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宦 > 第3章 暗计扰清修,慧眼破迷局

权宦 第3章 暗计扰清修,慧眼破迷局

作者:祁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22:56:09 来源:文学城

萧彻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巷口后,沈清辞才收回目光,指尖却仍残留着方才对峙时的凉意。他走到桌前,看着那册被萧彻翻过的卷宗,封面上的“萧凛案”三字仿佛浸了墨,沉得让人喘不过气。

小禄子送早饭来时,见他脸色发白,忍不住多问了句:“沈编修,您没事吧?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沈清辞勉强笑了笑,把卷宗拢到一旁:“没事,就是有点累。对了,刚才萧大人来翰林院,你知道吗?”

小禄子手里的托盘晃了一下,粥碗差点洒出来。他压低声音,脸上满是惊惶:“萧大人亲自来了?我的天,他没为难您吧?听说那位大人脾气差得很,前几天有个御史跟他呛了一句,第二天就被东厂的人抓了,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没有,就是问了问残档整理的进度。”沈清辞没提刚才的争执,怕小禄子担心,“对了,你在翰林院待了多久?有没有听过关于萧凛案的传闻?”

小禄子挠了挠头,眼神有些躲闪:“我来的时候,萧凛案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倒是听厨房的老太监说过几句——说当年萧尚书被抓的时候,家里还搜出了蛮族的玉佩,可那玉佩后来怎么处理的,没人知道。还有人说,萧尚书的儿子其实没死,只是不知逃到哪儿去了……不过这些都是瞎传,当不得真。”

蛮族玉佩?沈清辞心里一动,赶紧追问:“那老太监还说别的了吗?比如‘特殊物资’之类的?”

“特殊物资?”小禄子皱着眉想了半天,摇了摇头,“没听过这个。沈编修,您别问了,这案子太邪门,知道得多了没好处。”他放下托盘,又叮嘱了几句“别太较真”,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沈清辞看着桌上的粥菜,没什么胃口。小禄子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萧凛案里藏着太多没说出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很可能就是翻案的关键。可眼下他连残档都没整理完,又被萧彻警告,想要查下去,难如登天。

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重新拿起卷宗。时间紧迫,三日内必须整理完,他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接下来的一天,沈清辞几乎没离开过值房。他把卷宗按“供词”“证词”“官府文书”分类,逐页核对日期、人名,把有矛盾的地方用红笔圈出来,把残缺的内容标注清楚。不知不觉间,天色又暗了下来,油灯的光映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桌上的卷宗已经整理好了大半。

就在他伸了个懒腰,准备起身活动一下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异动。

“哗啦——”

像是有人打翻了什么东西,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沈清辞心里一紧,赶紧走到窗边,撩起窗帘往外看——只见两个穿着粗布衣服的汉子正从翰林院的后院跑出来,手里还抱着一个布包,而他放在窗边书架上的“民间见闻录”,此刻正散落在地上,书页被风吹得乱翻,还有几页已经被烧毁,黑黢黢的纸灰飘在空中。

那是他花了三年时间写的见闻录!里面记录了他走南闯北时看到的百姓疾苦,有灾区流民的惨状,有贪官污吏的恶行,还有边疆将士的辛酸——这些都是他想呈给皇帝的,希望能让小皇帝了解民间真实的情况。

沈清辞心头一热,拔腿就追了出去。

那两个汉子跑得很快,转眼就出了翰林院大门。沈清辞紧随其后,刚追到街角,就见那两人把布包扔在地上,翻身上了一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马车,马车“驾”的一声,朝着国舅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沈清辞捡起地上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的笔墨纸砚都被摔碎了,而他的见闻录,只剩下大半本,还有几页被撕得粉碎。

他攥着残破的见闻录,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不用想,这肯定是国舅爷干的——白天周显刁难他,晚上就派人来毁他的书,无非是想逼他屈服,让他放弃查萧凛案,甚至让他拜入国舅爷门下。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他知道,现在生气没用,国舅爷就是想让他乱了分寸,他不能中了对方的计。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纸灰和碎纸捡起来,放进布包里。虽然这些已经没用了,但这是他三年的心血,他不想就这么扔了。

就在他准备起身回翰林院时,忽然注意到街角的墙根下,有一枚掉落的腰牌。腰牌是黄铜做的,上面刻着“国舅府护卫”五个字,边缘还有一道明显的划痕——刚才那两个汉子跑得太急,不小心把腰牌掉了。

沈清辞眼睛一亮,赶紧把腰牌捡起来,塞进怀里。

这腰牌,就是国舅爷派人毁他书的证据!

