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鱼笔记录 > 第1章 暗潮

人鱼笔记录 第1章 暗潮

作者:夙夜忧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9:49:36 来源:文学城

渝万承的指尖在车窗上划了道浅痕,海雾立刻漫上来,将那道痕迹晕成模糊的水线。窗外的海岸线正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姿态往后退,灰蓝色的海水拍打着礁石,溅起的浪花像碎掉的玻璃,在初秋的阳光下泛着冷光。

“前面就是基地南门了,渝老师,您再忍忍,这路不好走。”司机老周侧过头,声音裹在发动机的轰鸣里,带着点歉意,“咱们这地方偏,比不得城里,您刚来肯定得适应适应。”

渝万承收回手,指尖残留着玻璃的凉意,他对着老周笑了笑,眼角弯出温和的弧度,连声音都放得软:“麻烦周师傅了,我倒觉得这儿环境好,离海近,做研究也方便。”

他这话半真半假。方便是真的——国家海洋研究基地(南海分部),国内唯一能接触到深海极端环境生物样本的机构,他从22岁大学毕业那年起,就把这里当成了最终的目的地。至于环境好,海雾里裹着的咸腥味混着实验室特有的消毒水气息,早在他提前查资料时就刻进了记忆里,此刻闻到,只觉得踏实,像终于踩在了梦寐以求的棋盘上。

车穿过两道铁门,岗亭里的警卫抬头看了眼车牌,又扫了眼副驾的渝万承,抬手放行。铁门缓缓打开时,渝万承的目光落在门柱上的编号——“NHB-S-07”,这个编号他在过去十年里,在无数份申请材料、文献引用、甚至竞争对手的闲聊里见过,如今终于真切地出现在眼前,他的心跳漏了半拍,却很快被刻意压下去,只剩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摩挲着牛仔裤的纹路,那是他从大学时就养成的习惯,用来掩饰情绪波动。

行政楼在基地的中心位置,米白色的外墙被海风吹得有些发灰,门口的宣传栏里贴着最新的研究成果:“深海热泉区发现新型嗜热菌”“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分析取得突破”,最角落的一张照片里,是一片漆黑的海水中,隐约能看到一截泛着磷光的生物残骸,下面标着“2023年深海探测任务回收样本,物种待定”。渝万承的目光在那张照片上停了三秒,然后若无其事地移开,跟着老周走进了行政楼。

“张姐,这是新来的渝万承老师,海洋生物学方向的,昨天跟您约好入职的。”老周对着柜台后的女人说。

张姐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目光在渝万承身上扫了一圈:“渝老师是吧?材料我看过了,很优秀啊,能从那么多候选人里出来,不容易。”她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表格,“先把这些签了,然后我带您去领工牌和宿舍钥匙。”

渝万承接过笔,指尖握着笔杆的力度刚好,既不会因为紧张而握得发白,也不会显得漫不经心。他低头看表格,目光快速扫过条款,大多是保密协议和安全守则,这些他早就烂熟于心——去年他为了摸清基地的入职流程,特意托人找到了前几年离职的一位助理研究员,花了三个月时间跟对方“请教”,连表格里哪几条是重点、哪几条是常规条款都摸得一清二楚。

签完字,他把表格递回去,顺便接过张姐手里的水杯:“张姐,您忙了一上午,喝口水歇会儿吧,我自己看也行,不着急。”

张姐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哎哟,渝老师还挺会疼人。行,那我跟您说下流程,先去三楼领工牌,然后去后勤处拿宿舍钥匙,下午两点在研究部会议室开会,王主任会跟您对接后续工作。”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您的宿舍在4号楼302,朝南,能看到海,就是晚上风大,记得关窗户。”

“谢谢张姐,麻烦您了。”渝万承把水杯放在张姐手边,又顺手帮她把桌上散乱的文件理了理,动作自然得像是做过千百遍。张姐看着他的背影,跟旁边的同事小声说:“这新来的渝老师,看着挺和气,比上次来的那个刺头强多了。”

