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建安心理档案 > 第2章 第 2 章

三国:建安心理档案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若东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04:03:00 来源:文学城

曹丕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像能穿透最细微的伪装。郭萌感到自己每一个毛孔都在叫嚣着紧张。她迅速低下头,依照阿穗紧急培训过的礼仪,屈膝行了一礼,声音尽量压得平稳,带着这个年纪该有的怯懦:“不知公子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公子恕罪。”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不是因为少女怀春,而是源于最原始的、面对潜在顶级掠食者的恐惧。这就是曹丕,那个未来会逼弟弟作七步诗、会被史书评价为“阴刻”的君主。他现在就站在这里,站在她刚刚垦出的一小片、象征着她卑微求生希望的泥土旁。

靴子踩在松软土地上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曹丕向前走了几步,并未立刻让她起身。他的目光从郭萌身上移开,扫过这荒芜破败的后院,最后落在那片刚冒出星星点点的嫩绿上。

“你在种什么?”他开口问道,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未完全褪去的清越,但语调却控制得异常平稳,没有丝毫这个年纪该有的起伏,更像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带感情的询问。

郭萌心里一紧。她种下的不过是阿穗想办法弄来的一些最普通不过的菜种,或许是葵(冬寒菜),或许是藿(豆叶),甚至可能只是些野菜,连阿穗自己也说不清名目。在这位未来的魏国皇帝面前,这点微末的求生伎俩,显得如此可笑甚至僭越。她稳住心神,依旧低着头回答:“回公子,只是……只是一些容易生长的菜蔬。见后院荒废,便想……种些东西,也好……也好贴补食用。”她选择实话实说,在这种人面前,任何精巧的谎言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生存的第一要义: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示弱和坦诚往往是最好的保护色。

“贴补食用……”曹丕轻轻重复了一下这四个字,语气里听不出是怜悯还是别的什么。他没有对“祭酒之女竟需亲自种菜”这件事发表评论,这反而让郭萌更加不安。他转而问道:“前几日送来的粮帛,可还够用?”

“够用,十分够用。多谢郎将厚赐,解了琳琳燃眉之急。”郭萌连忙回答,语气充满感激,但身体依旧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不敢稍动。肌肉已经开始酸痛。

“起来说话吧。”曹丕终于说道。

郭萌暗暗松了口气,慢慢直起身,但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与他对视。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再次落在自己身上,像是在审视一件物品,或者说,一个……意外的变量。

“郭祭酒学究天人,谋略无双,乃父平生罕逢之知己。”曹丕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慨叹,“可惜天不假年。”

郭萌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她对那个名义上的“父亲”郭嘉毫无感情,更谈不上了解,只能顺着对方的话,低声道:“父亲……确是为国操劳,鞠躬尽瘁。”这话说得干巴巴的,毫无真情实感,但在此刻情境下,倒也挑不出错。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风吹过院中更高的杂草,发出沙沙的声响,更衬得这方寸之地的寂静令人窒息。郭萌的脑子飞速运转,分析着曹丕此行的目的。绝不仅仅是“顺道看看”。是曹操的指示,来查看郭嘉留下的这个孤女是否安分?还是他本人对父亲这位重要谋臣的后代产生了一丝好奇?抑或是……更复杂的、与她无法预知的未来相关的原因?

无论哪种,对她而言都意味着不可控的风险。她的毕生追求,在这个该死的乱世,仅仅是活着,像墙角最不起眼的杂草一样活着,不引起任何大人物的注意。而曹丕的出现,就像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了她刚刚艰难开辟出的一点生存空间。

“我听闻,”曹丕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抛出了那颗早已埋下的、足以让郭萌魂飞魄散的炸弹,“你前些时日病了一场,甚是凶险,醒来后……似乎忘了很多旧事?连自己的身份,都需向婢女确认?”

来了!果然来了!

