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卿 > 第20章 窗外魅影

青云卿 第20章 窗外魅影

作者:道红豆饼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05 来源:文学城

笔尖悬停在素笺之上,墨珠将滴未滴。暖阁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那骤然降至冰点的空气。沈云霓全身的感官在瞬间放大到极致,耳中是血液奔流的嗡鸣,以及窗外那细微到几乎不存在的、衣袂与空气摩擦的声响。

不是风,不是落叶,更非宫人行走。那是一种刻意收敛、却因距离过近而无法完全掩盖的吐息与存在感。

有人。就在窗外,隔着一层薄薄的明纸,窥探。

是谁?萧景玄派来监视她的人?赵王的残余死士?还是……那射出弩箭、留下警告的神秘客?

沈云霓心中念头电转,面上却不动声色。她手腕稳稳下落,笔尖触及纸面,继续将那组密码写完,动作流畅自然,仿佛只是寻常书写。但她的眼角余光,已牢牢锁定了那扇窗户。

写完最后一个符号,她轻轻放下笔,将素笺随意地与其他几份无关紧要的文书叠放在一起,仿佛那只是随手记录的杂项。然后,她状似疲惫地揉了揉额角,站起身,缓步走向窗边。

她的脚步很轻,带着伤后虚浮的无力感,如同任何一个需要静养的病人。右手却悄然缩回袖中,握住了那支冰冷的弩箭——此刻,这是她唯一的武器。

距离窗户三步之遥,她停下脚步,似乎只是想透透气。目光透过明纸,只能看到外面庭院模糊的轮廓和摇曳的树影。

窗外,一片寂静。方才那细微的声响也消失了,仿佛只是她的错觉。

但沈云霓知道,不是错觉。那如芒在背的窥视感,依旧存在。

她沉吟片刻,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与警惕:“观墨?是你在外面吗?”

没有回应。只有风吹过枯枝的呜咽。

沈云霓眼神微冷。她不再犹豫,左手猛地抬起,作势要推开窗户!

就在她指尖即将触碰到窗棂的刹那——

“沈大人。”

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自身后门口响起。

沈云霓动作一僵,骤然回头。

只见陆敬不知何时已站在暖阁门口,他依旧穿着太医令的绯色官袍,肩头的包扎处隐隐透出血色,脸色在暖阁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晦暗不明。他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药味苦涩,瞬间压过了檀香。

“陆太医?”沈云霓心中警铃并未解除,反而更加尖锐。他来得太巧了!巧得令人心生疑窦。“你何时来的?”

“刚至。”陆敬走进暖阁,将药碗放在桌上,目光平静地迎上沈云霓审视的眼神,“下官来为大人送今日的汤药,在门外听到大人似在唤人,可是有何吩咐?”

他的解释合情合理,神态也一如既往的沉稳。但沈云霓却无法忽略方才窗外那真实的窥探感,以及陆敬出现时机过于巧合的事实。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准备推窗的手,袖中的弩箭握得更紧,面上却露出一丝疲惫的苦笑:“无事,许是受伤未愈,有些耳鸣幻听,还以为窗外有人。”

陆敬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那扇紧闭的窗户,随即回到沈云霓脸上,语气带着医者的关切:“大人失血过多,心神耗损,出现幻听亦是可能。这碗安神补血汤,请趁热服下,好生歇息为宜。”

沈云霓走到桌边,看着那碗漆黑的药汁,没有立刻去端。“有劳陆太医费心。陛下那边……解方可有进展?”

陆敬摇了摇头,眉宇间染上一抹凝重:“‘迷迭引’罕见,其药性与中原药材迥异,配伍之道更是艰深。下官与太医署诸位同僚翻阅无数典籍,试验了数十种方子,皆收效甚微。陛下龙体……恐难久撑。”

这个消息如同重锤,让沈云霓心头更加沉重。皇帝若驾崩,萧景玄登基便再无阻碍,而她面临的处境也将更为复杂和危险。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沈云霓不甘心地追问。

陆敬沉默片刻,才缓缓道:“除非……能找到懂得使用‘迷迭引’,并知晓其解方之人。”

