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娶压寨夫郎后种地发家了 > 第34章 喜服(修)

娶压寨夫郎后种地发家了 第34章 喜服(修)

作者:过河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4 21:58:48 来源:文学城

梅寒听得心动,从前养姐也就是阿简他娘出嫁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家底,莫说是喜服,便是嫁妆也备了一半的家底,还有一半是留给他的。

那时他只替养姐高兴,感念养父养母也这般疼他,对自己的婚事却是没什么想法的。

及至后来养父累罪流放,多年攒下的家财全充了官,他只剩下护着阿简的心力,疲于奔波,对自己婚事更是没想法了。

如今沈川满眼笑意地说起,倒令梅寒心里生出前所未有的期许来,一来他和阿简安定了,便不算辜负养父母和养姐待他的好;二来就是与沈川成亲,只听着就教人心生欢喜。

想来沈川也是欢喜的,所以才这样大费周折。

梅寒心里说不出来的悸动,温情地望着沈川,“既要买喜服,那就先买了再来买鸡鸭罢。”

鸡鸭有味儿,带着一身味儿去成衣铺子,多是不好。

“还是你想得周到。”沈川捏捏梅寒的手,转而带着人寻了一家成衣铺子。

刚巧铺里没其他客人,两大两小一进去,柜台后面拨算盘的掌柜就热情地迎出来。

“二位买衣裳?我铺里都是刚上的春装,款式都是最新的,且瞧瞧喜欢什么样的。”

掌柜是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倒是不看人下菜碟,沈川应了一声,没瞧见喜服,问:“掌柜的铺子里没得喜服卖?”

“有得卖有得卖!”掌柜忙引人到一处屏风后边,就瞧见那一溜儿都是喜服。

沈川瞧了瞧,喜服料子做工都不错,疑惑:“这样好的喜服,作何藏在里面?”

那掌柜的见二人不像同行,笑着压低声音道:“二位有所不知,我这喜服颜色好,放外头容易抢了其他衣裳的风头,衬得一般衣裳没那般扎眼。”

原来还有这门道。

沈川拍拍梅寒后腰,要他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梅寒笑了一下,指着一件普通喜服,问掌柜价钱。

掌柜的就把喜服拿出来给梅寒看,言说一套就要八百个铜子。

有些贵了,梅寒忍不住皱起眉。

掌柜也是伶俐人,惯会察言观色,当即道:“这身喜服虽好,只还是贵价了,不划算。不过同样的料子我铺里还有几匹,好些喜事将近的人家都爱从我这儿扯布回去做喜服。”

“哥儿手艺要是好,扯布回去做了定比我铺子里的还好看喜庆!”

说着,掌柜的就拿出一匹布来,展开给梅寒看。

梅寒倒是看得仔细,沈川却皱起了眉头。

这买布来做喜服,那他得什么时候才能成上婚?不成,他等不及。

“掌柜的这套喜服怎么卖?”

沈川径直指了一件喜服,比梅寒先前问价那件成色还要漂亮,且做工更为精细,领口、袖口、外衫上都用金线绣着些吉祥花样,一瞧价钱就低不了。

先时进到这处来,沈川注意到梅寒一下就教它吸去了目光,却没问价。

“郎君好眼光啊,这套喜服是今儿才花了大价钱从绣娘手里收上来的,你瞧这做工,这绣活儿,都是顶顶好的!”

掌柜的好话说尽将喜服好一通夸,才朝沈川比了个数,足足三两银子。

梅寒眉头一跳,忙拉了拉沈川,怕人当真花钱买了。

本来买一套平日不能常穿的普通喜服就不大划得来了,要花三两银子买一套,虽沈川出得起这个钱,他还是忍不住替人心疼。

沈川却不听他的,顾自和掌柜的讲起价来。

掌柜的人精一样,哪能看不出来梅寒不想买贵价这套?虽沈川想买,也怕他是个耙耳朵、讲几句价见讲不下来就不要了,那她不就损失大了?

卖红布是有赚头,但哪里比得上卖成衣利润足?

是以掌柜的没强硬要高价,最后二两九钱银子卖了沈川。

“今儿我也做一回亏本买卖,沾沾二位的喜气。下回二位要是想买衣裳,可一定要来照顾照顾我家生意。”

掌柜的笑眯眯把喜服从衣架子上取下来,在梅寒身上比对比对,“不大不小正合适,都不消铰的,可真是为夫郎量身定制的一般!”