郭萌的血液几乎瞬间凝固,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他知道了!他果然知道了!而且如此直白地问了出来!在这个笃信鬼神、视异常为不祥的时代,一个“失忆”的孤女,会被如何看待?中邪?妖孽?还是别有用心?任何一个罪名,都足以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巨大的恐惧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心理学博士的理性告诉她,此刻绝不能否认,否认就是心虚。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将“异常”转化为“可怜”,博取最本能的同情——哪怕对方是曹丕,首先也是一个人。

电光石火之间,郭萌做出了反应。她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蓄满了生理性的泪水,恐惧、委屈、无助,各种情绪混杂,倒有七分是真,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哽咽和慌乱:“公子明鉴!琳琳……琳琳前番病重,高热连日,昏沉不醒……醒来后,只觉得脑中一片混沌,许多前尘往事,如同……如同隔了一层浓雾,模糊不清……心中惶恐万分,又不敢、不敢对外人言说,生怕……生怕惹来非议……只得向身边唯一的婢女阿穗求证……让公子见笑了……琳琳、琳琳实在是不中用了……”说到最后,已是语无伦次,泪珠恰如其分地滚落下来。她适时地低下头,用袖子掩面,肩膀微微抽动,将一个骤然失怙、又大病失忆、无依无靠的孤女的惊惶、无助和委屈,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一番表演,半真半假。真的是她内心的恐惧和身处绝境的无力;假的是她对“郭琳琳”这个身份的情感代入。但她精准地抓住了“病重”这个无可指摘的理由,和“心中惶恐”、“不敢对外人言”的弱者心态。

曹丕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那种沉默带着巨大的压力,仿佛无形的巨石,压在郭萌的心头。她能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生怕下一刻就听到宣判命运的话语。

时间一点点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郭萌的眼泪不是假的,她是真的害怕。她甚至开始绝望地想,如果曹丕不信,她会不会被当成妖孽处理掉?她刚刚燃起的那点“种菜求生”的希望,难道就要这样戛然而止?

就在郭萌几乎要崩溃的时候,曹丕终于缓缓开口,语气似乎比刚才缓和了那么一丝丝,但依旧听不出多少温度:“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风寒伤身,亦能损及神智,记忆受损也是医书有载的常事,你……不必过于忧惧。”

他信了?还是暂时不打算深究?郭萌不敢确定,但至少,最坏的情况似乎没有立刻发生。她依旧低着头,带着哭腔道:“谢……谢公子体恤……”

就在这时,一阵稍大的春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也带来了远处街市隐约的喧闹人声。曹丕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眉头,似乎既不喜欢这拂面的尘土,也不喜欢那属于外界、属于权力中心的嘈杂。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被偷偷抬起眼帘的郭萌捕捉到了。那是一种下意识的、带着厌烦和疏离的反应。

他没有再看郭萌,也没有再看那片菜地,目光投向更远处的残垣,仿佛在透过它们看着别的什么。他淡淡说道:“既如此,你好生将养。缺什么,或有何难处,可遣人至我府上,寻一个叫曹福的管事。”

说完,他不再停留,甚至没有等郭萌的回话,转身便向外走去。步伐依旧沉稳,节奏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次例行公事的、微不足道的巡查。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月亮门外,前院传来清晰的、逐渐远去的马蹄声,郭萌才像一只被抽掉了所有骨头的猫,彻底瘫软下来,直接坐在了冰冷潮湿的泥地上。冷汗已经浸透了内衫,紧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阵寒战。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心脏依旧跳得飞快,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了她。

“女公子!您怎么了?”阿穗一直忐忑地等在前院,听到动静不对,赶紧跑进来,看到郭萌瘫坐在地、脸色惨白的样子,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前搀扶。

“没……没事……”郭萌借着阿穗的力气,勉强站起来,双腿还在发软,“就是……有点腿软。”她无法向阿穗解释刚才那短短一刻钟里,她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阿穗只当她是被曹丕的威严吓到了,一边扶着她往屋里走,一边小声安慰:“女公子莫怕,公子看着严肃,但……但心肠应该是好的,还给我们送东西呢……”

心肠好?郭萌在心里苦笑。阿穗太天真了。那个少年眼神深处的审慎、疏离和与年龄不符的沉郁,绝不是一个“心肠好”的人能拥有的。那是一种长期在复杂甚至险恶环境中磨砺出来的本能。他今天的到来,与其说是关怀,不如说是一次审视和试探。而关于“失忆”的问题,更是直指核心。

他信了她的说辞吗?郭萌不敢乐观。或许,他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怀疑的证据,或者,在他眼中,她这个无足轻重的孤女,还不值得他立刻采取什么行动。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根除了。

回到那间简陋的屋子,坐在硬邦邦的床沿上,郭萌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曹丕的出现,像一盆冰水,彻底浇醒了她。她之前还抱着一丝侥幸,想着或许可以在这个僻静的角落里,靠着微薄的接济和自己种点东西,默默无闻地活下去。

