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囚禾 > 第36章 棋局

囚禾 第36章 棋局

作者:灰色浮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5:42:12 来源:文学城

母亲破碎的呓语,彻底搅乱了姜禾的世界。那些关于“官爷”“火把”“杨将军”“冤枉”的碎片,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拼凑出一个与他认知截然不同的、属于杨焱的过往。

仇恨的标靶变得模糊不清。他依旧记得姜家村冲天的火光和亲人们倒下的身影,这份痛楚刻骨铭心。可若杨焱同样是那场权力倾轧、阴谋构陷下的牺牲品,他那份针对杨焱个人的恨意,便如同无根之萍,失去了着力点,只剩下空茫的悲凉。

他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更为复杂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个囚禁了他的山寨,审视那个掌控着他命运的男人。

只是当杨焱低沉的声音讲解着农书兵法,或是偶尔提及几句边疆地貌、朝堂旧闻时,姜禾不再仅仅是汲取知识,更是在字里行间,努力寻找着关于他过去的蛛丝马迹。他注意到杨焱提及某些地名时,眼底一闪而过的深沉;讲到某些权谋手段时,语气里那不易察觉的冰冷与讥诮。

有次杨焱讲到《氾胜之书》中“顺天时,量地利”的章节,忽然话锋一转,说起北方边境有种耐旱的燕麦,根系能扎进冻土三尺,即便在风雪中也能存活。“当年戍边时,曾见牧民靠此度过荒年。”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寻常农事,可姜禾却捕捉到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竹简的动作——那是一种带着怀念与痛楚的习惯性动作。

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不仅吸收着文字,更试图解读着眼前这个人。

这天,姜禾正在规划下一季的轮作方案,试图将新引来的水源效益最大化。他蹲在田埂上,用炭笔在糙纸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田垄图,标注着山稞子、沙棘和苜蓿的种植区域,连引水渠的支流走向都细致地标了出来。阳光落在纸上,将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映得格外清晰。

“姜先生好兴致。”

熟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温和的笑意。姜禾回头,见李文渊手持一卷竹简,正缓步走来。他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长衫,袖口沾着些许墨痕,显然是刚从文书房过来。

“李军师。”姜禾起身行礼,将手中的图纸往后藏了藏——他还没完全理清思路,不愿过早示人。

李文渊却眼尖,早已看清了纸上的内容,走到田埂边,弯腰仔细端详片刻,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先生此图,条理清晰,兼顾了作物特性与水源分布,实乃用心。若依此轮作,不仅能保今年收成,更能养地,为来年打下基础。”

姜禾有些意外,没想到李文渊竟也懂农事。他放松了些,将图纸递过去:“军师过誉了。只是初步构想,还有许多需完善之处。比如这片沙棘种植区,靠近山壁,怕冬日寒风过烈,需提前准备防风障。”

两人就着田埂席地而坐,讨论起几个技术细节。李文渊虽不如姜禾精通田间实操,却在宏观规划与资源调配方面有着独到见解。他指着图纸上的引水渠支流:“此处可增设几处蓄水坑,既能应对突发旱情,又能在雨季分流,避免涝灾。另外,若要大规模种植,需提前统计寨中可用的农具与人力,免得届时手忙脚乱。”

姜禾连连点头,将这些建议一一记在心里。他发现与李文渊交流格外顺畅,对方总能精准地捕捉到他想法中的漏洞,给出切实可行的补充。

讨论告一段落后,李文渊看着姜禾手下那张画得密密麻麻、条理清晰的轮作图,忽然叹了口气:“姜先生大才,不仅精于稼穑,更通晓规划统筹,假以时日,必是经世之器。只可惜……”他话锋顿住,眼神变得复杂。

姜禾心中一动,知道李文渊必有下文,便顺着他的话问道:“军师何出此言?”

李文渊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膝盖,像是在斟酌措辞。过了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先生可知,这卧虎寨,并非寻常土匪窝?”

姜禾的心脏猛地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愿闻其详。”他早已察觉此处的不同——寨中秩序井然,人员各司其职,甚至连操练都带着章法,绝非乌合之众可比。

李文渊的目光扫过四周,确认无人靠近,才压低声音,语气沉重:“大当家……曾是朝廷敕封的镇北将军,戍守玉门关十年,功勋卓著。”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亲耳听到证实,姜禾的心脏还是猛地收缩了一下。镇北将军……那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怎么会沦为匪首?

