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十点。
周遥川摸摸饥肠辘辘的肚子,从床上爬起来,摁了下手机。
一眼看见的就是沈逝水的消息。
“周老师居然熬大夜!还和我们选了相似的题材一起发!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要学他们阴间作息啊周老师!【委屈】”
“但是周老师写得好棒啊呜呜呜虽然我没经历过他们的生活,但是击中我的不只是他们的选择还有周老师的倾听与力量!今天的我依然是周老师的小迷弟!【膜拜】”
夸得让人有点不好意思了。
“感谢关心!”
等打开个人账号,发现凌晨发的文章已经被转了好几千次。
连果梦鱼都亲自转发,不介意暴露自己接受采访的事。
“很荣幸能被周老师采访,也感谢周老师耐心聆听,妙笔生花,将我在鹤岗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看了周老师采访辉哥,发现姐妹们真棒!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也要有出走的决心,勇敢离开让自己不舒适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房子与家!”
评论区还补了一句“P.S.要不是周老师志向远大,各方面真的好符合对男朋友的期待嘿嘿[擦口水]dbq是我在想桃子,周老师的恋人是整个世界!”
周遥川眨眨眼。多谢厚爱,但我确实没有其他心思。
评论区的回复拉得老长。
有羡慕的,有嗷嗷叫的,还有暗潮的身影。
“女神和周老师都很棒,但我站一秒暗潮老师x周老师……”底下是暗潮“一秒不够久,还是亿秒吧。”
在某个被置顶挨骂评论里写着“女神居然当众表白!不就是个小白脸还不帅,和那什么暗潮一样,一看就是资本推动吸引小姑娘,又一个丁假罢了,我上都比他行!”
暗潮果断开麦。
“就凭你?你算那根小黑子?骂我可以骂周老师不行【龇牙咧嘴】【锤爆】”
后面紧跟着的,又是一串来自于“斯文败类”和“不服就敲你脑壳”发布的超长版RAP骂骂咧咧——这俩似乎是某个乐队的贝斯和鼓手,与寻路APP底下帮着怼人的黑钻应该是同两人。
周遥川盯了好一会儿,乐出声来。
暗潮是个有意思的人,他身边的人也不乏趣味。
再看到“人间流浪”的主页,凌晨的时候,他们确实发布了新视频,名为《闹市的屋檐》,此时播放量也已经破了六位数。
夜色渐沉,华灯初上,春熙路、太古里人潮汹涌,热闹气息扑面而来。
画面中的潮男潮女穿着风格迥异的服装,陪着兄弟,挽着闺蜜,昂首阔步,仿佛是引领着时尚风潮的先锋。
他们在高楼大厦中捧着写了“成都”的竹筒奶茶,指向裸眼3D大屏连连拍照,还有那一定会出现在打卡照中的爬墙熊猫也不能错过,与路边直播跳舞的网红擦肩而过,再回身合影,扮成惊讶的模样。
“与网红在春熙路合影,想你的风吹到了成都~”
火锅、串串、牛蛙、麻辣兔头、红糖冰粉、老妈蹄花……街巷的霓虹灯招牌色彩斑斓,照在游人的笑脸上。灯红酒绿之中,也有人推杯换盏,热舞嗨歌。
镜头从某个角度俯瞰繁华的街道,连熊猫屁股都显而易见。
“这里是成都最热闹的地方。”
镜头逐渐退后,退到四周出现窗框。
再次出现在画面中的,居然是一个陈旧的蹲便器,再向后是洗手池,一张床。
紧接着,跟随着某个人慢悠悠的脚步,房间的全貌呈现在众人眼前。像是黑色垃圾袋中的家具摇晃摇晃,随意撒进卫生间大小的房间,拥挤局促,却又那么“五脏俱全”。
“这套房子,300一个月。”
画面对比十分震撼。
周遥川挑挑眉毛,不得不说,这段运镜和剪辑十分有故事感,同时营造了极端的反差,让人特别想了解发生了什么。
这段纪录片只有半个小时,内容量却十分充实。
马亮跟随采访的,是专门做“撇火药”房子的中介,跟着他看到了热闹繁华中,连房租都掏不起,只能到这种环境极差、狭窄的、低成本改造的“串串房”中勉强度日的人群。
“有的房间还能上厕所,有点连厕所都没有,退租的时候还会留下很多‘冰红茶’……有的人哪怕三百块都付不起,直接跑路,留下一屋子垃圾……”
中介老程叔边说着边叹气,“知道这些年轻人们没有钱,又要讨生活,找地方住,也很辛苦,房租也允许他们晚点交,还给他们抹去零头……毕竟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但在这种地方,都已经是中心地带了,只要你肯干,总有活计能做的!”
