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玉案 > 第6章 进京赶考(6)

青玉案 第6章 进京赶考(6)

作者:快来看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23:49:34 来源:文学城

报仇,前提条件是找到正确的报仇对象。现在已经解锁的线索有一个半,一个是原身口中所说的刘木临,半个就是那帮山匪。若是那日自己在那文曲星庙内所听到的那段对话的主人就是主谋者之一的话,那这也勉强算得上是半个线索。

可是。

杨槐跟四五个漂浮在自己床头盯着他看的鬼面面相觑,过了一会里面一只鬼道:“后生要是睡不着就跟我们聊聊天吧,我都好久没跟活人聊过天了。”

杨槐内心抓狂,心里的小人儿框框撞着大墙无声呐喊道:“天啊有鬼!谁家好鬼半夜不睡觉喜欢拉着活人聊天的啊??”然而他表面上却稳得一批,心理活动藏得密不透风,还能面不改色地跟众位无所事事的鬼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聊到后半夜,隐隐听见远处传来微不可闻的打更声。

“好了各位……前辈,都散了吧都散了吧,睡觉了要。晚安。”杨槐打了个哈欠,把脸埋得更深了一些,只余一双眼睛露在了外面,临睡前又想到了些什么,嘟囔了一句,“你也晚安。”

剩下的书生鬼们意犹未竟,但也不再好打扰眼前的人,毕竟他们不需要睡觉。

只好三三两两跟着说晚安。

“晚安。”

“好梦。”

后面果真应了那两句晚安,杨槐一夜无梦。

一觉天明。

从井里打上一桶水煮沸,再熟练的弄个简单的早餐,吃完之后,杨槐从卧房的抽屉里翻出几张纸一只笔一个小小的砚台,坐在前厅的桌子上捋思路。

纸上的“刘木临”三个字行云走水,一笔簇就,颇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气势,末了还用一个大大的圈给它圈了起来。字写得并不难看,甚至还有几分大家的样子,可要是让屋中那些饱读诗书的书生们看了,只能算是摸不着头脑。

现在日头不算烈,可书生鬼们还是觉得不舒服,早早找了些阴气重的地方呆着,只有一个看起来年纪最大的鬼围在杨槐身后,摇头晃脑,啧啧有声:“后生,你这字,我家幺儿三岁时练习所写的字都比这好看不少。”

杨槐经过一晚上,已经对他们见怪不怪了,捏起纸来吹墨迹,不在意地说:“那有什么关系,我自个看的东西,难道还要别人觉得好看才行?”

一书生鬼捻了捻唇边的胡子,得意道:“想当年我那一手小楷可是得到了圣上的夸赞的,一时间世人争先购买我的字贴模仿。要知道写的一手好字,对你的仕途百利无一害,你这后生还不加紧时间,把你这字写好看些!”

他就是那个天元五年间的探花郎,姓唐,单名一个桐。

杨槐撇撇嘴,不过后面的字好歹是端正了不少。

“唐……唐前辈,要是我想找一个人,我该去哪里找?”杨槐把笔尖悬在那个名字上,迟迟没有反应。

偌大一个大朝,要想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

且不说这名字的真实性,单就找到这个人,就已经很难了。

唐桐轻哼一声,带着些读书人的傲气:“三教九流之地往往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上京也有专门替人打探消息的‘鸽子’,只要你出得起这个价钱,他们自会把你想知道的消息双手奉上。”

杨槐若有所思。

日头渐大,唐桐也终于受不了了,晃晃悠悠地化作一缕烟消失了,临走之前不忘叮嘱:“后生,院里的那块地种了些花,记得帮我浇花。”

杨槐应了,出门前仔细看了一会那块地,最终还是从井里提了小半桶水浇了浇乱生的杂草。

上午街上来往的行人不算少,而杨槐越往目的地走,行人越少。

路边的茶馆里的伙计翘着个腿坐在大堂的长凳上,手上的白色巾帕转的飞起,眼睛却一直盯着门口,生怕错过一个可能的有钱客人。

终于有一个穿着简单素衣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对他喊道:“劳驾,一壶粗茶。”

小二内心狠狠“切”一声,小声骂道:“又来了一个穷鬼。”

懒懒喊一句“来了,客人稍等。”小二转头来到后面准备茶点的后室,翻了个白眼:“一壶粗茶。看他那打扮,也不像喝得起好茶的样子,随便应付一下算了。”

茶房的伙计应了声,随手把上一桌客人喝剩下的茶倒进了新的茶壶里。

小二直接拿着茶壶的把儿,脸上一派不耐之色:“喏,茶。”

茶壶被并不轻柔的动作掷在桌子上,壶嘴处溅出一溜儿清浅的茶水。桌面原本还在油油地泛着光,四个角还有不明黑色污渍,看的杨槐内心一阵恶寒。

杨槐感觉自己的额角跳了跳。

但一想这壶茶好歹是自己刚刚花了钱买的,还是忍住了脾气拿起一个杯子,准备喝一口茶降降火。

垂眼就看见茶杯里悠哉游哉地躺着一只苍蝇,就这茶杯里那点未干的水渍洗澡。

杨槐:“。”

如果古代也有市场卫生质量检测局,他一定要把这家店举报八百遍!

