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倾朝野 > 第11章 漕运风波

权倾朝野 第11章 漕运风波

作者:柳在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5 03:34:36 来源:文学城

元启二十一年,春寒料峭。

盛京皇城,太极殿内,今日的气氛比殿外尚未散尽的寒气更凝重几分。

高踞龙椅之上的皇帝杨宏业,面色沉郁,手中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报被他攥得死紧。御座之下,文武百官垂首屏息,偌大殿堂,只闻皇帝粗重的呼吸声,以及鎏金熏笼里银骨炭偶尔爆开的细微噼啪。

“好,好一个‘漕运畅通,岁入丰盈’!”杨宏业猛地将奏报掷于御阶之下,声音冷得能冻裂金石,“江宁府漕粮,数十万石,就在你们眼皮子底下,不翼而飞!沿途关卡、仓场御史、乃至户部稽核,都是瞎子、聋子不成?!”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虽未至此境,但殿中众臣无不股栗,几欲先跪。

祸事起于江南漕运。去岁解往京师的漕粮,在抵达通州仓验收时,被查出掺沙兑水、以次充好,更有数十万石粮食在账册上凭空蒸发。押运官员畏罪自尽,却留下线索,直指漕运起始之地——江宁府官场上下勾结,贪墨已成常态。

此案牵连甚广,震动朝野。更让杨宏业震怒的是,这背后隐隐有京城高官的影子,是在掏空他大盛朝的根基!

“查!给朕彻查!”杨宏业目光如电,扫过丹陛之下,“江宁府、漕运司、乃至户部,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朕揪出来!”

然而,派谁去查,却成了难题。此案水深,涉及皇子、后妃外戚、乃至当朝宰辅,关系盘根错节,寻常官员要么能力不足,要么早已身陷其中。

一片死寂中,吏部尚书出列,小心翼翼地奏道:“陛下,江宁漕案错综复杂,非干练能臣不足以胜任。臣举荐……刑部郎中温序竹,温大人。”

话音一落,不少目光投向文官队列中的一道清丽身影。

温序竹越众而出,躬身行礼:“臣在。”她声音清越,不高不低,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年仅二十三岁,官居正五品刑部郎中,在大盛朝虽非独一份,却也极为醒目。她穿着一身靛青色的官袍,腰束革带,身姿挺拔如竹。容颜清丽,眉眼间却无半分女子的柔媚,只有一派拒人千里的冷静与端肃。乌纱帽下,几缕碎发拂过她光洁的额头,更衬得肌肤如玉,眼神湛然。

“温郎中入仕三年,兢兢业业,明察秋毫,且刚正不阿,由她主持查案,必能厘清真相。”吏部尚书补充道。

杨宏业看着温序竹,神色稍霁。他对这个年轻女官有印象,能力确实出众,背景也相对“干净”——宣平侯温士英的女儿,而宣平侯是出了名的中立派,其父子二人均无心朝政,不涉党争。

“温卿家,”杨宏业开口,“你可愿往?”

温序竹没有丝毫犹豫,朗声道:“臣,万死不辞。”她低垂的眼睫下,眸光微动。江南……那里是祖父门生故旧遍布之地,也是当年宰相府倾覆的导火索之一。此去,或许能接触到更多被尘封的往事。

“好!”杨宏业点头,随即又道,“然江南官场龙蛇混杂,仅凭温卿一人,恐力有未逮。还需一位能震慑宵小、协调各方之人同行。”

他的目光掠过武官队列,落在了一个略显慵懒的身影上。

“杨舒明。”

被点到名字的人似乎怔了一下,才慢悠悠地从队伍里踱步出来,躬身行礼,声音带着点宿酒未醒的沙哑和吊儿郎当:“臣在。”

“朕命你为钦差正使,总揽江南漕运案查办事宜。温序竹为副使,协理查案。”杨宏业的声音不容置疑,“即日启程,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让一个出了名的闲散宗室纨绔担任正使,去查如此大案?陛下这是……

杨舒明自己也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御座,脸上适时地露出几分惶恐与为难:“陛下,臣……臣年轻识浅,恐负圣恩啊!这等大案,是不是派个更老成持重的……”

“哼,”杨宏业冷哼一声,“你母亲前几日还跟朕念叨,说你终日无所事事。此事就这么定了!莫非你要抗旨?”

杨舒明立刻低下头,声音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调子:“臣……遵旨。”

他垂下的眼眸里,飞快地掠过一丝无人察觉的冷嘲。年轻识浅?是啊,在所有人眼里,他杨舒明就是个靠着母亲荫庇,混吃等死的废物。谁还记得他背负着血海深仇?

