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的鸣叫叫醒了卫渊,他坐起身来看到发现房间里静悄悄的,谢坤柔已经不在屋里了。
他转身下床穿鞋,低头时眼睛瞟到到了枕头边的东西。
他眼睛眯了一下,随后拿起来看,是一个绣着蓝色鸢尾花的鹅黄色荷包,他瞬间就知道了这是什么意思。
他把荷包放回了原位,站起身来穿衣服。
他刚穿好了衣服,谢坤柔就推门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盆清水。她看到卫渊起来了,便说:“王爷醒了?正好,我打来了水,王爷洗漱吧。”
“多谢。”卫渊淡淡说道。
卫渊去一旁洗脸,谢坤柔则挪到床边,看到了自己昨晚放在枕头旁的荷包,她趁着卫渊没注意到这边,伸手把荷包拿了回来。
正在擦脸的卫渊眼珠往这边转了一下,随后收回视线继续擦脸。
谢坤柔把荷包收好,对卫渊说:“王爷,你头发有些乱了,我帮你重新梳一下吧。”
“也不是很乱,不用了。”卫渊看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想拒绝。
但是谢坤柔直接走过来将他按着坐下,说:“您是堂堂摄政王,出门在外,头发散乱了可怎么好,今天就由我来帮你梳头吧。”
说完,谢坤柔就拿起梳子给他梳了起来,梳子和她修长纤巧的手指在卫渊发缝间来回穿梭,每当谢坤柔温暖的指腹擦过卫渊的头皮,他都有一丝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让他的头皮感觉到轻微的酥酥麻麻的痒意,同时又有一众微妙的舒服感,让有些出神。
这是平常侍女给他梳头时没有过的感觉。
不知是谢坤柔的手法不够熟练,还是她特意放慢了速度,卫渊觉得他今天束发比平常慢了好多。
给卫渊束好了发,谢坤柔似在思考着什么,卫渊则是走了出去,去找崔雁。
卫渊正在厨房做早饭,平时他没那么勤快下厨,他这里有下人,用不着他事事都自己亲自做。但是现在是卫渊到来,他就得亲自下厨好好招待了。
卫渊来到厨房就径直走到炉灶前干起了烧火的差事,崔雁边忙边跟他说话:“昨晚睡得怎么样?在我这里睡得还好吧?”
听到崔雁问这话,卫渊就想起了刚刚看到的那个荷包。他记得他昨晚好不容易入睡后就陷入了梦魇,之后不知怎么的梦魇消失了,渐渐地就睡得安稳了,是荷包里安神药的功劳。
“还行。”卫渊淡淡说道。
崔雁看了一眼卫渊那冷淡的脸,意味深长地说:“那个姑娘挺不错的。”
他突然来这么一句,卫渊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明白他要说些什么。
崔雁说:“谢姑娘昨日晚上找我要针线,说是要给你缝衣服,我刚刚看了一下你的衣服,确实缝补得挺好的。她很细心,昨天那么晚了,管线那么暗,她不仅发现你的衣裳破了了,还在大晚上为你挑灯缝衣服。要知道做女红可是很伤眼睛的,更何况还是大晚上。今天一早起来又去林子里摘了几麻袋的笋,说是带回王府做给你做菜吃,可见她对你很上心。”
卫渊听着她的话疑惑地问道:“你要说什么?”
