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梧雪 > 第4章 第三章:书斋论诗

青梧雪 第4章 第三章:书斋论诗

作者:月白很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3:19:36 来源:文学城

初夏的晨光总带着点软绒绒的暖意,透过沈府后花园的青梧叶隙,在青砖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沈清梧正坐在窗前整理字帖,指尖刚触到那张谢砚辞批注过的《兰亭序》,就听见阿桃轻快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手里还捏着张叠得整齐的素笺。

“小姐!谢府的小厮送消息来啦!”阿桃把素笺递过来,眼底藏着促狭的笑,“你看,谢公子是不是想你了?”

清梧接过素笺的指尖微微发烫,展开来看,是谢砚辞的字迹,清隽的小楷落在纸上:“明日辰时,备薄茶于寒舍书斋,盼与沈小姐一论诗书,望勿辞。”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梧叶,和她绣在荷包上的纹样如出一辙。

“什么想不想的,不过是论诗书罢了。”清梧把素笺压在砚台下,耳尖却红得能滴出血来。可心里的欢喜像藤蔓一样疯长,她盯着那张纸,连练字的心思都没了,满脑子都是明日去书斋的场景——谢砚辞的书斋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也像他的人一样,满是墨香?

当晚,清梧翻来覆去没睡好,天刚亮就起身,让阿桃帮她选衣服。衣柜里的襦裙有十几件,她却挑了又挑,最后选了件浅青色的——和谢砚辞常穿的青衫颜色相近,领口还绣着圈细白的梧叶纹,是她前几日特意让绣娘赶制的。阿桃帮她梳了个简单的双丫髻,插了支碧玉簪,镜中的少女眉眼弯弯,脸颊带着自然的红晕,一看就是怀了欢喜事。

辰时还差一刻,清梧就带着阿桃出了门。谢府在沈府隔壁,只隔了一条窄窄的巷子,巷子里种着几棵石榴树,此时开得正艳,火红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碎霞。清梧走得慢,指尖攥着袖角,每走一步,都觉得心跳快了几分——她甚至在想,见到谢砚辞时,该说“公子早”还是“多谢公子相邀”。

谢府的管家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了清梧,恭敬地行礼:“沈小姐,我家公子已在书斋等候,请随老奴来。”

跟着管家穿过谢府的前院,清梧发现谢家的院子比沈府素雅些,没有太多名贵的花草,只在墙角种了几丛竹,风一吹,竹叶沙沙作响,透着股清冽的气息。书斋在院子东侧,是间独立的厢房,门楣上挂着块木匾,刻着“砚心斋”三个字,是谢砚辞的笔迹。

管家推开门,一股浓郁的墨香混着茶香扑面而来。清梧抬眼望去,书斋里的景象让她微微一怔——三面墙都摆着书架,上面摆满了书,却不是她以为的诗词歌赋,大多是《孙子兵法》《史记》《汉书》之类的兵法与史书,只有最上层摆着几册《昭明文选》和《玉台新咏》。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案,案上摆着一方端砚,砚台旁压着几张纸,还有一把未出鞘的短剑,剑鞘是深黑色的,透着股冷意。

谢砚辞正站在书架前翻书,听见动静,转过身来。他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长衫,外面罩着件浅青色的比甲,腰间系着的白玉佩挂着她绣的青梧叶荷包,荷包在阳光下泛着浅青色的光,格外显眼。

“沈小姐,你来了。”谢砚辞的眼底带着笑意,走上前,“路上没耽误吧?”

“没有,多谢公子相邀。”清梧屈身行礼,目光却忍不住扫过那些书架,“公子的书斋……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谢砚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了笑:“乱世需知兵,方能自保。这些书虽枯燥,却能让人看清时势。”他的语气很轻,可清梧却听出了点别的意思——京中虽表面太平,可上元节的禁军巡查,父亲说的“党争”,都在暗示这“太平”之下藏着暗流。

“公子说得是。”清梧收回目光,不敢再多问。

谢砚辞请她坐在书案旁的椅子上,桌上已摆好了茶具,他提起茶壶,将温热的雨前龙井倒入杯中,茶汤清澈,泛着淡淡的茶香。“这是去年在杭州买的茶,一直没舍得喝,今日请小姐尝尝。”

清梧接过茶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正好不烫口。她抿了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混着淡淡的回甘,比她在家喝的茶更显清醇。“好茶,多谢公子。”

“小姐喜欢就好。”谢砚辞坐在她对面,翻开一本《昭明文选》,“前几日听小姐说喜欢陶渊明的诗,我这里有本评注版的,小姐要不要看看?”

