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在古代,凭鼓舞封侯 > 第6章 第 6 章

人在古代,凭鼓舞封侯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璞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33:59 来源:文学城

“好。”郗宁点点头,跑去厨房,在鸡汤里下了些汤饼,便等着吃饭。

长余则站在郗宁身旁看着她,“郗娘子,你是怎么知道那里是个婴孩,而不是只小猫儿。”

郗宁端着个刻花粗瓷碗,将汤饼捞起来递给长余,而后又给自己捞了一碗。

“因为上游总是会有些孩童顺流而下。”郗宁喝了一口汤,“前些年山间也时常会有。后来方县长叫每个村定期巡山,山里的弃婴才少了许多,只是河道里还是时常会有。”

“那,济慈堂能养的过来吗?”长余挑了一筷子汤饼,吃下后才问道。

郗宁端在厨房的阶前,慢慢吃着汤饼,“能养的过来。之前李四郎那批人总会给弃在水中的孩童喂一些药,有些孩子还未送到济慈堂便没了。”

“怎会如此?”长余满是惊讶。

“安定县已经是好的,我老家那边许久之前就有将孩子弃山的风俗,又或是为了财帛将女儿许给不相配的人家。”郗宁叹了口气,“当年大旱,我邻家的姐姐便是被亲娘卖给牙婆,只换了三个白面馍馍并十个榆皮面窝头。”

“我还以为我已经很惨了。”长余碗中的汤饼已经吃尽,她想走进厨房洗碗,却不见水瓮。

“水瓮不在厨房。”郗宁的声音顺着风传到长余耳中,“我一会儿洗就好了,你是客人,不能让你收拾的。”

郗宁很快吃完饭,从院中的土瓷瓮里舀了几瓢水将碗洗净。

长余则回房去看那个小小的婴孩。

第二日,郗宁架着骡车,长余抱着婴孩在板车上,小狼像只小狗似的躺在一边,直向县城而去。

从西窖去县城的路上青山重重,一道长河蜿蜒而下。

“郗娘子这次去,是要方县长替你做说客吗?”长余温柔的哄着婴孩,低声问。

“不是,我是想请她帮我找二十个济慈堂的姑娘随我学鼓。”郗宁轻声说,“如今鼓舞队最小的姑娘年过十四,她家里并不舍得她去郡中,其余同我年纪相仿的虽然不说,但她们也不愿花这钱去一趟郡中,也难说服家里。我与其在村中找人,倒不如先找人把新戏排出来。”

长余听郗宁如此想法,不免惊诧,“那村里那些人不会说闲话吗?”

“不妨事的,最近好几个乡的庙会请了鼓舞队去,钱不会少挣。至于闲话,我同师父都不惧这些。”郗宁摇摇头,“对她们来说,靠鼓舞挣钱才是最实际的,至于去郡中是最小的小事。若我此次的新戏能名声大噪,她们也会愿意学的。”

长余点点头,见怀里的婴孩又要哭,小心将羊奶喂给她,那小孩便冲她咯咯笑。

“这里济慈堂的孩子是会一直长在堂里吗?”长余好奇问道,“京中是会有积善之家带济慈堂的孩子回去的。”

郗宁眼睛看着前方,“男孩会被一些郡中其他县的人带走,但是女婴除了极漂亮的,绝大多数会一直留在济慈堂。”

“但安定的济慈堂可以说是大彳郡中最好的,因为方县长时常会去,还总是拿自己的俸禄贴补。嬷嬷们也都是真心喜欢孩子的苦命人。”郗宁看着远处的县城城墙,松了口气。

这一路上她提心吊胆,生怕有人忽然冒出来要杀她,如今快到县城倒是可以略松口气。

“我还以为郗娘子不怕死。”长余见郗宁的模样不由笑道,这些时日她与郗宁已经熟稔起来,知道她不介意这样说。

郗宁听长余如此说,一眼无奈,“谁不怕死啊。我不能免俗的。长余姑娘,你若是愿意可以叫我阿宁,总是叫郗娘子太奇怪了。”

长余点点头,“好。”

