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烟火录 > 第66章 第 66 章

山河烟火录 第66章 第 66 章

作者:倔强废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23:23:32 来源:文学城

阿玖在的这半年里,老夏家无惊无险,村里人却也过得不易。上半年连绵的雨水严重影响了收成,麦穗多是空壳,麦粒干瘪瘦小。

待到收完麦子该栽红薯时,偏又遇上干旱,迟迟不见雨滴。地里撒下的豆种不肯发芽,有些勤快的村民挑水浇灌离家近的田地,终究是杯水车薪。那些勉强成活的秧苗也都蔫头耷脑,毫无生气。

直到七月,老天终于施舍了两场及时雨,田地里才重现生机。可惜误了农时,收成依然大减,粮价随之翻了一倍。

八月初,十九从府城带回消息:知府高升,黄兴也从一个小吏摇身变成了府城指挥使麾下的从七品小旗。他原先的位置由那个瘦高个接任。

楚枫照例往府衙送货,只是从此要多跑一趟守城营,给黄兴也送一份。

腊月里,阿十来接阿玖时,除了送来两个经穴陶偶外,还与楚枫谈成一桩生意:济世堂负责提供药材,由夏初这边加工成药片,再送回济世堂。于富会安排人手分装销售。

楚枫和夏初没多犹豫便应下了。以他们目前的人手,每日产量有限,不会惹人注目。更何况制药本是济世救人的善举,两人做得心甘情愿。

永隆七十四年冬,昌宁府的天气异常寒冷。刚进九月,气温便开始骤降,到了十月,竟罕见地飘起了雪花。根据原主的记忆,临水县往年最多下一两场小雪,且都在冬腊月,从未像今年这般十月便飞雪。

楚枫察觉气候反常,翻阅地方志并对照邸报,发现邻近的同州府本就偏寒,每年冬季必有大雪。他推测今年同州府恐有雪灾,便提前吩咐送货人囤积棉花、粮食,又通知于富多送药材来备灾。

果然,十一月初,十九从黄兴处带回消息:同州府今冬大雪提前一月,连降不止,十余县受灾,房屋倒塌无数,死伤惨重。粮价飞涨,平日八十文一斗的杂粮竟涨至三钱。

十一月底,大批流民涌入气候较暖的昌宁府。十九送货途中遭遇三波流民劫道,车上几袋粮食尽数散尽,连身上的羽绒服也脱给了一对冻僵的母子,最终哆嗦着揣着几张银票回家复命。

于富送来的药材,也大多换成了治疗风寒、退热镇痛和治疗冻伤的药。

十二月,今年的最后一趟,要送的货多,加上路上乱,楚枫便亲自带队往去送,此行未带夏初。

从临水县到昌宁府需经向北县,据舆图所示,向北县往北过三县便是昌宁府与同州府交界。奇怪的是,流民并未涌向临水县,而是直奔昌宁府而去。

抵达向北县时,楚枫一行人才首次遭遇难民。向北县县令未作安置,反而严令禁止流民入城,并在城门口增派官兵严查通关文书。当时,大批流民正聚集在城门外乞求施粥。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一路南下,途经各县时,县令为博名声,会组织富户或开仓赈济三五日。待施粥结束,流民便继续乞讨前行,奔赴下一个县城。

楚枫跳下驴车,走向一个蜷缩在路边的蓑衣老人。老人须发花白,脸上布满冻裂的皱纹,双手肿胀发紫,正不住地颤抖。

“大爷,你们为何都往这边走?后面还有其他县城,怎么不去?”楚枫问道。

老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用浑浊的眼睛打量着楚枫的穿着,颤巍巍地伸出冻伤的手:“小伙子...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楚枫从怀中掏出一个干硬的馍馍,还未递到老人手中,周围饥民的眼神立刻变得饥渴起来,有几个甚至开始向前挪动。

石头和十九见状,立即跳下车站在楚枫两侧,手握着木棍,那些人才勉强止步,但眼睛仍死死盯着那块馍馍。

老人一把抢过馍馍,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干裂的嘴唇被扯出血丝,沾在馍馍上,他却浑然不觉,只顾狼吞虎咽。楚枫看得心头一酸,示意石头取水囊给老人。

老人就着水,三口两口吞下馍馍,这才喘着气回答:“我们要去昌宁府...那里有粮仓...能活命...”

楚枫心头一震:“你们怎会知道昌宁府有粮仓?”按理说,这等机密除了官员,寻常百姓根本无从知晓,更何况是外州府的灾民。他自己也是从黄兴那里得知州府要平抑粮价的消息,才知道昌宁府有粮仓。

“是同州知府大人告诉我们的...”老人用袖子擦了擦嘴,“起初受灾时,府衙还发些粮食棉衣...可灾民太多了,根本不够分...后来衙役们敲着锣满街喊,说朝廷赈粮未到,让我们往昌宁府逃...说这边有存...”

