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建康城中的皇宫内,雍元帝看向满朝文武,听着一些琐事皱起眉头。他不由得望向殿外,望向天空。
赵领侍看了看下面等着回复的大臣——崔护,吏部尚书,太子侧妃的父亲。赵领侍走到雍元帝旁边,小心道"陛下...陛下..."
雍元帝回过神看向崔尚书,皱起眉"武辉在护送戴越进京时,看护不利,致使戴越被杀,乃失职之罪。你非但未治罪,反倒让他升职到太子中庶子。朕把吏部交给你,你就是如此招贤纳士?"
崔尚书慌忙跪地"戴越案已结,刘廷尉司并未对武辉进行追究,臣以为武辉无过,便荐他入太子中庶子..."
雍元帝闻言,看向刘廷尉。
刘廷尉上前,禀告道"根据雍朝律法,为官者犯失职之罪,最高者撤职,臣已撤了武辉一切职务..."
这时,太子上前"父皇,是儿臣向崔尚书引荐武辉。武辉文武双全,带领部下平定建康城通往豫州的山贼,并在豫州多次立功,祖刺史多次夸赞...儿臣认为,可功过相抵..."
"你在指责朕,处罚失之偏颇?"
"儿臣不敢。"太子惶恐跪地。紧接着,众大臣惶恐跪地。
雍元帝看向王师,冷声道"大将军病了五日了,还不见好。朕派御医去王府给大将军瞧瞧,不然,少了大将军,朕犹如眼瞎耳聋,对建康城之外一无所知。"然后看向众臣"退朝。"
雍元帝回到御书房看向赵领侍"刘癸可有消息?"
赵领侍道"今晨收到刘癸的信鸽,一切如常。纪兆与豫州参将张虎已进入了豫州军营,开始收兵权。"
雍元帝皱眉"朕,最近有些心神不宁,你派人亲自前往豫州。"
赵领侍低头领命,然后退出御书房。
一个时辰后,御医来到御书房禀告"陛下,臣在外间,用悬丝给大将军诊脉,脉象平和,只是受了些寒,多休息几日便可痊愈。"
雍元帝听完,手上青筋暴起,冷声道"朕知道了,退下。"
余若带兵赶到了象山不远处的关隘处,一里之外便是象山。象山分东西两山,东山高约十丈,西山高约九丈,两山之间的石径宽约三十寸,连同舞阳与豫州。余若所在的关隘只有一个城墙,乃祖刺史率兵所建。城墙前的地上有凌乱的脚印,显然乃刘军的斥候前来侦察。她看了看城墙下的残兵,叹了口气。
一个年老的守兵见此,笑着走到余若面前"俺们都是让年轻人上去守城,老兵都在城下待着。若是有动静,俺们就敲锣打鼓...以此迷惑敌军。"说完,指了指城墙下的锣鼓。
余若竖起大拇指"先生大才。"
"下官,罗魁生,大才称不上,无事喜欢听话本子。"罗魁生笑道。
卫兰心眼睛一亮"什么话本子,能不能给我看看。"
吴冲把卫兰心扯到一边,瞪了她一眼。
余若走向罗魁生,向他行军礼"先生以区区二十人,守住了关隘。余若代豫州百姓,谢过先生。"
罗魁生慌忙扶起余若"将军折煞下官了。下官奉祖刺史之令守住象山关隘,自是要尽忠职守。"
余若看了看天色,夕阳西下,夜幕很快降临。她转身看向身后的士兵"就地休整,深夜行动。"说完,看向吴冲"我东,你西。"说完,拿起枪跃身冲向城墙,向象山的东侧飞去。
同时,吴冲拿起长刀,跃上城墙,向象山的西边冲去。
余若在象山的东侧山峰,找到刘军的埋伏做好标记,见到刘军的人利落斩杀。直到下山向舞阳的方向,遇到大概十人的敌军小队。她翻身上树,看向小队的后方,后方未见到其他敌军。她从腰中拿出一个手掌大小粗的弓弩,对准敌军小队,射出细针。
小队的队长感觉被蚊虫咬了一下,他伸手摸了摸脖子。紧接着其他人脖子都感觉到轻微的疼痛,开始摸脖子。
这时,队长感觉到不对,他抬头见到树上的余若,张嘴要喊,可声音还未发出,晕眩传来,随即倒地,紧接着其他的人依次倒地。
余若跳下树,见地上的人已面色发黑,中毒身亡,然后继续向山下跑去,直到清晰看到刘军的军营停下。
吴冲在象山的西边,同样也遇到一个十人的小队,吴冲扬起刀,运起轻功,干净利落的杀死十人,然后向山下跑去,待到看到刘军军营,向东西两山间的小道跳下去。
余若见到吴冲跳下山,她也跳了下去,与吴冲汇合。两人见对方无恙,同时运起轻功返回。一刻钟之后,他们回到城墙上,黑幕已经笼罩整片天空。
卫兰心回来看向二人"如何?"
