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倾衍录 > 第115章 风云突变

倾衍录 第115章 风云突变

作者:细雨生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8 13:27:13 来源:文学城

那扇风的三人,见到此景早已吓得跳远,程忆神态自若,捡起蒲扇继续扇着,躲远的三人都是渔民,见留她一人又不太厚道,一个男子出声道:“这位大姐姐,那些虫看着不是什么好的,你还是离远些吧。”

程忆视线越过篝火望去,仔细看来多为蛆虫,那蛊虫又与其十分相似,辨别起来倒有些烦琐。

她正自思索,便听池塘那边一声喊,却是一个老汉从剖开的鱼腹中,发现一条半指长的白虫,宋寄悦此刻也不管什么害怕,蹲身抽出匕首,就将那扭动的白虫挑出,之后装进备好的瓷瓶。

程忆见她那方颇为得手,就听“滋滋”声响,伴随着一股焦香味传来,扭头看去,但见那些白虫已爬上竹笼,有部分落入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她忙放下蒲扇,取一截竹竿开始翻弄,若是蛆虫,就拨进火内,若是那蛊虫,就装入瓶中。

三人见她面不改色地翻着一堆令人作呕的蛆,皆是瘪嘴皱眉,不得其解,一口唾沫都未曾咽下。

程忆一人面对这数以百计的蛆虫,可算是挑花了眼,原是想叫三人帮着一起,又见他们如此,倒不好过多为难,只装了两瓶便作罢。

眼见没有白虫再从木桶内爬出,程忆使锹插在地上,内力催动,连土带草掀起一大块,又将其尽数打入篝火中,遂叫人把备好的油倒入,瞬时炎火高涨,飘出一束黑烟,“噼啪”连响。

木桶内的死鱼渔民自有法处置,程忆又拱手道了几声谢,便去瞧宋寄悦那边情况如何。

这活鱼内发现的蛊虫却不多,杀了上百条鱼也不过找出五只,宋寄悦虽不如先前那般难受,但面上仍没有什么好脸色,程忆觉得时辰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停止杀鱼。

杀下来的鱼数由渔民总计,程忆又拿出几包药粉交给三户渔民,道:“若你们信得过我,就将这药粉于日头最盛时撒入池中,如此过个三日,可保你们剩下的鱼存活得久些。”那三户渔民今日得她们两位购去好些鱼,已赚了不少,无论这药粉是否有效,此时也是连连道谢。

渔民特地找来附近读书的秀才算鱼,秀才报了鱼数,按大小分作两类鱼,小些的三文,大的则需五至十文,他自埋头苦算,程忆听罢,从背上取下八卦算盘一拨弄,就报了钱数。

她算得极快,那秀才“咦”了一声,仍在地上画格分算,待那秀才算完,正与程忆报的数对上,不由称奇,欲向其请教。程忆笑道:“不过是以推演八卦的算法来反算罢了。”

那秀才对八卦一类却是不通,倒也不强求,只将钱数报给渔民,等程忆付了铜钱,三家渔民就来询问这杀好的鱼要运到何处。程忆只让他们将鱼装上手推车,随她们回去就是。

回去路上,程忆换了宽敞街道行走,一路下来倒是敲了不少户人家的门,以宋家善堂名义将鱼分送出去。到得善堂,这鱼也还剩半筐,宋寄悦就让管事交由厨房那边处理。

这时刚至午膳,宋柏见人回来,让人将饭菜备好,招呼两人用饭。宋寄悦回房洗漱一番,又换了身衣衫,方至厅内,一眼就瞧见摆在桌上正冒着热气的鱼汤,不由得脚步一顿,缓了缓神才走过去。

蔡霈休见到二人,脸上一笑,忙请她们入座,又给四人各盛了一小碗鱼汤放在一侧,宋寄悦双唇紧抿,目光始终不落在上面,取筷正欲夹一份凉拌笋丝,就听程忆赞道:“这鱼汤甚是鲜甜,不知是如何熬煮?”这却问到了宋柏的心头,遂与她详尽道来。

宋寄悦闻言微惊,顷刻偏头看去,但见程忆端着瓷碗,又舀了一勺鱼汤喝下,感知到身旁视线,侧首对其笑道:“这汤真是不错,宋小姐可要多喝些。”宋寄悦愣愣地颔首,俯视手边鱼汤,禁不住皱了眉头,大有厌恶之感。

蔡霈休看她面色欠佳,轻声问道:“宋姐姐可是身体不适?需不需找个大夫?”宋寄悦把盛着鱼汤的碗推到她面前,冷脸道:“你伤势未愈,我这份给你补补。”蔡霈休疑惑地眨眨眼,见另外两人此时已望过来,只以为宋寄悦今日不想喝鱼汤,面上笑笑,不再多言。

