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雀鸩鸟归 > 第176章 番外(一)[番外]

青雀鸩鸟归 第176章 番外(一)[番外]

作者:沉默的戏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9 10:31:02 来源:文学城

姚大叔从前也是读过书的,任先帝暗卫前,在私塾读过几年,姚家往上几辈都读书,缙国兴文墨之风,不似虞国野蛮好战,后来姚家落魄,姚大叔也受了牵累,被迫躲去苍头山里过日子。

姚夫人原是那里的乡民,山里还有几门亲戚,初时也帮衬着些,但到底日子还要靠自己过,两人赁了两亩地,另靠打猎维持家计,姚夫人隆冬时有孕,来年诞下麟儿,取名常寿,彼时姚家手头宽裕,进山时带了些薄财,如今都攒着,待来日给常寿读书用。

正月二十六,姚大叔进深山捕猎,在老虎堆里捡了个婴孩,那孩子满身是血,哭声却嘹亮,四周不见其父母踪影,几只小虎崽嗷嗷待哺,用粗糙的舌苔搔刮他的脑袋。

婴孩脖子里挂了一根红绳,坠一只指节大的金葫芦,上头刻了‘秦’字,与国君同姓。

大缙国秦姓者不在少数,姚大叔将婴孩抱回家,潦草取了名字,叫秦小虎。

原是不想养他,可姚大叔总想着让常寿读书习武,重振家业,地里的活得有人干,他进深山捕猎时常一去半月,家里也得有人照顾,秦小虎是个男孩,长大后能顶事,无非是添一双筷子,家里的开销惟束脩是大头。

姚家从前也是大户人家,少爷们素来有书童,姚常寿三岁启蒙,姚大叔便让秦小虎在旁伺候笔墨,那时候起,姚大叔便不怎么喜欢这个养子。

在所有孩子都撒欢调皮的年纪里,秦小虎却出人意表的成熟,习武从来不喊苦,研墨的时候,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悄悄地在汲取着什么,把本该是姚常寿的墨水都吃进了自己肚子里。

自那时起,姚大叔便不要秦小虎伺候笔墨,凡姚常寿读书,都把秦小虎打发的远远的。

彼时姚夫人还未过世,夜阑人静时向姚常寿问起,她自己是不通文墨的,便觉得秦小虎习武之余,多通些文墨也未尝不可。

屋子里灯火熄了,隔着薄薄的漏风的纸窗,传出姚大叔一声轻叹,“不读书有肝胆,读了书,心就长出来了。”

秦小虎搂着一捧干柴经过,遥遥听了两句,未作他想,也听不懂什么,窸窣一声从窗台下过去,回屋后往石坑里添了柴火,等火烧起来,屋子里也就暖了,光线也更亮堂些。

寒冬腊月天里,姚常寿早早地钻进了被窝,秦小虎趁他睡了,偷偷翻开他的书,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凑着幽幽曳曳的火光,努力辨别那些字迹的形状。

四下无人时,秦小虎便跟着姚常寿学几字,他们隔年出生,却只差月余,姚常寿年长秦小虎一岁,却处处不如他,不如他习武有天赋,也不如他性格稳重,偏只有读书,是秦小虎不会的,姚常寿作为兄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时常拿些咬文嚼字的东西来逗弄他。

五岁的时候秦小虎自己给自己开完了蒙,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各处都去学点,有时也向村尾的柳姐姐讨教,都是私下里偷偷地,他知道姚大叔不喜欢他读书。

笔墨纸砚是他碰不得的,字都识得,却不会写,有次姚大叔不在家,姚常寿教他在宣纸上写自己的名字,写得歪歪扭扭难看极了,夜里被姚大叔发现,两人都挨了顿打。

纸墨贵重,姚家早已非往昔富庶人家,秦小虎方五岁,地里顶不上多少活,打猎还过早,尚在吃干饭的年纪,姚常寿明年要去私塾,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姚家最困苦的就是这两年,勒紧了裤腰带也要供姚常寿读书。

秦小虎挨完打,偷攥了一本姚常寿不爱看的书,躲去老林子里哭鼻子,怕书页湿了水,不敢哭得放纵,咬着嘴唇呜咽了两声,默默把眼泪擦了。

他是老虎堆里捡来的,所以叫秦小虎,这名字他压根不喜欢,住在村前的小石头,名叫陆石坚,陆家无人识字,他爹走了几十里路,去了隔壁县,请有学问的舅老爷给他取了名。

秦小虎抹干净眼泪,眼眶依旧红红的,他翻开那本书,最喜欢的便是那一句: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那日,他私下给自己改了名字,叫秦白榆。

