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何教主公做事 > 第24章 争执

如何教主公做事 第24章 争执

作者:罐装可可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5 21:15:49 来源:文学城

襄都为靖国所破时,一如所有战败城池,惨遭洗劫,如今虽已复国,但襄王宫仍在修缮。

一处保存尚算完好的偏殿里,世子煜和戚言相对而坐,皆是肃容,中间的案几上放着一封密报。

“戚姑娘是如何得知……”

“我曾是靖国谋士,这点耳目都没有,怎么把邵奕推上王位?何况靖王既然要将襄君送返,这便不再是什么秘密,大略再过几日,正式的照会也将送到,届时,恐怕还要世子亲自去迎。”

“那为何以前不知……”

“邵奕有意瞒我,”戚言的手指搭在案上,轻轻地点着,“谁能想到,他攻败襄国之后,将战败国君关押了足足三年?以他的疑心,应当早早斩草除根才是。”

闵煜:“莫非是他早已料到这天,早在三年前就防下一手?”

倘若如此,靖王心机之深沉,恐怕所谋比他所想更加长远。

戚言:“毋需多想邵奕筹谋,只看眼前如何破局。”

“其实也不难,待公父归国,虽名义上依旧尊其为襄君,但襄廷皆为你我一手任命。襄公有名而无实,靖王想借公父名义插手襄国内务,也只得落空。”

“世子小看两人,”戚言指着密报上由密文译来的名字,“康叔礼和田兆,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

闵煜皱眉,上半身微微前倾:“却不曾听闻?”

“两人曾与我同为公子奕帐下谋士,虽不相熟,但行事作风都略有耳闻。”

“康叔礼是尾笑面狐狸,为邵奕周旋于靖国世族之间,表面和善,背地阴狠,被他接触过的重臣唯有两个结局,投诚,亦或抄家斩首。”

“田兆更是一条毒蛇,献策百无禁忌,当年襄国世族烧毁前线粮草,便是此人挑拨。”

“有此二人跟随入襄,恐怕襄廷难安。”

“公父归国,我自当守父子君臣之礼。他靖臣若敢入襄,便埋骨此地,以祭忠烈吧。”

因有父子君臣之礼,襄君不可立时殡天,但在襄国之地,杀个把靖臣,他倒是能做得了这个主。

“靖臣死于襄国,靖王若是雷霆之怒,襄人还有几分余力应战?依我所见,襄公与靖臣,还是从一开始就不要入襄为好。”

“戚姑娘的意思是?”

戚言:“襄国已有世子,就让襄公留在靖国吧。”

话音落下,满室静寂。

“世子不愿动手?”

“襄国的国印尚在公父手里,若是公父死在靖国国境,国印又将流落在外。”

戚言:“国宝凤鸣佩可以做抵,国印一时流落在外,难道就十分要紧吗?”

国印尚在与否,虽明面上事关正统,又系于一国荣辱,可之于襄国,生死存亡尚且岌岌可危,相比之诸多国事,一方国印所在,可算得上旁枝末节。

两人皆是心知肚明。

世子煜又道:“闵襄复国,靖王本就可以出兵镇压,如今休战而遣返襄君,算是退一步,不愿鱼死网破,却仍想掌控襄国内务。若此计不成,未必不会发兵来攻。”

戚言:“靖国送返襄公,已是承认复国,若再背离诏令,反复无常,襄国大可联盟岐钺,再看靖国还有无兵力再犯襄国。”

世子煜:“既如此,两靖臣入襄身死,又有何妨?”

“靖臣便毫无防备,等着你杀吗?”戚言加重语气,“田兆康叔礼又岂是什么省油的灯?还是说,世子要拿整个襄国来赌?”

闵煜静默下来。

争执到此,究竟为何,两人心底有如明镜,只是他终究迟疑。

他缓声道:“公父身为国君,算不得称职,人皆道他信小人,听谗言,好享乐,懒国政,更负有亡国重罪。”

于情于理,做此决断,都不过分。

可他却只道:“戚姑娘,容我再想想。”

“再想想?世子要考虑多久?马车自靖国都启程,约莫半月便到靖襄边境,我接到密报,就已晚了三四日,再传讯回去,又晚几日。世子再考虑,襄公就要驾临国都了。”

闵煜放在桌上的手慢慢攥紧,又松开。

戚言看着他。

假若此时此刻坐在这里的人是邵奕,哪怕有半分迟疑都愧对他的狼子野心。

可现在,她面前坐着的是闵煜。

这两人从来都是不同的,不过在合作愉快之时,她不会细细分辨这些不同。

只是觉得,若小人不可靠,携手君子或许也不错。

她不想再与邵奕狼狈为奸,可习惯了幽阴狠辣的作风,换上这样的和风细雨,她又觉得过于温吞。

她其实不太明白闵煜究竟迟疑在哪里。

论情,襄君与世子不和久矣,曾经明刀暗箭,你来我往时,可未必有顾虑什么情面。

论义,襄公治下民不聊生,家国倾颓,世子继位,襄人保不齐还要称赞一句大义灭亲。

难道要论忠孝?

