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家穿越:在乱世搞基建 > 第9章 全民皆兵,各尽其才

全家穿越:在乱世搞基建 第9章 全民皆兵,各尽其才

作者:风车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1 12:47:56 来源:文学城

夜风的身影消失在城门关闭的缝隙中,如同一滴墨落入大海,瞬间无踪。

苏月站在城墙的阴影下,目光凝望着那扇隔绝了生与死的厚重木门,久久未动。夜风临行前那番话,依旧在她耳边回响——“就算我带回了消息,能不能活,还得看你们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他说的没错。

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一人之身,无异于一场豪赌。而她,苏月,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将命运交给不可控的变数。

她从不做没有备用方案的工程。

“姐,”苏阳不知何时走到了她的身边,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不安,“他……能行吗?那可是三十里山路,外面全是敌人。”

苏月缓缓收回目光,那双清亮的眼眸里,最后一丝波澜也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决断与清醒。

“他行不行,我们决定不了。”她转过身,大步流星地向县衙走去,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忽,却异常坚定,“我们能决定的,只有我们自己行不行。”

她步伐极快,苏阳必须小跑着才能跟上。他看到姐姐的侧脸,线条紧绷,仿佛一张拉满的弓。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从夜风离开的那一刻起,姐姐肩上的担子,反而更重了。

因为,从现在开始,黑水县的命运,将由他们亲手来书写。

回到县衙门口,这里依旧聚集着大量因洪水危机而惶恐不安的百姓。他们眼中的希望之火,在夜风接下那份“催命悬赏”后,又被浓浓的忧虑所覆盖。

所有人都明白,那个年轻的行脚商人,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可这份希望,太渺茫,太遥远。

就在众人交头接耳,唉声叹气之时,苏月却再次走到了布告栏前。她亲手撕下了那张墨迹未干的悬赏令,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换上了一张全新的布告。

这张布告,不再是许诺千金的悬赏,而是一份……求助清单。

苏月没有请人代笔,而是亲自动手。她的字迹远不如父亲那般苍劲有力,却自有一种清晰工整、条理分明的风骨。更重要的是,在文字旁边,她用木炭笔画上了一幅幅惟妙惟肖、通俗易懂的简笔画。

“告黑水县父老:守城抗灾,需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力。县衙现急需寻找几样特殊的‘石头’与‘泥土’,凡有线索或能寻来者,工分重赏!”

布告的第一行,画着一块黄色的、棱角分明的石头,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此石常有臭鸡蛋之味,燃之有青烟。”——这是硫磺。

第二行,画着一面斑驳的老旧墙根,墙角处有一层白色的粉霜,旁边写着:“墙角、厕中、牲口棚内常见的白色粉霜,味咸涩。”——这是硝石。

第三行,则是一块黑乎乎的石头,上面画着一簇燃烧的火焰,文字说明更是简单:“此石色黑,能燃,可久烧不灭。”——这是煤炭。

这份奇怪的布告,让所有人都看傻了。

他们想不通,这位县尊大人的千金,在全城即将被洪水吞没的关头,不去找木料、不去寻滚石,为何偏偏要找这些不起眼的、甚至有些污秽的东西?

但无人敢问。苏家刚刚用一声“震天雷”立下的神威,以及那实实在在能换到粮食的“工分”,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选择了服从。

短暂的议论和困惑之后,人群中,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臭鸡蛋味的石头?我想起来了!”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汉子猛地一拍大腿,他挤出人群,激动地对守在门口的衙役喊道,“官爷!我知道!城西外的乱葬岗那边有个‘五雷坡’,以前打雷劈死过人,那里的石头就是这个味儿!黄色的,一烧直冒烟!”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墙角的白霜?”一个驼背的老婆子也颤巍巍地举起了手,“我家那老茅房几十年没修了,墙根底下全是那玩意儿!我这就带人去刮!”

“黑石头……能烧的黑石头……”一个跟在铁匠身后的年轻学徒,喃喃自语,随即眼睛一亮,“师傅!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跟爹去后山砍柴,迷了路,在一个山坳里见过!那里的石头就是黑的,我爹当时还点着了一块,烧了好半天呢!”