渝万承没听见这话,他正走在三楼的走廊里,走廊两侧的墙上挂着基地的历史照片:1987年成立时的奠基仪式,2005年第一次成功下潜至7000米深海,2020年回收第一具未知深海生物骸骨——那具骸骨的照片他见过无数次,黑白照片里,骨骼的形状介于人类和鱼类之间,肋骨呈扇形展开,尾椎骨细长,末端带着微弱的弧度,当时文献里只标注了“样本编号H-01,发现于南海118°E,15°N海域,深度5200米”,其他信息一概保密。

他的脚步在那张照片前停了半秒,然后继续往前走,像是只是随意扫了一眼。领工牌的窗口前没人,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请进。”

“你好,我是渝万承,今天入职,来领工牌。”他走进来,看到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正对着电脑打字,桌上放着一杯没喝完的奶茶。

女孩抬头,看到渝万承,眼睛亮了一下:“哦!渝老师是吧?我叫林晓,负责工牌制作的。您的工牌昨天就做好了,我给您找找。”她在抽屉里翻了翻,拿出一个蓝色的工牌,上面贴着渝万承的照片,名字下面写着“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编号“Y-037”。

“谢谢林晓。”渝万承接过工牌,别在胸前,又指了指她桌上的奶茶,“刚买的?这家的珍珠挺有嚼劲,我之前在市区喝过。”

林晓没想到他会聊这个,笑着点头:“对啊!基地门口新开的,就是有点甜。渝老师您也喜欢喝这个?”

“还行,偶尔解馋。”渝万承拿出手机,“对了,基地有没有内部的工作群?方便加一下吗,省得之后有通知漏了。”

林晓立刻掏出手机,扫码加了群,还顺便把他拉进了几个兴趣群:“这个是美食群,大家经常在里面拼单;这个是运动群,周末会组织去海边跑步;还有这个……”她指了指一个叫“深海探秘”的群,“这个是研究部的技术交流群,王主任也在里面,您有问题可以在里面问。”

“太感谢了,林晓,帮了我大忙。”渝万承笑着说,眼底的温和像是能溢出来。林晓被他笑得有点不好意思,摆摆手:“没事没事,应该的。您要是还有事,随时找我就行。”

离开三楼,渝万承去了后勤处。后勤处的老王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趴在桌上打瞌睡,渝万承没叫醒他,而是先帮他把桌上的报纸理好,又把掉在地上的保温杯捡起来,放在桌边。等老王醒过来,看到这一幕,连忙道歉:“哎呀,不好意思啊,渝老师,年纪大了,一到下午就犯困。”

“没事,王师傅,我也刚到。”渝万承递过去一支烟——是老王常抽的牌子,他之前从张姐那里打听来的,“您先醒醒神,我不急。”

老王接过烟,眼睛亮了:“哎哟,渝老师,您还知道我抽这个?”他一边点烟,一边从抽屉里拿出钥匙,“302的钥匙,您拿着。宿舍里有空调和热水器,就是床有点硬,您要是不习惯,可以去楼下超市买个床垫。”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楼下超市的李姐人挺好,您报我名字,能便宜点。”

“谢谢王师傅,太麻烦您了。”渝万承接过钥匙,又跟老王聊了几句家常,从基地的伙食聊到附近的天气,句句都顺着老王的话说,没一会儿就把老王哄得眉开眼笑,临走时还特意把他送到门口:“渝老师,有事儿随时来找我,别客气!”

走出行政楼,海风吹得更猛了,渝万承把外套的拉链拉了拉,低头看了眼胸前的工牌——照片上的自己笑得温和,眼神干净,像个刚出校门、对科研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他嘴角的弧度没变,眼底却掠过一丝冷意。

十年了。

从22岁拿着海洋生物学硕士学位,却只能在私人标本馆里给鲸鱼骨骼除锈开始;到25岁进了省海洋研究所,却因为没有背景,只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深海沉积物分析;再到28岁,眼看着竞争对手拿到了基地的面试资格,他在对方提交的实验报告里,“无意”中发现了一处数据误差——那处误差其实是他前一晚潜入实验室,用微型仪器修改的,却在提交时,以“关心同事”的名义,“提醒”对方再检查一遍,结果对方因为紧张,又查出了其他几处小问题,错过了提交时间。

他从不觉得自己做错了。科研本身就是场淘汰赛,想要站在最前面,就得比别人更狠,更会藏。那些所谓的“和善”“体贴”,不过是他披在身上的保护色,就像深海生物身上的发光器官,用来吸引猎物,也用来掩饰自己的獠牙。

宿舍在4号楼的三楼,朝南的房间,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大海。房间不大,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还有一个小阳台。渝万承把行李箱放在墙角,打开一看,里面大多是专业书籍和实验记录,最底下压着一个笔记本,封面上写着“深海生物观测日志”,第一页上画着一条模糊的人鱼轮廓,旁边写着一行小字:“H-01样本,是否为智人分支?”