但现在看来,这简直是痴心妄想。只要她还顶着“郭嘉之女”这个身份,就不可能真正脱离那个权力漩涡的边缘。今天来的是曹丕,明天可能是别人。在这个时代,她就像一件无主的物品,随时可能被卷入更大的风波之中。

“活着……仅仅是想活着……怎么就那么难……”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无力感涌上心头。现代社会的焦虑和压力,至少还有法律、秩序和基本的人权保障。而在这里,生命脆弱得像草芥,上位者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可能决定你的生死。

她看着自己因为刚才劳作而沾满泥土、甚至磨出水泡的双手,又想到怀里那几包小心翼翼收藏起来的、从现代社会带来的、被她视为“生存希望”的各种高产蔬菜种子(她原本是个阳台种植爱好者,穿越时口袋里恰巧有几包种子)。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这点微末的生存技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但是,难道就这样放弃吗?

不。郭萌骨子里的韧性被激发了出来。她是心理学博士,她研究过人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韧性和生存策略。越是绝境,越不能放弃希望。曹丕的试探虽然危险,但也传递出一个信息:目前,他或者说他代表的势力,暂时没有要动她的意思。甚至,那点“抚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暂时的“保护”或者说“标记”。

她必须利用好这个微妙的窗口期。

接下来的日子,郭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她的“种田大业”中。这不仅是未来食物的来源,更是她保持理智、对抗焦虑最重要的方式。将种子埋进土里,看着它们发芽、生长,这个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关于生命和希望的心理暗示。

她指挥阿穗和仅剩的一个老仆,将后院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垦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带来的种子,选了最可能适应此时气候的几种,比如生长周期短的菠菜(当时可能叫“波斯草”,但郭萌不确定是否已传入,她的种子是现代品种)、小白菜等,按照记忆中的方法,仔细地播种、浇水。

阿穗和老仆对她带来的“稀奇”种子感到好奇,但见女公子如此郑重,也不敢多问。郭萌也无法解释,只说是“偶然得来的异邦种子,试试能否成活”。

在劳作之余,郭萌开始有意识地、更加系统地从阿穗口中套话。她不再只问生活琐事,开始旁敲侧击地打听邺城的权力结构,曹操的几位公子(除了曹丕,还有曹植、曹彰、曹冲等)的性情、名声,以及朝廷最近发生的大事。

她了解到,曹丕作为长子,地位相对稳固,但似乎并非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才高八斗的曹植更得父亲欢心,身边聚集了一批文人名士。而曹彰勇武,擅长征战,更兼小儿子曹冲出人的智慧和才华。立嗣之争,虽然表面平静,但暗流涌动。

她还了解到,郭嘉生前虽然深受曹操信赖,但出身寒门,并非汝南袁氏、颍川荀氏那样的世家大族,故去世后,家族迅速衰落,并无强大的姻亲故旧可以依靠。这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孤立无援。

每一次获取信息,郭萌都会用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评估潜在的风险。她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陌生时代,信息就是生存的筹码。

她也不再只是被动等待。曹丕说了有困难可以找曹福,她不能真的完全与世隔绝。在仔细权衡后,她让阿穗去找曹福,非常客气地请求,能否帮忙找一些这个时代常见的、关于农事和药材的书籍或抄本。理由是她想了解一下如何更好地种植和调理身体。

这个请求合情合理,既显示了她安分守己、努力求生的态度,又不会显得过分要求。果然,曹福很快派人送来几卷简单的竹简和帛书,虽然内容粗浅,但对郭萌来说,却是了解这个时代农业生产和医药常识的宝贵资料。

日子一天天过去,后院的那片菜地,在郭萌的精心照料下,嫩绿的苗芽渐渐连成一片,长势喜人,成了这破败院落中唯一的、生机勃勃的色彩。每当郭萌感到彷徨恐惧时,就会来到菜地旁,看着那些在春风中微微摇曳的绿色生命,内心就能获得一丝奇异的平静。

她知道自己依旧渺小如尘埃,命运悬于他人之手。但她没有放弃。她在学习,在适应,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和意志力,为“活下去”这个唯一的目标,艰难地努力着。

她不知道曹丕何时会再次出现,也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在等着她。但至少在此刻,看着这片自己亲手创造的绿色,她还能告诉自己:我还活着,并且,我还要继续活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