“然而,功高震主,加之朝中奸佞构陷,一纸矫诏,污以叛国通敌之罪。”李文渊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与悲痛,他抬起头,望向北方的天空,眼神里满是沉痛,“圣上不明,竟下旨……杨家满门,一百三十七口,尽数抄斩。”

“抄斩”二字,如同冰锥,狠狠刺入姜禾的耳膜。他想起母亲呓语中的“杀人”“好多血”,想起杨焱偶尔流露出的、与这山寨格格不入的沉稳气度,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一百三十七口……那是何等惨烈的灭门之祸。

“大当家当时正率孤军在外血战,闻此噩耗,天地同悲。”李文渊的声音沙哑下去,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部下拼死护其杀出重围,却终究无力回天。十年流放,不得进京。这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姜禾死死攥紧了放在膝上的手,指甲深陷入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才能让他保持一丝清醒。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将军,如何在瞬息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沼,失去所有至亲,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在这荒山野岭中蛰伏,如同一头受伤的孤狼,舔舐着伤口,磨砺着爪牙。

这一刻,他对杨焱所有的恐惧、怨恨,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却又被一种更庞大的、名为“命运”的悲怆所覆盖。原来他们都是被乱世裹挟的可怜人,只是杨焱的苦难,比他更为深重。

“所以……这山寨,这积蓄的力量……”姜禾的声音干涩,他终于明白,卧虎寨的存在,绝非为了打家劫舍,而是为了复仇。

“是为有朝一日,能堂堂正正,重返京城,洗刷冤屈,以慰杨家一百三十七口在天之灵!”李文渊的语气斩钉截铁,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我等旧部,誓死追随!”

他看向姜禾,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姜先生,你非常人。大当家对你,亦非常心。这寨中生机,系于你手。他日若风云际会,你之所为,或许不止活一寨之人,更能左右时局,匡扶正义。”

左右时局,匡扶正义?

这八个字,太重了。重得让姜禾几乎喘不过气。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只想种好地、找到亲人的囚徒,竟会被卷入如此宏大的棋局之中。

李文渊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继续说道:“先生不必急于答复。只是你需明白,如今这乱世,覆巢之下无完卵。若大当家能成功复仇,洗刷冤屈,不仅杨家得以昭雪,更能清除朝中奸佞,还天下一个清明。届时,先生的农事之术,才能真正惠及万民,而非仅仅局限于这小小山寨。”

姜禾沉默着,没有说话。他看着自己沾满泥土的双手,这双手能唤醒死地,能引来活水,却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与“匡扶正义”这样的大事扯上关系。

“李军师,”许久,姜禾才缓缓开口,目光清亮,带着一种初生牛犊般的坚定,“禾只想种好地,让更多人活下去。至于其他,禾人微言轻,不敢妄言。但求无愧于心,不负所学。”

他没有给出明确的承诺,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不会主动卷入复仇的漩涡,但他会坚守自己的道,用他的方式,去创造生机。他知道,只有让更多人活下去,才有希望谈其他。

李文渊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欣赏。他原以为姜禾会因杨焱的身世而动摇,或是因这宏大的目标而惶恐,却没想到他能如此清醒,坚守本心。

“先生所言极是。”李文渊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是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递给姜禾,“这是我早年收集的关于北方耐旱作物的记载,或许对先生有用。先生若有其他需求,亦可随时找我。”

姜禾接过竹简,指尖触到冰凉的竹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李文渊的这番话,不仅是告知,更是一种试探与拉拢。而他,在不知不觉间,已成了这棋局中,一颗逐渐显现出分量的棋子。

送走李文渊,姜禾独自坐在田埂上,久久未动。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那片绿油油的垦地上,与禾苗的影子交织在一起。

他望着那片由他亲手缔造、日益繁盛的绿色,又望向山寨中心那座沉默的木屋。杨焱的棋局,已然铺开,而他,是该安心做一枚被摆布的活棋,还是尝试着,去成为那个能影响棋局走向的执棋之人?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在他心中悄然点燃。他想起杨焱教他射箭时说的话:“乱世之中,手无缚鸡之力,终是授人以柄。”他知道,若想在这棋局中立足,甚至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仅靠农事是远远不够的。

他需要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智慧,更清晰地看清这盘棋局的走向。

姜禾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目光变得愈发坚定。他握紧了手中的竹简,转身向演武场走去。既然已身处棋局,便不能再退缩。他要学会拉弓射箭,学会洞察人心,更要学会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己、为亲人,为那些依靠他活下去的人,争得一席之地。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那片垦地上的禾苗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加油鼓劲。姜禾知道,他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