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山千万重 > 第1章 初见

青山千万重 第1章 初见

作者:石见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3:43:17 来源:文学城

老街路口一辆小三轮摇摇晃晃着踩过几个不起眼的小水坑,天气阴沉沉的,蒙蒙细雨打湿带着岁月痕迹的光滑青石板,映出一个模糊袅娜的倩影。

宋绩溪一手撑着碎花雨伞,一手拿着手机语气温和平静:“大伯,下了点小雨,我带着伞的,嗯,人还没到,我再等会儿。接到了给你发消息。”

她收起手机,盯着远处的一角屋檐发呆。

斜飞上翘的形状,雨水落下后顺势冲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跃然而出,落在地上,又惊起一个接一个炸开的小水花。这些建筑被封存保护了几十年,近两年为了推动地方发展,才又整理复原出来。

还是太新了。

宋绩溪自顾自地想,全国各地的提质改造都没什么区别。翻新古街,修建新中式古镇,古朴的青苔痕迹被新鲜的白灰覆盖,肆意生长的古树被修剪成圆润的模样。城中心看着整洁明亮,却少了许多味道——属于这个城市的味道。

她收回了目光,又盯着脚下被打湿的布鞋发愣。雨滴断线一样地落下,砸在地上,“嗒”地开出一朵花,随后汇聚在细流中流进青石板的缝隙里。今天天气不好,也不是旅游旺季,平日里撕心裂肺的跳楼大甩卖音响消停了下来,有气无力得像是老头喊娃,一声高一声低地往外冒。

老城安安静静的,只有遥远的另一边传来雪王不厌其烦的音乐。

“你爱我我爱你……”

宋绩溪跟着轻轻哼唱了两句,心里想的却是:早知道穿拖鞋了。

又过了十几分钟,宋绩溪还是没有等到人来。

宋绩溪的大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无骨花灯传承人,近年来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热度愈发高涨,经常有人联系,希望能拿到专访。

大伯是个传统的手艺人,只知道潜心钻研,无论宋绩溪怎么劝,大伯都是摇摇头,他不接受采访。这一次却是破天荒的例外,他居然主动提出要接受一个叫“我心千万重”的网红达人的合作邀请。

宋绩溪刷到过这个人的视频,大多以非遗文化为主,主打传承,虽然产出少,但视频质量极高,反响也很不错。如果能得到他的宣传帮助,无骨花灯这门技艺肯定能被更多人所知,就能走得更远。

宋绩溪正有的没的胡乱想着,一道干净脆朗的男声从头顶传来:“你好,请问宋云华先生家是在这吗?”

雨伞下,宋绩溪回了神,先看见的是一双土黄色的高帮徒步靴和两条笔直的腿。她连人带伞仰起头,又往后多站了一级台阶,才依次看清问话的人。

很高,非常高。男人背着巨大始祖鸟户外登山包,拿着一个黑色的自拍支架,戴着一顶黑色遮阳帽,上面全是水汽,天蓝花纹的面巾挡住了他大半的面容,只露出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

“是的。”宋绩溪点点头。心里却疑惑不解:这季节来徒步?太猛了吧。

男人又说:“我是慕名前来找宋云华先生学习非遗无骨花灯的,我叫韩重。”

宋绩溪反应过来,脱口道:“哦,您就是那个博主‘我心千万重’?跟视频里的长得也不一样啊。”

说完她才发现自己说多了,网友都说网红最怕线下,一见一个不吱声。虽然韩重长得不丑,但这话说出口的瞬间多少都带着点冒犯。

宋绩溪羞赧地赶紧摆手,她涨红了脸:“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您视频里都是中山装,我以为您私下里也是,没想到您现在……”她斟酌着补充,“反差很大。”

韩重笑了笑:“没关系,那是剧情需要,现在是个人时间,舒服为主。”

看见韩重还在雨里站着,宋绩溪赶忙往边上一侧,又递给他一把伞,说:“我是来接您的,宋云华是我大伯。”

韩重接过伞道了声谢,又说:“不好意思,我出站后又去拍了些别的素材,让你久等。”

“不要紧!反正我也刚到不久。”宋绩溪说着便往下走,动作里带着几分逃命的紧张,“您跟我来,我先带您去入住。”

