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 > 第67章 白玉

去世后,成为侯府第一戏精 第67章 白玉

作者:天涯无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0 来源:文学城

“在看什么?”赵洵的声音从身边响起。

姜慈收回视线,抬头看了过来,赵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身了。

“要回去了吗?”姜慈跟着站了起来。

“嗯,晚上要冷了。”

大概是看到皇帝已经离席,宴席上剩下的人也都起身准备离开。赵洵说着话,往前面看了一眼,那边皇帝已经转身走了。

赵洵眸光暗了暗,便也转过头,与姜慈一同回到了行宫的住处。

深秋里,一天更比一天冷,更不用说草原边上早晚温差很大,行宫的卧房里都提前暖好了炉子,姜慈一进屋子里,只觉得暖洋洋的,熨帖了一身的寒意。

此时,草原上的篝火已经燃尽,窗外夜色重归一片黑暗。赵洵在门口看了一眼,确定四下无人了,这才关上门,在桌边坐了下来。

他点燃桌上烛火,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条,对姜慈道:“有两个消息。”

姜慈一听,立刻凑了过去,坐在赵洵边上,看着他将其中一张纸条展开。

这张纸条没有什么特别的,上面只有两个字,“西三。”

姜慈问:“这是……方位?”

赵洵嗯了一声,“和洪的住处,看来你今日遇到的院子确实是和洪的。”

姜慈喜道,“我还记得怎么去,这倒是派上了用场!”

赵洵点点头,先将这字条放在一边,接着打开第二张。这张纸质就粗糙些,看上去不像是京中常见的纸质。

纸条上也只有一行字,是姜慈熟悉的字迹。

——“已到北境。”

“是常捕头他们?”姜慈算了算时日,“如此一来,他们这会儿应该开始调查,顺利的话,这次围猎之后,我们便可以与他们在京城重逢。”

“嗯。”

目前行动都在计划之中,赵洵将纸条凑近烛火燃了,腾腾的火光映照在他眸底,看上去格外深沉。

“今日你在和洪院中见到的宫女,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他的侍卫若兰,严格来说,和之前跟你说的那些宫女都不一样。”赵洵将纸条丢入盆中,一边对姜慈道,“此人不是一般宫女,她只负责和洪的安全,平常都隐在暗处,偶尔会以今日宫女的模样的示人。”

姜慈恍然,怪不得她今天看到这位若兰时,一点印象也没有。毕竟在来之前她已经做足了功课,和洪身边的几位侍女长什么样,她都牢记于心。

赵洵继续道:“她一般是不出宫的,没想到她这次也跟来了行宫,我也很意外。”

“难道这次行宫还有什么大事吗?”姜慈想了想,“不会是这位和公公提前知晓了什么……”

“应该不会。”赵洵叹了一口气,“若是如此,那圣上身边不可能只有那么点人。希望是我多虑了吧……”

姜慈沉思片刻,问道:“这么说来,要是这位若兰只守在院中,反而说明了院子里真的有什么重要物件。”

“嗯,不过这样一来,你潜入的难度就更加大了。”赵洵皱眉道,“我虽然没和这个若兰交过手,不过听闻她的身手不俗,在京城也能排得上高手。”

“那我……我这功夫要是遇上她,能有胜算吗?”

赵洵看她一眼,似乎真的认真想了一会儿这个问题,道:“你如果真的与她交手,就算能赢,但恐怕也没办法从行宫活着出去。”

这说得倒是没错,赶在行宫动手,不管是为了什么,罪同刺客处置,自古以来,还没人能在行宫得手的先例。

“所以,你一定不能被发现。”赵洵看着她道,“只是一个若兰的话,我可以帮你调虎离山,不过机会只有一次,我的建议是再观望两天,确定和洪那边有什么人,最好能摸清那个盒子藏在何处,万全准备后,再动手不迟。”

姜慈自然没有异议,“听侯爷安排。”

赵洵点了点头,“好了,今天也累了,明日恐怕还要起早,先休息吧。”

“嗯。”

两人还像昨夜那样,一个睡在里屋,一个睡在外屋。

姜慈躺在床上,看着外面的烛火忽得一下灭了,便知道赵洵也睡下了。

房中另外一个呼吸声很快变得又慢又长,姜慈睁着眼,明明今天骑了一天的马,已经很累了,但是睡不着。

她拿出那个锦盒,在月光下,锦盒的漆面将月色映出一丝绯红。虽然赵洵说了不用她回复什么,不过这种事怎么可能将完全抛之脑后。

可是小侯爷回来之后真的半句话没提晚上的事,这反而让姜慈彻底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难不成就算以后自己也不回应,赵洵他就永远都不再提这件事了吗?

姜慈越想越没了睡意,她甚至有点不服气地想,怎么始作俑者现在能睡得这么香?赵洵不是说他也很紧张吗?

这么想着,那锦盒却没关好,这样悬在半空,盖子一松,其中一个耳坠就顺着打开的缝里掉了出来。

“哎!”

