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宦 > 第48章 别院密藏

权宦 第48章 别院密藏

作者:祁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22:56:09 来源:文学城

江南的夜总带着水汽,暮色一沉,整个小镇就被裹进了一层朦胧的雾里。国舅府的别院藏在镇子西郊的竹林深处,黑瓦高墙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连檐角挂着的铜铃都透着冷意——风一吹,铃声不似寻常宅院的清脆,反而沉闷得像是从地底传来的呜咽。

萧彻蹲在竹林顶端的枝桠上,夜行衣与墨色的竹影融为一体。他已在此观察了半个时辰,指尖捏着的竹枝被夜露浸得发凉,却丝毫未动。下方别院的院墙高三丈有余,墙头插着锋利的铁棘,四个角楼里各守着两名侍卫,手里的灯笼在雾中晃出昏黄的光,每隔两刻钟就会有一队巡逻侍卫沿着院墙走动,步伐整齐,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死士。

“公公,按您的吩咐,影卫已在东南方向的柴房备好火油,只要您这边得手,我们就点火制造混乱。”腰间的密音哨传来下属压低的声音,带着几分谨慎,“只是这别院的侍卫比我们预想的多三倍,您……”

“无妨。”萧彻的声音透过密音哨传出,轻得几乎被风声掩盖,“你们守好外围,别让任何人跑出去通风报信。我取了东西就走,无需支援。”

他指尖一松,捏了半个时辰的竹枝轻轻飘落,无声地坠进脚下的草丛。随后,他像一片羽毛般从三丈高的竹枝上滑下,落地时脚尖只在湿泥上轻点一下,便已掠到院墙根下。

墙角的阴影里藏着一处排水口,是东厂眼线提前标记的——口径不大,刚好能容一人侧身通过,且避开了角楼侍卫的视线。萧彻从怀中摸出一把小巧的弯刀,刀身泛着冷光,是他惯用的暗器之一。他用刀轻轻撬开排水口的铁栅,铁栅与石缝摩擦发出的“咔哒”声被竹林的风声完美掩盖。

钻进排水口的瞬间,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混合着淡淡的血腥气——想来这排水口不仅是排污通道,也是国舅府处理“麻烦”的地方。萧彻屏住呼吸,借着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微光往前爬,狭窄的通道里满是淤泥,蹭得夜行衣下摆沾满污渍,可他的动作依旧稳健,眼神丝毫未乱。

一刻钟后,通道尽头出现一丝光亮。萧彻熄灭火折子,贴着石壁慢慢探头——外面是别院的后花园,种着一片牡丹,只是此时花期已过,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花园里没有侍卫,只有一盏挂在假山上的灯笼,光线下能看到几只飞蛾在盘旋。

他悄无声息地钻出排水口,贴着假山绕到后花园的月亮门后。按照眼线提供的地图,书房就在月亮门左侧的回廊尽头,而密室的入口,藏在书房最里面的书架后面。

回廊上挂着几盏宫灯,昏黄的光将地面照得斑驳。萧彻贴着回廊的阴影往前走,每走一步都先确认周围的动静——他知道,越是靠近书房,守卫只会越严。果然,在回廊拐角处,他看到两名侍卫守在书房门口,手里握着长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萧彻的指尖在腰间的暗器袋里轻轻一摸,取出两枚细如牛毛的毒针。他深吸一口气,趁着一阵风刮过、灯笼摇曳的瞬间,手腕微扬,两枚毒针无声地射向两名侍卫的后颈。侍卫连哼都没哼一声,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萧彻快步上前,将两人的尸体拖到回廊下的阴影里,又擦去地面上的血迹,动作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推开书房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檀香扑面而来。与别院的冷硬不同,书房里的陈设极为奢华——梨花木的书架占满了整面墙,上面摆满了线装古籍,有些甚至是前朝的孤本;书桌是整块的紫檀木打造,上面放着一方和田玉的砚台,旁边还压着几张洒金宣纸;墙角摆着一尊青铜香炉,里面燃着的檀香正缓缓冒着烟。

