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让她降落 > 第5章 Chapter 5

让她降落 第5章 Chapter 5

作者:陈年明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0:50:24 来源:文学城

三年前,纽约肯尼迪机场。

夏知遥神色冷淡地走在前头,拉着行李,指尖飞快地滑动手机屏幕,页面一页页刷过,她一目十行地看着,她眉心微蹙,脚步下意识加快。

刚踏出廊桥,身后便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她没回头,继续扫着手机上十几封未读邮件,顺手发出微信【明天下午一点会议,PPT会改成最新版本,流程我会发你。】

她穿过人群,回头看到助理程悦正气喘吁吁地追上来,脸上带着几分慌乱与犹豫,嘴角动了动,却迟迟没发出声音。

夏知遥继续往前走。却听见身后行李箱滑轮与地面的摩擦声,一下一下地拉近,像一种习以为常的追随。

她没回头,只是垂眸扫了眼手机,指尖一滑,几个文档窗口依次弹出,“模型调出来,”她说,声音冷静利落,“之前那组数据再跑一遍,我记得你们更新过基础假设。”

语音刚发出去,她又补了一句:“还有,跟Chen那边的合作方案,法务确认了吗?这是最后一步,只要他们拍板,这个项目就能敲定。”

她话音未落,目光仍在屏幕上快速滑过,但大脑已自动将逻辑、优先级、资源调度与风险评估推演完毕,一切都在她掌控之中,仿佛根本不需要停顿。

下一秒,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是程悦发来的PPT更新版本,夏知遥扫了一眼,眉心轻轻一动。

她脚步一顿,停在离出口不远的地方,耳边是拖箱的杂音、人群的窃语。

她转身开口,语调依旧平稳:“程悦啊,汇率你写的是哪天的数据?”

程悦一愣,神情微慌:“……是最新的,我想着越实时越好。”

夏知遥沉默了半秒,语气缓了些,却依旧清晰坚定:“我们是做咨询的,不是为了展示数据,而是帮客户做决策。”

她知道程悦努力,也明白她太急了,这种急不全是坏事,只是需要引导。

“你填的是昨天的汇率,出发点我理解,但客户要的是趋势和逻辑,不是最新数字。”声音平稳却不容置疑,“汇率是浮动的,重要的不是眼前的数,而是你为什么选它、能判断出什么。”

她垂眸看了眼屏幕,脑海里一闪而过当年那个为小数点熬夜的自己。“分析的关键,从来不是搬数据,而是思考背后的意义。”

程悦点头,小声应:“……我会改。”

“嗯,别急。”夏知遥收回视线,语气淡淡的,却带着鼓励。

正说着,夏知遥脚步一顿,眉头轻轻皱了一下,像是忍着某种突如其来的不适,手下意识扶了下小腹,呼吸微微停顿。

程悦立刻注意到她的动作,几乎没有犹豫地从随身包里翻出一根能量棒,拆开包装递过去:“姐,你咖啡又喝太多了吧?吃点这个,低卡的,不甜。”

“谢谢!”夏知遥接过能量棒,咬了一口,淡淡的坚果香气在口腔里弥散开来,她低着头,神情没什么波动,却眼神柔和了几分。

程悦又从包里摸出一小瓶水递过去,小声补了一句:“别逞强,你这几天飞太多,胃一直不好我知道的,我就在想你待会儿肯定得难受。”

夏知遥没回应,只垂下眼帘喝了口水,嗓子发干,胃里却终于缓了些,她轻声道:“你倒是记得挺清楚。”

程悦抿嘴一笑,带着点得意:“这都是你手把手教我的,你之前给沈总当助理不也是这样面面俱到。”

程悦看着她略显疲惫的脸,犹豫了下,低声问:“对了,夏总,你在飞机上没休息吗?”

夏知遥语气平稳:“睡了四个小时。”她说得毫不在意,“剩下的时间,可以安安静静做策划案。”

她当然知道自己看起来不太好,黑白颠倒的时差,疲惫像是从骨头缝里溢出来的,但她不在意,她早已习惯。

甚至某种程度上,恰恰是这种极致清醒与身体负荷的临界感,才能让她思路更利落,判断更果断。

她抬起头,看向前方,天还未全黑,城市像披着一层暗蓝的幕布沉睡着,车灯在路面划出一道道光轨,她站在原地,竟有片刻的出神,她回来了。

再次踏上这座城市的土地,心跳竟仍会漏一拍,一些被压进时间缝隙的记忆,仿佛一下子被这冷空气激活了。

纽约,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脱离父母所在的城市,没有父亲那种只有成功才配当我夏仲明女儿的高压,也没有母亲深夜突如其来的情绪崩溃与指责。