姜慈轻呼一声,眼疾手快接住了耳坠,这才没砸在脸上。

将耳坠放回盒子前,她捏着耳坠看了一眼。晚上收到时她受到冲击太大,还没仔细看过这耳坠长什么样子,如今在月色下,白玉的色泽宛如月华流光。她想到赵洵说这对耳饰是她母亲留下的,就不由依着这耳坠想起赵洵的娘是什么样子。

应该是温婉又亲和的女子吧,就像这对耳坠一样。

想到这儿,姜慈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另一个曾经出现在梦里的白衣身影,那身影也是如此优美,只是看了一眼便叫人难以忘怀。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在自己的梦里呢?

姜慈出神地想着,下意识在手中抚摸那耳坠,摸着摸着,她忽然觉得这手感有些熟悉……

她手上动作一顿,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她想到了,这玉……

她从怀中拿出一直贴身带着的小布袋,接着从中拿出一样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东西——那支从江南找到的白玉簪!

“听太后说,这玉是以前进贡到宫里的,用了一部分材料,打造了这一对耳饰。”

“没说是从哪儿进贡来的?”

“这倒是没提,当时也没想起来问。”

赵洵一边答着姜慈的话,一边将盛好的粥推到她面前,“先吃饭。”

今日两人起得很早,赵洵是不得不赶早上的围猎,姜慈是从昨晚发现了白玉的事,压根就没睡着。

虽然时间很早,不过窗外天色已经大亮了,鸟雀在树梢上叽叽喳喳叫着,比屋子里的某人有活力多了。

赵洵看姜慈端起碗,看着她眼底一片疲惫,道:“你昨晚既然发现,为何不早点叫醒我,一个人思索了一晚上?都没睡好吧。”

“只是推测,我也想捋清楚些再来问侯爷。”

“那你捋清楚了?”赵洵挑眉看她一眼,“两个人想总比一个人猜要好些吧。”

“这么说的话,这对耳饰也算是皇家的东西,如果白玉簪与它是同源,岂不是证明了这白玉簪也是出自皇室?”姜慈说了这儿,有点不敢再继续说了,如果白玉簪与她身份关联密切,那么她的身份又将是什么?也与皇室有关吗?

“当初在江南时看到你这支簪子,不像普通物件。”赵洵从姜慈手中接过簪子和耳坠,仔细打量片刻,“确实十分相似,世上这样细腻无瑕的白玉本就稀少,能遇到两块纹路如此相同的更是难上加难……不知道这个白玉簪有何过去,但是可以从这对耳饰入手。”

“侯爷打算如何做?”

“这好办,要问就问最了解此事的人,我找个机会再去问问太后。”赵洵就将此事接下了,又把两样东西都给姜慈收好,“倒是你今日这副样子,还能出门吗?不然就留在屋里休息?”

“不用,我不累。”姜慈摇摇头,“若是一个人留在这,也是要多想。”

赵洵叹了一口气,“好,那你今日不要骑马了,还在昨日的老位置歇着吧。”

围猎第二日,天气阴。

今日他们出来的早一些,天气又没有昨日那般好,所以猎场上的人并没有那么多。

引路的小太监还“好意”地与赵洵道:“今日圣上有些乏了,可能要晚些来。”

赵洵点头,给小太监一锭银子,问:“晚宴呢?”

小太监乐呵呵将银子收下了,回道:“今日天色看着要下雨,所以晚宴取消了,晚膳会送到各位主子的屋子里。”

“好,你去吧。”

小太监行了一礼,离开了。

围猎场上比昨日少了许多马,就连休息的篝火处也没坐着几个人。姜慈随便挑了一处坐下了,谁知赵洵前脚刚走,后脚周围就传来了脚步声。姜慈起初还以为是昨日那伙人,回头一看,愣了一下。

属实没想到这位会到这僻静的地方来。

她起身道:“太子殿下。”

“免礼免礼。”太子裹着一件厚袄子,看上去不像是来围猎的,倒像是来冬眠的。他似乎察觉到姜慈的视线,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前些日子身子不适,这会儿还是保重为主,叫阿岚见笑了。”

姜慈连忙道:“阿岚不敢。”

她说着话,又看了一眼,只见上次那个文瑞先生此时也跟在太子身边。她便也了然,看来这位文瑞先生也不仅仅是在太后寿宴上献诗的门客而已。

那文瑞先生往姜慈这边看了一眼,报以温和一笑。

姜慈也回以一笑。

只听文瑞先生道:“昨日见阿岚姑娘在马上十分潇洒,今日怎么不去了?”

姜慈道:“只是会些皮毛,昨夜腰酸背痛,再不敢骑了。”

文瑞先生见她一脸憔悴,也不疑有他,便不再言语,在太子旁边坐了下来。

姜慈见此便也入座。

从这里,能瞧见赵洵的马在远处飞奔,那身影似奔腾的江水,策马长啸,潇洒澎湃,观者也不免心中燃起一丝热血。

过了一会儿,只听太子感叹道:“赵洵不愧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在京城这片小地方还是屈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