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 第31章 钦差娘子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第31章 钦差娘子

作者:周末慢生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9:08 来源:文学城

午后秋阳正好,陈谷雨携谢晚舟与小念安立于新契的青白地头。

五十亩山林沃野沐在金光下,生机沛然如织。

她召来数户得力佃户,素手遥指阡陌:“此等膏腴之地,若只植五谷,未免可惜。我欲划出数区试种果木、耐旱药材,尤重者——”语音微沉,字字清晰,“植棉。”

“植棉?”众人眸光倏亮。此物价比丝帛,等闲人家难得一匹。

“工钱另计。今岁所出之棉,”她环视众人,目光转向身侧的谢晚舟,温煦而笃定,“分出三成,由我夫郎谢晚舟裁断,制寒衣予村中鳏寡孤独、失孤稚子之家。”

此言如石投静潭。

妇人们面上笑意凝滞,眼神逡巡间五味杂陈——凭何是他?一个外来的夫郎?然此不忿只得强压心底。棉乃陈谷雨所赠,沃土更姓陈!乃地母娘娘垂青之地,谁敢置喙?

而在场汉子们心中却惊涛拍岸!

再看向谢晚舟的目光已彻底不同——此非仅依附之夫郎,而是被赋予了实权与信重!是陈谷雨昭告众人:她的夫郎,是她立业持家中拥有裁断之权的另一半!

谢晚舟身形微震,蓦然抬头,眸中俱是惊愕与难以置信。

旋即,一股被全然信赖的灼热暖流汹涌而至,几欲将他淹没。

他下意识抚过浆洗发白的袖口,那处仿佛还残留着去岁隆冬的寒意,此刻正被悄然驱散。

小念安似觉气氛凝重,仰着小脸,懵懂望望兄长,又看看嫂嫂,小手紧紧攥住了陈谷雨的裤管。

陈谷雨忙把他抱了起来。

恰在此时,一阵急促马蹄声踏破田间宁谧。

烟尘微扬处,柳青利落翻身下马,官靴沾尘,面颊带红,神情却透着一股官家特有的郑重。

“谷雨!”

她步履生风,声若洪钟,先向陈谷雨与谢晚舟颔首,这才朗声道,“喜报!新皇践祚,遣钦差娘子分赴州县,代天巡狩!人方至县衙,便闻你签下五十亩青白契地之壮举,大为震动!立时决意亲临李家坳,旨意曰:‘当亲睹此青白映山之祥瑞奇观,面谒引动地晶垂青之巾帼奇女子!’”

“哗——”

周遭顿时喧腾!佃户短工面上俱是兴奋荣光:“钦差娘子要亲临观祥瑞?”

“天母娘娘!代天子巡行的贵人!”

“此乃咱李家坳天大的脸面!”

柳青含笑对陈谷雨道:“此乃天大喜事!钦差约莫三日后抵。你好生预备,务将契地最丰饶齐整之貌展现于贵人眼前!”

陈谷雨含笑应下,心头却因柳青眉宇间那抹未散的郑重而掠过一丝思量。

代天巡狩,果真只是观祥瑞这般简单?

夜色如墨,小念安蜷在暖炕里酣睡,鼻息匀长。油灯如豆,陈谷雨捻着饱满棉籽,颊透兴奋:“晚舟你看!岭南棉种虽非名品,然吾等青白契地地力丰沛,种它不足一百二十日便可收!”

谢晚舟搁下针线,接过棉籽摩挲,抬眸时灯影柔化轮廓,眼底却凝着忧色。

“谷雨,钦差不日将至。这棉种之事……”

“有何不妥?此乃大善之举!若功成推广,多产御寒之物,北地可少冻毙之苦!”

谢晚舟凝望她澄澈眼眸,心头微涩,终将隐忧剖白:“你心至善。只是……钦差代新朝耳目,凡涉民生新物,必穷究其详。岭南棉种本无碍,然……”

他语声骤低,目光如锁,“高昌棉种之议,切莫提及。”

“高昌?”陈谷雨一怔。

他眼底惊惧绝非寻常,这禁忌背后藏着什么?

谢晚舟指尖无意识收紧,指节泛白。昏黄灯火在他眼底投下浓重暗影,他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什么:“高昌棉种…与岭南种大不同。其籽虽小,却极耐旱寒,绒絮雪白纤长,韧性极佳,纺出的纱线强度远超寻常,织成的布匹轻薄却异常保暖,素有‘一寸高昌一寸金’之说。”

“若得此种,种于你这青白契地,产量品质必更上层楼,或许…或许真能解北地寒苦。”

陈谷雨听得心神微震,暗想:如此良种,若能广植,实乃万民之福,为何要这般偷偷摸摸,讳莫如深?

谢晚舟窥她神色,知其不解,语气愈发恳切沉重,带着近乎执拗的惊惧:“然此物牵连甚广,祸福难测。信我。只当从未有此物,尤其钦差面前,一字勿提。”

陈谷雨强抑下心头翻涌的疑问与那份对良种本能的渴求,看他眼中深切忧惧,终是郑重颔首:“好,我应你。”

灯熄,一室幽暗。

土炕分隔的里外间,两人呼吸轻浅,心思却各自翻涌。

陈谷雨阖眼,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棉籽触感,脑中却反复回响着“一寸高昌一寸金”之说——如此神异之物,若能得种,于国于民皆是大善,为何反成不能言说的禁忌?

