自己做的事没有一点错。诚然,她那一腔救世悯怀之情谁能说之有错。若是在别家,这应是没什么的,但是扶家的家训是不允许收纳难民。

起初知道这条家训的时候,宋明昭与扶绥的心态是一样的。但是后来在宋父口中得知缘由时,她的想法不能说是完全转变,但还是能够理解扶家为何会如此。

思至此,宋明昭对着扶绥道:“你准备收养他们一辈子吗?”

“我会为他们想个后路的,现在就先安置在此,别无他法。你不知道,城外现在已经乱作一团了。那些大人都只能将将保全自己,你让这些手无寸铁的幼儿如何能与他们相抢。当时要不是我刚好路过,那些人都快要将这些孩子‘生吞活剥’了”。

一向坚强的扶绥,说至此竟有些泪目,更多的是愤恨。“我真的讨厌那种不敢作为的,明明那些东西与他们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她说得越来越激动,“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机会啊。”

可能是她的声音有些激动,里面的孩子纷纷往外投来目光,有的还想要出来看看是怎么了。扶绥示意几个妈妈关上门,安抚他们的心情,她的声音也随之慢慢变小。

平复好自己的情绪她又继续说道:“当日我从东梁县回来的时候,一路上的场景真的此生难忘。幼时我曾在边疆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我都未曾见过如此。”

“然后你就心软了,话说你为何不与我说,反倒是宋澄却是知道的”。宋明昭望向宋澄。

宋澄连收起手中的扇子,看了一眼扶绥,又望向宋明昭回道:“凑巧凑巧”。

扶绥附和道:“实是凑巧,当日也是多亏了宋三哥,不然我还真不能把他们弄进来”。

“我那日就是刚好出城去找材料,然后回程的时候遇见扶姑娘,听她说了其中缘由后,我也是思前想后才决定的。正巧当日值守的是轩阁熟客的兄弟,这才这般便宜。”

宋明昭看着这两个人解释的样子,莫名觉着有趣。不觉笑出了声,惹得两人一时不知该如何。

她叫来静儿,说了几句,她就往外走去。

“哎呀,你们不饿吗?”

扶绥笑道:“就知道”,转身喊了一声:“荣妈妈”。

“姑娘。”

“午膳好了没?”

荣妈妈看了一眼有些尴尬道:“准备好了,就是奴婢不知今日有贵客,恐会不够”。

闻言,宋明昭回道:“无碍,只需垫吧垫吧即可。”

“是”。

她也随着扶绥进了厅内,看着这厅内的陈设,皆是有了些年头的,不像是近日置办的,她便疑惑道:“阿绥,这幢宅子是以你的名义买的?”

“你可真说到点子上了,这也是我今日为何想要去找你的缘由。”扶绥回道。

“怎么说。”

“这宅子原是府上老管家为自己老年安置的,他待我极好,许多珍贵之物皆是放在我这。他没有孩子,年事大了。我也就替他代管着了。且这本就是权宜之所。只是···”。

宋澄看她那为难的样子替她说道:“只是进来城内宅子的价钱实在是高,你也知道,宋府一向简单,故而她并没有过多的银钱去置办。后我与她说你在西郊有一处宅子,因为位置较偏,或许不会引人注目。原本不应太急,她家老管家近来染疾,自行请说退辞。应是不日便要搬进。”

说话间,午膳就已呈上,旁边也搭上了几张小桌子。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搬着椅子往里进,门槛或许对于这般年纪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些高了。他还是很倔强地将椅子抬高,随即小心翼翼地迈进。

宋明昭发现他或许因为使力有些大而面部都在用力,进来时脸上却浮跃出浅浅的笑意。似是感受到有人在看着他,偷偷地抬头看了一眼。这孩子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也是直愣愣地看着她,临了笑了笑。

一旁的宋澄说道:“这孩子,我还是第一次见他笑,看来小昭还是挺招小孩子喜欢的嘛”。

宋明昭没说话,扶绥与她介绍道:“这里一共有27个小孩,大多都是四五岁,最大的七岁,最小的刚出生。我找了附近的奶妈子照顾。”

有些事情如果连说都很难受的话,亲身经历那该有多受不了。

望着眼前的食物,宋明昭顿时没了食欲。饭菜很好,色香味俱全的,对于饿了一早的她来说,端上来的那一瞬,她的味蕾已然在叫嚣。只是现下她站了起来,将自己的那一份端给在旁边的桌上的孩子。放在桌上的那一瞬,孩子们很乖,用着稚嫩的嗓音向她回应。

见状,他们也将自己的面前的都给了过去。一旁的荣妈妈道:“姑娘,饭菜是够的,您···”。

“没事儿,孩子嘛,还在长身体,我们不打紧。”

荣妈妈闻言退至一旁看管着。

坐在外面亭子内的宋明昭看着里面的孩子说道:“他们怎么这么小就会自己吃饭了”。

扶绥回道:“起初不是这般,但也是会自己找吃的,不会用著子的,大多都是用手拿。自荣妈妈来后,她便一一教孩子们怎么使用著子,还有一些基本的规矩。他们真的很懂事。”

宋明昭知道她这句话是说与她听,她最是懂她。她表面看着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但是若是你多说几次,她便会败下阵来。

“好,但是这件事还得商量一番”。宋明昭回道。

“那是自然,就知道你最好了,咱们小昭是天下最好的姑娘,话说还有一件事,已至年关,天至寒。屋内许多孩子都有些风寒的症状。我有个请求。”

宋明昭回道:“你说”。

“金坊有一间医馆,里面的伤寒散是极好的。”

“那买,银子我出”,宋明昭想着,先前取出的银票至今都还在,怎么用不是用。

宋澄敲了敲她,说道:“你忘了,这家店的伤寒散不对外发售。”

闻言,宋明昭心中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