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高水远行无疆 > 第4章 好友分别

山高水远行无疆 第4章 好友分别

作者:云冲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20:15:46 来源:文学城

蜿蜒公路的尽头是高速公路,沿着高速路向西便是普洱市。

相比从石台寨到普洱近四百公里,约莫五六个小时的路程,普洱到西双版纳的一百多公里着实不算远。

吕逸明和周遥川轮换着开到普洱,吃过当地的马帮菜,加满油后,准备在附近停留一宿。

“有时就想着,是不是该换辆房车。虽然这车后头有个帐篷吧,但要在荒郊野外停留还是不方便。”

“吕老师的越野车应该比房车性能好,而且也没那么受限。”

吕逸明把车锁上,拉拉门把手,“兴许吧。又想舒服又想自由,总是要面临选择与困境的。”

作为旅行者的周遥川明白这种感觉。

就像是住五星酒店和住青旅的差别不仅仅在于住宿条件,也在于接触的人与事。如何选择,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他俩随意找了一家商务酒店拼房住下。

酒店标间和之前蘑菇房的情况不同。

周遥川进屋后稍有些迟疑,似乎是想起什么似的,眉头微微蹙起半晌。

蘑菇屋虽说不大,但两张床之间隔了堵墙,稍有些**性。

酒店的房间同样不大,两张床之间的距离偏偏只有十几公分,让人能堪堪走过。甚至为了显得宽敞,酒店的卫生间也没有用墙分隔,而是用的磨砂玻璃。

“周老师不习惯和人一起?那咱们再开一间吧。”吕逸明见状,主动提出解决方案。

在前段时间的接触之中,吕逸明已经察觉到对方若有若无的距离感。

周遥川平日里的习惯也都相当节制,喝红米酒这种低度酒也不会超过一杯,时刻目光清明,虽然显得很和善,很好接近,却总是在社交距离之外便无法再进一步——或许是有过什么不愉快的过去?

吕逸明尊重他,不会打破这样的距离,将热情与距离感保持得恰好。这也是周遥川愿意和他相处这么久原因。

“不好意思,我再去开一间。我们明天七点半在大堂见,去吃早餐,可以吗?”周遥川松开不由自主攥紧的拳头,叹口气,“不是因为吕老师本人,是我的原因。”

“嗐,咱俩别客气。那这房钱咱们就各自交哈,不用给我转了……你背包先在我这放着吧,一会儿办完手续来拿。”

“好。”

折腾一通过后,周遥川住到了斜对门。

他谢过吕逸明,关上房门,略有些颓丧地坐在床尾,深吸口气,轻轻扫了一眼旁边的空床。

多年前的紧张与苦闷微微泛上心头。

他需要一堵墙将自己和他人隔开,至少不是睁开眼就会看见彼此的程度,甚至上下铺都满足条件。

但不能是两个人和两张挨在一起的床。

是模糊的身影,带着酒气与怒意。

周遥川不想回忆起那些腌臜事儿,烦心。

他拉下运动服外套的拉锁站起来,准备去洗个澡。

热水放了半天仍然是温的,让他有点怀念前几天尝试的哈尼药浴,药香从热得发烫的水中溢出,水也暖得紧,将寒气从毛孔中寸寸逼出,通体舒泰。

算了。

周遥川简单冲冲脚,再用毛巾沾了水,擦擦身体,迅速换上了干净衣服。

他给平板充上电,慢慢重读着自己在石台寨写的文章,确认无误后,才发出了上半部分。

.

远在北京的“人间流浪工作室”也刚刚结束了前期拍摄与粗剪工作。

由于后期小哥只有一个,也是个刚毕业不久,充满灵性但手有点生的小伙子,正片想要出来还得有个十天八天。

留他在隔壁房间怨天尤人控诉无门,导演把他的摄影师和摄影助理通通拉到自己的房间。

“咱们等等小艾剪片子,他这思路不能断,先不挪窝了,后面几天再拍点儿花絮,剪到片尾里头。按目前情况,预计3月20号回西双版纳,把没拍完的补上,正好四月份还能赶上泼水节,能多拍点内容,怎么样?”

满脸憔悴胡子拉碴的瘦高导演马亮说完话,松开支住脑袋的双手,往椅背靠去。

他面前的床上坐着三个人。

左边的姑娘绑着一条麻花辫,挑染了两绺淡粉色。她身材结实,穿着松垮的灰色帽衫,一张鹅蛋脸被晒得黝黑,浓眉杏目,笑容满面。

中间的老大哥看起来十分老成,国字脸同样被晒得黢黑,发际线微微上移,浓眉大眼,露出一口大白牙。

右边的帅小伙脑后扎着小辫儿,碎发肆无忌惮地张扬着,脸上偏偏敷着一张白花花的面膜,足以遮掩住面部的细节,却掩盖不住青年深邃的目光和俊朗的面部骨骼。他的耳垂处钉着一颗光亮的黑曜石。

帅小伙把手边的芦荟面膜发给旁边的人,这才开口。

“这边结束后能去滇南就行,我没意见。”

马亮毫不客气地撇撇嘴,“周老师到哪儿你就追到哪!不主动你是没有机会的,主动这不也没追上!不听你的。下一个!”

“到南边儿就行,北方还是干燥,有点起皮。”老大哥撕开面膜包装,用手指挑了些黏糊糊的精华,拍在自己的颧骨下方。

马亮摸摸自己一贯干燥的面皮,“瞅你们这讲究!岚子都没说啥呢……”

那姑娘耸耸肩,也撕开面膜。

“老浪你这是没晒爆皮过,也得亏北京春天的阳光没那么大杀伤力。暗老师带的面膜芦荟胶多少有点用,至少上镜的时候能水润点儿……但暗老师可从来不上镜!”

