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倾朝野 > 第12章 初至江宁

权倾朝野 第12章 初至江宁

作者:柳在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5 03:34:36 来源:文学城

十日后,漕运总督衙门外。

江南的春,与盛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光景。盛京的春带着料峭的余寒,而江宁府的春,已是暖风拂面,杨柳堆烟,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隐约的江水腥气。只是这繁华锦绣之下,似乎总萦绕着一层驱不散的、粘稠的暧昧。

钦差队伍抵达时,江宁府大小官员早已在漕运总督潘允文带领下,于衙门外躬身迎候。乌泱泱一片绯色、青色官袍,在明媚春光下,衬着白墙黛瓦,本该是一派威严气象,可不少官员低垂的脸上,却难掩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与审视。

马车停稳,率先下来的是杨舒明。

他今日依旧是一身绯色武官常服,却比在京城时更显随意,衣领微敞,腰间坠了枚羊脂白玉,通身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慵懒贵气,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面前躬身的人群,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不是来查案,而是来踏春游玩的。

“下官潘允文,率江宁府同僚,恭迎钦差大人!”漕运总督潘允文年约五旬,面皮白净,体型微胖,此刻笑容可掬,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杨舒明随意地摆了摆手,声音带着旅途的倦意,又有点漫不经心的亲昵:“潘大人和诸位同僚免礼,这么大阵仗,本官都有些受宠若惊了。这一路舟车劳顿,骨头都快散架了。”他说着,还煞有介事地揉了揉肩膀。

潘允文脸上笑容更盛,连忙道:“大人一路辛苦,馆驿早已备好,酒宴也已设下,为两位大人接风洗尘。”

这时,温序竹的马车也到了。她搭着青黛的手下车,依旧是一身靛青官袍,纤尘不染,乌纱帽戴得端端正正,神色清冷,与杨舒明的随意形成了鲜明对比。青渠沉默地跟在她身后半步,目光如电,迅速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和人群。

“下官温序竹,见过潘大人,诸位同僚。”温序竹的声音平稳,行礼一丝不苟。

潘允文等人又连忙向温序竹见礼,态度同样恭敬,但眼神中探究的意味更浓了几分。这位年轻的女钦差,在京城的名声可是“铁面冷心”,不好糊弄。

寒暄几句,众人簇拥着两位钦差入内。杨舒明与潘允文并肩走在最前,言笑晏晏,甚至饶有兴致地评价起总督衙门廊下挂着的画眉鸟。温序竹则落后半步,沉默地听着,观察着沿途所见的一切——官吏的神色、衙署的布局、甚至廊柱角落的灰尘。

简单的接风仪式后,便是接风宴。宴设于总督衙门后花园的临水轩,珍馐美馔,水陆并陈,歌姬舞伶,曼妙生姿。

席间,杨舒明俨然成了绝对的主角。他来者不拒,与一众官员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从盛京最新的流行妆饰,到江南时兴的昆腔曲牌,他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偶尔几句略带狎昵的玩笑,引得众官员哄笑不已,气氛热烈。潘允文几次试图将话题引向漕运事务,都被他轻描淡写地以“初来乍到,不急不急,莫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给挡了回去。

他甚至指着席间一道精致的蟹粉狮子头,对身旁陪坐的一位官员笑道:“李大人,你们江宁府的厨子手艺不错,这狮子头可比我府上那个强多了,回头可得让纪云去跟你家厨子讨教讨教。”

那位李大人受宠若惊,连连应承。

温序竹坐在杨舒明下首,面前精致的菜肴几乎未动,只略略沾唇了几口清茶。她安静地看着杨舒明与众人周旋,看着他眼神迷离、笑语喧哗,仿佛彻底沉醉在这声色犬马之中。她心中那点疑虑更深了。这演技,若非深知其底细,只怕连她都要信了这人就是个十足的纨绔。

她不动声色,只在潘允文再次试图提及漕运账目时,清冷开口:“潘大人,漕运账册关系重大,不知何时可以调阅?”

席间热闹的气氛为之一静。

潘允文脸上笑容不变,忙道:“温大人勤于公务,在下佩服。账册早已备齐,就在隔壁卷宗库房,温大人随时可以查阅。”

杨舒明似乎有些不耐,挥了挥手,带着三分醉意道:“哎,温大人,何必如此心急?这案子又不是一天两天能查清的,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嘛!来来来,潘大人,再满上!”