等到沈川又说按他的身量取一件男款的喜服,掌柜的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喜庆话不要钱似的说,教人听了就浑身舒坦。

后头沈川还想给两个小孩也各买一套新衣,梅寒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拉住人。

之前杨嫂子给做的衣裳还新着不说,小孩个头蹿得快,一天一个样,今儿买了身回去,穿不了两日就不合身了,给小孩买成衣实在划不来。

沈川一想梅寒说得在理,可心头高兴,就想给两个小孩也买身喜庆的。

最后两人一合计,扯了几尺红布几尺素布,待回去裁剪了能给孩子做两身衣裳,两个色混合着来做,既鲜艳又不会太过,正适合小儿平日里穿。

这还没完,沈川衣裳总不禁穿,今儿划一个口子明儿破一个洞的,梅寒给他缝补几回,早是不能看了。

左右要做衣裳,索性专扯了两丈靛蓝色的布匹,也给他做两身。

搬了新家还要办喜酒,有了新衣喜服沈川尚觉不够,又问掌柜的买了两床新被子。

先时孔方金买了棉花布匹回寨子做了被子,这回分家也分了他们一床,沈川还要买两床,梅寒拦了下没拦住,只得在心里安慰自己,好歹沈川买的是普通被子,没说要买贵价的大红喜被一类。

这一来二去的,专是在成衣铺里就花了六两银子,且掌柜的还饶了个好价。

及至一家四口离开时,掌柜的又是送了一对红烛,又是亲自站到门口相送,左一个恩人慢走右一个贵客再来的,一张脸都要笑出朵花儿来了。

走远了梅寒还不住地心疼钱,这两件喜服可真是贵得没边儿了,沈川那件男款的要简洁些没那么贵价,但料子是实实在在的好料子,一件也要二两五钱银子。

见梅寒实在心疼,沈川好笑地说:“等回了寨子,咱把留给寨里的钱分出去,剩下自家的都给你保管。”

他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上回下山卖皮子,梅寒就因身上没有多余的铜板,心里偏着他想给他买肉包吃,又不忍心克扣了别人,好一番精打细算后自己就吃了一个馒头。

起初沈川还不知道,以为大伙儿都吃的一样的,等回山寨时听其他妇人夫郎唠嗑,说到要把包子馒头钱单算出来给梅寒。

沈川听几人算的账不大对,问了小米阿简半晌,两小娃娃把事情说清楚,他才晓得这事儿。

那时就想着要把银钱给梅寒保管,好让人想买什么东西不必精打细算,更不必克扣了自己,没想到回到寨里教杨大地偷钱的事情一闹就忘了这茬。

这厢想起来就说了。

梅寒想说不用这般,结果还没张口呢,就见沈川叫住了卖糖葫芦的小贩,价都没问,一下买了三串糖葫芦。

这时节不像夏秋时候,糖葫芦贵着呢,一串就要六文钱。

梅寒默了默,暗暗咽回了到嘴边的话。

等到沈川把糖葫芦分给小米和阿简,又把剩的一串塞到他手里,梅寒不由感到一阵歉疚。

给两个小孩买也就罢了,这人自己都舍不得吃,还给他这个大人买,尤其他上一刻还在想人花钱大手大脚,管不住钱……

正歉疚着,沈川一低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叼走了梅寒已经咬到的果子,见人愣了还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似的,得意地快速在人嘴边亲了一口。

梅寒一下闹了个大红脸,只觉得这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指定都在瞧他们,面上强自镇定着,实则恨不得马上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没好气地瞪了眼沈川,心底没来得及发展壮大的歉疚一下烟消云散。

沈川被人不痛不痒地瞪了,只嬉皮笑脸地朝人挑挑眉毛,心情好极了,高高兴兴带着人去买鸡鸭。

鸡鸭有杀好的也有活的,杀好的买回家不费事儿,自要贵不少。

但说是要办喜酒,其实日子也还没定,他们才搬进新房,还有许多杂事儿要处理了才腾得出手来办酒。

饶是沈川再心急,也不得不多做打算,挑了几对精神的活鸡鸭,先带上山去养两日,等日子到了才能杀。

鸡鸭笨重飞不起来,只拿一条细绳拴了两只脚,放在车上就不如何动弹了。

大头买了又零零碎碎买了些小的,日用就差不多齐全了,却不急着回山寨,一家四口又去了杨屠户家。

干屠户的多与养牲口的人家打交道,山寨预备买些粪肥来肥地,沈川就想着找杨屠户问一嘴,看看人有没有门路或是晓不晓得哪个村寨养牲口多。

“这你可就问对人了。”杨屠户一拍肚皮,“你嫂子娘家妹子的夫家在的那个村,家家户户都养着牲口,粪多得是,也卖粪,但往年卖了都还多得很,自家根本用不完。”

“不过价钱我倒真没注意过,你嫂子兴许清楚。”

说罢,杨屠户扬声朝院里喊杨嫂子。

杨嫂子正牵着小米和阿简,亲亲热热地跟梅寒说话呢,乍被打断,心头很是不爽,叮嘱梅寒带两个小的吃着茶果,骂骂咧咧出来了,“给老娘叫魂呢?老娘真是欠你杨家的了!”