“你们知府...倒是个好官。”楚枫暗想,这知府怕是走投无路了,才出此下策。怂恿灾民涌向粮仓,分明是在逼朝廷开仓放粮,这等举动,恐怕...

果然,老人突然哽咽起来:“是个好官啊!可惜好人不长命,我们逃到昌宁地界时...就听说...知府大人留下血书...自缢了...”老人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流淌。

“他到临死前还在给皇帝写折子...求开仓放粮...”

老人突然抓住楚枫的衣袖,肿胀的手指像铁钳一般:“小哥,你说...我们年年交的皇粮都去哪儿了?为什么...为什么到了要命的时候...朝廷反而不肯开仓?”

楚枫无言以对。他同样不解:既然能开仓给昌宁府平抑粮价,为何不就近赈济同州灾民?两地相距不过十日路程,若及时救灾,何至于让这么多百姓流离失所,曝尸荒野?

老人说着抹起了眼泪,“你说我们每年交那些个粮税都去哪儿了?咋受灾了朝廷不肯开仓呢?”

直到在府城外遇见正在安置难民的黄兴,楚枫才明白其中缘由。此时的黄兴已升任正七品总旗,正在城门口巡查难民安置点,一见楚枫,立刻将他拉到一旁,皱眉道:“路上这么乱,你怎么还往府城跑?不怕流民抢你?”

楚枫勉强扯出个笑容:“都十二月了,我担心您和兄弟们在外当差吃不好,特地来送今年最后一趟货。”

黄兴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苦笑道:“这鬼天气,哪还顾得上吃好?能有口热乎的就不错了。”

楚枫也呵了口气,白雾刚出口便消散在寒风里。他低叹一声:“路上遇见几个冻死的人,衣裳都被扒光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真是造孽。”

他们一行人有石头跟着,这孩子头一回见到尸体时,吓得不轻,还央求楚枫挖坑掩埋。可地面冻得梆硬,六个汉子挖了一个时辰,才勉强刨出个浅坑,埋下去没多久,野狗就能刨开。后来路上又接连遇到几具尸体,楚枫实在无能为力,只得折些柏树枝盖住,等官府派人收敛。

黄兴摇摇头:“你遇见的还算好的,好些人连全尸都留不下。”

楚枫呼吸一滞,强压下翻涌的思绪,转而问道:“黄兄,朝廷为何不拨赈灾粮?”他指了指城墙边的粥棚,“这些人到了府城,不还是得靠官府施粥?”

“朝廷哪还有钱?”黄兴仰头长叹,“这才十二月,若从十月就开始放粮,昌宁府的粮仓哪够养活这么多人?照这情形,起码得供养他们到明年二月,等山上长出野菜才能勉强果腹。可今年雪大,还下了冻雨,地里的麦苗全毁了,往后就算免税两三年,百姓也未必缓得过来。”

楚枫听得拳头都硬了,这分明是故意拖延放粮,逼得百姓自谋生路,做着消耗一部分人口再救济的打算,但这也不合理,昌宁府怎会甘心接下这烂摊子?

正疑惑间,黄兴已低声抱怨起来:“同州知府也是个心急的,若晚死个十来天,赈灾粮就发下去了!这边刚准备开仓调粮,那边就说同州灾地十室九空,难民全涌到昌宁地界。如今倒成了我们的麻烦,府衙上下从知府到差役,没一个不骂娘的。”

楚枫心下恍然,若非同州知府拼着性命不要,将难民引到昌宁府,只怕活下来的百姓十不存一。面上却顺着黄兴道:“黄兄为国为民实在辛苦。这次带的酱料多加了胡椒和姜,驱寒暖身,我便不往酒楼送了,全留给弟兄们,也算替百姓谢过诸位辛劳。”

黄兴果然眉开眼笑,这些好东西正可拿来收买人心。他重重拍着楚枫肩膀:“楚兄弟有心了!”忽又压低声音,“对了,你生意上可缺人手?”

“黄兄的意思是......?”

黄兴揽着他凑近,满嘴腥臭的热气喷在楚枫脸上:“眼下买人最是便宜。那些姑娘哥儿,没破瓜的给钱就跟你走。不过你还是要找牙行过明路,有了奴契才稳妥......”说着他猥琐一笑,“若只想玩玩,半个饼子就能成事。”

那口气熏得楚枫胃里翻腾,话却比口气更令人作呕。他慌忙摆手后退:“使不得!黄兄知道我入赘的,哪敢对不起夫郎?”

黄兴手指点了点他:“你这小子,大男人出门在外,还怕个夫郎,没出息。”

楚枫惭愧一笑,不过与黄兴道别后,他带着人进城给明月酒楼送了货,还是跟王掌柜打听了牙行在哪里。

楚枫一行人踏入牙行时,院中已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或站或坐,足有百余之数,却静得出奇。一张张青黄的脸上不见悲喜,唯余麻木。偶有孩童瑟缩在母亲怀里,也乖觉得不哭不闹。

人牙子正训着话,见有客上门,立时堆起笑脸迎上来。见来人皆是男子,眼珠一转便扬声问道:“几位爷是想挑丫鬟,还是选侍妾?”