襄公君不君,父不父,再论忠孝,未免迂腐。

她这么想了,便也这么问。

“我对公父谈不上父子情深,有时想起……更是厌烦极了他。”世子煜微垂眼睑,“只是我此时却忽然想起,他待我除去生恩养恩,也曾有过启蒙教导。”

那是很久以前,他尚且童稚时候。

那时的襄君还不似后来那么荒唐。

他会教他识字握笔,讲为君道理,连百家学派也能一一解说几句,在懵懂的岁月里,是公父为他一手描摹了最初的图景。

他曾敬仰这位公父,也曾以为,公父永远会是一位贤明主君。

只是后来的失望、争执、不和、打压,逐渐将这份尊崇掩埋,几乎遗忘了。

只在此时,需要抉择的关口,记忆的零光片羽不期然地飘散出来,动摇了长年累月的愤恨。

让他追本溯源,终于想起曾经支撑他与世族抗衡,支撑他与靖国浴血而战,支撑他从尸山血海中一点点爬出来,心甘情愿背负国恨家仇,纵使曾被襄国辜负也不愿辜负襄国的,正是曾经公父的一句句教导。

即便公父或许早已淡忘了。

“戚姑娘,容我再想想。”最终,他只是道。

.

夜已深,护送襄君归国的队伍早早扎营。

随行的两位谋臣在主帐外碰见。

“田先生。”一拱手。

“康先生。”一作揖。

康叔礼一向笑容和善:“此刻夜深,不知田先生要往何处?”

“晚间吃得咸,出来寻口茶水,”田兆眼皮也不撩,“康先生又是为何?”

“眼看就要进襄国地界了,我这两日心中焦灼,总有些寝食难安,是以出来散散心。”

散心?旁人散心都是往偏僻了走,康叔礼倒好,散心散到了主帐边上,本就为入襄烦忧,看着襄公营帐,岂不更是揪心?

田兆也不拆穿他,只冷哼了声,自径走开了,看着所行的方向,倒真似找地方寻水喝。

康叔礼目送他离开,一转头,却进了襄君的营帐。

此时襄公正在用饭。

牢狱的饭食总是比不得别处,有一顿没一顿,粥是薄的,汤汤水水里难得见到两粒米,偶有两块碎饼,也常是馊的。

长年累月的关押已经将他的身体熬坏了,身形好似一把枯骨,再吃却也吃不下什么。

方出狱时,初初吃到的那顿饭,当得上狼吞虎咽,直到宫人送上一盘肉,他急迫地夹下一块肥油往嘴里送。

方尝着一丝荤腥,却有股腻味从心底泛上来,令他止不住地吐了一地。

从此以后,他再进食便再无意趣,每每只敢慢腾腾,一口一细嚼地吞咽,每顿也用不了多少。

“襄公。”康叔礼进了营帐,笑吟吟地朝他行礼。

襄王忙不迭地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来迎他:“康先生,可不敢……受礼啊。”

康叔礼被他扶起,仍是笑得恭顺,搀着他坐回原位,仿佛真似将他当做主公侍奉。

“襄公且坐,往后入襄,我等还需依仗襄王。”

襄君低头讷讷,直道“不敢”。

“今日来寻襄公,是为靖国君传话几句。”

老襄公便惶恐起来:“大靖王……是有何吩咐?”

康叔礼笑起来:“襄君不必忧心,不过是几句叮嘱。”

.

“世子来找我,是抉择已定?”

“煜愿往靖襄边境,为公父扶灵。”

.

又一夜,康叔礼甩了甩剑上沾染的血迹,扬手把剑抛给一旁的卫兵,转而一脸和善地将襄公从地上扶起。

仍是笑吟吟的。

“侍从护卫不力,襄君受惊了。”

几名靖国士兵忙忙碌碌,将地上几具尸体抬走,拿沙土盖去地上的血迹。

襄公惊魂未定,死死抓着康叔礼的胳膊,慌乱问:

“先生,先生,这是谁要杀我?”

“靖王既要送您归国,那必然没有食言的道理,看来,是您的故国有人不愿襄公回去啊。”

襄公坐在案前,面色惨白,灰白的胡子也一颤一颤。

良久,康叔礼在旁轻唤:“襄公,襄公?”

老襄公如梦方醒,仍有些回不过神,摸索着想给自己倒杯水,手拿着壶,抖得厉害。

“襄公且慢。”

康叔礼从他手中接过杯子,袖中取出一支银针,放入杯中验了验。

只见银针没入水中,飞速地化为黑色。

“这、这……”襄公瘫坐在地,不由得哭嚎起来,“天不容我,天不容我啊!”

“襄公切莫妄自菲薄,”康叔礼仍是笑意从容,“天,无绝人之路,我说容得,便可容得。”

“先生救我,先生救我!”襄公抓住他的衣摆,哀哀戚戚,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