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章·星空
午休铃响过后,教学楼渐渐安静下来。
白可坐在教室里,面前摊开的习题册久久没有翻页。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页脚的一个小图案,心思却飘到了窗外。
自从上周五与陈一屿的那场雨中对谈,她的心就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不断。那个初中时在雨中偶遇的男孩,竟然就是陈一屿;而她随手递出的一把伞,竟被他珍藏至今。
“想什么呢?”同桌林小雨凑过来,好奇地打量她,“一整节课都心不在焉的。”
白可回过神,轻轻合上习题册:“没什么,就是在想文学社下期的主题。”
林小雨显然不信,但也没多问,转而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礼盒:“帮我看看,这个送给李蒙生日礼物合不合适?”
白可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银色的手链,吊坠是个小小的篮球造型。
“很用心啊。”她微笑道,“你什么时候这么关注李蒙了?”
林小雨脸一红了,急忙抢回盒子:“就是...普通朋友之间的礼物。”
白可看着好友羞赧的表情,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青春时期的感情,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地萌芽,在无人察觉的角落里,悄悄生长。
就像她对陈一屿的注意,不知从何时起,已经超越了普通同学的距离。
放学后,白可照例要去图书馆值班。这是她报名的志愿者活动——每周三下午,协助图书馆老师整理新到的书籍。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白可推着小车,穿梭在一排排书架之间,将归还的书籍放回原处。
在文学区的拐角,她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陈一屿站在书架前,手捧一本书,他微微低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了部分眉眼,整个人沉浸在书页的世界里,安静得像一幅画。
白可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不想打扰他。但就在她准备悄悄离开时,陈一屿抬起了头。
四目相对的瞬间,白可心跳漏了一拍。
“值班?”陈一屿合上书,声音很轻,像是怕打破图书馆的宁静。
白可点点头,指了指身前的小推车:“还书整理。”
陈一屿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然后转身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细长的物件——一把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深蓝色雨伞。
“这个,”他将伞递过来,“一直想找机会还给你。”
白可认得这把伞,正是三年前她递给他的那一把。伞面洗得干干净净,折叠得一丝不苟,能看出主人对它的珍惜。
她接过伞,手指轻轻抚过伞骨,伞柄上刻着两个小小的字——白可。那是她初中时心血来潮刻上去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字迹依然清晰。
“你一直留着它?”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嗯。”陈一屿的目光落在伞上,又抬起看向她,“它陪我度过了很多难熬的日子。”
白可握紧伞柄,感觉到上面还残留着一点温度。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那天之后,”陈一屿忽然开口,“我转学到了城南中学。刚开始很不适应,成绩也一落千丈。每次下雨,我都会带着这把伞,它提醒我,这世界上还有不期而遇的善意。”
白可抬头看他,发现他眼中闪烁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柔软。
“你一直随身携带这把伞?”她说。
陈一屿微微扬起嘴角:“因为我想等有一天,能亲自把伞还给你,然后说一声谢谢。”
就在这时,图书馆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白可下意识地后退一步,与陈一屿拉开距离。
“陈一屿!”邱洛迪的声音清脆地响起,“果然在这里,我找你好久了。”
她快步走过来,很自然地站到陈一屿身边,目光扫过白可手中的伞,眉头微蹙:“这伞是...”
“我的。”白可平静地说,将伞收进自己的书包,“我该去整理其他区域了。”
她推着小车准备离开,陈一屿却突然叫住她:“白可,周五的文学社活动,你会来的,对吗?”
白可回头,看见邱洛迪瞬间沉下来的脸色,和陈一屿眼中的期待。
“我会的。”她轻声回答,然后转身离开。
推着小车走在书架之间,白可的心跳依然很快。她能感觉到背后有两道目光注视着自己,一道灼热,一道冰冷。
整理完书籍,白可从图书馆出来,夕阳已经西斜。她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从书包里拿出那把伞,轻轻摩挲着伞柄上自己的名字。
这把普通的伞,见证了陈一屿从高处跌落的时刻,也陪伴他走过最艰难的时光。而如今,它又回到了她手中,带着岁月的痕迹和一个人的执着。
走到小区附近的公园时,她意外地看见了李蒙。他坐在长椅上,低着头,神情是从未有过的沮丧。
“李蒙?”白可走过去,“你怎么在这儿?”
李蒙抬起头,勉强扯出一个笑容:“等你啊。听说今天陈一屿在图书馆把伞还给你了?”
白可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邱洛迪发的朋友圈,虽然没明说,但谁看不出来是在说你们。”李蒙看着她,“白可,你是不是喜欢上陈一屿了?”
白可在他身边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抓紧了书包带子:“我不知道。”
“你知道邱洛迪家和他家现在是什么关系吗?”李蒙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陈一屿爸爸的公司破产后,邱洛迪家的集团接手了部分业务,还聘请他爸爸做高管。他们两家的关系,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白可沉默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又各自分开。
“我只是觉得,”她轻声说,“他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
李蒙苦笑一声:“是啊,不一样。他不仅成绩好,长得帅,还有这么复杂的身世和过去,多吸引人啊。”
“不是这样的。”白可摇头,“我只是...能理解他那种孤独的感觉。”
就像她,虽然身为班长,看似与所有人都相处融洽,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进她的内心。她懂得那种站在人群中间却依然感觉孤单的滋味。
李蒙盯着她看了好久:“好吧,我不劝你了。但你要小心邱洛迪,她不是好惹的。”
白可点点头,心里却想起陈一屿还伞时那双眼睛——清澈,坚定,又带着说不清的温柔。
回到家,白可将那把伞轻轻放在书桌上。她打开台灯,在灯光下仔细端详着这把陪伴陈一屿三年的伞。伞骨完好,伞面整洁,连折叠的痕迹都显得那么小心翼翼。
她拉开抽屉,取出初中时的日记本,翻到记录那个雨天的那一页。稚嫩的笔迹记录着一个女孩单纯的善意,而如今,这份善意以她从未想过的方式回到了她身边。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文学社群里发来的通知:周五活动照常,陈一屿将继续分享现代诗歌赏析。
白可放下手机,目光落在窗外深蓝色的夜幕上。星星点点,像是散落在天际的碎钻。她想起陈一屿说过,那个雨天后,他常常带着这把伞,在夜晚独自散步。
“也许我们看过同一片星空。”她轻声自语,心里那种悸动的感觉越发清晰。
这一夜,白可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和陈一屿并肩走在雨中,他撑着那把深蓝色的伞,伞骨之上,是满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