温序竹看了杨舒明一眼,不再多言。

宴席终了,已是华灯初上。

杨舒明被纪云和杜泽搀扶着,脚步虚浮地往安排好的馆驿走,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温序竹则婉拒了潘允文派人相送的好意,只带着青渠和青黛,径直去了隔壁的卷宗库房。

库房内,灯火通明。高高的架阁上,堆积如山的漕运账册、文书卷宗,散发着陈年纸张和墨汁混合的独特气味,沉闷而压抑。

“青渠,检查一下四周。”温序竹吩咐道。

青渠无声点头,身形如狸猫般敏捷,迅速在库房内外巡查一遍,回报:“大人,无异状。”

温序竹点头,脱下官袍外套,只着一身天青色襦裙,走到那如山的账册前,目光沉静。她对青黛道:“青黛,你去帮我泡一壶浓茶来。青渠,今夜辛苦你守在门外。”

“是。”两人领命而去。

温序竹随手取过一本最新的漕粮入库总册,翻开。密密麻麻的数字、名目、印章映入眼帘。她深吸一口气,坐在书案前,拿起一支小楷笔,铺开草纸,开始逐行审阅。她的神情专注至极,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已不存在,只剩下眼前这些可能隐藏着惊天秘密的字符。

与此同时,馆驿内。

原本醉意醺然的杨舒明,在踏入房门的那一刻,眼神瞬间恢复了清明,哪里还有半分醉态。

纪云悄无声息地关上门,低声道:“公子,都安排好了。”

杜泽则递上一杯醒酒茶,眉头微蹙:“将军,您今日在宴上是否……太过了些?恐惹温大人不喜。”

杨舒明接过茶杯,却不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温热的杯壁,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不喜?她要喜我作甚?我越是这般不堪,那些人便越放心,温序竹……也越容易忽略我。她此刻,怕是正一头扎进那账本堆里吧?”

纪云回道:“是,温大人直接去了库房,看情形,是打算连夜查账。”

杨舒明哼笑一声:“果然是个一丝不苟的性子。”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随意地倚坐在窗框上,望着江宁府璀璨的万家灯火,以及远处黑暗中静静流淌的、运载着无数秘密与财富的运河,眼神锐利如刀。

“潘允文这只老狐狸,账面上肯定做得天衣无缝。温序竹能从账上找出破绽最好,若不能……”他顿了顿,转身吩咐,“纪云,明日一早,随我去码头逛逛。杜泽,你留在馆驿,应付那些想来探口风的官员。”

“是。”纪云和杜泽齐声应道。

杨舒明沉吟片刻,又道:“纪云,之前让你查温序竹的底细,除了知道她是宣平侯三岁时收养的孤女,来历成谜之外,还有别的吗?”

纪云摇头:“宣平侯府口风很紧,只说侯爷一位远房亲戚遭了难,留下孤女,他看着可怜便收养了。时间过去太久,当年知情人要么不在,要么讳莫如深。只隐约听说,温大人幼时体弱,侯爷曾遍请名医,极为疼爱。”

杨舒明眼神微动。远房亲戚?孤女?宣平侯可不是什么热衷慈善之人,为何独独对这个“远房孤女”如此上心,不仅视若己出,还全力支持她读书科举?这背后定然不简单。他直觉,温序竹身上隐藏的秘密,或许并不比他小。

“继续查,不要惊动宣平侯府。”杨舒明吩咐道,“重点是她入宣平侯府那几年,有哪些官员家道中落,或者……满门遭难。”

纪云心中一凛,似乎明白了什么,肃然道:“属下明白。”

杨舒明挥挥手,让他们退下。房间内只剩下他一人,他再次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屋宇,看到了那个在库房中挑灯夜战的清丽身影。

温序竹,你究竟是谁?你如此拼命,是为了向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证明什么,还是……另有所图?

夜色渐深,江宁府沉寂下来。钦差行辕的馆驿与漕运衙门的库房,两点灯火,在江南氤氲的夜色中遥遥相对,映照着两个心思各异、却都已踏上同一条危险征途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