萧彻没有多余的时间打量书房,他快步走到最里面的书架前。书架上的书排列得整整齐齐,按照经、史、子、集分类,每一本都贴着标签。他按照地图上的指示,找到第三排从左数的第十本书——那是一本《史记》,封面已经泛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他握住书脊,轻轻往外一拉。只听“咔哒”一声轻响,书架缓缓向侧面移动,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弯腰进入,里面传来一股潮湿的气息,夹杂着纸张发霉的味道。

萧彻重新点燃火折子,弯腰钻进洞口。里面是一条狭窄的石阶,向下延伸了大约十几级,才到达密室的地面。密室不大,约莫只有半个书房大小,四周的墙壁是用青石板砌成的,上面布满了青苔,显然很久没有通风了。

密室中央摆放着四个木柜,一字排开,柜门上挂着铜锁,只是锁芯早已生锈,显然很久没有人打开过。萧彻走到第一个木柜前,用弯刀撬开铜锁,柜门“吱呀”一声打开,里面赫然放着一堆金银珠宝——金条堆得像小山,珍珠、玛瑙、翡翠散落其间,还有几锭用红布包着的元宝,上面印着“国舅府”的印记。

萧彻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他知道这些不是他要找的东西。他关上第一个木柜,撬开第二个木柜——里面放着的是一些信件,用红绳捆成一捆,整齐地码在里面。他拿起一捆,解开红绳,抽出最上面的一封信,借着火折子的光仔细看了起来。

信纸是上好的宣纸,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正是国舅爷的笔迹。信是写给蛮族首领的,内容直白得令人心惊:“今冬若按约入侵边境,吾当提供盐铁十万斤、粮草五万石,助汝破城。待事成之后,吾立藩王为帝,汝可取边关三城为谢。”信的末尾还盖着国舅府的印章,日期是去年的冬天——正是蛮族大规模入侵边境的时候。

萧彻的指尖微微收紧,信纸被捏得发皱。他又抽出几封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国舅爷与蛮族首领的往来约定,甚至还有一封提到了“萧凛案”——“萧凛察觉盐铁走私之事,吾已设计除之,朝中无人再敢多言,汝可放心。”

看到这里,萧彻的眼底翻涌着戾气,火折子的微光映在他的脸上,能看到他紧绷的下颌线。十年了,他终于找到了父亲被诬陷的直接证据!当年父亲不是通敌叛国,而是因为发现了国舅爷走私盐铁、勾结蛮族的秘密,才被残忍灭口,还背负了千古骂名!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激动,将所有信件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随身携带的油布包里。然后,他走到第三个木柜前,撬开铜锁——里面放着的是几本账册,封面已经泛黄,上面写着“盐铁运输账册”几个字。

萧彻拿起一本账册,翻开第一页,里面详细记录了国舅府走私盐铁的时间、数量、运输路线和交易对象。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元年三月,运盐五万斤至漠北,交蛮族首领,得银十万两”“元年十月,运铁三万斤至阴山,交蛮族将领,得良马百匹”……账册的最后一页,还画着一张地图,标注了走私盐铁的秘密通道,从江南的盐场一直延伸到蛮族的领地,沿途的关卡、接头地点都标得明明白白。

证据确凿!有了这些信件和账册,不仅能洗清父亲的冤屈,还能将国舅爷勾结蛮族、意图谋反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血债血偿!

萧彻将账册也放进油布包,刚要合上木柜,忽然听到密室入口处传来脚步声,还有人说话的声音:“管家,您说大人让我们来密室拿什么?这地方阴森森的,我总觉得不对劲。”

“少废话!大人让我们来拿东西,我们照做就是了。”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正是国舅府的管家,“听说今天有陌生人在别院附近徘徊,大人担心有人图谋不轨,让我们把密室里的东西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萧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他立刻熄灭火折子,躲到第四个木柜后面,同时握住了腰间的绣春刀。密室里没有其他藏身之处,一旦被发现,只能硬拼。

脚步声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密室入口。接着,几道火把的光照射进来,将密室照亮。管家带着四个侍卫走进来,看到打开的三个木柜,脸色瞬间变得狰狞:“不好!有人来过这里!快找!一定要把他找出来!”