哪怕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再跟陌生异性说话,宋绩溪依旧忍不住地战栗,她还是高估了自己。当时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来接人,结果搞成这副模样。

她快步走在前面,偶尔借着雨伞的遮掩回头观察韩重跟上了没有。所幸,大黄靴的主人一直礼貌绅士地保持着安全距离,没有掉队也没有越界。

宋绩溪提着的心慢慢下落,缓缓走在雨中。

古城里的街道虽多但都不长,十多分钟就能走到尽头。宋绩溪大伯家在古城西南边,给韩重安排的落脚点就在旁边的一家民宿——随意,宋绩溪的朋友开的。每每有人来学习时基本上都是安置在此处,方便。

把人送到,宋绩溪就离开了,临走前,韩重要了她的联系方式。

“宋小姐,我初到此处,还要叨扰许久,麻烦您了。”

“不麻烦,大伯那里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到隔壁书店找我。”宋绩溪说。

韩重颔首,又道了一声谢。以至于宋绩溪给她大伯发完消息之后还在想着:他们当博主的是不是特别怕自己因为不礼貌被网暴,所以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把登山包放好,韩重快速地找出换洗衣物冲了个澡,在城中拍素材的时候没注意脚下,不小心摔了一跤,如果不是被登山包垫了一下,估摸着这会儿就不是身上有点脏的事儿了。

他擦着头发走到窗户前,复原修建的古城除去一些较高的标志性城墙鼓楼,超过三层的建筑少之又少,所以哪怕他住在二楼也能看完古城大半的景观,此起彼伏的民居,远处是云烟环绕的青山。

楼下是民宿的院子,白鹅卵石铺出一条蜿蜒的小路,里面种植了许多不知名的花,韩重细细分辨了一下,确定他只认出了满墙的月季和底下大团大团的绣球。

突然,一道穿着白裙的人影从月季墙下的一处暗门走了进来,粉红的花朵拂过她的发梢,她的步伐带着跳跃,一点也不似刚才在自己面前那样紧张。紧张到没看见自己那满身泥水的狼狈模样,又或许人家看见了,只是没有问出口。

她抱着竹篮,弯腰在墙角掐着什么,又回头大声地说着当地的方言,韩重听不太懂,只觉得婉转得像唱歌一样。房里有人答了句“随便”,她继续小声地哼着不知名调子,没片刻又从墙下消失。

宋云华的侄女,韩重想:刚刚忘了问她的名字。

他无意识地摸了摸手机,随后收回了飘散的思绪。

“大伯,今天中午吃的薄荷牛肉和鲫鱼青菜汤!”宋绩溪手忙脚乱地把菜摆放好,又摸着耳垂降温,朝着屋里大声喊道。

“今天吃这么好啊,阿溪。”一个中年人从院子里走了过来,或许是少时生活所迫,长期的皱眉让宋云华川字纹严重,看上去十分严肃还带着一些凶巴巴的意味,但他说话却很和蔼:“这么多我们俩怕是吃不完,你去叫小韩过来一起吃吧。”

宋绩溪愣了一下,随后温软地笑着说:“那我叫上雅雅一起来。”

“去吧。”宋云华看着侄女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最后什么也没说。

【随意】的老板就像她的店名一样随意,每天不是喝酒就是睡觉。宋绩溪常常跟江雅说,照她这个生活方式,至少早死二十年。谁知道江雅不但不以为然,还试图带上她的养生好闺蜜夜宿酒吧。

宋绩溪敲了敲木质吧台,趴过去小声喊道:“雅雅,去我家吃饭。”

前台后面拥着毯子睡觉的短发女人翻了个身:“不想吃,别吵我,让我再睡会儿。”

宋绩溪顿了片刻,说:“我大伯叫了那个博主一起吃。”

“嗯?”江雅发出疑惑的呓语。

“就是上午来办入住那个,我跟你说过的,来跟我大伯学灯的大博主。”宋绩溪又解释道。

江雅从毯子里爬出来:“那个帅哥?”

“嗯。”宋绩溪点点头,“雅雅,走吧,别睡了,你知道的。”

江雅看着安安静静站在自己面前的小闺蜜,貌美如花,温柔小意,知书达理,气质如兰,但眸子里又有几分难以言说的慌张与不安,她叹了口气,顺了顺自己毛躁的头发:“需要我帮你叫吗?”