一听杨屠户说沈川有事要问,这才消了气。

听得沈川要买粪,杨嫂子就笑说:“我妹子他们村的粪一车约莫六七文,大多是卖六文的,卖不到十文钱去,毕竟那儿养牲口的多了,卖去外村的话路远了也不值当。

“既是你们要,我跟我妹子开个口,她家还能便宜些给你们。”

沈川忙说不用,“若是嫂子和杨老哥家我自不客气,不消嫂子说我都要嫂子便宜卖我的,但到底是嫂子的妹子家,我如何好意思让人吃亏?”

接着又问了那村子坐落在哪处,见离山寨不远,就盘算着以一车十文或十一文的价钱买了,让人赶车送到山寨去。专靠山寨的两辆车是绝不够的,不知得弄到何年马月去。

只不知人家肯不肯,就把想法如实跟杨嫂子说了,杨嫂子也拿不准,到底不是自家生意做不了主,就问沈川什么时候要,不着急的话她明日去她妹子家走一趟问问看。

沈川想了想,觉着还是亲自上门谈要有诚意些,就让杨嫂子明日等着他,他和杨嫂子一道去。

又交谈了杨嫂子妹子夫家姓氏、家里几口人等等细枝末节的。

今儿天还早,没得借口早早离去,一家四口都被留下来吃了个早晚饭,杨屠户家的猪肉摊子也早早收了。

杨屠户儿子上着私塾,前些时候私塾收了假,这便上学去了;私塾下学晚,今儿吃早晚饭就不等他了。

饭间侃着侃着沈川突然道:“过几日不知杨老哥和嫂子得不得空?”

两人都言没什么忙的,忙来忙去就那一个猪肉摊的事情,问沈川问这个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请他们帮忙。

沈川瞧了梅寒一眼,只见着人面皮有些红,默着声儿夹菜吃。

沈川就笑了两声,言说:“倒是没什么事儿,就是想请老哥和嫂子到寨里去吃酒。”

“可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儿?”两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沈川:“是喜事儿,我俩成亲。”

不等夫妻俩惊讶,沈川胡诌道:“从前日子穷,梅寒跟了我我都办不起酒,买了一方红盖头,就把人背回了家。

“眼看两个孩子都这么大了,却没让他过上好日子。眼下手头宽裕些了,我就想给他把喜酒补上,今儿下山来就是置办东西来的。”

杨嫂子喜道:“这感情好啊,便是杨屠子不去我都要去吃酒的!”

“你这人,我什么时候说不去了?”说罢又责怪沈川,“这大喜的事儿你怎不早说,支吾半晌教你嫂子一下寻着了我的错处。”

沈川连忙告罪,梅寒却是臊得慌,这人真是什么胡话都编得出来,还脸不红气不喘的,令人信服得很。

杨嫂子高兴地问具体日子,一听还没定下来,就放下碗筷去了屋里,提着一包点心风风火火出了门,说是隔壁院子的老太太会看日子,她请人帮挑个就近的好日子去。

走时还不忘跟两个小儿说:“伯娘先用用给你们的点心,回头再给你们买,啊。”

杨嫂子一走,几人就放下筷子,闲聊着等人回来。

阿简和小米见大人都放下筷子了,也跟着放下,杨屠户叫他们先吃不用等,他俩也只是乖巧地摇摇头,言说等伯娘回来一起吃。

沈川梅寒自是说让杨屠户别管小的。

几人说了会儿话杨嫂子就回来了,还没进门呢就听她喜滋滋的声音:“二月初九,嫁娶纳采的好日子!”

今儿是正月二十九,满打满算还有十天。

沈川是觉着有些晚了,梅寒却觉着正好,够把家里收拾出来再准备一番了。

于是二人定下二月初九,高兴地请杨屠户夫妇到时带着孩子去寨里吃酒,夫妇两自然满口应好。

说到结婚,杨屠户就想起先前卖野猪头的事儿,跟沈川说:“半月前张财主家前脚办了寿宴,赵财主家后脚就下了聘礼。

“先时听人说张家摆了好大的野猪头,望着好生气派,恐怕后头赵家办事儿拿不出那样大的野猪头来,通判大人要怪罪赵家了,别结亲不成结成了仇。

“我家栓子下学时跟同窗去看了热闹,回来说那猪头才算不得大,还比不上你猎的最小那个野猪头,更别说和大的比了。

“当时我就想张家压赵家一头的主意要泡汤了。

“却说赵家下聘那日,聘礼一出门就叫人惊掉了下巴,打头的野猪头竟有整整八个,还个个比张家的大、个个单拎出来都威风极了!下聘的队伍在城里走了三圈,回回都从张家门口过。

“张家本来还想看笑话,没成想气得张财主半个月没出门!”

