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 第32章 贵胄风仪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第32章 贵胄风仪

作者:周末慢生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9:08 来源:文学城

三日后,李家坳村口黄土净扫,里正娘子与村中耆老身着浆洗得最挺括的衣裳,早早垂手恭候。空气中糅杂着兴奋与紧绷,压低的议论声皆带颤音。

日上中天时,一队车马现于道尽头。

先导几骑玄衣护卫按刀而来,眼神冷冽,默然分列。

其后青帷油壁车悄然停稳,车帘微动,先踏下一只蹬云纹官靴。

钦差正使林明贞俯身而出,深绯官袍云雁补子,容色端凝,目沉如渊。

副使苏文茵随之下车,青绿官服更衬其温润眉目,然眸光流转间自有精明气度。

陈谷雨领着谢晚舟和小念安,柳青带着诸人上前,敛衽为礼:“草民柳青/陈谷雨,恭迎钦差大人。”

林明贞目光如电,落于她们身上,只一颔首:“奉旨巡狩,闻青白祥瑞,特来观风。叨扰了。”声不高而威仪自显,字字沉缓,恰是久居上位者气度。

苏文茵含笑接道:“契光映山,乃地母垂青,国朝祥瑞。有劳陈娘子引路一观?”

“谨遵大人命。”

陈谷雨侧身引路,心神却为之一震——此二人通身气度,非前世高门闺秀娇养之贵,而是掌权履责、经世济民所淬炼出的威仪自信!一股灼热渴望骤然滚过胸臆:她欲读书,非吟风弄月,乃经世致用之学!地晶为基,然欲握命运,须得更深底蕴!

行程缜密,柳青与里正交替介绍风土,佃户远远伏拜。

林苏二人时而驻足,问田亩、询地力,言皆切要。

苏文茵尤细察青白流转浓郁之处,捻土观色,目露异彩:“好!地力丰沛,晶养得宜,远胜常地!陈娘子不负天眷,更善用地利!”

林明贞亦微颔首:“契光为引,善耕为本。”

气氛渐融,谢晚舟紧绷的心弦稍弛。

终行至山林边缘新辟田区,绿苗半尺,叶泛油光——正是岭南棉田。

苏文茵趋近细观,眸带专研之光:“此非豆菽麻葛……叶形株态,似棉?”

陈谷雨心下一紧,面上含笑:“大人明鉴,正是岭南棉。”

“岭南棉?”苏文茵目亮,“北地试种竟有此长势!种下几何时日?”

“约莫百一十余日。”

“百一十余日?!”

苏文茵声线骤扬,如遭雷殛,猛转向陈谷雨,温润尽褪,唯余灼灼探究,“岭南熟地尚需百三十日!此地虽契光滋养,气候却北,岂能百十日便花蕾将成?!陈娘子确信此为岭南种?而非……”

她语速缓下,字字如冰珠坠地:“……其他耐寒短生之种?!”

空气霎时凝冻!

风声俱寂,日色无温。

林明贞目光骤锐,如实质锁临!

柳青等人笑色僵固,茫然失措。护卫指按刀鞘,佃户噤若寒蝉。

谢晚舟指节惨白,血色尽褪!高昌二字如冰锥刺脑!

陈谷雨脊背寒透,冷汗涔涔。

苏文茵眼中学术狂热,林明贞眼底上位者的审慎深究——皆逼至眼前!

谢晚舟哀求之声犹在耳,此关必过!

她强抑心惊,垂眸稳声:“回大人,草民确信乃岭南种。生长期短……许是契光滋养远超预估,加之选种育苗、间作之法略作尝试……”

苏文茵目光如锁,紧迫不放:“何种尝试?还请详述!此种究系岭南何地所得?”

恰此间,林明贞目光转向柳青,声稳而威压暗蕴:“柳主簿。”

柳青凛然躬身:“卑职在!”

“李家坳祥瑞,乃朝廷之福。朱县令治下出此异象,更有陈娘子这般‘善用地利’、‘勇于尝试’之能人……想必早已详察,且如实禀报了吧?”

“如实禀报”四字,清晰如冰刃!

柳青脊椎生寒,汗湿鬓角——此非询问,实乃敲打!质疑县令失察乃至隐瞒!

她唇颤难言,空气沉窒欲裂!

陈谷雨的心猛地一沉——钦差之疑,已从棉种骤升至吏治忠奸!