眼前的大眼睛瞬间明亮,像小狗看见主人一样亮晶晶地看着她。

“……”

江雅低声骂了句“操”,边往楼上走边说,“宋绩溪,下次再帮你老娘是狗。”

宋绩溪笑弯了眉眼,她知道,下次江雅还会帮她的。因为从小到大,江雅都在保护她。

小方桌刚好够坐四个人,宋绩溪目光扫来扫去,最后还是坐在了离韩重最远的地方——他的对面。

“小韩,我们这儿的菜都有点偏辣,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宋云华亲切地给韩重夹了几块薄荷牛肉,关切地说。

韩重抬起碗接过,礼貌地说:“谢谢宋伯,我也挺喜欢吃辣的。”

说着他就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刚嚼没两下,就见他白皙的面皮憋得通红,紧接着就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

一时间饭桌上全乱套了。宋云华赶紧拍着韩重的后背帮他顺气,宋绩溪跑去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递过去,江雅手忙脚乱地护住菜,说:“不是,哥们,还没吃呢,你歪过去咳!”

“不、不好意思……”辣气直冲嗓子眼,韩重咳得撕心裂肺却又着急忙着道歉,结果,咳得更厉害了。

直到温热的茶水冲下去,过了好半晌,他才完全平复。

韩重极不好意思,他解释道:“我真的能吃辣,在长沙、成都、重庆学习的时候我都跟着吃过,都还行,这个薄荷的香味太冲了,我没准备好,一下就呛住了。”

江雅夹了一筷子牛肉混薄荷塞嘴里,说:“没事儿,只是你没福气,我们阿溪做得最好的菜就是这薄荷牛肉了。”

宋绩溪看着韩重看过来的目光,莫名地,她似乎预测到了此人接下来要说的话。

“对不……”她急忙打住:“正常,我做菜会放许多香料,这薄荷还是刚摘的,味道更重,吃不惯正常,不用道歉。”

宋绩溪又舀了碗鱼汤递过去:“你喝这个吧,这个不辣。”

韩重接过,鲜白的鱼汤里躺着几根姜丝,冒着新鲜的热气:“谢谢。”

“别那么客气,小韩。”宋云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你都和我们一起吃饭吧,下次我们煮得清淡一些。”

韩重刚要拒绝,宋云华就按住了他的手说:“像你这样能够知道去踏实学习的年轻人真的不多了。”

饭桌上,两人一问一答和谐地说着关于灯的一些制作心得,说到激动之处,宋云华还会跑进工作室拿出他的笔记本,两人凑在一起讨论。

一饭结束,宋云华的眼中全是欣赏,他转头对两个姑娘说:“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认识小韩的吗?”

“上次的全国非遗灯彩展览?”江雅说道。

这是宋绩溪跟她讲过,宋云华为了参加这个展览不眠不休地干了两个多月,制作出了一盏极其精美繁复的无骨花灯,为此还旧病复发,在床上躺了四五天。

“对!”宋云华点点头,指着韩重说:“就是在那次灯会上,小韩带了一件展品——盒子灯!那个已经消失了三十多年的灯,再一次重现江湖。是小韩,是他找了曾经做过这个灯的老师傅,一起研究制样打版制作,最后复原了出来!”

宋云华做了一辈子灯,灯就是他的命。他的语气中满是狂热:“那个灯我只在小时候跟你爷爷出去比赛时看见过一回,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再见到!而且那一次灯展之后,有很多人知道了盒子灯,并且去学习,这一门终究没有没落。”

“小韩是大才啊!”他肯定道。

宋云华看向在一旁仔细倾听的韩重,说道:“我以前总觉得年轻人好高骛远不踏实,老了老了居然也迂腐了,现在才知道只要社会发展进步就会有新的传播方式,只有顺应时代,这门技艺才不会被淘汰。”

宋绩溪和江雅从未听宋云华这样夸过谁,她俩眼神交汇。

雅:窝草,那么牛?

溪:应该是。我看过那个视频。

雅:什么?一会儿推给我!

溪:OK。

“宋伯言重。”韩重微笑道,“我只是做了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被那么多人看见,是我的幸运。”

“但更幸运的是,我们国家还有那么优秀的文化,还有那么多工匠在坚守。”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它献出一点力量,那么文化走向世界是必然的。

韩重(chong第二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初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