安定县城四四方方,只有两条街。县衙居县城正中,相比人声鼎沸的街巷,县衙看起来十分古拙,并不见丝毫奢靡。

郗宁轻车熟路的,走到县衙后面的官邸,管家把她引进正厅。

“郗娘子来的好巧,今日县长休沐,正要往济慈堂去。”管家一脸恭敬的对郗宁说。

“那却是来的巧了。”郗宁冲管家露出个得体的微笑,“陈伯,我师父给您带了些山货。”

郗宁从袖间掏出个油纸包,陈管家看了下四周将纸包收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又多了几分感谢。

“郗娘子,方县长管得严,之后不必这样。”

郗宁只是笑而不语,看得一旁抱着婴孩的长余心绪复杂。

“阿宁,你怎么来了。”方慈穿着一身家常衣裳,头发绾作一个发髻,一双眼睛满是好奇的看着郗宁。

“阿宁想请县长帮个忙。”郗宁小跑几步到方慈身前,从怀里掏出新戏的剧本递给方慈。

方慈接过戏本细细翻看。

郗宁的戏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文迓鼓,讲的是贫女乐娘入军中的故事,唱词颇为朗朗上口。生平颇像是郝月早年的经历。而武迓鼓讲得则是英勇侯率三千兵士守燕然卫的故事。

“你的戏本写的不错。”方慈看完递给郗宁,“不过我想你们村里那些老顽固是不想你排的。”

郗宁点点头,“是的。不过耆老们还没有出面。”

“你去济慈堂挑人吧,她们常年跟你师父学鼓,虽然不像村里那些见过大世面,但手是不生的。”方慈轻声说。

方慈如此说,郗宁自是高兴,跟着方慈去济慈堂了。

济慈堂因离县衙不远,占地并不算太大,一间屋子里要住七八个姑娘,但却干干净净,六七个十二三岁的姑娘穿着城北书院的衣裳,正抱着书往济慈堂而来。嬷嬷熟练的接过长余抱着的婴孩,由女医看过之后便带进房里。

“您真的把那些姑娘送到城北的书院读书了?”郗宁看着那几个姑娘低声问方慈。

方慈看了看嬷嬷抱着的婴孩,眼睛里透着些阴翳,听郗宁如此说却露出个笑容来,“我磨了书院里主事好几日,还答应他们每月休沐时抽一日给他们讲课,他们才同意给这些姑娘免掉束脩。”

郗宁又看了几眼那个高谈阔论的姑娘,却不由得佩服方慈。

“郗宁姐姐。”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朝郗宁冲来,把郗宁吓了一跳。

“承英。”郗宁一把抱住那姑娘,摸了摸她的头。

郗宁生的高挑,这几年因为吃穿不愁,身量竟不逊于寻常男儿。

“郗宁姐姐,我最近跟着曲谱练的颇有心得,你既然来了,替我看看。”承英牵住郗宁衣角,撒着娇。

郗宁面带笑意,点点头,“好。把你和你一起练鼓舞的都叫来。我最近写了个戏本,不知道你们有没兴趣练一练。”

承英听郗宁如此说,眼睛里满是高兴,“有兴趣,练好是不是就能去郡中?”

郗宁点点头,“是,练好可以去郡里,只是你们攒的那些银钱恐怕会花尽。”

方慈轻咳几声,郗宁回头看着方慈。

“‘郡守’大人说了,若是你的戏排的好,车马饮食还有衣裳的钱由她出。”

郗宁闻言心中惊喜,面上却已经是不喜形于色。

“多谢您。”郗宁规规矩矩的朝方慈行了礼,便跟着承英去看她们表演。

十几个小姑娘穿着寻常短褐,手里拿着各色乐器,跳的是最寻常的迓鼓曲,但却透露出一种朝气。

尤其是承英,那股子劲头竟然与郗宁笔下的乐娘不谋而合。

只是郗宁细数人数,却始终少了一人。

“是少了一个人吗?”承英放下鼓槌看着郗宁,“承和姐姐去长陉行商了,不然人是可以凑齐二十个的。”

“无妨,差一个是小事。”郗宁摇摇头,“差一个,我再想想办法就好。这几日你们好好练一练,我安顿好后就带你们排新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