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倾衍录 > 第134章 大有大无

倾衍录 第134章 大有大无

作者:细雨生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8 13:27:13 来源:文学城

石室中难知岁月,蔡霈休只能凭借那圆口显出天光,以来记刻天数,在石壁上划下一道痕迹,如今已是在这石室的第三日。

蔡霈休脸上犹带疲色,白日她都在石室内参悟剑法,入夜又会来此方天地,伴着雪月之光推算九宫。此时是第三日深夜,在她身后地面,是数不清的九宫方阵图,每一幅图的推算之法皆深深印刻在脑中。

说来蔡霈休本身不善于此类推算,阵法相关也不过靠强记的笨法子来勉强应付,然九宫方阵是程忆给予的考验,她又有一颗探求之心,一旦沉迷其中,也就一发不可收拾。

蔡霈休甩下尖石,绕着阵图缓行,心中回忆填数时所用之法,这三日她自把能想到的法子用上,离之较近的一块用了摒弃法,便是每填完一行就将其置于一旁,以此集中精力去解剩下空格,然而此法行至后来却还是出现相同之数。接下来一幅则修正上幅问题,用相连法来解,不想最终还是未能将空格填满。

之后她又有意将九宫大阵拆分为九块小九宫,以简入手,先填好小九宫,再将其组合,或许便能得解。但九宫方阵之间互为联系,固然拆分后解法简易许多,可当再合上时,却又出了错处。蔡霈休摇了摇头,目光瞥到一处小九宫,面色微沉,原来她先前沉浸算中,并未发觉此处填成了五黄入中的凶煞之象。

程忆是术数堂之主,精于算学一道,显然不会在出题时犯此错误,当下便明这处小九宫填错了数,随即拿石更改。

蔡霈休本想尽数看完,却现天光幽幽,一片墨云飘来,不一时便有细雪从洞口撒下。

这雪一落,也不知阿熙的身子能否受得了?蔡霈休念及此,幽幽一叹,心道:“罢了,何事都讲究静心聚神,她急于一时也难得其解。”如此想着,起身回了石室合衣卧下。

这一觉睡到正午方醒,拿干粮填了肚,屈腿坐上石台,双手捏诀置于丹田之处,缓缓闭眼,让悬浮之心沉静下去。

运功之际,蔡霈休不禁思索:“张祖师并未详说要悟出何物,我一味参悟心法剑技反而会把思绪困在其中,此非正一修行之道。书中有言‘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若要得悟,便只有人之道,人之道为顺应自然之道,即自在守我,而今我身陷囹圄,自在已失,又从何论守我?师父曾说道非道,那‘我之道’也可为‘非我之道’,道即非道,我即非我,而我与非我又有何相通之处?是重在‘我’吗?”

蔡霈休越想越乱,体内真气竟也随之变化,眼见真气在筋脉急流,愈发躁动,赶忙抛去杂念,守心收神。待将真气如数安抚,方缓缓吐出口气,睁开眼来。

跳跃烛光打上石壁,挥剑小人在这光影之下,仿若活了过来,一招一式悉数映进眼中。蔡霈休紧盯小人手中长剑,渐渐被其吸引,起身落地,正待拔剑,忽地手上一空,愣了愣,眨眼还神。

“器乃外物,一切外物皆可为器。”蔡霈休看着空无一物的双手,喃喃自语,“道非道,我非我。一切非道即为道,一切非我即为我,既是非我,那守我守的又是哪个我?自在又是失的何方自在?宇宙为大,其中万物为有,人在之中行的便是大有之途,既存在‘大有’,那便也存在‘大无’,一切大有是否又为大无?”

“太初天开生乾坤,万物化生归无极。”蔡霈休正陷迷茫,电光火石间,玲珑二童此话在脑中响起,是了,她记得阿熙说过,乾坤无极剑阵乃二童更改己身气机,以此形成阴阳交汇之气,做了循环。

“无极生太极,太极复归无极,人之一生,便是从无中来,又到无中去。而‘大有’自‘大无’中诞生,又终回到‘大无’。人本身便是一个太极,有阴阳二气,自成循环,我心自在便是自在,我与非我皆是我的一种表象,何需拘泥于世俗见解。”

在这一刻,蔡霈休茅塞顿开,只觉心中郁气自此消解,那壁上剑式在她眼中不过成了由不同线组成的图形,浑不放在心上,转身坐回石台,又调息了一个时辰,待再次睁眼,但觉内伤将愈,遍体通达,已现往昔神采。