崔雁笑着说:“也没想说什么,就是看你到了,身边也没个细心的人照顾你,想着给你找个王妃呀。这谢姑娘人好,家世也好,跟在你身边,你们俩处得来,你们俩倒也合适。”
卫渊却不认同,反驳说:“你是兄长,你都还没找嫂子,我急什么?况且,我身边有那边有那么多下人伺候我,不需要找个妻子特意来照顾我的饮食起居。”
“我就随口一说,只是觉得谢姑娘这么好的姑娘,你错过了可惜。不过你的王府里虽有那么多下人照顾你,但是你也好好打理一下你的头发,干枯毛躁,难看死了。”
“我跟谢姑娘只是短暂的合作关系,她有她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以后的日子如同刀尖舔血,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是最好的。”
两人结束了这个话题,崔雁也明白卫渊的顾虑,虽然他很想卫渊能够放下仇恨好好生活。但是他们一家死得惨烈,还背负着骂名,他又如何能不去复仇、洗涮冤屈呢?要是换做自己,自己也会走上卫渊一样的道路,就连自己家出的那点事,自己都要出来躲着不肯回去,更何况是卫渊。
他们吃了早饭,卫渊一行人就离开了碧霞山,回到了王府。
时间过得很快,夔越的使臣已经到了城外的驿站歇脚,宫里御书房内,卫渊和礼部的大臣们正在商量接待的事宜。谢坤柔则和平常一样守在外面,同时听到一旁伺候的小太监议论说: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同时怀孕了,这下后宫里可要热闹了。
谢坤柔听到这话,心里在想:以她之前在宫里短暂的见识看,皇后娘家地位不高,容貌和宫里的嫔妃比起来略逊色了一些,好不容易得来的皇后之位她很是看重,所以很努力得想得到皇上的宠爱,想要生下嫡长子稳固自己的地位。但是淑妃的娘家虽然曾经风光无两,但是已经没落,让曾书婉入宫就是想要借此提高家族的地位,且淑妃才貌双全,很得皇帝的喜爱,两人同时有孕,怕是要争一争了,淑妃若是生下长子,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不过眼下谢坤柔倒是没心情关心后宫争斗的流言八卦,使团已经在城外,她现在真的很担心明珑公主会被要求去和亲,虽说不一定,但是却有这个可能。甚至后宫里也有了关于夔越要求公主和亲的传言,丽云传信给她说,公主已经听到了传言,知道自己可能被送去和亲,这些日子一直有些郁郁寡欢。
站在一旁的卫桑看了她一眼,见她脸色不好,就问她:“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
谢坤柔犹豫了一下,说:“我有些担心公主,想去看看她。”
卫桑明白她与公主之间的关心,也知道她在担心些什么,想了想,对她说:“主子和大人们刚进去不久,估计还得有些时候,你就去一趟吧,快些回来。”
谢坤柔喜出望外,浅笑着对他说:“谢谢。”随后她就直接去找明珑。
来到郑明珑的宫里,郑明珑正在写字。她上前去问:“公主在写些什么呢?”
郑明珑看到她来就放下了手中的笔,说:“你来了。抄写佛经让自己静静心。你之前在宫里当差,你我相见也方便,现在你在王府,倒是很少进宫来看我了。”
“对不起公主,跟在王爷身边行动不便,确实不能常来看公主。”
“有什么好道歉的,你我姐妹之间,我明白你的难处。”说完她的情绪又低落了下来。
谢坤柔见她的状态,试探着问道:“公主是听到了那些不好的传言吗?”
郑明珑看了她一眼,说道:“嗯。虽不一定是真的,可是看他们传得如此逼真,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确实有些害怕。用和亲来换取两国和平,也算是我这个公主的职责吧,我受百姓所养,为百姓谋取太平,也算是我的荣幸。”
她虽如此说,但是眼里却满是忧愁。她若是去和亲,那她这辈子都不能再回来了,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无依无靠,想想都觉得难过。
但是事情还没有定论,谢坤柔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安慰她说事情还不定是怎么发展的,不要为未知的事情忧心伤神。
郑明珑许是怕谢坤柔担心,努力扯出一个笑容点头答应。
“娘娘听说这些事情了吗?”谢坤柔问起梅妃。
郑明珑叹了口气,说:“母妃听到了,也是担心得不得了,还险些生病了,不过母妃到底是经历得多了,也没病倒,只是也是终日忧心就是了。”
谢坤柔在回御书房的路上遇到了淑妃曾书婉,她也是去御书房的,身边宫女的手里还拿着食盒。谢坤柔知道她是为了见卫渊,她陪着卫渊进宫也很多次了,每次都能在御书房外看到曾书婉拿着吃食来候着,等朝臣们商议完事离开后便进去见皇上。而她则趁此机会看卫渊一眼,虽然卫渊不曾看到她,但是她却为了看到卫渊,特意打听卫渊进宫的时间,还特意准备了吃的,就只是为了看那一眼,甚至有了身孕都要如此。
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谢坤柔感叹道。谢坤柔是个喜欢自由的人,若是她也这般被逼着入宫,一辈子被困在宫里,还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生活,还要经常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在眼前却不能在一起,她怕是要疯掉。
“参见淑妃娘娘。”谢坤柔恭敬行礼。
曾书婉依旧是端庄典雅的,她缓缓抬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轻声细语地说:“谢姑娘免礼吧。看到谢姑娘,想必是摄政王进宫了吧?这倒是巧了,本宫正好去御书房给皇上送些吃的,不知道会不会碰上王爷。你是要去御书房吗?”
“回娘娘,我正要去御书房。”
“正好,那本宫同你一道去吧。”
“是。”
她们来到御书房外时,里面的事情谈得也差不多了,很快卫渊就从里面走了出来,谢坤柔也看见了曾书婉的眼神自卫渊出来后就一直黏在他的身上,直到他走远。只是她也很聪明,看得很小心,不会让别人轻易发现猫腻。
而且她在皇上和大臣们议事的时候就拿来吃食等候着皇上,这让皇上很是感动,对她的喜爱又多了几分,不知道其他的妃嫔会不会争相来给皇上送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