他把笔记本拿出来,放在书桌上,然后开始整理东西。书桌上的台灯是基地配的,暖黄色的光,他打开台灯,把书一本本摆好,《深海生态学》《海洋生物解剖学》《极端环境生物适应性研究》……每一本书的扉页上都有他的笔记,密密麻麻,有的是对文献的质疑,有的是自己的猜想。

整理到一半,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渝万承接起来,声音依旧温和:“您好,哪位?”

“渝老师吗?我是研究部的王建国,下午两点的会,您别忘了,会议室在研究楼三楼301。”电话里的声音很沉稳,带着点威严。

“谢谢王主任,我记着呢,一定准时到。”渝万承说。

“嗯,还有个事,”王建国顿了顿,“下午的会会介绍一下H-01样本的最新进展,您之前提交的研究计划里提到过对深海未知生物的研究,正好可以听听,有什么想法也可以提出来。”

渝万承的心脏猛地一跳,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机,声音却依旧平稳:“好的,谢谢王主任,我很期待。”

挂了电话,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大海。海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的波光,看起来平静无波,可他知道,在那片深蓝色的海面下,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和秘密——5200米的深海,没有阳光,压强是海面的520倍,那里的生物以一种人类无法想象的方式生存着,而H-01样本,那具介于人类和鱼类之间的骸骨,或许就是解开深海奥秘的钥匙。

他拿出手机,翻出林晓拉他进的“深海探秘”群,群里很热闹,有人在讨论昨天回收的深海沉积物样本,有人在问H-01样本什么时候能开放研究。他翻了翻聊天记录,看到一个叫“李曼”的人发了一张照片,是H-01样本的局部特写——那是一块头骨,眼眶很大,额骨突出,下颌骨的形状和人类很像,却在末端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咬过。

“这是上周拍的,刚做了CT扫描,发现头骨里有残留的软组织,王主任说可能能提取到DNA。”李曼在后面补充道。

渝万承的目光停在那张照片上,看了很久。他想起三年前,他在省研究所的时候,偶然看到过一份关于H-01样本的内部报告,上面写着“样本骨骼密度是人类的3倍,尾椎骨有明显的肌肉附着痕迹,推测该生物具备在深海快速移动的能力”。当时他就觉得,这绝不是普通的深海生物,更像是某种未被发现的智人分支——如果能证明这一点,整个海洋生物学乃至人类学的认知都会被改写。

而他,渝万承,要做那个改写历史的人。

下午一点五十,渝万承准时出现在研究楼三楼。走廊里很安静,只有实验室里传来的仪器运转声。301会议室的门虚掩着,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王建国的声音:“进。”

他推开门,里面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看到他进来,都抬起头看了一眼。王建国指了指靠近门口的一个空位:“渝老师,坐这儿吧。”

“谢谢王主任。”渝万承走过去坐下,把笔记本放在桌上,抬头对其他人笑了笑,算是打招呼。坐在他旁边的是个女人,看起来三十多岁,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看到他,主动伸出手:“你好,我是李曼,负责H-01样本的解剖分析。”

“你好,渝万承,新来的助理研究员。”渝万承握住她的手,轻轻握了握就松开,“之前在群里看到你发的H-01样本照片,很专业。”

李曼笑了笑:“都是分内工作。你之前做过深海生物研究?”

