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忍顾鹊桥归路 > 第12章 第 12 章

忍顾鹊桥归路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碎宫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9:47:55 来源:文学城

自从听说后续仍有军队押运粮草,萧音便放下心来,不再过问。

那天她照旧每日往萧天阔跟前凑。可刚到书房外,里头便传来一阵尖利的吵嚷,生生截住了她的脚步。

“当年我就劝你!城里书院那丫头有什么好?你偏要娶!”萧母的声音裹着泼辣,隔着门板都透着撒泼的劲儿,“如今倒好,放着京都的荣华富贵不享,一头扎进莘阳城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要粮没粮,要暖没暖,我真不明白你图个啥!”

“娘,您少说两句。”

“我偏要说!”那声音愈发尖锐,“这么多年了,你就死心眼不续弦?你看看你弟弟,虽说没你有本事,可人家有亲生儿子!娘知道你也盼儿子,不然怎会养个没血缘的养子?可养子终究是外人!哪天他亲爹娘寻来了,你这将军府的家业,难不成要给外人?儿啊,听娘的,再娶一个!咱生个自己的娃,这才是正经!”

“娘!”萧天阔的声音陡然沉了,“当年念念走的时候,我就说过,这辈子再不娶妻。”

“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没盼着你大富大贵,好歹你成了将军,娘能跟着享两天福!”萧母的声音掺了哭腔 “可你倒好,一声不吭就扎到这破地方来,你是要活活气死我啊!”

书房里的吵嚷没个停歇,萧音却不想听了。她悄悄往后退了半步,转身便走。原主的记忆里就只有这位祖母的模样最为清晰。

“萧音”是家里头一个孩子,记忆的最开始,祖母把她疼得像块心头肉——做新棉袄总先给她量尺寸,灶上炖了甜汤,头一碗准是端到她手里,连她夜里踢了被子,祖母都能醒好几回替她掖好。

可后来叔叔家的弟弟出生,祖母说,“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所以新做的虎头鞋再没她的份,甜汤要先盛给弟弟,连她凑到跟前想递块刚摘的野果,祖母都能冷着脸挥挥手:“去去去,别挡着弟弟玩。”

“萧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不被喜欢了。但她知道她不是家里最小的那个了,她是大孩子了——她会主动去地里干农活,弟弟哭闹时她最先跑过去哄,甚至把自己藏了好久的糖糕也塞给弟弟。

可不管她做得多好,祖母的笑脸总只对着弟弟,看她时眼里只剩淡漠。

每天夜里她缩在被子里,听着隔壁祖母给弟弟唱童谣的声音,心里又怕又怨——怕自己再做错事惹祖母更不开心,怨为什么祖母的爱说变就变。

可第二天醒来,她还是会小心翼翼凑到祖母跟前。

至于原主的母亲,萧音能从记忆里寻到的,只是祖母常年挂在嘴边的碎骂,左一句“没福气的短命鬼”,右一句“只留个丫头片子,耽误萧家传宗接代”。

萧无穷下学后,照旧揣着书册往萧音屋里钻。刚进门,就见萧音托着腮发呆,听见动静才抬眼:“弟弟,你说往后若爹再娶了后娘,再生个儿子,咱俩往后还有活路吗?”

她是真怕,自己那点想在西北做点事的心思,最后全耗在后宅争斗里。论上阵拼杀她倒敢试试,可这家长里短的算计,她实在没那脑子。

“姐姐多虑了。义父那般疼你,怎会再娶妻生子?”

“他……很疼爱我吗?”

“姐姐竟没察觉?你屋里的炭火,从来都是最旺的——前几日郭叔还说,义父把自己屋的上好银霜炭,分了大半给你。他待你好,府里人都看在眼里。”

萧音一怔。好像的确是这样,记忆和现实的相差好大,两般情形叠在一起,倒让她有些恍惚。

正出神时,丫鬟铃铛掀帘进来:“小姐,公子,老夫人让您二位去正厅用饭。”

萧音与萧无穷对视一眼,满是无奈。她揉了揉眉心叮嘱:“老人家说话或许不中听,左耳进右耳出便是。真忍不了,就默念‘敬老爱幼是传统美德’。”

“放心吧姐姐,我有数。”

这还是她俩头回去正厅吃饭。到的时候,萧天阔已坐在主位,老夫人挨着他,见人进来,目光先落在萧无穷身上,撇着嘴开口:“这就是认来的孙子?瞧着眉清目秀,就是不知心里记不记恩,是不是个有良心的。”

一开口就尖酸,把萧音备好的客套话全堵了回去。萧无穷却像没听见,只规规矩矩行了礼:“祖母好。”便自顾自拉了把椅子坐下。

老夫人没抓着萧无穷的错处,立马调转矛头对着萧音,扯着嗓子絮叨:“你这丫头,如今在将军府享了福,倒忘了是谁把你拉扯大的?当年你爹在外头打仗,我一把屎一把尿带你,寒冬腊月里手冻得裂开口子,还连夜给你缝棉袄,生怕你受半点寒!”