人群,彻底被点燃了。

如果说,之前的修补城墙、搬运滚石,还需要专业的技巧和过人的力气,那么这份全新的“求助清单”,则真正将希望洒向了每一个人。

它不再要求你有多大的力气,多巧的手艺,它需要的,只是你对这片土地的记忆,是你生活中的一次不经意的发现。

在“工分”的巨大激励下,在求生的本能驱使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寻宝总动员”,在小小的黑水县城内,奇迹般地展开了。

一时间,整个黑水县仿佛都活了过来。

绝望和等死的沉闷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而充满希望的生产热潮。人们拿着锄头、铲子,提着篮子、布袋,三五成群,根据自己提供的线索,在衙役的带领和保护下,奔赴城中各个角落,甚至冒险出城,去挖掘那些他们曾经不屑一顾的“宝藏”。

就连苏建国,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历史系教授,也发挥出了他的作用。他一头扎进了县衙里那间积满灰尘、破败不堪的档案室,从一堆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故纸堆里,翻出了一本早已残缺不全的《黑水县志》。

他仔仔细细地翻阅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终于,在一页描述城东道观的段落里,他找到了关键信息:“观内道人,好黄白之术,常采硫磺、丹砂等物,以求金丹……”

苏建国如获至宝,立刻派人前往早已荒废的道观。果不其然,在道观后山一个隐秘的地窖里,找到了整整两大坛用油纸封存的、色泽纯正的硫磺粉!

当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县衙后院时,这里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原本用来做饭的大厨房,此刻被完全清空,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烟熏火燎的临时化工厂。

而这个化工厂的总指挥,便是年仅二十岁的化工系大二学生,苏阳。

他此刻的形象,与平日里那个干净清秀的大学生判若两人。脸上、手上、衣服上,全是黑色的烟灰和黄色的粉末,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科学实验特有的专注与狂热。

“那边的,对,就是你!木炭要磨得再细一点!颗粒不能超过一毫米!”

“熬硝的锅,温度再降一降!看到锅边结晶了没有?对!就是现在,赶紧给我捞出来!”

“硫磺粉不够纯,有杂质!拿去,用纱布,给我重新过滤三遍!”

他指挥着十几个被招募来的、手脚麻利的帮手,用最原始、最简陋的工具,实践着他脑海中最尖端的化学知识。

没有烧杯,就用陶碗;没有酒精灯,就用炭火炉;没有滤纸,就用细麻布。

这是一个充满了失败和危险的过程。

他们不止一次因为温度控制不当,让一锅辛苦熬制的硝水直接报废。也曾因为研磨木炭时产生的粉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爆燃,燎着了一个帮手的眉毛,吓得众人魂飞魄散。

每一次失败,都让苏阳心疼不已。因为他知道,这些来之不易的原材料,是全城百姓用命换来的,更是他们对抗滔天洪水的最后底牌。

但他没有气馁。他骨子里那股属于理科生的执拗和钻研精神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他一次又一次地调整配比,改进流程,凭借着扎实到刻在骨子里的化学知识,一步步地攻克着难关。

熬煮、过滤、蒸发、日晒、研磨……

经过了整整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努力,在所有人都快要累到虚脱的时候,第一小堆黑色的、颗粒均匀细腻的粉末,终于被苏阳小心翼翼地配比了出来。

这就是火药,一个足以改变冷兵器时代战争格局的魔鬼。

“都退后!全部退后!”苏阳嘶哑着嗓子,将所有人都赶到了安全距离之外。

他自己则像捧着一件绝世珍宝般,从那堆黑色粉末中,捻起了一小撮,装进一个用桑皮纸卷成的小纸筒里,又小心翼翼地插上了一根用硝水浸泡过的麻线作为引信。

他将这个简陋得有些可笑的“炸药包”放在院子中央的空地上,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手,点燃了引线。

“呲——”

引线冒着火花,迅速燃烧。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个小小的纸筒。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慢了。

当火花触及黑色粉末的瞬间——

“轰!!!”

一声沉闷却极具爆发力的巨响,猛然炸开!

一团耀眼的橘红色火光,在院中骤然爆开,威力远胜他们之前听到的任何鞭炮!强大的气浪甚至将地面上的尘土都掀起了一圈。

成功了!

看着地面上那个被炸出的小坑,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硝烟味,苏阳的眼中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狂喜。他激动地挥舞着拳头,朝着正堂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大喊出声:

“姐!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这一声呐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激动与如释重负的骄傲。

然而,他的喜悦,还未在空气中完全散开。

咚——!咚——!咚——!

城头之上,负责瞭望的哨兵,突然敲响了最急促、最疯狂的警钟!那声音凄厉而尖锐,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个黑水县人的心头!

紧接着,是那名哨兵撕心裂肺的、带着哭腔的呐喊,响彻全城:

“敌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