然她脑中电光一闪,忽抬首,目色澄明望向苏文茵:“大人所询,草民不敢虚言。此种确系去岁秋末,由闽地行商赵三娘子携来。她常往来岭南,此番亦至村中,刚以吉贝棉种并南方树苗与草民交换麦粟,里正与多位乡邻皆曾亲见。大人若需实证,赵三娘子应尚未离镇,顺记杂货行可查问。草民所试之法,亦愿细细禀上。”

语罢,目示里正。

里正娘子恍然,忙上前一步躬身:“禀大人,谷雨娘子所言属实!那商贩前谢日子才来过,老婆子我亲眼见她卸下树苗,议论棉种!村里好些人都见了!”

三五村民亦壮胆附和:“是极是极!骡车还陷村口泥坑了呢!”

苏文茵灼灼目光稍敛,露沉吟之色。

林明贞深眸自陈谷雨面上掠过,复落柳青之身,静候其言。

柳青额角汗珠滚落,心念电转间,忽躬身赔笑,语带圆融:“回大人话,朱县令近日为筹备迎驾之事夙夜辛劳,已于赶来途中,祥瑞诸情,届时定当向大人细细禀陈,不敢有半分遗漏。只是……”

她话锋微转,面露难色:“农事稼穑,关乎民生根本。田亩之试,尤需谨慎。若将尚在摸索、未得实证之法便贸然上奏天听,一旦推行有失,致土地减收,农家无粮果腹……此等罪过,下官等万死难辞其咎啊!”

此言看似请罪,实则以退为进,将“试验”之责轻巧卸去,更暗指盲目上奏之弊。

林明贞眸光一冷,岂容她如此滑脱?

声音沉下数分:“哦?试验之事?柳主簿,何谓‘试验’?朱县令……又究竟知晓多少?”

压力骤然回返,柳青喉头一哽,面色发白。

“大人。”

陈谷雨清声接过话头,趋前半步,神色坦然无惧:

“柳主簿所言‘试验’,乃草民斗胆所为。大人请看——”

她引众人目光转向院角那几株用湿稻草裹根、叶片蔫耷的树苗:“此乃前日那闽商赵三娘子所售南方树苗,有红柿、枇杷,更有这南海‘面包果树’。草民以麦粟换之,正欲试种。”

苏文茵凝目细观,尤其触及那面包果树时,职业性的判断脱口而出:“红柿、枇杷若择向阳避风处,或可一试。然此面包果树,性极畏寒,原产酷热之地,莫说此地寒冬,便是深秋气温骤降,一两日内必根脉俱伤,绝无成活之理!陈娘子,此物在此地试种,怕是……”

她摇头,未尽之语已是判了死刑。

林明贞挑眉,目光锐利地刺向陈谷雨:“以此必死之物试种?陈娘子,这非是试验,几近儿戏,是糊弄天地,还是糊弄本官?”

“草民不敢!”

陈谷雨深深一礼,抬首时目光清亮灼人,语带一种奇异的笃定。

“草民既得青白契地,蒙地母娘娘垂青,便觉与此地脉晶气有了一丝微末感应。既为此地地主,沟通地脉,因地制宜做些许尝试,亦是本分。此地虽寒,却未必无一隅温存之地可容异乡之木。”

“沟通地脉?”林明贞眼中精光暴涨,审视更浓,“空口无凭。”

“大人若不信,请随草民一行。”

陈谷雨毫不犹豫,转身引路,直向自家那片青白微光流转不息的山林契地行去。

林明贞与苏文茵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惊疑与浓厚兴趣,旋即举步跟上。

柳青、里正等人及护卫亦匆忙随行。

谢晚舟引着帮工们带上树苗和工具紧随其后。

入得山林,青白晶光更盛,流转于草木土石之间,生机沛然。

陈谷雨闭目凝神,似在感知什么。

她偶尔蹲下身,指尖轻触地面,步伐时而迟疑,时而坚定,循着某种无形脉络深入。

众人屏息,只见她周身似有极淡的青白光晕与地光隐隐呼应。

谢晚舟紧牵念安,心悬于喉,目光一刻不离她的身影。三姑婆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忽地,陈谷雨在一片背风向阳的陡坡下停步,此处地势低洼,积雪化尽较早,泥土湿润。

她蹲下身,徒手刨开表层浮土与枯叶,露出深处颜色更深的土壤。

又侧耳贴地细听片刻,蓦然抬头,眼中光华闪动:“是了!就在此处!”

她指向坡底一处:“从此处往下挖,应有地热微涌,形成一小片温泉洼地!”

不等钦差下令,两名护卫已上前,取过随车携带的简易锹镐,依言挖掘。

不过掘下尺余,泥土愈发潮湿温热,再深几许,竟真有丝丝缕缕白色热气逸出,掺着淡淡的硫磺气息!