谢晚舟那深浓得化不开的恐惧,究竟从何而来?

一板之隔外,谢晚舟僵卧无眠。

黑暗中睁着眼,高昌棉种的优渥与随之而来的危险如冰火交煎。为了念安,为了这偷来的、贪恋的“家”的温暖,他必须守住这个秘密,绝不容有失。

破晓微光未至,唯有契地方向青白微芒流转不息,透过窗隙投下执拗光痕,如亘古守望,无声映照两颗无眠却心思迥异的心。

翌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陈家小院外便响起了略显急促的叩门声。

陈谷雨从自家的草地水洼处检查完鸡鸭猪等家禽,慢悠悠往回走。

就见去年在镇上碰到的那位闽地女商贩,正搓着手站在门外。

她身后的骡车上赫然堆着十几株用湿稻草裹了根部的树苗,叶片蔫耷,却形态各异。

“陈娘子!叨扰了!”

商贩一看到谷雨,脸上马上堆起了热切又带些忐忑的笑。

“去年夏天,记得您想寻些果树苗子,我这趟来,特意带了些南边的好货,想着您或许感兴趣,一大早就给您送来了!”

她不等陈谷雨答话,便迫不及待地指着车上树苗介绍起来:“您瞧这!闽地上好的红柿苗,结的果子又大又甜,赛蜜糖!还有这枇杷苗,开春最早结果,润肺止咳!最稀罕的是这个——”

她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株叶片更为宽大肥厚的树苗,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这叫‘面包果树’!南海那边来的稀罕物!听说结的果子烤熟了能吃,口感跟面饼似的,能顶粮食!我费老鼻子劲才弄来这几株,想着北地从未见过,就给您带来了……”

她话未说完,左邻右舍以及几个早起溜达的地主已被这番动静吸引,围拢过来。

一听是什么“面包树”、“红柿”、“枇杷”,顿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面包树?听都没听过!南边的树哪能在咱这地方活?冬天一场雪全冻成冰棍子!”

“就是!还红柿?咱们本地柿子都嫌不够甜,南边的能适应?”

“枇杷倒是听说过,可那也是南边暖和地界才长的吧?咱们这冬天贼冷!”

“瞎糟蹋钱!有那粮食换这些没影的东西,不如多囤点麦种!”

商贩被说得有些尴尬,却仍强笑着对陈谷雨道:“陈娘子,您是明白人。这些苗子在南边都是好东西!我也不敢说保活,您……您就当试试?我也不多要,一株苗子换……换三斗麦子就成!”

她报出这个显然试探性的价格,眼神紧盯着陈谷雨。

周围顿时一片哗然。

“三斗麦子换一棵不知活不活的树苗?疯了吧!”

“谷雨娘子,可别上当啊!”地主们七嘴八舌。

陈谷雨目光扫过那些树苗,尤其在商贩极力推荐的面包果树苗上停留一瞬,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平静道:“好,我都要了。晚舟,去量麦子。”

“这次可带了棉种?”

“还是陈娘子识货,棉种也给您带了一些。”

“好,都要了。”

众人顿时噎住,面面相觑,皆露出“这陈家娘子怕是签了青白契地高兴糊涂了”的神情。

那商贩却是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谢晚舟闻言,看了一眼那些树苗,嘴唇微动,最终却没说什么,依言转身去量麦子。

交割完毕,商贩欢天喜地驾车走了。

围观人群见陈谷雨主意已定,也只得摇头散去,私下里少不了又是一番议论。

待院门关上,只剩自家人。

谢晚舟看着地上那几株无精打采的树苗,尤其是那株面包果树,这才上前一步,声音低沉清晰:“妻主。”

他指向那红柿和枇杷苗:“此二种,若择向阳避风之处精心栽种,冬日以草苫包裹树干,或能一试。闽地红柿耐寒稍强,枇杷花芽怕冻,需格外看护,或许…能侥幸过冬。”

继而,他的目光落在那面包果树上,语气变得极为肯定,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判断:“然此面包果树,绝无可能。其原产南海诸岛,性喜酷热潮湿,畏寒至极。

莫说此地寒冬,便是深秋气温便是深秋时节霜冻乍起,不过一两日,枝叶必萎,根脉皆伤,绝无生理。这三斗麦子……怕是枉费了。”

他话语清晰,条理分明,对作物习性的了解远超寻常农夫,甚至点明了具体的致死低温。

陈谷雨静静听着,并未因可能“枉费”了麦子而懊恼,反而看向谢晚舟,目光里带着探究与一丝了然:“你识得此树?”

谢晚舟睫羽微颤,避开了她的直视。

低声道:“…书中偶有提及。”

语焉不详,却坐实了他远超表面的见识。

陈谷雨不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件已知的事情。她看着那些树苗,语气平淡却坚定:“无妨。既换来了,种下便是。能活几种,是地母娘娘的恩赐。活不成,也不过是几斗麦子一株的事。”

她蹲下身,仔细查看起那些树苗的根部,似乎已经在心里规划将它们种在何处。

谢晚舟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背影。

心中那复杂的情绪再次翻涌——她不同寻常的果断,对他突兀知识的沉默接纳——以及这份近乎固执的、愿意尝试“不可能”的决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