"刘军在山上布了一些陷阱,并不时有人上山巡逻...种种迹象表明,刘军早已占据整座象山,可为何不进攻?"吴冲问出不解。
"还能是什么,肯定是以为城内埋伏着重兵,不敢贸然进攻。"卫兰心得意道。
余若看向卫兰心"站在象山上,居高临下,城内之事一览无余。"
卫兰心闻言,脸色沉下来。她看向吴冲,吴冲点头。
余若站在城墙上,用手敲城墙上的石砖,脑中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看向吴冲"依计划行事,你带一千人进西山埋伏。我带一千人在东山埋伏。待到寅时一刻,我们在山下汇合,去探敌军营地。"
"属下领命。"吴冲说完,走进城内,带领一千士兵奔向象山的西山。
余若看向卫兰心"你若是不敢下手杀人,就在城中待着。"
"我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上阵杀敌,报屠杀雍朝子民之仇。在我心中,那些不是人,是披着人皮的畜生。"卫兰心道。
余若点头道"好。"然后转头看向士兵"儿郎们,随本将出发。"说完,率先向象山的东山冲去,卫兰心紧随其后。
半个时辰后,余若带来的士兵占领了东山,并由余若的指导下设置陷阱,与制作投石器。而西山则由吴冲指导制作陷阱。
刘军军营内,一位身穿胡服的壮硕之人,此乃刘军参将科尔泰,他眼神冰冷的看向象山,片刻后冷声问"多久了。"
"距离布木小队进山,已过去四个时辰。"一个小兵低声禀告。
科尔泰望向空中繁星,已是子时。他眯了眯眼吩咐"明日辰时,若是还未归来,本将亲自带兵进象山。"说完,转身走进营帐内。
平阳城内,鬼医带着众人打开死牢,给那些奄奄一息的死囚送上丹药,很快恢复体力并挣脱牢笼的便是断天宫之人。一刻钟之后,鬼面人走进死牢看向走出来的众人,拿下面具。
众人眼中露出惊喜,随即跪地参拜"属下拜见宫主,"
"都出来了,就各报各的仇吧。"鬼面人冷淡道。
"谢宫主。"众人说完,站起身,眼中嗜血的看着牢中的衙役,施展起手段,报这三年的酷刑之恨。
等牢内杀完之后,众人跑出牢外,正巧遇到官兵。他们拿着弓弩,齐刷刷的射向牢门,众人只得返回。
鬼面人带上面具,嫌弃的看向还活着,身形褴褛的巨归与白骨"堂堂的巨门门主与武曲门主,被一个小小的牢房关了三年。"
"文曲、廉贞、破军三部发动宫变,您被一剑穿心而亡。整个断天宫乱了,出现了内斗,之后刘铎率军攻破七星山,断天宫人尽数关在这里已三年...宫主,断天宫没了宫主,只是一盘散沙..."将近五十岁的白骨道。
"以你们的功力,带众人逃出不是难事,何须困于此?"鬼医不解问。
"刘铎带巫医给我们下了化功散,宫内之人虽有鬼医你给的丹药,但还是流失了一部分功力...何况,即使出去,也会被各方追杀,还不如在牢内安全些。"巨归道。
"刘铎好手段,让杀伐果断的巨门与武曲没了斗志。既是如此,就当本宫未来过。"鬼面人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白骨一瘸一拐的走到鬼面人面前跪下"断天的宫的宫主乃月神,众星捧月散沙重聚,白骨愿追随追随宫主,肝脑涂地。一入断天宫,终生为断天宫,请宫主吩咐,我等以命护宫主,重创断天宫辉煌。"
其他人也跪下道"一入断天宫,终生为断天宫,请宫主吩咐,我等以命护宫主,重创断天宫辉煌。"
"还好,未忘本。"鬼面人说完,看向鬼医。
鬼医拍拍手,后面的黑衣人拿出包裹,仍到地上。众人看去,全是他们的兵器。他们激动的捡起个人的兵器,心中有了底气,等再次看向牢门时,眼中的怯弱消失,涌上了一战的兴奋。
鬼医见此,拿出一个哨子吹了起来。片刻后,一群拿着刀的土匪与站在房顶的黑人把军队包围。同时,牢内众人冲出牢门,直接杀向军队。
鬼面人看向不动的巨归"怎么,还要本宫请你?"