一处极小的地下热脉眼,竟真被她找到了!

虽无汹涌温泉,但此地温度显然高于周边,形成一个天然的微型暖棚!

“大人请看,”陈谷雨起身,抹去额角细汗,目光灼灼,“借此洼地热脉,辅以人工略加疏导围护,营造一方暖湿小境,或可一试种活那面包果树!纵不成,亦无损旁地收成。此非糊弄,乃借地利,尽人事,沟通地脉之粗浅尝试!”

苏文茵已蹲下身,亲手感知那地热湿土,面露震撼。

“竟真能找到如此隐蔽之地脉微热……青白契地之主,竟有此等玄妙感应?”

林明贞目光如炬,扫过那氤氲着微弱热气的土坑,复又抬眼环视周遭萧瑟的山林,北风正卷过枯枝,发出呜咽之声。她并未轻易被这点地热说服,声音沉稳依旧,却切中要害:“地热微涌,固然可缓地寒。然北地之风,凌厉如刀,绝非区区地热所能抵挡。这些娇弱南木,即便根须得暖,枝桠又何以抗此凛冽寒风?陈娘子,此问何解?”

陈谷雨闻言,不惊不慌,反而唇角微扬,显是成竹在胸。

她再次敛衽一礼,声音清越:“大人明鉴,洞悉秋毫。确然,若无周全工事相辅,此地热亦难庇佑苗木周全。抵御寒风之策,草民已有粗略构想,然空口无凭,请大人移步,一观草民预设的工事之地如何?”

林明贞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与更深的探究,她微微颔首:“可。”

苏文茵亦是兴趣大增,迫不及待道:“速引路一观!”

陈谷雨遂引众人沿洼地边缘向上行去,至一处背倚高大石壁、天然形成半围合之势的缓坡。她于坡前站定,素手遥指,勾勒蓝图:“大人请看,此石壁恰为西北屏障,可阻挡最为酷烈的风雪。吾意以此为凭,东西两侧,以夯土混合卵石,砌筑高约一丈的弧形护墙,进一步合围此地。墙体内侧亦可覆以草苫增温。顶部……”

她略一顿,目光看向那些生长迅速、韧性极佳的本地紫穗槐。

“……可搭设轻质木架,间种此地特产的紫穗槐与蔓生耐寒藤萝,逐年生长,终成一道活着的顶棚,冬日覆以厚草席或油毡,既可透微光,又能防风保温。如此,借地热为基,辅以人工护墙与活顶棚,方可于此方寸之间,为南木营造一个能苟存过冬的微暖之境。”

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不仅考虑了防风,更兼顾了采光、保温甚至未来的草木调节,俨然一套小而精的山林系统营造方案。

苏文茵听得目光发直,喃喃道:“借天然石壁,筑人工护墙,再以活藤为顶……地热为底……这……这岂非是造了一处小小的‘温室洞天’?虽匠气了些,却并非不可行!”

林明贞默然听着,目光锐利地扫过那石壁、缓坡,又看向陈谷雨——仿佛在重新评估眼前这位契主村妇的见识与魄力。

这绝非寻常的契主农妇能有的构想!

“构想虽巧,”林明贞语气依旧保留着一丝审慎,“然工料、人力耗费几何?成效又真能如你所期?”

陈谷雨坦然应对:“回大人,工料皆可就地取材,石、土、草木而已,所费无非人力与时间。成与不成,确需试过方知。然既为尝试,草民愿担此风险。若成,或可为一地增一异趣,亦算不负地母娘娘赐予这感知地脉之能;若败,不过损些气力,于契地根本无伤。”

她言语间,那份基于青白地主身份的自信与对地脉沟通之能的坦然运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林明贞凝视她片刻,又看向那汩汩冒着微弱热气的土坑,以及那片背风的石壁缓坡,终是缓缓颔首,眼底最后一丝冰霜尽化,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激赏。

“善。”她只吐出一字,却重逾千钧。

旋即,她目光转向苏文茵:“苏大人,依你之见,此法几何?”

苏文茵早已心痒难耐,激动道:“回大人,下官以为,陈娘子此法,虽闻所未闻,却奇巧务实,深得因地制宜之三昧!借地脉,用地形,取本地材料,目标明确,耗费亦在可控之内!纵是试验,亦显十足诚意与巧思,绝非糊弄!下官……下官甚期待其成!”

林明贞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然其态度已然表明,关于“试验”与“糊弄”的质疑,至此烟消云散。

山中风起,掠过那片刚刚被赋予新希望的土地。

陈谷雨独立风中,身后是渐渐弥散的地脉热气,眼前是两位权柄在握的钦差。

她无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