四人之中,唯有宋寄悦艰难地吃着这顿午饭,待碗筷撤下换了清茶,蔡霈休早将想说的话在心里过了几轮,便问程忆二人今日出去的事,程忆笑着简单说了,又将装有蛊虫的瓷瓶取出,也叫蔡霈休与宋柏认认。

蔡霈休看着瓶内一只叠着一只蠕动的蛊虫,瞬时明了宋寄悦见着鱼汤时的心绪。新济驻军在河岸,占据河流上游,确是容易下手,只是从未想过他们会使这些下劣手段,她忽想到父亲,又觉这般才符合毒派人所为。

程忆收了瓷瓶,便要赶去向钟柳函复命,蔡霈休听她要去近郊那边,忙说道:“我也去。”程忆看她一眼,正欲拒绝,却听宋寄悦开口道:“我现下有些累了,就由你随前辈去吧。”程忆倒也无话再说,默然颔首应下。蔡霈休心下一松,对她躬身一揖。

两人再去,却是只有戚铃一人过来相见,说是那晕倒在茅房的许老三醒来后是身子不热,肚子也不疼了,直嚷嚷着要吃饭,一口气便干下两大碗。钟柳函想着他这异状是出恭后才出现,就叫人把茅房的恭桶给搬了出来,她和几名军医是围着那恭桶闻臭看了半晌,管事的又叫了城里的两位老大夫过来,把那许老三上上下下看了个遍,接着两位老大夫也去围着那恭桶打转,口中念叨诸如“不应该”“稀奇”“怪哉”这类词。

原是那许老三,不知怎的,从肚中拉出两条奇怪的红虫,那红虫竟还是活物,顶着一对触须,在恭桶中扭来扭去,分外有精力。几人也不顾污秽,把那两条血虫从粪便中取出封罐,接着就转去药房研究此怪症。

蔡霈休仔细听着,随即问道:“这红虫会不会是没见过的一种蛊?”戚铃笑道:“这点不用担心,若是蛊,早些就会被我们察觉,倘若都能像许老三这般排出,倒也省了我们不少气力。”

“那与这蛊虫却有几分相似,你们或可从这方面入手。”程忆拿出瓷瓶交给戚铃,“那城南河流内确是被人投了蛊,这些都是从鱼身上抓的。”

戚铃看了一眼,收进药箱中,道:“我与柳函试过,这蛊虫遇热汤即死,鱼煮熟了吃并无大碍,此次中蛊者多是郊外的农人和一些老人家,既已查明蛊虫源于城南河流,许是他们为省柴火喝了生水,过会儿我再去问问,若真这样,恐怕要叫官府贴出告示,告知城中百姓切勿再饮生水。”说罢,向程忆使过眼色,目光一转,对蔡霈休说有私事相商,便出了水榭。

她们行事坦然,蔡霈休自不会介意,想着戚铃说的喝生水一事,不觉寻思:“春季连日大雨最易滋生虫害,许老三肚中红虫,或许也与这有关。”等她二人回来,便将此猜想说了。

戚铃思索一番,恍然道:“既不是蛊,也不是毒,我们多次诊脉都查不出缘由,若为秽物入体生出的病虫,也有其道理。”程忆皱眉道:“就如那梁柱放久了腐蚀生虫,物尚如此,何况于人?”

戚铃脸上展笑,望着蔡霈休,眼神竟也柔和了下来。她与程忆是从唐百生口中得知二人之事,唐堂主宝贝徒弟得紧,只说蔡霈休花言巧语,骗走了自己爱徒的心,虽说是气话,但也叫她和程忆对其多少有些看法。

蔡霈休方才的一番话却是点醒了戚铃,瘟疫总能过去,蛊虫亦有化解之法,那怪症却是困扰众人许久,钟柳函为此挂心不已,长此以往,身子哪能见好?如今有了思绪,实在叫人悦心,她对蔡霈休自然多了几分好感。

蔡霈休却不知她们心中所想,见帮上了忙,自是回以一笑,态度谦逊。续后戚铃要赶着去与钟柳函说明此事,三人便就此作别。

蔡霈休与程忆行在入城的官道上,远远就见宋寄悦立在城门处徘徊,两人对视一眼,皆有疑惑,紧走了几步过去。宋寄悦抬首见到她们,忧虑未消,沉声道:“新济集结了十万大军,将要逼至城下。”

蔡霈休心头一震,想新济军突然发难,定是因她们破了唐景初设的大阵,这些时日,城中将士愈显疲态,今日虽停了雨,却是不宜出战迎敌。新济既决定白日来犯,定是有了把握,可若守城不出,士气上不免又输一头,委实让人为难。