画面屡次切换,切到几个住在“撇火药”房子里的租户的故事。
“白天是都市丽人,夜晚是CBD里的老鼠。”
“富家子体验生活,两天就跑回家。”
“终于找到工作的小伙子回来报恩。”
“来来去去起起落落的同一位客人。”
马亮再次出现在画外音中。
“或许我们经历过这些,或许我们没有——我们将美好的表面撕破,来看另类的真实,希望大家看到身边那些看不到的角落。无论何时何地,与人为善,对他人多几分理解。我们都在人间流浪,也都在努力生存……”
让周遥川这个经历过“没有家”的人心绪为之牵动,无奈之中,又怀了些许凄凉。
如周遥川在鹤岗的采访,同样是探讨人与房的关联。
房子是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考虑的事。
既是港湾,也是寄托。有时是负担,有时也是遮风避雨的顶棚。
有人初出社会,需要驻足的地方;有人想要离家,就需要再得到一个能称作“家”的房间;有人走到这里,就留下了,后悔了,就再离开。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房子做出选择,哪怕房子不等同于家。
在普通人买不起大城市的房的当下,人们终于开始考虑:一定要在这里买房吗?一定要花掉大半积蓄,用余生为钢筋水泥还贷款吗?房子对自己来说究竟是什么呢?
两段采访中不谋而合的丝丝缕缕,将有关普通人的人文关怀摆上台面。
周遥川叹口气,心想自己是真的没救了,对于能够产生共鸣的人实在无法拒绝,点了好几个关注。
包括“时空猎人暗潮”的个人号。
.
刚刚起床的沈逝水正躺在工作室的“贵妃榻”上喝汽水,顺便重温周老师的文章。
虽然都是微软雅黑,方方正正的非衬线字体,一行行工工整整的电子排版,有着传统文章大段大段的内容,却让他看出了一种柔软的笔触,一份温和的聆听。
周老师好温柔。
沈逝水细细阅读着周遥川对于五位采访者的转述,让这位富二代对普通人的生活与选择有了更深的理解。
独立女性对于房子的期待,经济基础对于买房前后的持续影响,换个地方居住的利与弊,选择留在城市的理由……
沈逝水垂眸,忽然想起自己留在成都的原因。
不想过富二代们无趣的生活。
祭奠已经去天国的朋友。
想要安顿好心底深深的恐惧。
留在“人间流浪”,只是表面的理由顺势而为罢了。正巧他们都很好,这里也有着适合他的位置。
但这辈子会留在哪里?他不知道,或许会回到上海,像雏鸟一样缩在家庭产业丰满的羽翼下。亦或者,和心上人走南闯北,留在彼此身边。
沈逝水轻声叹了口气,点开消息……
“您的特别关注周行旷野已经关注了您!”
沈逝水瞪大眼睛,微微垂下的唇角越发提起。
周老师!关注我了!
周老师回关我了!
他立刻跳起来把汽水往旁边一放,和大家去炫耀。
马亮翻个白眼,把粉丝列表举给他看——举给他看还不行,干脆投屏到一百英寸的大电视上。
“想什么呢,周老师可是雨露均沾!你以为就关注你一个了?一定是因为我们这个选题太好!”
大大的“互相关注”明明是灰色也刺眼得很。
蔚岚嘿嘿直乐,“我也涨粉了!周老师够义气,够实在!”
沈逝水鼓起腮帮子,有点气,又有点委屈。
周老师能不能给我点特权呢……沈逝水灰溜溜地缩回贵妃榻,蜷成一团,手里的汽水也不香了。
这么想着,他又点开周遥川不咸不淡的“感谢关心”,被这相当官方的话憋得肝儿疼。
不行,非得让周老师多聊几句!
“那周老师会在鹤岗买房吗?【星星眼】”
发完了又觉得问得好刻意,心里头乱糟糟的,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毕竟是周老师自己“跑”的啊。
马亮不告诉他,他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周老师是冰冰凉的雪山,是能独自忍耐的孤狼,不能被他温和礼貌的外表骗了。
沈逝水正动着小心思,那边的周遥川已然回信。
“暂时不会,留在一个地方不太适合我。”
“也是,周老师的恋人是整个世界。”酸溜溜的。
“倒也不见得。世界太大了,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没有野心的话,那会是一个人吗?”沈逝水试探着问道,惴惴不安。
沉默,度秒如年。
“我不知道,我还没有那种确定的感觉。或许……没有人能叩开我的心门。”他的回答迟疑了很久,随后又跟着一条消息,“暗潮老师很好。”
得,又被发好人卡了。
“还有亮哥,还有团队里的大家。让观众看到光亮难以触及的角落,也是社会的进步。”
行吧,不光是自己!周老师发卡发得够勤。沈逝水嘬牙花子。
周老师是真不懂呢,还是……在用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婉拒?
不光是沈逝水想不明白,周遥川也好不到哪去。
明明那时候想得很清楚,让莫名其妙生起的心思淡去,随着时间流逝,那两个月的记忆竟始终萦绕脑海,任何相关的元素都会在日常的偶遇中放大。
不过距离产生美,维持现状,也还不错。
参考:《“蹲坑旁边就是床”,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住进奇葩房》十点人物志
周老师你心不会痛(×)是痛到没有感觉好似行尸走肉(?)
就是这么想写社会议题……下一本是快乐观鸟,得穿插着来,缓缓。【指指预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共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