“做过一些深海沉积物里的微生物研究,还有极端环境下生物适应性的分析。”渝万承说,语气很谦虚,“跟你们比,还差得远,以后还要多向你们学习。”

正说着,会议室的门又开了,进来一个年轻人,二十多岁,头发有点乱,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看到渝万承,愣了一下,然后坐在了他的另一边。“你好,我叫赵宇,负责深海探测设备的维护。”年轻人主动打招呼,语气有点生硬。

“你好,渝万承。”渝万承笑着回应,他能感觉到赵宇的警惕——大概是觉得他抢了原本可能属于别人的名额,这种眼神他见得多了,每次换工作,总会遇到几个这样的人,不过最后,他们要么被他的“和善”打动,要么被他的能力压制,很少有人能成为他的阻碍。

两点整,王建国站起身,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今天的会,主要有两件事。”王建国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渝万承身上,“第一,欢迎渝万承老师加入我们研究部,渝老师在深海微生物和生物适应性研究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接下来会参与到H-01样本的辅助研究中。”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渝万承身上,有好奇,有期待,也有像赵宇那样的警惕。渝万承站起身,微微鞠躬:“谢谢王主任,也谢谢大家。我刚到基地,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以后请大家多指教,我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坐下后,王建国继续说:“第二,跟大家汇报一下H-01样本的最新进展。李曼,你来说说。”

李曼站起身,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H-01样本的全景图。那是一具完整的骸骨,躺在透明的恒温容器里,骨骼呈灰白色,表面有一层微弱的磷光,是深海生物特有的荧光物质残留。“我们上周完成了对H-01样本的全身CT扫描,发现了几个重要的点。”李曼指着屏幕上的图像,“第一,头骨内部有残留的软组织,经过检测,是脑组织的残留,虽然已经碳化,但可能提取到部分DNA片段;第二,尾椎骨的末端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推测该生物在生前经常用尾部发力,可能具备快速游动的能力;第三,肋骨之间有细小的骨片,像是某种未发育完全的鳍骨,这说明该生物可能同时具备陆地和海洋生存的能力。”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盯着屏幕上的骸骨,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好奇。赵宇忍不住开口:“李姐,那能不能确定这到底是什么生物?是鱼类,还是……”他没说下去,但大家都知道他想说什么——是人类吗?

李曼摇了摇头:“目前还不能确定。DNA提取工作还在进行中,因为软组织碳化严重,成功率不高。另外,我们对比了现有的所有生物数据库,没有找到类似的骨骼结构,所以暂时无法归类。”

“渝老师,你有什么想法?”王建国突然看向渝万承。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在他身上。渝万承放下笔,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很谨慎:“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样本的实物,只能根据图片和李老师的汇报提一点粗浅的看法。”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首先,尾椎骨的磨损痕迹和鳍骨的存在,说明该生物的运动方式兼具鱼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这在深海生物中很罕见;其次,头骨的结构和人类很相似,尤其是额骨和下颌骨的比例,这让我想到了传说中的‘人鱼’,但科学研究不能靠传说,所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他没有说太多,既表现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又没有显得过于张扬,恰到好处。王建国点了点头:“说得有道理。接下来,渝老师会协助李曼进行样本的DNA提取工作,赵宇负责保障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其他人继续跟进之前的研究项目。”

会议结束后,李曼把渝万承带到了标本馆。标本馆在研究楼的地下一层,恒温恒湿,门口有两道门禁。李曼刷了卡,输入密码,门缓缓打开,一股淡淡的福尔马林味道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存放H-01样本的地方。”李曼一边走,一边介绍,“整个标本馆分为三个区域,A区是深海微生物样本,B区是深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样本,C区是未知生物样本,H-01就在C区。”

C区在标本馆的最里面,光线很暗,只有头顶的冷光灯亮着。H-01样本放在一个巨大的透明玻璃容器里,容器里注满了特殊的保护液,骸骨在液体里悬浮着,灰白色的骨骼在冷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渝万承走到容器前,停下脚步。他终于看到了实物——比照片上更震撼,头骨比人类的略大,眼眶深陷,像是能看透人心;肋骨呈扇形排列,比人类的更粗壮,能看出生前强大的肺活量;尾椎骨细长,一直延伸到容器的底部,末端的磨损痕迹清晰可见;最让他在意的是那几根细小的鳍骨,从肋骨之间伸出来,像是被人刻意安上去的,却又和骨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靠近玻璃,几乎要碰到容器壁。李曼在旁边说:“这保护液是特制的,能防止骨骼氧化,还能保持软组织的稳定。我们上周试着从脑组织残留里提取DNA,只得到了一点碎片,还在测序中。”