清梧点点头,凑过去看。谢砚辞翻书的动作很轻,指尖偶尔会碰到她的指尖,两人都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空气中顿时弥漫着淡淡的暧昧。清梧看着书页上的评注,大多是谢砚辞自己写的,字迹清隽,见解独到,她忍不住赞叹:“公子的见解,比我读的那些注本要深刻得多。”

“不过是随口妄言,小姐过誉了。”谢砚辞的耳尖微微发红,合上书,“小姐近日可有新练的字?我还想再看看。”

“有,只是写得不好,怕公子见笑。”清梧说着,从随身的竹篮里拿出字帖——是她这几日练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字迹比之前更显工整,笔锋里也多了几分自在。

谢砚辞接过字帖,看得很认真,指尖轻轻拂过纸面,像是在感受她写字时的力道。“进步很快,”他抬起头,眼底满是赞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笔意里有股自在的劲儿,很贴合诗的意境。”

得到夸奖,清梧的脸颊更热了,她低头看着茶杯,小声说:“都是公子上次教我的诀窍,不然我也写不好。”

两人就着诗书聊了起来,从陶渊明聊到谢灵运,从《诗经》聊到《楚辞》,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清梧偶尔会偷偷看谢砚辞,他认真听她说话时,眼尾微微上挑,唇线抿成一条浅弧,让她觉得,这样的时光要是能一直持续下去,就好了。

聊到兴起,谢砚辞起身去书架上找书,让清梧自己在书案旁稍等。清梧的目光落在案头的端砚上,砚台是上品,上面刻着细密的云纹,磨墨的地方已经有些光滑,显然是常用的。她伸手想摸一摸,指尖却不小心碰到了砚台旁压着的几张纸——是谢砚辞写的诗稿。

纸页被风吹得微微掀起,清梧下意识地按住,目光落在最上面那张纸上。那是半首未写完的诗,字迹比平时潦草些,显然是随手写的,最后一句是“欲寄相思无雁影”。

“欲寄相思无雁影……”清梧轻声念了出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甜又慌——谢砚辞的相思,是寄给谁的?

就在这时,谢砚辞拿着书回来,见她看着诗稿,脸色瞬间变了,快步走过来,慌忙把诗稿收起来,叠得整整齐齐,塞进袖中。“让小姐见笑了,不过是随口写的胡话。”他的耳尖红得厉害,眼神也有些慌乱,不敢看清梧的眼睛。

清梧也慌了神,连忙收回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没事,是我没放好。”谢砚辞说着,转身想去给她续茶,可慌乱中没注意到案头的砚台,手肘不小心撞了上去——“哐当”一声,砚台掉在地上,墨汁洒了出来,溅在清梧的裙摆上,留下一大片深黑色的痕迹。

“哎呀!”谢砚辞惊呼一声,连忙蹲下身,想去捡砚台,又怕碰到清梧的裙摆,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对不起,沈小姐,我……我不是故意的,我这就拿帕子给你擦。”

他慌乱地从怀里掏出帕子——是块月白色的锦帕,上面绣着一小枝梅花,是他常用的那块。他蹲在清梧面前,小心翼翼地用帕子擦拭她裙摆上的墨渍,动作轻柔,生怕弄疼她。

清梧坐在椅子上,能清楚地看到他头顶的发旋,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混着茶香。他的指尖偶尔会碰到她的裙摆,带着温热的温度,让她的心跳快得像要跳出来。她想开口说“没关系”,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小声的呜咽——她不是心疼裙摆,是觉得这样的慌乱,这样的靠近,让她心里又甜又酸,像含了颗刚摘的梅子。

“小姐,你别哭啊。”谢砚辞见她眼眶红了,更慌了,手里的帕子也停了下来,“是我不好,我赔你一条新的裙子,好不好?”