四个人嬉笑打闹半晌,干脆都把面膜贴上,四张大白脸面面相觑,就胡茬子从面膜后扎出来又调侃几句,马亮这才把话题拉回来。

“岚子和途哥,设备交给你们收拾,把锂电池都抠出来放包里啊,万一被机场扣了还得回来取。航班是直飞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沈老板,你来订一下票。我提前预约租个小面包车,出景洪,到村落里看看……云南的少数民族很多,除了傣族,还有布依族,佤族,哈尼族,多去看看风土人情……”

帅小伙听着低头看了眼手机,眼睛猛然亮起,倒像是一对圆圆的黑曜石。

“哟,这是周老师更新了?”马亮了解他,目光也贼,见着这幅滑稽的模样,估摸绝对是有什么大事件,“周老师去哪儿了,能赶得上不?”

确实是周遥川的更新。

“周老师在石台寨,元阳梯田。可能过几天就走了。”帅小伙微微眯起眼睛,半是思虑半是嫉妒,“周老师和闻香斋的吕逸明一起?那么他们多半也会去西双版纳!”

马亮眉毛挑得老高,“哎哟,要梦想成真了?别又错过一回……”

“求求了亮哥,不要乌鸦嘴!”帅小伙扁着嘴,相当真诚地双手合十,“周老师别走!再等等我——”

虽然他清楚,周遥川有自己的想法,他或许会停下脚步驻足观看,但不会停下旅行。

他在离京之前已经宣告了这次旅行不会匆忙开始匆忙结束,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甚至退租了北京的公寓,带上旅行者的全部身家,奔赴远方。

也许还会扑空,不过幸运之神应该会眷顾自己吧?

青年微微垂下眼帘,唇角却不由自主带着笑。

.

普洱市位于云南西部,最著名的当属普洱茶和茶马古道,除此之外,咖啡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一城两味,将“世界茶源”和“中国咖啡之都”的名号包揽。

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古茶树林有着千年历史与万亩茶林,傣族与布朗族的先民在这里扎根,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驰名中外。

普洱同样处于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气候条件适宜,产出的咖啡豆以卡蒂姆系列为主,另有黄波旁、铁皮卡等品种,产量颇丰,品质优良。

作为临时的落脚点,吕逸明买了些茶包与咖啡豆,倒也没有在普洱停留太久——机会有的是,这一程的目的地主要还是在云南之南,西双版纳。

等转过天抵达西双版纳之后,他俩去热带植物园和当地市场走了走。

热带植物种类丰富,姿态各异,有形似火焰的火烧花,可以食用的木奶果,“臭名远扬”的大王花,香名悠久的龙脑香科如东京龙脑香、望天树、羯布罗香——这是古代名香之一龙脑香的来源,是裂缝处的天然结晶,即冰片,因龙脑香作为香料过于出名而将树种更名为“羯布罗香”。

还有龙血树、疣柄魔芋、中华桫椤、王莲,各类珍稀的兰花……

相比较北方在荒芜与复苏的循环中生长的植物,这里的植物无论是形态还是色彩,都别有热带的特色。

宽大厚实的叶片,五彩斑斓的色泽,五花八门的形态,无论高矮皆有特色的层次,都让人大开眼界。

吕逸明当然要去看依兰香与香荚兰。

依兰香是芳香精油中的常客,香荚兰也只是众多香料中相对贵重的一种,这次去得早了,它们还没来得及开花,散发出吕逸明喜欢的香气。

而在菜市场上,还有着大量的香茅草、小茴香、香蓼、麻芡,乃至折耳根等可以用于饮食的“气味食物”。

这让吕逸明大饱“鼻”福。

当晚,他们回到市区的一家餐厅品尝当地的特色。

用芭蕉叶包裹烤制的傣族包烧、模样古怪却有着丰富味觉的油炸青苔,老树上仿佛花朵的地衣为主材料的凉拌树花,吕逸明一定要来一口的油煎芭蕉芯……至于传说中的凉拌酸蚂蚁,还有剁生、百旺等生食俩人合计半天也没点。

正赶着夏黑葡萄开始上市,甜蜜蜜的,枇杷、菠萝、蜜橘、青枣也都是应季,清香的水果也成为了饭菜的一环。如菠萝糯米饭,还有辣椒面凉拌水果——这在北方简直无法想象。

吕逸明边吃边称赞,为丰盛的餐食与浓淡相宜的气味折服。

饭要吃,事情也要商量。

仔细考虑过后面的行程,两人打算就此“分道扬镳”。

由于下一个目的地不同,只能是各奔东西——吕逸明往勐海方向,周遥川则往勐腊边境。

他们约好半个月后在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旁边再会。到那时,周遥川也会决定好下一处目的地。

那一天是3月20日。

参考文章:

《西双版纳的滋味,比爱情更复杂》

《越来越火的云南咖啡,到底好不好喝?》吃货研究所

《物产中国·普洱咖啡|山凹里,80岁咖农讲卡蒂姆与咖啡世界》

《在云南吃过炸青苔,才明白什么是终极野菜》不相及研究所

《这种“龙”字头植物,成就了中国热带雨林,制出的香料是杨贵妃最爱》中国花卉报

3月补充参考:机上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云之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好友分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