他又把茶杯放了回去。

现在是彻底没了喝茶的兴致了,连带这个小二也不顺眼了起来。不过他还记得自己来这的目的,开口唤道:“小二,我有些事想向你打听一下。”

而那小二跟没听见一样继续坐在原处转手里的帕子,直到门口又进来一位穿湖蓝色锦衣的少年,那小二立马堆起了满脸的笑,牙不见牙眼不见眼的,说出的话也腻的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哟,薛二公子来了,楼上雅间给您备着呢,还是一壶今年新上的龙井?好嘞,您稍等!”

杨槐:“……”

变脸的艺术,好,很好。

为什么别的主角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到了客店有人一见如故请吃饭,去了茶馆小二奉为上宾什么消息都是手到擒来,而他却哪哪不顺?

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杨槐无语半刻,在桌上留下了这壶茶钱,离开了这里。

花了小半天时间将这附近转了转,等杨槐打算回去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袅袅炊烟从各家各户的房顶上生起,忙碌了一天的男人回到家中,饭桌上是已经烧好的饭菜,虽不丰盛,但也算得上可口。屋门前等待着男人父亲归家的妻子与小孩,还有耄耋之年的老人逗着膝前的孙儿孙女,一派其乐融融。

杨槐垂眼走了过去。

路过一家杂货店时,掌柜正跟家中妻女用餐,杨槐等他们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才走了进去:“掌柜,有种子吗?花种。”

掌柜应了声,麻利地放下饭碗,钻进几乎是堆得满满当当的小柜台里,终于找出了一袋种子。

杨槐从怀里摸出几个铜板,掌柜不在意地摆摆手:“算啦算啦,送你了,也不值几个钱。”

杨槐失笑,还是把钱递了过去:“几个钱也是钱啊,积少成多。”

掌柜也不再推,顺手拿起桌上剩下的俩个馒头,递给杨槐:“行,那我就收下了,没吃饭吧?来,我这还剩两个馒头,你拿着吧。”

“谢谢谢谢!”杨槐把花种小心翼翼收好,诚心道,“您也真是个好心人。”

“嚯,这算什么,柳安巷的王郎中,是神医也是仁医,他才是真正的好心人呢!像他这样的,要是漫天神明有眼,就该保佑他健健康康,长命百岁。”掌柜谈起那位郎中,脸上就充满尊敬感激,赞道,“神医还立了个规矩,三治三不治,穷困潦倒之人必治,生死垂危之人会治,积德行善之人可治;作奸犯科之人不治,达官贵人不治,求死之人不治。他在柳安巷呆了这么多年,救过的人看过的病,怕是比我见过的人还要多呢!”

这是第二次听到这个人了。

好巧不巧,王神医的药庐就在杨槐家附近,择日不如撞日,杨槐干脆绕了个道,先去拜访一下这位传说中的神医。

屋檐前挂着白幡,上面用古隶写了个“药”。白幡经过多年风吹雨打,已经开始微微泛着黄,幡上的字也褪了色,颇有几分古朴的味道。轻微的药香缓缓闯入杨槐的鼻腔,引得他更想靠近一些。木门上也是痕迹满满,门上的扣环倒是被摸得锃亮,一看就知到是经常使用。

一进门就看见院子里立着好几个支架,扁框里铺着褐色绿色黑色各种颜色的中草药,那就是药香的源头。

一个身穿白色布衣的男人站在药架前,正在把一筐一筐的草药往屋里搬。他动作轻柔,像是在对待自己最喜欢的宝物,没有一点不耐烦。他手脚轻快,动作间既不显得粗俗,又看不出磕绊,倒是有几分世外高人的模样。

可他年纪看着不过跟杨槐一般大,难道这是天才横空出世?但那掌柜又说王神医在柳安巷住了很多年了……

又或者是人家保养的好,看起来……杨槐停止了自己脑子里天马行空的想象,试探着问道:“请问可是王神医?”

那人回过头来。

杨槐一瞬间停住了呼吸,他那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血色全部混着思绪一齐从脑子里退的干干净净,然后又裹着以前的回忆汹涌地涌回了脑子。

面前的人跟记忆里的那个人有八分相像,清俊的长相,典型的南方人面容,只不过他的眉目带着一股冷气,双眼狭长,眼尾微微向后挑,清冷又疏远。

在他第一看看过来的时候,便已经感觉到了冷漠。

你首先知到他难以靠近,然后才会注意到他的长相。

那人皱了皱眉,转身抱着药筐往屋中走:“你是看病的吗,老师他在里面,跟我来。”

声音也像是过过冰水似的,带着点显而易见的疏远。

昨天花了点时间写了下大纲,所以晚了点。对不起!!!!

然后关于四殿跟七殿的长相相似问题,我解释一下,一个是他们有一定血缘关系,会有一点相似,二是我设定七殿他是一个表面上温润如玉实际上背地里会吩咐别人捅你一刀的黑芝麻馅,所以装的无害,这只是他的保护色。

今天还会有一更的。如果没有就当我没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进京赶考(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