“不是的,”清梧摇摇头,声音带着点哭腔,“我不是怪你,只是……只是觉得这墨渍不好看了。”

谢砚辞看着她泛红的眼睛,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站起身,把帕子递给她:“你先擦擦眼泪,裙摆的墨渍……等下我让人送些皂角过来,或许能洗干净。”

清梧接过帕子,帕子上带着他的体温和淡淡的墨香,她轻轻擦了擦眼角,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让公子见笑了。”

“没有,是我冒失。”谢砚辞坐在她身边,目光落在她的裙摆上,又很快移开,“其实……那首诗,是写给你的。”

清梧猛地抬头,撞进他带着羞涩和认真的眼睛里。阳光落在他脸上,镀上一层浅金,他的唇微微抿着,像是在鼓起勇气:“从上次上元节你送我荷包,我就……就对你有了心思,只是一直没敢说,那首诗,是我想告诉你我的心意,却又不知怎么说,才写的。”

清梧的心跳瞬间停了一拍,随即又疯狂地跳了起来,脸颊烫得能煎熟鸡蛋。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看着谢砚辞,眼里满是惊讶和欢喜。

就在这时,书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侍女焦急的声音:“公子!夫人让您速回府!王爷派人送了密函来,说是有急事!”

谢砚辞的脸色瞬间变了,刚才的羞涩和温和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他站起身,对清梧说:“沈小姐,抱歉,我需先回府一趟,改日再向你赔罪。”

“王爷?密函?”清梧抓住了这两个词,心里的欢喜瞬间被疑惑取代,“公子,发生什么事了?”

谢砚辞的脚步顿了一下,却没回头,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疲惫:“没什么,只是家里的事,你先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就回来。”说完,他快步走出书斋,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院子里。

清梧坐在椅子上,手里还攥着那块月白色的帕子,帕子上的梅花纹样清晰可见。书斋里的墨香和茶香还在,可刚才的温馨氛围却已经没了。她低头看着裙摆上的墨渍,又想起谢砚辞刚才凝重的神色,还有那个侍女说的“王爷”“密函”,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隐隐有些不安。

她走到书架前,看着那些兵法和史书,又想起谢砚辞说的“乱世需知兵,方能自保”,心里的不安更甚。父亲说谢家是太子党,那“王爷”会不会是太子?“密函”里又写了什么?和谢砚辞有关吗?

这些问题像藤蔓一样缠上她的心头,让她喘不过气来。她走到书案旁,看着那块掉在地上的端砚,墨汁已经干了,在青石板上留下一片深黑色的痕迹,像一道无法抹去的印记。

不知过了多久,谢府的管家走了进来,神色有些抱歉:“沈小姐,我家公子让我送您回府,他……他暂时回不来了,让我跟您说声抱歉,改日再亲自登门赔罪。”

清梧点点头,没再多问,跟着管家走出谢府。巷子里的石榴花依旧开得艳,可她却没了来时的欢喜,心里只有满满的疑惑和不安。她攥着那块月白色的帕子,帕子上的墨香还在,可那香气里,却好像多了点说不清的凉意。

回到沈府,清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裙摆上的墨渍,又看着那块帕子,想起谢砚辞说的“那首诗是写给你的”,心里又甜又酸。她不知道“王爷”和“密函”意味着什么,可她能感觉到,谢砚辞的世界里,不只有诗书和她,还有一些她不知道的、危险的东西。

窗外的青梧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清梧坐在窗前,手里攥着帕子,心里第一次生出一种恐慌——她和谢砚辞之间的这份情意,会不会像这裙摆上的墨渍一样,看似鲜明,却终究会被现实的冷水洗去?又或者,像谢砚辞写的“欲寄相思无雁影”,这份相思,终究会没有归处?

她不敢再想下去,只能把帕子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梳妆盒里,和那盒薄荷膏、那枚碧玉簪放在一起。

求收藏,求评论[空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三章:书斋论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