侍卫们握着长刀,分散开来在密室里搜查。火把的光扫过墙壁、木柜,离萧彻藏身的地方越来越近。萧彻屏住呼吸,指尖扣着两枚毒针,眼神冰冷地盯着靠近的侍卫——只要对方再往前走一步,他就会立刻出手。

就在这时,密室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有人大喊:“不好了!柴房着火了!火势太大,控制不住了!”

管家和侍卫们脸色一变,纷纷停下动作。“怎么回事?柴房怎么会着火?”管家厉声问道,语气里满是慌乱,“走!先出去救火!要是烧到书房,大人饶不了我们!”

侍卫们也顾不上搜查,跟着管家急匆匆地跑出密室。萧彻听到他们的脚步声远去,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外面的影卫按照计划制造的混乱,为他争取了时间。

他立刻从木柜后面走出来,拿着油布包快步走到密室入口。在离开前,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四个木柜——第四个木柜他还没来得及打开,不过现在已经拿到了信件和账册,其他的东西也不重要了。

他弯腰钻进洞口,沿着石阶往上爬。回到书房后,他将书架推回原位,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才转身离开书房。

此时的别院已经乱成了一团,柴房的方向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侍卫们都在忙着救火,没人注意到回廊上的萧彻。他贴着回廊的阴影,绕回后花园的排水口,钻进去后又将铁栅重新盖好,然后沿着通道往回爬。

钻出排水口时,天已经快亮了,东方的天空泛起一丝鱼肚白。竹林里的雾比夜里更浓,萧彻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淤泥,辨明方向后,快步向小镇的方向走去。

回到小镇的住处时,影卫们已经在门口等候。“公公,您回来了!”看到萧彻,影卫们都松了一口气,“柴房的火已经扑灭了,国舅府的人没发现异常,只是派人在附近搜查了一圈,没找到我们的踪迹。”

萧彻点点头,走进屋里,将油布包放在桌上。他打开油布包,拿出里面的信件和账册,借着桌上的油灯仔细翻看——每一封信、每一本账册,都是扳倒国舅爷的关键证据,都是洗清父亲冤屈的希望。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账册上的字迹,眼神里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松动。十年了,他像一头独狼,在黑暗里蛰伏,在刀尖上行走,只为了这一天。现在,他终于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立刻备笔墨。”萧彻抬起头,对影卫说,“我要写一封密信,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交给沈清辞。另外,安排一下,我们明天一早就回京城——国舅爷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影卫立刻应声而去。萧彻坐在桌前,拿起笔,蘸了蘸墨,开始写密信。他的字迹依旧锐利,却比平时多了几分沉稳:“清辞亲启:江南之行已得关键证据,国舅通敌谋反,铁证如山。三日内必返京,与你共证清白,还萧家公道。待事成,便带你去江南看桂花,一言为定。”

写完信,他将信折好,用火漆封上,交给影卫:“务必亲手交给沈清辞,路上小心,别让国舅府的人截了去。”

影卫接过密信,小心翼翼地收好,转身消失在夜色里。萧彻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嘴角终于露出一抹冷笑。国舅爷,太后,你们欠萧家的,欠沈清辞的,我会一点一点,全部讨回来。

而此时的京城,东厂狱里。沈清辞正靠在墙壁上,看着小窗里透进来的微光。牢门外传来脚步声,是影卫来了——手里拿着一封密信,信封上是萧彻的字迹。

沈清辞立刻站起身,接过密信,迫不及待地拆开。当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也不由自主地牵起一抹笑。他握着信纸,指尖微微发抖,眼眶却红了——他就知道,萧彻不会让他失望,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牢里的霉味依旧刺鼻,墙壁依旧冰冷,可沈清辞的心里,却像是燃起了一团火。他抬头看向小窗,外面的天已经亮了,阳光透过铁栏,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

黑暗很快就要过去了,光明,就在眼前。他等着萧彻回来,等着一起将国舅爷的罪行公之于众,等着一起为萧凛翻案,等着一起去江南,看那漫山遍野的桂花盛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