温序竹站在不远处,用眼角余光静静打量着这位突如其来的“上官”。杨舒明……宣武大将军次子方行远与宁国长公主的独子。十四年前被抄家灭族,男丁尽戮,只余他因母亲是长公主而被格外开恩的将门之后,如今挂着个正四品明威将军的虚衔,领一份俸禄,平日最爱走马章台,宴饮游乐,是盛京有名的纨绔子弟。

她心中充满疑惑。以他的出身,本当对杨宏业恨之入骨,至少也该谨小慎微,为何会活得如此……张扬肆意?是当真忘却家仇,沉溺于皇室给予的富贵荣华?还是……这一切都只是一层精心编织的伪装?

她想起义父偶尔提起此人时,那讳莫如深的表情,只评价了四个字:“非池中物。”

退朝的钟磬声响起,百官鱼贯而出。

宫门外,已近正午,驱散了夜的寒意。温序竹步履沉稳,走向自家马车。青黛青渠早已在车边等候。

“小姐。”见她出来,青黛则上前一步,递过一个暖手炉。

温序竹接过,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驱散了些许宫城带来的寒意。她正欲登车,身后传来一个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

“温大人,留步。”

温序竹转身,见杨舒明带着长随纪云和将军府校尉杜泽缓步走来。

“杨将军。”温序竹行了一礼,姿态无可挑剔,语气却平静疏离。

杨舒明走到近前,一股淡淡的、清冽的酒气混合着某种名贵的熏香味道扑面而来。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温序竹,目光在她清冷的面容和那身过于严肃的官袍上转了一圈,笑道:“此番南下,要与温大人同行了。温大人年少有为,名动京华,日后查案,还望多多指点我这个……嗯,‘闲人’才是。”

他话语看似谦逊,但那上扬的尾音和玩味的眼神,却透着一股漫不经心的调侃。

温序竹面色不变,只淡淡道:“将军言重了。下官职责所在,自当竭尽全力,协助将军查清案情。”她刻意加重了“协助”二字。

杨舒明仿佛没听出她话中的界限,依旧笑着,目光却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她身后的青渠和青黛,尤其在青渠腰间的短刃上停留了一瞬:“温大人身边真是人才济济,连侍女都如此……英气不凡。”

青渠面无表情,眼神都未动一下。青黛则微微蹙眉,有些不喜他这般打量。

“不敢当,只是寻常仆役,比不得将军身边能人辈出。”温序竹语气依旧平淡,侧身让开一步,“将军若无其他吩咐,下官先行一步,需回衙门交接公务,准备南下事宜。”

“哦,好,温大人请便。”杨舒明从善如流地让开道路,看着温序竹登上马车,青渠驾着马车很快驶离宫门。

直到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杨舒明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笑容才渐渐敛去。他负手而立,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眼神深邃,哪里还有半分方才的纨绔之气。

“纪云。”

“公子。”纪云上前一步,低声道。

“去问问母亲,陛下为何会突然点我为主使。”杨舒明声音低沉,“还有,这位温大人……宣平侯府出来的才女,所有卷宗,尤其是她三年前入仕前后经手的所有案子,调出来,我今晚要看。”

“是。”纪云应声,悄然后退,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一旁的杜泽这才开口,语气带着忧虑:“将军,陛下此举,恐有深意。江南水浑,我们此番前去,是机遇,也是险境。”

杨舒明唇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把玩着腰间的玉佩:“险境?咱们等的,不就是这水浑之时吗?水清了,怎么摸鱼?”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温序竹离去的方向,低语道,“至于这位温大人……一个女子,能以如此年纪坐到这个位置,让吏部尚书那个老狐狸亲自举荐,岂是简单人物?我对她,倒是好奇得很。”

他想起方才温序竹那双清冷澄澈,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那眼睛里,没有寻常官员对他的畏惧或鄙夷,只有一种纯粹的、带着审视的探究。

温序竹……你对我好奇,我又何尝不是?你那张冷冰冰的面具下,藏着怎样的秘密?你选择走入这权力的漩涡,到底有什么秘密?

晨光熹微中,两位身负血海深仇的钦差,怀着各自的心思,踏上了南下的路途。漕运案的序幕已然拉开,而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是更深的阴谋与更久的冤屈。他们的相遇,是命运的巧合,还是早已注定的交锋?

江南的烟雨,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