话音未落,院中女子哥儿们倏地抬头,死水般的眼里竟浮出希冀。有人下意识理了理蓬乱的鬓发,还有人偷偷掐醒身旁昏睡的同伴。

夏承良几个老实汉子哪见过这场面,臊得低头不敢言语。十九抱臂垂眸如老僧入定,唯有石头睁圆了眼睛四下张望。

“买些能干活的。”楚枫声音不大,却让满院眸光瞬间黯淡,“有手艺的更好。”

“哎哟您可来着了!”人牙子搓着手如数家珍,“绣娘、染匠、酿酒师傅,木匠篾匠石匠俱全,连烧陶的把式都有!不知爷要哪样的?”

楚枫扫过人群:“可有在药房做过事的?”

角落里突然窜起两只枯瘦的手臂。

“老爷!我当过伙计!”

“老爷!我做过学徒!”

人牙子扯着嗓子把人唤到跟前。两个青年佝偻着上前,冲着众人就要跪拜:“老爷们大福大寿...”

夏承良几个慌忙侧身避让,石头吓得直往十九身后躲。楚枫虚扶一把:“不必多礼,且说说你们的事。”

左边青年抢先开口:“小的孙奇,行二,人都唤孙二。”他喉结滚动,冻裂的手死死攥着破袄袖口,“原在同州济生堂当伙计,雪压垮了药铺,逃到昌宁府实在熬不住,想着跟个好主家,总强过冻死街头。”

楚枫打量着孙奇。少年裸露在外的皮肤冻得紫红,脸颊和手背布满皲裂的血口子,却掩不住眼中那股机灵劲儿。“在药堂做了多久?平日都做些什么活计?可还有亲人在世?”

“回老爷的话,”孙奇声音沙哑却应答流利,“做了整三年。给大夫端茶递水、抓药切药都熟,还能帮着碾药膏。”说着突然哽住,“家里...家里已无亲人在世...”

楚枫喉头动了动,只道了句“节哀”,便将目光转向另一人。那青年正低头用袖子猛擦眼睛,听见问话慌忙抬头,冻裂的嘴唇扯出个扭曲的笑:“小人王贵,二十有三。跟着舅父学了四年医,寻常病症都看得。”

“家人呢?”

王贵身子晃了晃,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妻儿...都在城外棚子里。”

话音未落,十九已勃然变色:“你竟抛下他们?”

“不是的!”王贵扑通跪下,积雪在他膝下咯吱作响,“孩子路上就发热,我采的草药根本不管用...昨儿到了府城,小脸都烧紫了...”他突然抓住楚枫衣摆,“老爷明鉴!卖身的银子全给了孩儿他娘抓药,我若说谎,天打雷劈!”

十九猛地看向楚枫。楚枫按住他颤抖的肩膀,转向人牙子:“开价吧。”

“这两位可是抢手货!”人牙子眼珠滴溜一转,“八两一个,童叟无欺。”

“要了。”楚枫截断话头。看出是因为自己指明要有手艺的,这人才临时提了价,但他也不准备还价,买卖人口,本就违背了他这个穿越者的三观,在这事上讨价还价他实难开口。

楚枫又挑了三个人。

五十岁的董老三,是烧陶的老匠人,一双粗糙的手上布满烫伤的疤痕。

三十六岁的张顺,木工活精细,提起城外避难的夫郎和儿子时,眼里才有了些活气。

二十六岁的冯傛娘,针线功夫极好,被丈夫亲手卖给人牙子,问起孩子时,她只冷冷道:“既卖了我,便都与我无关了。”

银货两讫,楚枫收好五人的身契,领着他们出了牙行。到了驴车旁,他对张顺和王贵道:“你们若愿意,可以带上家人一起走。”

两人愣住了。张顺佝偻着腰,小心翼翼地问:“老爷……您这是何意?”

“叫我楚枫就行。”楚枫摆摆手,“乡下地方,不兴老爷少爷那套。”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孙奇机灵,咧嘴喊了声“楚老大”,其他人这才跟着叫起来。

石头用手肘撞了撞十九,嬉笑道:“嘿,你说我哥像不像金虎?”

这没脑子的在十九面前提金虎,人哪里会给他好脸色,根本不搭理他,还让开几步不让他碰到自己。

王贵却顾不上这些,急声问:“楚老大,您是说……我们的家眷也能跟着走?可他们没签身契……”

“不必签。”楚枫道,“带他们回村暂住,总好过骨肉分离。”

他没说的是,这两人都是妻儿在城外,身边没人护着,若按黄兴说的,一个饼就能换个哥儿女子一夜,那搞不好就会被凶狠些的难民逼着做娼妓换吃的。

果不其然,当十九和石头跟着张顺找到城外草棚时,正撞见惊心动魄的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