他回到翰林院时,小禄子正急得团团转,见他回来,赶紧迎上去:“沈编修,您没事吧?刚才我看见两个人鬼鬼祟祟的,还以为您出事了呢!您的书……”

“书被他们毁了大半。”沈清辞把布包放在桌上,语气平静,“不过,我拿到了证据。”他从怀里掏出那枚腰牌,放在小禄子面前。

小禄子吓得脸色发白,赶紧捂住嘴:“国舅府的腰牌?沈编修,您可别拿着这个,要是被国舅爷的人发现了,您就完了!”

“我不会让他们发现的。”沈清辞把腰牌收好,“国舅爷想逼我屈服,我偏不。他毁我的书,我就要让他付出代价。”

他走到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写了起来。小禄子凑过去一看,只见沈清辞写的是一份“弹劾国舅府护卫擅闯翰林院、损毁官员私物”的奏折,上面详细记录了刚才发生的事情,还提到了那枚腰牌作为证据。

“沈编修,您要弹劾国舅爷?”小禄子吓得声音都抖了,“国舅爷可是太后的兄长,权倾朝野,您弹劾他,根本没用啊!”

“有没有用,试过才知道。”沈清辞放下笔,吹干墨汁,“国舅爷以为我是软柿子,想捏就捏,可他忘了,我是御史大夫的门生,最不怕的就是权贵。这奏折,我明天就递上去。”

他知道,这份奏折未必能扳倒国舅爷,但至少能让国舅爷知道,他沈清辞不是好欺负的;更重要的是,他能借这份奏折,向朝堂上的清流官员传递一个信号——他愿意和外戚集团对抗,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就在这时,值房的门又被敲响了。

沈清辞以为是周显来了,心里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开口道:“请进。”

门推开后,走进来的却不是周显,而是一个穿着东厂服饰的小太监。小太监手里拿着一个食盒,走到沈清辞面前,躬身道:“沈编修,这是萧大人让小的送来的点心,说是给您垫垫肚子。”

沈清辞愣住了。萧彻早上还警告他,晚上怎么会突然送点心来?

小太监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一碟江南桂花糕,香气扑鼻——这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点心,后来离开江南,就再也没吃过了。萧彻怎么会知道他喜欢吃这个?

“萧大人还有别的吩咐吗?”沈清辞问道。

小太监摇了摇头:“萧大人只说,让您别太累了,注意身体。对了,萧大人还说,今晚翰林院附近不太平,让您锁好门,别再出去了。”说罢,小太监躬身行礼,转身走了。

沈清辞看着桌上的桂花糕,心里满是疑惑。

萧彻到底想干什么?早上警告他,晚上又送点心,还提醒他注意安全——难道是因为白天他没附和萧彻,反而坚持查案疑点,让萧彻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还是说,萧彻只是想拉拢他,让他成为对付外戚集团的棋子?

他拿起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甜意顺着舌尖蔓延开来,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和他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可这甜意里,却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寒意。

沈清辞知道,萧彻绝不是什么善茬。这位权宦的每一步都走得极深,送桂花糕、提醒安全,看似是关心,实则可能是另一种试探——试探他会不会因为这点“恩惠”,就放弃自己的原则,投靠宦官集团。

他放下桂花糕,重新坐回桌前,拿起那册有撕痕的卷宗。不管萧彻的目的是什么,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查清萧凛案的真相,为无辜者翻案,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沈清辞点亮油灯,继续整理卷宗。他不知道的是,在翰林院对面的巷子里,一辆黑色的马车正停在暗处,车帘掀开一角,萧彻正看着他值房的灯火,手里把玩着一块刻有“萧”字的残玉,眼神复杂。

“大人,沈编修拿到了国舅府的腰牌,还写了弹劾奏折。”东厂的心腹低声汇报,“国舅爷那边,要不要……”

“不用。”萧彻打断他,声音冷冽,“让他去闹。国舅爷越急,就越容易露出马脚。你派人盯着国舅府,看看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另外,保护好沈清辞,别让他出事。”

“是,大人。”心腹躬身退下。

萧彻看着沈清辞值房的灯火,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原以为这新科状元只是个有风骨却没手段的文人,没想到竟如此聪慧,不仅没中了国舅爷的计,还反过来抓住了国舅爷的把柄。

“沈清辞……”萧彻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手指摩挲着残玉上的“萧”字,“或许,你真的能帮我找到想要的东西。”

马车缓缓驶离,消失在夜色中。而沈清辞的值房里,油灯的光还亮着,映着他专注的侧脸,也映着桌上那碟未动的桂花糕,在寂静的夜里,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