重进石洞,天光长斜,已近日暮。蔡霈休一挥手,地上积雪掀起,将原先算图尽数覆盖,又取尖石入手,重画了一幅九宫方阵图,这次却是一气呵成,将数填满,再无难处。

做完此算,已至夜间,蔡霈休望一眼顶上洞口,回了石室,抬眼又见石壁上的心法,右手一张,内力凝聚,在掌心化为一个气旋,随后两指一并,便以指代笔,在壁上刻下几字,满意一笑,倒上石台闭眼睡去。

至清晨醒来,今日已是在石室的第五日,蔡霈休用余下清水洗漱一番,拿了剑鞘挂回腰间,虽已回十成内力,但左肩受损筋脉却无法凭真气恢复。走到洞口之下,四顾陡峭石壁,纵身从一方跃上,待接近洞口,蔡霈休内力一催,震碎洞口边缘岩石,此时洞口已能容一人进出。

从洞口出来,却已站于顶峰之上,山风缠卷,流云过眼,垂首便可俯瞰整个道观,一切是那么渺小。蔡霈休微敛心绪,寻路纵出,半个时辰不到就下到石门前,清一剑已不在原先位置。

蔡霈休收拾好垂落发丝,转身便要过石桥去,扭身间,忽见桥上雾气中有一个人影,正慢慢行来。

“阿熙。”蔡霈休脸色一变,未待人走近,已是喊了一声,飞身奔出,站在那人面前。

钟柳函听到熟悉声音,未及回神,但觉风自耳旁吹过,定睛看去,心心念念的人就在眼前,不觉面露惊喜,道:“姐姐,你怎么出来的?”蔡霈休看她身形消瘦,心里的喜悦转而被担忧取代,随口道:“我打开一个洞钻出来的。”顿了顿,又问:“你身体怎么样了?为何会来这里?”

“全好了。”钟柳函摇摇头,凝视她的面容,眉眼间含着道不尽的深情,“我想着姐姐困在里面太久,若能从外解开机关,也能让姐姐出来,只是这机关一旦试错,又将再次改变算法,我解了一日也未能算出。”

她伸出手想要抚上蔡霈休的面颊,眉头一皱,似想到什么,垂眸悻悻然收了手,掩进袖中,随即眉目舒展,露出浅浅笑意。

蔡霈休目光始终落在她脸上,此般变化哪能不见,原本因见着她而激烈跳动的一颗心逐渐沉下,不由生了疑惑。本想告诉眼前人这些时日自己的浓浓思念,想要听见她的声音,想要拥抱她,此刻又觉这些念头不太妥当。趁人不备,快速抓住她手,只觉过于冰凉,面上却未显露惊色,将她手按在脸上,笑道:“你看,我脸也是冷的。”当下又如珍宝般捧在掌中,低头在上面落下一个轻吻,神情温柔。

钟柳函只觉手心被温软触碰,随即一丝轻浅的吐息喷在上方,很快离去。正自愣神之际,只听一声轻笑,便被带入一个温暖怀抱。

这股温暖透过肌肤,逐渐渗入心头,暖得钟柳函鼻尖涌起酸意,脸颊蹭上蔡霈休左肩,瘪瘪嘴,委屈道:“这里好冷。”

“那你还每日过来?若我今日不出来,你可是又要在这傻傻解机关?”蔡霈休嘴上责备,双手却是往上揽几分,拿袖挡了寒风。钟柳函抬眸看她,微微皱眉,道:“我想见你。”

两人对视一阵,先前蔡霈休满心是见到心上人的欢喜,现在冷静下来,仔细一看,见她小脸发青,伸手揉了上去,担忧道:“怎气色这般不好?是不是寒毒还未化解?我们先去找祖师。”

“寒毒昨日便解了。”钟柳函环上蔡霈休脖颈,脸露疲色,偎进她怀里,阖眼道,“只是身子还有些虚,养段时日就好。”

蔡霈休抬手拍着她肩,若有所思,柔声道:“你该在房里静养,别太勉强自己。”只听怀里人轻轻嗯了一声,半晌才道:“那姐姐便陪我睡会儿。”

蔡霈休一笑,顺势道:“这么困啊,那我抱你回去?”钟柳函闻言睁开眼,指尖卷着她落下的一缕青丝,嗔道:“大庭广众之下,要让宋姐姐她们见了,不成样子。”