"你没死,芙蕖是否也没死。"巨归话落,被鬼面人掐住脖子。鬼面人凌厉道"是你蛊惑芙蕖,让她对本宫动手,是你害死了她。"
"她爱你如命,可你当宫主之后,却不封她做宫后,反倒宠信一个胡人。她怎能不怒,不疯..."巨归恨道。
鬼面人松开手,眼神晦暗,片刻道"看在你多次救芙蕖的面上,本宫饶你一命。芙蕖已死,本宫不愿再听任何关于她之事。"说完,走出牢门。
巨归眼神复杂的看着鬼面人的背影,口中喃喃道"我亲眼看到九洛刺穿你胸口,你怎会还活着...到底哪里出了错..."
寅时一到,余若睁开眼,跳下树,落在卫兰心身前。
卫兰心听到动静,见是余若,对她点了点头。
余若见此,向山下跳去。
对面的吴冲叫醒士兵,然后跳下山,与余若汇合。两人向同时向刘军军营冲去,二人在偏僻处,解决了两个小兵,换上胡服,向军营走去。走着走着,他们闻到一阵羊肉香。余若心中一动,示意吴冲跟她一起走。
余若带着吴冲向羊肉香的方向走去,远远的看向一个大锅,一些士兵已经开始领取食物。她带着吴冲一起排队,领取了食物,然后走到角落处,对吴冲道"胡人喜食羊肉,他们的做法更是一绝,我们吃饱再干活。"说完,拿起手抓碗中的羊肉,但看到抓出来是指骨,脸黑了下来。
吴冲此时拿出一块肉准备吃,被余若打落。他不解的看向余若,余若带他向大锅不远处的河流走去,看到大片的血迹与尸体。吴冲眼中霎时充满血丝,咬牙切齿的低吼道"我要杀了他们。"
这时一小队人看到他们,走了过来。余若当机立断,出手打向吴冲的脸,并打向他的肚子,吴冲趁机趴在地上。领队人见此,走到余若面前用胡语问发生何事。
余若声音变成男声,并气恼的用胡语回答"此人学那汉人,要行断袖。咱们乃堂堂的天神之子,怎能行如此龌龊之事。"
领队人听到,鄙夷的踹了吴冲两脚走了。
等那队人走远,吴冲站起身,冰冷问"接下来做什么?"
余若未回答,眼神阴冷的向伙夫那走去,等人不注意时,在锅铲等用具处下了些毒。等下完毒,天以大亮,排队领吃食的人越来越多。余若带着吴冲离开,并看了看粮草所在位置,然后向主帐走去。
科尔泰站在营帐外,直到看到有人端着餐盘出来才进去。
余若与吴冲见门口有几人守在营帐外,她上前拍了拍一个守卫用胡语道"去吃饭。"其他人闻言,一起离开。余若与吴冲一左一右站在守在主帐门口。
营帐内一个五十多岁的将军与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并列坐在主帐内。科尔泰向三十左右的男子行礼"参见稞王子。"然后向五十多岁的将军行礼道"参见大将军。"此人乃刘军主将刘狁。
刘稞看向科尔泰"急匆匆的,出了何事。"
"昨日酉时,二十人小队进去了象山,直到此时仍不见归来。"科尔泰道。
刘狁沉吟片刻"你带二十人进象山,察觉不妥,立即撤退。"
"是。"科尔泰说完,走出营帐,越过余若去带人进入东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