萧音听得眼皮直跳,自从叔叔家点弟弟出生后,她哪里好有什么棉袄穿啊。

老夫人还在唾沫横飞地编,什么“把最好的米熬粥给你喝”“夜里起三次夜给你盖被子”,越说越离谱。

萧音实在忍不下去了——黑的白的全让你一个人说了,你以为我是个哑的。

“祖母说的这些,自从弟弟出生后,袅袅就再也没有享受过了。只记得您总让我大冷天去河边洗衣,冰水浸得手肿成馒头,回来晚了还要挨您的骂,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祖母说的那些‘好日子’,袅袅也是好久没有过过了?”

萧母脸上那副慈眉善目的表情瞬间僵住,嘴角的笑也挂不住了,眼神里满是错愕——这丫头竟敢当众拆她的台?!

不等老夫人辩解,萧天阔的声音已经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意炸响:“娘!您先前不是总在我面前说,把袅袅照顾得妥帖周到,让我在外打仗不必牵挂吗?!”

“您一直都在骗我?您所谓的‘妥帖周到’,在哪儿?!”

萧母被问得哑口无言,脸一阵红一阵白,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她感觉周围看热闹的下人眼神里满是鄙夷。自从萧天阔成了将军以后,街坊邻居见到她,谁不恭维她两句,她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羞辱。

随即开始梗着脖子撒泼,嗓门拔高了几分,满是农村妇人的蛮横:“我……我当年就劝你!那城里来的女人有什么好?就知道抱着书本啃,下田不会,喂猪不懂,连针线活都做不利索!本就是个没福气的短命鬼,早早走了倒干净,偏偏留个赔钱的丫头片子!我让她多干点活怎么了?难不成还供着她当小姐?你留个女儿有什么用?再过几年还不是要嫁去别人家,到时候谁给你端茶送水养老?”

“娘!你够了!我当年就跟你说过,这辈子我只有念念一个妻子,也只有袅袅一个女儿!你既然容不下她,明日下午官府送粮的军队返程,您便跟着一起回乡下吧。”

萧母被他这副动真格的模样唬住,手指着萧天阔,气得嘴唇哆嗦,却半天说不出反驳的话——她知道这个儿子的性子,一旦下了决定,再怎么撒泼也没用。

萧天阔没再看她,转身快步走到萧音面前,缓缓蹲下身,眼眶竟有些发红。他抬手想碰女儿的肩膀,却有把手放下了,只声音发哑地说:“袅袅,是爹不好。这些年爹在外打仗,总以为有你祖母照看着,你能过得安稳,却没想到……是爹对不起你。”

萧音僵在原地,目光落在眼前高大的男人身上——他垂着肩,平日里挺直的脊背难得弯了些,那副脆弱的模样,和她记忆里那个模糊的背影判若两人。

心口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涩意慢慢漫开。她以为他该知道的,知道“萧音”以前过得不好,只是他不在意。

为什么呢?明明记忆里的他那么冷漠,现实里他却又那么关心她?

可是,她终究不是真的萧音,撑不起他这份突如其来的在意,也给不了他想要的、属于“萧音”的回应。

只是她愈发清醒地意识到——她始终是个闯入者,想偷偷捡起一份不属于自己的父爱。

这场闹剧终是草草收了场。

萧音起身离开,却被郭安林拦在回院子的路上,他神色恳切:“小姐,可否借一步说话?”

这真是太好了,记忆和现实差距太大,萧音自己正满肚子疑惑无处问,闻言便点了头:“郭叔请讲。”

“小姐许是不知,将军待您,实在是疼到了骨子里。有一回阵前厮杀,敌军的长矛直刺他心口,他竟连躲都没躲,反手攥着矛杆就往前扑,硬生生把刀架在了对方脖子上。这些年在战场上,刀剑无眼,他却总是冲在最前头。为了让您在京中过得宽裕些,他每年的军饷,自己只留够买伤药和干粮的份,其余的全托人寄回老家。”

萧音指尖微顿,轻声问:“既如此疼我,当年他为何不将我接到身边?”

“他去接了。”郭安林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似在回忆旧事,“那年将军刚被封了校尉,领了赏钱便立刻告了假,揣着新做的衣裳,一路兴冲冲往回赶,说要接小姐来军营附近住。可他走了半个月,回来时却只有孤身一人,连带着那身新衣裳都没送出去。隔天他便主动请战去了前线,我没敢问那半个月发生了什么,只记得他回来时眼底的红血丝,连着好几夜都在帐中喝闷酒。”

萧音怔住,眉头微蹙——原主的记忆里,从未有过“父亲来接”的片段啊。

“就连将军主动请命来莘阳城,也是因着您在京中过得并不舒心。”郭安林继续道,“将军性子闷,不大会说软话,过去对您的关心或许没落到明处,但他这些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尽力弥补,只想给您一个安稳的家。”

萧音静立片刻,原主在京都那半年过得不舒心到是真的,性格软弱,天天讨好其他富家小姐,被别人使唤来使唤去。

可她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原主的记忆总做不了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