蔡霈休只觉一处头皮被扯紧,笑着讨饶道:“我闹你玩呢,少侠饶命啊。”钟柳函也未真的生气,淡笑摇头,将手拿下,往后退了一步,又牵住她手,道:“回去吧。”

两人双手紧握,蔡霈休脸上本有笑意,忽而淡下,将人拉住。

“何时伤到的?”蔡霈休摊开她掌心,见着指腹上密而小的伤痕,分明是划伤,心下不由紧张起来。

钟柳函右手虚虚一握,不在意道:“刻木头时磨的。”蔡霈休松了口气,道:“我就怕你又拿利器划自己。”说罢,笑得勉强,拿指轻轻抚过伤痕。

此事终究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结,这人太过隐忍,一旦狠下心来,就不懂爱惜身体,若不细问,怕真到出事时,她又只余伤心悔恨。

钟柳函观她神色,哪能还不明其心意,方回落的酸涩又欲涌上,深吸了口冷气,蓦地握住掌中手,笑道:“我哪有那般傻,从前不过形势所迫,如今有姐姐在身边,可不敢了。”

蔡霈休一听,忍不住挑了话里破绽,问道:“意思是我若不在,你就会伤自己?”钟柳函微愣,瞅她一眼,叹道:“我今日才知姐姐有此辩口,左右乃我不是,罢,姐姐要我如何吐露才肯信?”

这话一出,蔡霈休哪好再言,倘若接着说了,倒像在怀疑人,彼此间重在“信任”二字,便也不再纠结于此,脸上一笑,拉人往前走道:“一时想不出好法子,待我慢慢想来。”钟柳函道:“若是过了太久,我可不作数的。”两人的声音散在风中,逐渐飘远。

两人路上正巧撞见宋寄悦寻来,见到蔡霈休,她亦有些惊讶。眼下蔡霈休需沐浴更衣,只与其道几句谢,便先离开。宋寄言见两人相携离去背影,低声一叹,忽听一个声音道:“原以为她不知变通,这般也好。”

“前辈。”宋寄悦转身,对不远处立于廊下的张祺英行了一礼。

张祺英此时却与初见相比生了极大变化,青丝全数转白,眼中流露疲惫,少了先时的飘逸出尘之气。

她为钟柳函耗尽一身真气,当时钟柳函见此情景,以为害了她性命,内心愧疚不已,直到张祺英道出她长生一事,只待闭关修行一阵,便可恢复原貌,才叫钟柳函信了三分,却如何又要为她诊脉。张祺英拗不过这丫头,也只得放手让她看过,好容易才息了此事。

若不是放不下在石室内的蔡霈休,张祺英昨日便会去闭关,未料她今日就从石室中走了出来,观其神态,想来也有所悟,这下再无挂念,道:“我过会儿就会闭关,她若要寻我,你们便把人拦下。”

宋寄悦惊道:“这么快,前辈不再与她说几句话?”张祺英道:“你们在此留了太久,等那丫头养好身子,就下山去吧。”话音方落,人已走远。宋寄悦呆立原地,半晌无言。

蔡霈休换好衣物,从屏风后行出,却见钟柳函站在窗前,并未睡下,上前将窗关闭,不觉问道:“不是困了,怎还不睡?”钟柳函抓着右臂衣袖,侧身回道:“我只是在想,人之一生该多久才算一生?”

蔡霈休想了想,道:“不同人寿命也不相同,从出生到死亡,便是一生,只是时日不同罢了。”钟柳函沉吟道:“一瞬是一生,数十年也是一生,生命当真奇特。”抬眸看向蔡霈休道:“我总在想,若一直有人能念着死去之人,那死去之人是否也算活着?”

蔡霈休一愣,以为她是思念死去亲人,安慰道:“只要活着的人不忘,那人便也一直活着,若是能载进史书,受后人阅览,那人便能得永生。”钟柳函前面还听得认真,到后来不由哑然而笑,道:“我与姐姐说正经的。”

蔡霈休笑道:“我也不骗你,我觉得现在讨论如此深奥问题还不是时候,与其费这些心神,倒不如活好当下,所以你该休息了。”

绕了一匝,还是回到原处,钟柳函一叹,道:“也是。”转身去到床边,将外衣解了搭在架上。

蔡霈休随后也上了榻,这几日她睡得并不安稳,如今心神松缓,多看了身旁人几眼,便安然睡下。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4章 大有大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