杨屠户想起来还觉着痛快,“这风头本来该是张家的,偏生教他张家的三少爷搅和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沈川也笑,笑完想起梅寒先前担忧过这事儿,又问了一嘴:“李管事没事儿吧?张家吃了瘪,可别连累了他吃挂落。”

“没事儿,老李好着呢,前儿夜里还来寻我吃酒来着,说是不晓得你住处,不然指定叫人请你来喝酒。”

那日李管事先是要买野猪头被张家三少爷截了胡,后是大张旗鼓回府里叫人追上沈川,做足了诚心要买的架势,做沈川的“托儿”。

这事儿叫上头的三少爷他姨娘晓得了,还怪他失了张家风范,好生教他坐了一段时日的冷板凳。

等张家吃了瘪再翻出这事儿来,他便说钱孝敬给三少爷后他越想心里越不安稳,还是想买下那野猪头来,免得被赵家买了去,便是自己掏钱也要买,好替张家全了脸面。

只道是可惜沈川几人烈性,受了气是再不肯把东西卖给张家了,他便是再低声下气,也只得眼睁睁看赵家买了野猪头去,自知办事不力,被发落了也是应当,丝毫没有怨言。

一番话真假掺半地说了,吃了几日苦,再暗里运作一番,却是教三少爷姨娘实打实失了宠,他跟的大夫人起来了,他便是最受重用那个。

如今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沈川听了也不得不说这李管事当真有手段,也沉得住气,舍得孩子去套狼,眼光还放得长远,难怪人是管事呢。

梅寒也有些若有所思。他向来是谨慎多思,这般剑走偏锋的路子他是不敢的,只沈川,真逼急了恐怕也是这路子的人。

吃了饭,离开时还早,甚至到了寨里天还亮着,没黑下去。

牛车赶进寨里,先把每家要买的东西下了,因寨里活儿还没收工,沈川就跟人打了声招呼,直接把东西送到人家里去。

东西一一下完,剩下大半车东西都是他们自家添置的,就赶着车径直穿过寨子,一直到最边上他们屋才停下,

因近日得知寨里的周二爷会烧窑,两人便没买碗碟,预备明日请周二爷筹备着建起窑来,再单拿钱请人烧制几副碗碟。

他们开了头,其他家想请周二爷开窑,自也得跟着付钱,账才算得清楚。

沈川先把鸡鸭提下车,刚准备把铁锅扛下来就笑出声来,指着两个小孩儿唤梅寒来看。

“你瞧瞧,今儿才换的干净衣裳,不小心蹭铁锅上了,一片黑。”

梅寒看了也笑,“还好是没用过的新锅,不然蹭一身锅灰,那才叫难洗。”

两个小孩被大人笑得摸不着头脑,只晓得身上脏了,低头看又看不着,便抻着脑袋想看屁股后背。

奈何没抽条呢,四肢短得出奇,努力半晌也看不着,动作却滑稽得很,这样滑稽的还是一双,惹得沈川梅寒俩人站在一旁笑了好一会儿。

两个小孩都好性,被这么笑也不恼,反而跟着大人笑了一阵。

等把家什下完了,梅寒在屋里忙活归整起来,沈川见屋里实在空荡得很,连个桌椅板凳都没有,扛了锄头和锯子到先前砍树的林边去,挑了个最大的树桩子挖起来。

树桩切面直径约莫有五尺,瞧得出是一棵很上了年头的树,地底树根盘根错节,扎得极深。

挖了好一会儿才把树桩周边的泥挖到一边去,又把根间泥土掏干净,比划两下,才用锯子锯木根。

到底是施展不开,只这一个树桩,就让沈川弄了半个时辰。

及至树桩挖出来,去掉粗泥,就扛到溪里去,找来几张树皮擦洗起树桩来。

梅寒身后带着两个小尾巴到溪边打水时,瞧见沈川洗树桩,问他:“你洗这个做什么?”