她记得自己刚落地时,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哥大校园里的梧桐金黄,天光澄澈,那年她二十四岁,拖着行李走在初到校园的路上,穿过古老的图书馆、拱门和街角咖啡店,仿佛人生也能重来一遍。

她第一次意识到,自由,是可以呼吸的东西,没有人监督她几点回家、穿什么衣服、成绩是不是年级前三,没有人把她当成“某某教授的女儿”或者其他。

她就是她自己。

在哥大商学院,课堂上她坐在前排,她喜欢那些教授的讲课风格,尊重每一个观点,鼓励质疑,甚至赞赏她的敏锐与反驳。

那是一段她头脑发光、人生有界、但心是热的日子。

有一次凌晨三点,她走出图书馆,冻得耳朵发红,却在路边看见一只松鼠站在井盖边啃坚果,那画面至今还在她脑海。

那时候她觉得,人生不是非赢即输,也可以是迷路、发呆、躲雨、甚至摔倒的过程。

她曾天真地想,也许回国之后,能保留一点这样的松弛感,可当她一脚重新踏入现实的那一刻,父亲会议上的目光、母亲的“你是不是要被男的骗”、工作里的竞争和缄默,都一口气把她压回深渊。

纽约是她人生短暂的缝隙,是她曾经相信过“可以不用那么累”的地方。

风忽然大了些,夏知遥轻吸一口气,收回视线:“走吧。”

她再次迈步前行,步履稳健,眼神清冽,她低声说了句:“纽约,我又回来了。”声音很轻,从心底溢出,说给另一个曾经的自己听的。

那个在这里奋斗过、迷茫过、也曾满怀希望的自己。

他们一行人走进酒店,项目方安排的接待点,夏知遥一边办入住,一边快速扫视四周,大堂布局、电梯位置、商务中心方向,统统记下,她从不浪费任何可以掌控局面的细节。

进了房间,她反手关门,她将行李箱推到沙发旁,径直走到落地窗边坐下。

她蜷起双腿,把额头抵在膝盖上,脊背僵硬,肩颈发紧,依旧绷着,不敢松懈。

她闭眼,深吸一口气,太阳穴隐隐作痛,眼睛干涩,她抬起头,右手缓缓收紧,直到指甲陷进掌心,痛觉传来,她才像是找回了身体的主导权。

她睁眼,恢复笔挺坐姿,打开电脑,毫无犹豫地进入工作状态,她不能被看到疲惫,也不允许自己被情绪打败。

脆弱是没用的,这句话,她早就写进了自己的生存守则。

手机屏幕骤然亮起,震动声在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来电显示:“程悦”。

夏知遥眉头轻蹙,眼神瞬间沉了下去。这个时间打来,不会是好事,她几乎本能地断定:出事了。

太熟悉了,这种电话的意义永远只有几种,数据错了,客户改需求,团队出了纰漏,无论哪一种,都意味着:今晚别想睡了。

电话还未接通,她已经在脑海里飞快预演所有应急方案,她习惯了,必须永远比问题快一步。

她接通,声音沉稳:“说。”内心却已在准备最坏的结局。

“夏姐,不好了……我、我好像拿错箱子了。”

她闭眼,深吸气,几乎是下意识地回道:“给机场打电话,明天就能找回来。”

“恐怕……来不及……”

她心口一沉,椅子刮着地毯发出刺耳一声,身体的本能比思维先一步意识到:大事不妙。

“你箱子里有什么?”语气中压着火。

“……文件夹,还有硬盘……沈总那份会前资料也在里面。”程悦的声音越来越小,“还有PPT草稿、翻译文档……都在。”

所有不能丢的东西,都丢了。

她很想说“没事”,但那两个字到了嘴边,最终没说出口,这不是“没事”的级别。

她闭了闭眼,声音依旧冷静:“我这就过去。”

但心里却在咆哮:我说了多少次?项目核心资料必须随身携带!红字、备忘录、会议反复强调,为什么她们总是记不住最基本的原则?