程忆不多纠结,说道:“眼下我们唯有观了形势再做打算。”心下算着,若是南安城不保,如何也要带钟柳函她们先逃离,哪还有心思去管他人死活?径施轻功,向那西城门奔去。蔡霈休与宋寄悦只得跟随。

三人一路走到西街口,再往前,却见几丈外的城门脚下已设好拒马枪,数名兵卒分列巡视,皆举枪佩刀,容色冷峻,其后便见陆续有火药、土石运上城墙。三人要再想往前已是不能,城外新济军锣鼓喧嚣,间有马儿嘶鸣夹杂尖锐哨声传来,此起彼伏。

蔡霈休正待寻一高处观战,忽听得街道上马蹄声声,三人旋即侧身拐入小巷避让。不多时,一队人打马而至,领头的长须男子手持银枪,背负弯弓,马上挂着几袋箭矢。

那守兵见其赶来,忙一声令下,移走拒马枪,放一队人马出了城。城门打开之际,蔡霈休定睛望去,就听吊桥“轰隆”一声放下,外面却不见想象中的新济大军,唯有那日见到的小将,身后领着数千骑兵。

程忆也瞧着此幕,不由惊讶:“这小将难道是郑怀谋的后人?若非如此,新济岂敢让他带骑兵打头阵?”

蔡霈休听得一怔,她常听父亲与母亲谈起几场战事,耳濡目染下也知晓不少历史名将,这郑怀谋乃济国威名在外的大将,猎户出生,自小上山狩猎,十五岁便赤手杀了闯入村里的灰狼,十七岁夺得武科魁首,后随军四处征战,一步步爬上将军之位。直到今日,蔡霈休尚能忆起父亲在说到此人时的神情,盛赞之余,却又有几分敬畏。

只憾双方各为其主,义军有意招降,郑怀谋誓死不屈,更是怒骂来游说的同村旧友,将人随意打发了。蔡谨本以为二人终有一战,却不料郑怀谋听闻皇宫大火,当即撤军回援,到底还是晚了一步,之后蔡谨就再没见过他。

宋寄悦见二人皱眉不展,抬眼瞥见鼓楼,道:“从那上面,应能看清城外形势。”这鼓楼已遭废弃,下方只有几名兵卒把守。

三人几下放倒兵卒,未免被人察觉,又裹上头巾,换了甲胄。穿戴完毕,三人溜上鼓楼,程忆翻身跃到瓦顶,依靠飞出檐角遮挡身形,架上“千里眼”往城外望去。

蔡霈休与宋寄悦却自站在木柱后,举目远眺,奈何只能看见两军分立对阵,细处便看不清了。

但见新济骑兵列阵圆中见方,最大的圆外另有四个小圆阵,五个圆阵互为交集,从高处俯瞰,俨然如一朵梅花。

此阵法两人也是头一次见,就听程忆道:“新济竟将铜钱阵与梅花阵相合,陆行松贸然出城迎敌,实在糊涂。”

新济派一个年少小将来叫阵,习国这边若闭门不迎,反倒显得贪生怕死,不仅叫人看了笑话,还平白助长他人气焰,于情于理都该出战,何以到程忆口中却成了糊涂?那陆行松该是方才持枪纵马出城的长须男子,程忆又如何认识他?

蔡霈休满腹疑惑,转眼再看去,但见两军阵前,两道银芒翻飞交错,陆行松快使银枪,枪如龙游,夹马回刺。那小将使的却是一把铜锏,横抵枪杆,旋手挽花,勒绳驱进,见着回马一枪,踏鞍跃起,凌空一锏,径挑陆行松手腕。

陆行松拧身打开攻势,屈膝跪在马背上,一脚缠住缰绳,忽地倒身贴着马肚,枪尖一转,直扫敌将战马的前蹄。小将落于马背,见势猛扯缰绳,战马一声嘶鸣,吃痛引颈,双蹄高踏,险险躲过一击,不由往后退开一步。

两人间距一拉开,陆行松手里银枪可谓如鱼得水,使着甚为应手。那小将一面挥剑攻防,一面趁机催马紧逼,以防让陆行松占了武器优势。如此拆解数个回合,他二人竟稳在马上,任对手使尽招式也未曾落马。

程忆看得心中愈发焦灼,挺身一瞧,就见那大圆阵悄悄开了道口,年少小将正示以弱态,且战且退,往后就是那奇怪阵法。

蔡霈休与宋寄悦看得入神,忽听头上程忆喊道:“鲁莽!鲁莽!”两人猛然醒神,也瞧见陆行松离敌军愈来愈近,不觉为他捏了把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