无人知道他的名字,那张揉成一团的宣纸和掌心数十条红痕,伴随秦小虎这三字消散在过往。

姚常寿去私塾后,秦白榆看书的机会就少了,他专注于习武,七岁那年,他跟随姚大叔进山,学习捕猎技巧,一晃十年,十七岁之后,他经常独自进山,每次两三个月,次次满载而归,深山里只有他看不上的野兽,没有他蹲守不到的猎物,村民戏称他为万山之王,姚常寿的束脩银子也都是靠秦白榆打猎而来。

姚夫人早几年已经去世,姚常寿也从私塾回来,闭门读书备考,束脩不必再交了,只是笔墨纸砚还需费银子,比之当年已经宽裕不少。

但姚大叔的心情却逐日沉重,秦白榆偶尔归家,总见他倚在灶台后的土墙上,磨一支锃光瓦亮的长矛,尖刃已经磨得薄脆,再磨就要断了。

秦白榆归家不多时,姚大叔便催他下山把猎物卖了,顶好他不要待在家里,以免打扰姚常寿读书。

秦白榆答应下来,把猎物装上板车,再去小石头家借驴子,得知小石头明日也要下山,便约定好明天一起上路。

办完事情回家,天已经黑透,姚大叔不知去向。

秦白榆烧了两提热水,连月来,都在山涧溪水中沐浴,已经许久没有洗过热水澡,他酣畅淋漓洗了个澡,换了件干净的衣裳,懒洋洋躺上了床。

姚大叔不喜欢他待在家里,他其实也不愿意在家,这几年姚大叔看他的眼神阴沉极了,隔三岔五总要挑他的刺,或许明日下山,他可以和小石头在镇上多待一天。

敲门声响起,大概是姚常寿,只有他这么规规矩矩,敲门等应声才进。

从前他与姚常寿睡在一间屋里,几年前姚常寿从私塾回来,秦白榆就从屋子里挪出去了,在灶房后面寥寥草草又砌了一间屋,该有的一应全无,好在他时常不在家,可到底像是两家人了。

姚常寿捧着一包麦饼进来,撩起袍子在椅子前坐下,坐姿端端正正的,倒是像个正经读书人。

“小虎,这屋子里闷湿,你若是睡着不舒服,还是回屋来吧。”

何止是闷湿,下雨天屋顶还漏水,不过秦白榆懒得去补,床顶不漏就是了。

秦白榆盘腿坐起,捻了一块麦饼吃,“明日我要下山,大哥可要买什么?”

“又要出门?”姚常寿不由得拧起眉来,他盯着秦白榆的手出了神,那双手极是好看,皮肤白皙,手指纤长,可掌心却布满了茧子,粗糙又狰狞,掌心手背像是两个人的手。

那种别扭的感觉不仅出现在掌心,也显示在秦白榆脸上。

少年不知情滋味,姚常寿在镇上住过十年,开了窍才知道,秦白榆长了一张惊为天人的脸,他穿着自己的旧衣裳,头发潮湿散乱,终日风吹雨淋,样貌却仍是昳丽倾城,凡见过,无人说他不好看的,也再找不出更好看的了。

“近来天热,得快些把猎物处理了。”秦白榆问,“大哥近来读书如何?”

姚常寿苦笑:“边境在战,虞国屡屡来犯,也不知下次春闱何时再开。”他曾科举落选过一回,今年二十又二,碌碌无为还要倚仗弟弟养家,他自责难安,终日沉沦在纠结煎熬中。

秦白榆喜读书,可姚常寿却更喜练武,可练武有什么用,这深山老林里多的是不开化的乡民,若想与心仪之人长相厮守,还得是搬去镇子上,那里早有男子成婚的先例,或许......

“大哥快回去读书吧,被义父瞧见你乱跑,还得挨骂。”

姚常寿点点头,还是回去了。

秦白榆兀自坐在桌前,吃完半个麦饼,凑着月光,把那卷翻烂了的书打开。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唐代 白居易 《涧底松-念寒俊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6章 番外(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