懂得使用“迷迭引”之人?这几乎将线索指向了那个可能存在的、与异域有关的幕后黑手。

沈云霓盯着陆敬,试图从他眼中看出些什么,但那双眼眸深邃如古井,除了担忧与疲惫,再看不出其他情绪。

“陆太医博闻强识,连前朝西域残卷都有涉猎,可知晓这京城之中,或是大靖境内,有何人对异域香料、药物颇有研究?”沈云霓试探着问道。

陆敬微微蹙眉,似在思索:“异域商队虽时常往来,但多集中于市舶司管理的港口及边境榷场。京城之内,对此道精深者……下官孤陋寡闻,并未听闻。或许,某些权贵府中会聘有懂得此道的异域门客,但排查起来,无疑是大海捞针。”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指出了可能的方向,又强调了难度。

沈云霓不再追问,端起药碗,将温热的药汁一饮而尽。苦涩的味道在口腔中蔓延,让她混沌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陛下的安危,就全拜托陆太医了。”她放下药碗,语气郑重。

“下官分内之事,定当竭尽全力。”陆敬躬身行礼,端起空药碗,“大人好生休息,下官告退。”

他转身,步履平稳地离开了暖阁。

沈云霓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直到那抹绯色消失在宫道尽头,才缓缓收回目光。她再次走到窗边,这一次,她毫不犹豫地推开了窗户。

冷风瞬间灌入,吹散了室内的药味和暖意。窗外庭院空无一人,只有几片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她仔细检查窗棂和下方的地面,没有留下任何脚印或异常的痕迹。

方才那个窥探者,仿佛真的只是她的幻觉。

但沈云霓不信。

是陆敬吗?他出现得太巧,而且以他的身手,完全有能力在瞬间从窗外移至门口。但他窥探的目的何在?若他别有用心,又为何屡次救她?那支射杀萧承煜的冷箭,与他有关吗?

还是另有其人?而陆敬的出现,恰好惊走了对方?

迷雾重重,真假难辨。

她关好窗户,回到书案前,将那张写着密码的素笺小心收起。无论陆敬是敌是友,无论窗外是谁,她都必须加快自己的计划。

登基大典在即,那将是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也必然是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最容易露出马脚的时刻。同样,对她而言,也可能是一个实施“金蝉脱壳”的绝佳时机。

她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更需要一个能在关键时刻,里应外合的人。

沉思良久,沈云霓再次提笔,这一次,她写的是一封看似普通的、问候远方“族中长辈”的家书。信中用语平常,关心身体,谈论京中天气风俗,但在特定的字句排列和隐语中,却嵌入了启动“金蝉脱壳”计划第一阶段的核心指令——确认替身人选状态,开始秘密转移核心资产,以及,启动对登基大典安防布局的渗透探查。

这封信,将通过一条她早已安排好的、绝对隐秘的渠道送出京城。

做完这一切,窗外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给冰冷的宫殿镀上了一层残血般的金色。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黄昏的寂静,一名东宫内侍匆匆赶来,面带急色:“沈大人!太子殿下请您即刻前往东宫议事!说是……说是北境有八百里加急军报送达!”

北境军报!

沈云霓心头一跳。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北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边关狄人听闻大靖内乱,趁火打劫?还是……与失踪的赵王有关?

她不敢怠慢,立刻起身,随内侍前往东宫。

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如同窗外渐渐沉下的夜色,越来越浓。

当她踏入东宫书房时,只见萧景玄面色铁青,手中紧紧攥着一封插着羽毛的紧急军报,地上还散落着几张信笺。几位心腹武将和文臣也都在场,个个神情凝重。

“老师!”看到沈云霓,萧景玄立刻将手中的军报递了过来,声音因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而微微颤抖,“您看!朔风关守将急报,赵王……赵王萧景明,竟出现在关外狄人大营!他……他公然以‘清君侧、诛妖孽’为名,勾结狄人部落,集结数万铁骑,不日便要叩关南下!”

沈云霓接过军报,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像带着血与火的气息,灼烧着她的视线。

赵王果然没逃远,而是选择了最极端、也最危险的道路——引外敌入关!他将大靖的内乱,彻底演变成了一场可能倾覆国本的巨大危机!

“妖孽……”萧景玄死死盯着沈云霓,眼中是滔天的怒火,以及一丝被背叛的痛楚,“他口中的‘妖孽’,指的便是老师您!他这是要将祸水东引,将勾结外敌的罪名扣在老师头上,为他自己的谋逆行径粉饰!”

沈云霓握着军报的手,指节微微泛白。她抬起眼,看向窗外那最后一丝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光线,声音平静得可怕:

“他终于……图穷匕见了。”

然而,在她的心底,一个更深的疑问悄然浮现:赵王与狄人的勾结,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那诡异的异域奇毒“迷迭引”,与关外的狄人,是否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夜色,彻底笼罩了皇宫。而一场席卷整个大靖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