渝万承收回手,转过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兴奋:“太神奇了,李姐,这绝对是划时代的发现。如果能提取到完整的DNA,说不定能改写我们对深海生物的认知。”

“是啊,”李曼叹了口气,“就是难度太大了。之前有国外的专家来看过,说这种碳化程度的软组织,能提取到DNA碎片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完整测序,几乎不可能。”

“那我们可以试试其他方法。”渝万承说,“比如从骨骼的孔隙里提取残留的□□,或者分析骨骼中的同位素,看看能不能确定它的生存环境和饮食习惯。”

李曼眼睛一亮:“你这个想法不错!我们之前只想着提取DNA,倒是忽略了这些。正好,下周有一批新的检测设备到,我们可以试试。”

“好啊,”渝万承笑着说,“到时候我来帮您打下手。”

从标本馆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海面上的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海浪被镀上了一层金边,看起来格外温柔。渝万承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了行政处的张姐,张姐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看到他,笑着打招呼:“渝老师,下班了?这是我刚买的海鲜,给你带了点,晚上煮个汤喝。”

“张姐,这怎么好意思?”渝万承连忙推辞。

“哎呀,客气什么!你刚来,肯定没来得及买东西,拿着吧。”张姐把塑料袋塞到他手里,“这虾是刚捞上来的,新鲜得很,煮的时候少放点盐,鲜得很。”

“那太谢谢张姐了,改天我请您吃饭。”渝万承接过塑料袋,里面的虾还带着海水的腥味,很新鲜。

回到宿舍,渝万承把虾放进冰箱,然后坐在书桌前,拿出那个“深海生物观测日志”笔记本。他翻开第一页,看着上面画的人鱼轮廓,又想起标本馆里的H-01样本,拿起笔,在旁边补充道:“H-01样本,头骨结构类似智人,尾椎骨具备运动功能,鳍骨与肋骨融合,推测为水陆两栖生物,可能存在智人基因片段。”

他写得很认真,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天空变成了深蓝色,海风吹过窗户,带着夜晚的凉意。渝万承放下笔,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灯塔,灯光在海面上一闪一闪,像是在指引方向。

他知道,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基地里的人都觉得他和善、谦逊、有能力,却没人知道,他为了走到这里,付出了多少代价——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疏远了曾经的朋友,甚至不惜修改别人的实验数据。但他不后悔,因为他知道,只有站在这个地方,只有接触到H-01样本,他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至于那些所谓的“不择手段”,他从来不在意。科学需要牺牲,而他,愿意成为那个牺牲一切的人,只要能揭开深海的秘密,只要能证明自己的猜想。

他拿起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是母亲的声音,带着点担忧:“万承,到基地了吗?那边环境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

“妈,我到了,挺好的,同事们都很照顾我。”渝万承的声音放得很软,和平时在基地里的温和不同,多了点真实的暖意,“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等周末我再给您打电话。”

挂了电话,他靠在窗边,看着漆黑的海面。海面上没有一丝光亮,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像是深海里的生物在低语。他知道,在那片漆黑的深海里,还有无数的秘密等着被发现,而他,会一步一步地靠近,直到把那些秘密握在自己手里。

夜深了,基地里的灯渐渐熄灭,只有研究楼的几间实验室还亮着灯。渝万承洗漱完,躺在床上,却没有睡意。他想起明天要去标本馆帮忙,想起要和李曼一起设计新的检测方案,想起H-01样本里可能存在的DNA碎片,心脏就忍不住加速跳动。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H-01样本的样子,那具灰白色的骸骨,像是在黑暗中静静地等待着什么。而他,渝万承,就是那个来唤醒它的人。

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揭开这个深海的秘密,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窗外的海浪声越来越远,渝万承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站在一片漆黑的深海里,周围是泛着磷光的生物,而在他面前,是一条巨大的人鱼,正用深邃的眼睛看着他,嘴里说着什么,他却听不清。但他知道,那条人鱼,就是他要找的答案。

好了,这本也开了,随便更,已经无所谓了?_?(写文纯个人爱好)

初次见面,渝老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暗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