“洗来做桌子,方便还好看。”沈川把树桩翻了个面给梅寒看。

树桩几条粗根支在水里稳稳当当的,切面平滑,木质也不错,用来做桌子是能用的,且那几条奇形怪状的粗根,更为之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我回去放了东西来和你洗?”梅寒瞧着那树桩也有几分喜欢,觉着沈川想法好。

“不用,我这儿马上好了,你先忙你的。”说罢沈川又道:“你少打些水,等明儿顺道请周二爷烧一口大水缸,我把水缸挑满你就不用跑这么远了。”

梅寒眼里漾起一丝笑意,“没多远。”

沈川不需帮忙,他就端了半盆水回去,两个小尾巴却是落下了,都蹲在沈川身边看稀奇,等沈川洗完扛了树桩回去时,双双缀在沈川后面。

沈川把树桩放在屋外晾干水,趁天还没黑,又拿了柴刀去砍竹子。

那些鸡鸭还捆着脚,眼下还算精神,但既然一时半会儿不能宰杀了,就先搭个窝或做个栅栏出来,好让它们活动活动,不然要是捆着时间长了,怕瘟了养活不起。

这一忙碌就直忙到入夜,瞧着夜里不会下雨,就在屋后先围了一小片地儿来关鸡鸭。

回屋时梅寒刚归整完,只差烧火把刷锅的水分烧干了。

屋子是“皿”字形的,预备左右两间屋子用来住人,炉灶就暂时起在了中间的堂屋。

沈川把树桩也搬到堂屋来,因根下长短不一不大稳当,又拿锯子来比着锯了几下,放着才算平稳了。

等忙活完半晚准备睡觉时,一家四口傻眼了。

“没有床!”

忘了这一茬,两人都有些哭笑不得,大半夜的再请耿老爹做张床也不切实际。

“这样,阿简小米先睡桌子上,我俩打个地铺对付一晚,等明儿我琢磨着先做两张床出来,耿老爹那边忙着盖房,先不劳烦他了。”

决定了,沈川就出门去找几块木板来,准备铺在地上隔绝地底的潮凉气,他倒是糙,之前睡木棚子也早习惯了睡地上,梅寒还是紧着些的好。

梅寒留在家里也没闲着,先打屋里拿了一床被子来,一半铺在沈川新作的木桩桌子上,一半折在一边,带两个小孩洗了脚就让他们躺到桌上,多出来的一半被子翻过去一盖又暖和又舒适的。

这桌子直径五尺多,睡两个五岁小孩儿倒是正好,头脚都在桌上,不会伸出一截来。

等沈川抱了木板回来,两人也没单独到一间房去打地铺,就打在桌边挨着两个小孩。

从寨里分出来的第一晚,还是不放心让两个小孩自己睡。

也幸好沈川买了两床新被,俩小孩一床,他俩一床,寨里分的旧些那床还能给他俩当褥子垫在木板上。

铺地铺时梅寒心里还有些忐忑,等到两人都睡到地铺上就放心了,沈川还算规矩,与他隔了小一尺远,不像平日逮着机会就要揩油。

不过规矩是规矩,人是不老实的,硬要伸手去握着梅寒的手,梅寒不给他握他也不说什么,就一声声叹气,一声叹得比一声长,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

梅寒听着两个小孩渐渐平缓了的呼吸声,怕沈川把人吵醒了,才在黑暗里瞪了沈川一眼,随即想起人看不见,便只任由人将他手捉过去握着了。

沈川的存在感却实在强得很,直教他睡不着,他也不知沈川是睡着了还是没有。

那边半晌没动静,梅寒就试着抽回手想翻个身,才动了一下就叫人捉住。

“干什么?”沈川用气音问他。

梅寒不语,假装睡着了。

没装多久,蓦地听到一声响亮的咕噜声。

——沈川饿了。

今儿晚饭吃得太早了,且沈川在外面是收着饭量吃的,不禁饿。

梅寒暗里笑了一下,在被子里拍了沈川一下,也用气音跟他说:“这会儿起来做饭要吵醒他们,你吃点零嘴儿垫垫罢。”

那零嘴还是杨嫂子给两个孩子的,沈川听出梅寒话里的调侃来,也不恼,拉着人坐起来跟他一起偷吃娃的零嘴。

吃到一半沈川突然动作一顿,“坏了……”

梅寒:“怎么了?”

“许大夫的学徒!我俩把他给忘了!”

许大夫医馆里,等人来接等到天黑都没等到的学徒默默爬上了床,晓得自个儿得明日自己上山去了。

脑婆们,晋江五一活动都做了咩(疯狂眨眼)听说有营养液诶(明示 暗示 魅惑)

明天又是换榜之日,信女在此立誓,若人机编编给我一个毒榜,我将日三整整七天[合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喜服(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