她挂断电话,转身冲出房门,此刻不是发火的时候,她知道,现在得补救,可那种怒意却在身体里灼烧。

那是“我把所有防线都设好了、你们还是能出错”的愤怒,是“我做了百分之百、还要替你擦屁股”的疲惫。

她看见那只陌生的行李箱安静地立在沙发前,哑光粉色,边角磨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她站在原地,盯着它,就是这么一只箱子,可能毁掉几个月的努力。

命运往往最致命的地方,从来不是暴风骤雨,而是,一个看似无害的失误。

她半蹲下身,拉开拉杆箱的一角,眼神淡淡地扫过去,黑色印刷体的行李牌安静贴在把手上:“SU YINING”。

夏知遥轻笑了一声,低声嘟囔:“连名字都不看一眼,拿得倒是挺干脆。”

在她层层设防、精确到每一个环节的安排面前,有人随手一个动作,就能把她所有预案撕出一个口子。

一瞬间,她觉得荒谬。更深的,是疲惫,她一直以为,只要她足够严密、足够用心,就能掌控全部变量。她把每一个环节磨到极致,所有文件分层存储,每一次出行都预演三遍。

可现实从来不会为谁的努力让路,她站在那儿,眼神沉沉地盯着那串字,忽然觉得这整个纽约的夜都荒诞得像场讽刺剧。

她还不死心,弯腰仔细翻查拉杆与箱角缝隙。指尖摸索着,在最不起眼的拉链夹层,终于摸到一枚蓝色的小贴纸。

哥伦比亚大学校徽。

那一刻,她眼神一凛,她迅速起身,走向沙发,指尖飞快地滑动手机,点开了一个久未点开的微信群:Columbia校友群。

她飞快打字:【有人认识SU YINING吗?刚从JFK出来,行李拿错,急寻失主。】

她知道,这群平时活跃度不高,但这是她眼下能动用的最快资源,她向来不信运气,也不寄望奇迹。

她只做一件事,在所有已知信息里,逼出解决路径,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也要迅速放大它。

几分钟后,屏幕跳出一条消息:【我帮你问一下,我学弟现在在校生群里。】

她眉头微动,心里那根弦终于松了一点,但还没等出一口气,更深的焦虑就如潮水般反扑回来。

问题不在箱子本身,而在她的箱子里,她带来的,不止是演示稿草稿,不止是翻译材料,更有全套尚未公开的客户名单、两家未披露合并意向的企业资料,甚至,还有那份她亲自撰写、连直属上级都未见的并购意向副本。

今晚她本来打算再微调一版,明天一早正式交呈。如果那份副本流出,轻则,被竞对预判;重则,引爆行业信任危机,项目直接腰斩。

她从不夸大风险,但这一次,风险确实能撕裂她的职业履历。

她感觉呼吸有点乱,她握紧手机,迫使自己镇定下来,但她知道,那种从骨子里涌上的恐惧,已经在蔓延。

那不是对失败的恐惧,而是对一切努力毁于一旦的恐惧。

“A模型锁档,立即暂停权限分享,所有涉及客户编号的邮件,一律挂起审批流程。”她语速极快,几乎不带一丝顿点,像是早已在脑海中演练过无数次,只等此刻调动全套应急流程。

就这一件事,可能让她三个月的准备付诸东流,不仅如此,还足以让她在这场决定未来升迁的纽约并购案中,留下“重大失误”的污点。

她站在落地窗前,城市的光像潮水一样涌动,而她却仿佛站在一个被放大镜注视的点上,,每一栋高楼、每一束光,都像是在注视她失手。

程悦刚挂完电话,立刻上前汇报:“JFK那边说正在调监控,但行李出关的部分还在核查,进度很慢。”

她轻轻冷笑一声:“JFK机场每天这么多人,系统常年滞后,不能光靠他们。”

她抬眼看了她一眼,语气清冷:“箱子是能找回来,但我们等不起。”

她依然站在原地,指尖飞快滑动手机,另一只手交叉抱臂,语气冷静得像系统语音:“这个时间段,中国学生大概率是春假回国。”

目光落回那行名字上:“如果是本科最好查,哥大一年从中国招的本科生也就二十多个。,研究生就难了,几百人起步,分学院还分项目。”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一顿,眼神像刀一样落在程悦脸上:“今晚前如果还没找到,明天一早我们去哥大国际生办公室。”

程悦点头,而她已经再次低头处理下一封邮件。

忽然,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微信弹窗跳出:【遥遥姐,你方便接电话吗?】

她的指尖顿了一下,像被某种温度轻轻碰了一下,那是风吹过旧时光的尾音,像夏天傍晚街角,小孩穿着大得过分的校服,背着书包朝她喊:“遥遥姐!去我家吃饭吧!”

她的指尖倏然停住,情绪像骨头被风拂了一节,酥麻,又藏着一丝久违的热。

她强迫自己压下那点轻颤,没有犹豫,拨了回去。

“喂?”她的语气仍旧是她最擅长的那种,冷静、清晰、无破绽。

一个熟悉的男声低低响起,带着隔着夜色都能听见的温度:“是我,周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Chapter 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